|
基本概况:镇安县东西长175.5km,南北宽72.5km,全县国土总面积约为3487km2,镇安县现辖永乐、回龙、铁厂、大坪、米粮、茅坪、西口、高峰、青铜关、柴坪、达仁、木王、东川、云盖寺镇14镇,及灵龙、西沟、关坪河、张家、龙胜、余师、杨泗、月河、黄家湾、庙沟、结子乡11乡。全县有205个行政村,3个社区,1060个村民小组,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00年11月1日0时,户籍总人口为29万零138人(包括外出务工人口不包括外来人口)。位于秦岭麓的镇安,自古就是西安通往安康的要道,是联系陕西与湖北的天然纽带,素有“秦楚咽喉”之称,随着陕西经济开发战略重点由关中向陕南、陕北转移,镇安承北启南的战略地位将更加突出,必将成为陕西和商洛开放、开发的一个重要“窗口”。 交通条件:全县公路总里程1631公里,其中县乡以上公路966公里,村级公路665公里,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47公里。全县25个乡镇全部通车,204个村.1060个村民小组通公路。初步形成了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干支结合,进出畅通,迂回便捷,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西安至安康铁路纵贯全县,西安至安康高速公路已经动工。由于历史、自然、社会等原因,全县,尚有17个行政村未通公路,而且公路等级低,公路建设任务还十分艰巨。镇安地处秦巴山地,地形复杂多样,最突出的特征是山大沟深,山河相间,结称“九山半水半分田”。唐代大诗人贾岛曾经这样描述镇安:“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当地歌谣曰:“看天一条线,看地空中悬,对面能讲话,相逢走半天。”当地歌谣“看天一条线,看地空中悬”,对面能讲话,相逢走半天,诗歌虽有夸张,但生动地描写出了镇安理峦叠嶂,沟谷纵模的景象,镇安地形多山,从北到南,北有广洞山、胡家岭、玉皇顶、分水岭、东岭、南沟岭、北羊山,像七个巨人联手而立,与陕鄂分界的郧西大梁遥相对峙;中有迷魂阵、风凸岭、耳扒寨、黄龙寨、王家岭、大安岭,似六条卧龙首尾相衔,构成了县河与旬河的分水岭;南有鹰嘴石、光头山、延长岭、大树垭、五堂山、发馍堡、朝阳山,如七个怪兽盘亘欲飞,构成旬河与达仁河的分水岭。放眼望去,峰峦起伏,烟去缭绕,山上翠色欲滴,山下绿草如茵,好一幅群龙曼舞、渺若仙境的美丽图画。全县地形的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最高点为杨泗乡的鹰嘴石,海拔2602米;最低点为龙胜乡旬河村的河谷,海拔仅344米,最大示差2258m,山脉多是西北——东南走向,呈掌形叶脉状分布,主要山峰有:广洞山,因山中洞多而得名,海拔2062米,位于县北25公里处,主峰在午峪沟脑,是镇柞两县分界岭。迷魂阵,因山上地形相似入山易迷路而得名,海拔2409米,距县城35公里,位于云盖寺镇黑窑沟垴与东川相相交,林深树密,多用材林,现在此处建有国营黑窑沟林场。鹰嘴石,海拔2602米,是镇安第一高峰,位于县西146公里处,那里森林群落优美、山清水秀、百鸟聚会,十里杜鹃花带尤为壮观,现为木王林场国有林区,现在已成为木王国家级森林公园主景区。北羊山,海拔1920米,位于县东南65公里处,东起茅坪,西至青铜关,横跨甘沟、熨斗、西镇、高峰、和平、月西等乡,山体属喀斯特地貌,多奇石溶洞。尤其是甘沟一带的喀斯特地貌,是当今世界上保存得最完好的地质研究点,1991年世界上15个国家的专家曾到此进行过专门考察。镇安,不仅山多山美,而且河多水美。山水相依,山河相间,山重水复,构成了美丽的山河画面,全县所有河流均属长江流域的汉江水系,其走向受地形地影响也是西北东南走向,由于地形起伏,河流差大,水能资源较丰富。“山川相间、沟壑纵横”的地形特征,决定着农业地貌形态的分类。全县地貌大致分为中山区、低山区和河川区三类。中山区主要集中在西乡,(过去的柴坪、达仁、木王、云镇、东川五区),海拔一般在1200米以上,坡陡壑深,山高流急,气候多变,土地贫脊,农业基础薄弱,经济比较落后,但发展林业伏势大,现在蚕桑、板栗、木耳、香菇、天麻、黄姜等林产品生产已初其规模;河川区主要集中在东乡(过去的铁厂、米粮、西区三区)海拔一般在800m以下,河川谷地貌是河流候蚀冲积形成的较平坦的台地,在当在被称为川、坪、滩、湾等,由于深厚,土壤肥沃,灌概便利,成为,全县主要农种地,农业基础好,人口密集,经济较发达,较大的川道有米粮川、岩屋河、张家川、龙洞川、庙川、东川、西川、黄龙川、县河湾、熨斗滩、木王坪等;低山区主要集中在中部,处于西部中山区与东部河谷川道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拔一般在800—1200m,山低坡缓,土质较好,牧草肥美,因而多种经营比较发达,不同的地貌形态对农林牧业生产提供了不同的要求,所以各地经济发展一定要按照制定的原则进行布局,宣耕则耕,宣牧则牧,宣林则林,宣滥则滥,扬长避短,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镇安由于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山河相间,自古以来,交通一至是制约当地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纪80年代,由于交通差为信息闭塞,镇安农村许多地方形成了较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客行、肩挑、背扛成为当时人们经济往来的重要形式,1958年6月,镇安至山阳公路建成通车,揭形了镇安公路建设的序幕,此后,镇安外出到柞水、旬阳、内行到米粮、达仁、木王、西口、东川等干线公路相继开通,上世纪末期,通乡、通村公路也发展迅连,今天,一个以县域为中心,向周边6个邻县以及各乡镇,村组全面辐射的公路团结了,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其中干线公路3条,总里程148km,县乡公路35条,总程618km,2000年底,西康铁路建成,镇安又实现了通火车的愿望。通铁路之后,西康高速公路正在建设之中,预计08年因庆时全线建设通车,届时镇到西安的交通时间缩减到1小时,那时镇安也将列入西安1小时经济周内,交通的发展必将强力推动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气候特征:镇安地处南北气温0℃分界线和800毫米降水线上,南北气候共存,南北生物皆有,南北景观荟翠,虽属长江流域,但有黄土风情,虽归西北地区,却有江南美景,属于北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段,半湿润性气候。年均日照1947.4小时,年平均风速1.4米/秒,年均气温12.2℃,无霜期206天,年降水量800一1100毫米,年平均降雨量804.8毫米。镇安县由于地形复杂,气候垂直差异较大,素有“高一丈不一样,阴阳坡差的多”气候差异农谚。镇安县地处我国中纬度偏南地带的秦岭东段南麓,属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北亚热带与暖温带的交界地带,秦岭南坡为我国夏季风——东南风的迎风坡,加之我县海拔较高,因此镇安县相对于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降水偏多,更加湿润,多年平均降水量约为804.4mm,降水日数达130天以上。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夏秋季节多,春季稳定,冬季最少;降水空间分布也不均匀,受地形地势影响,降水随海拔升高而增多,大体是西部最多,东部次之,中部最少,西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850mm以上,东部在750-850mm之间,中部在750mm以下。同时,由于偏布内陆山区,平均海拔800—1200m,因此气温相对于同纬度东部平原地区低4—6℃,且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东部地区大,又具有大陆性特征。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气侯的过渡性特点。再加上山大沟深,全县各地海拔高度相差较大,因而又具有山地气候垂直分异的特点。东三区与西三区各地光、热、水资源及气象灾害却有明显差异,但总体上讲,全县气候呈现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秋凉春暖四季分明的的特征。 置县前:镇安历史沿革悠久。在各个历史时期,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其归属进行过多次调整。商朝和西周属酆(丰)国地。春秋时属楚之鄷地。战国时系郇阳(今旬阳)北部辖地(今旬阳、镇安二县地及柞水县东南部)属楚。周赧王三年秦楚丹阳之战后归秦。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全国为三十六郡(一说为四十八郡),镇安在汉中郡领地内。西汉时,全国因袭秦的郡县二级制,镇安属益州剌史部汉中郡西城县(今安康县)辖地。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制。建安二十四年(219)前,镇安为汉中郡锡县辖地,隶益州剌史部。三国时,曹魏继承东汉制度,镇安在魏辖地洵阳县,属魏兴郡(原西城郡)。西晋泰始二年(266)分京兆南部设上洛郡。同时分商县南部及平阳县(今郧西上津镇)北部置丰阳县,属上洛郡。辖地有今山阳、镇安及柞水县东南部。东晋十六国时期,中国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割据政权,行政区划混乱,郡县朝设夕废。建武元年(317)撤销丰阳。永和九年(即前秦苻健皇始三年)置荆州于丰阳川(今山阳丰阳关),镇安属荆州上洛郡辖地。南北朝时期,北魏太安二年(456)复设丰阳县。镇安复属丰阳,隶上庸郡。西魏和北周仍沿用旧制。北周保定三年(563)改属商州。隋开皇三年(583)废郡,改州、县两级地方行政制。撤销上庸郡设商州,同时撤销平阳县,辖地入丰阳。大业三年(607)废商州复设上洛郡,镇安仍为丰阳地,属上洛郡。 建置沿革:镇安县历史悠久。夏朝属酆(丰)域之地;殷商、西周为蜀地。春秋时属楚之酆地,战国时归楚郇阳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镇安属汉中郡辖地。西汉时,镇安属汉中郡西城县辖地。东汉末期(公元188年—220年),镇安归益州汉中郡。三国时属郇阳辖地。西晋泰始二年(266年),分京兆南部及平阳北部设置丰阳县,属上洛郡,辖今山阳、镇安、柞水。东晋建武元年(317年)撤丰阳,镇安属上洛郡辖地。北魏太安二年(456年)复设丰阳县,属上庸郡。武则天通天元年(696年)分丰阳西(即今柞水县界牌湾以南、宁陕县的东北部及镇安县辖地)置安业县,属商州。镇安从此时起开始设县。唐景龙二年(708年)安业县属京兆府。景云元年(710年)改属商州。乾元元年(758年)改名乾元县,属京兆府,继还属商州。后汉乾佑二年(949年)改名乾佑县,属京兆府。北宋开宝九年(976年),乾佑县属永兴军路。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改永兴军路为京兆府路,县属该路京兆府。金朝废县,降为乾佑镇,入咸宁县隶属西安府。元代,咸宁属陕西行省;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复设乾佑县,属金州辖。明洪武八年(1375年),复为乾佑巡检司,属咸宁县辖。明景泰三年(1452年秋),因咸宁、长安二县民居分散,故在乾佑巡检司北置县,取名镇安,属西安府。成化十三年(1477年),改属商州。清雍正三年(1725年),镇安属商州辖,商州直隶陕西省。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西安府建制,镇安由汉中道管辖。民国22年(1933年)废除道的建制后,镇安由陕西省直辖。民国24年(1935年),镇安县改属中华民国陕西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管辖,至1949年。1949年11月,镇安县全境解放。中共县委、县人民政府驻地县城前街原国民党镇安县银行(现镇安县工商银行址),隶属陕南行署商雒分区。1950年属商雒专区。1958年12月,柞水县并入。1961年9月,恢复柞水县。1964年商雒专区改名为商洛专区,1970年商洛专区改称商洛地区,镇安均属之。2001年8月31日,商洛地区改为商洛市,镇安属之至今未变。 |
镇安县地图,镇安县交通旅游电子地图-到到 哪儿的地图最精确?当然是到到网。到到网提供镇安县地图,镇安县交通地图,镇安县旅游地图,镇安县电子地图,等地图查询。... |
陕西商洛镇安县地形图 高清晰地形图 商洛今日天气预报 查看今后五日天气预报 陕西商洛镇安县地形图 3771 陕西商洛镇安县相关 旅游地图,交通地图,公交地图,电子地图 商洛特价酒店... |
镇安县_镇安县图片_图片百科 镇安县_镇安县图片_图片百科...镇安县 所属词条镇安县[进入词条][进入镇安县维吧]图片尺寸500X203 pixels 图片大小32k 图片格式jpg 上传作者 此内容为用户上传,... |
镇安县庙沟初级中学 镇安县庙沟初级中学 庙沟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镇安县永乐中学_互动百科 互动百科为你提供关于镇安县永乐中学精彩知识!...镇安县永乐中学是县直属初级中学,商洛市示范初中,现有3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626人,有104名教职工,高级教师15人... |
镇安县余师乡中心小学 镇安县余师乡中心小学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镇安县大坪镇中心小学_网校首页 镇安县大坪镇中心小学 大坪镇中心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镇安县大坪初级中学 镇安县大坪初级中学 大坪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镇安教育网>>网站首页 县幼儿园 杨泗小学龙胜小学 西沟小学茅坪中学教育部陕西教育网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商洛教育网镇安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镇安县财政信息网... |
镇安县张家初级中学 《镇安县教育体育局2011年工作要点》镇安县委、县政府关于表彰教学名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校长和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决定... |
镇安县黄家湾初级中学_网校首页 镇安县黄家湾初级中学 黄家湾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