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卫星地图 > 宣城市卫星地图 > 泾县卫星地图
=== 宣城市泾县卫星地图 ===
=== 泾县资讯概况 ===
行政区划:1995年,泾县辖8个镇、22个乡:城关镇、陈村镇、茂林镇、榔桥镇、晏公镇、章渡镇、蔡村镇、丁家桥镇、包合乡、凤村乡、南容乡、铜山乡、乌溪乡、浙溪乡、黄田乡、西阳乡、汀溪乡、爱民乡、云岭乡、中村乡、北贡乡、黄村乡、安吴乡、昌桥乡、童疃乡、太园乡、厚岸乡、孤峰乡、琴溪乡、苏红乡,1998年,泾县辖:泾川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晏公镇、蔡村镇、章渡镇、琴溪镇、桃花潭镇、黄村镇、云岭镇、西阳乡、苏红乡、汀溪乡、昌桥乡、等等,2000年,泾县辖9个镇、21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33586人,其中:城关镇54935、桃花潭镇11083、茂林镇8703、榔桥镇6906、章渡镇10558、丁家桥镇15272、蔡村镇14920、晏公镇21162、琴溪镇17432、包合乡7318、厚岸乡11409、风村乡5630、南容乡5527、铜山乡2162、乌溪乡6007、浙溪乡8770、黄田乡7076、西阳乡6118、苏红乡7596、汀溪乡5309、爱民乡4328、云岭乡10534、中村乡10182、北贡乡7575、黄村乡11036、安吴乡11031、昌桥乡12170、孤峰乡11762、童疃乡9126、太园乡11949。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1年10月,泾县参加了全省第一批乡镇区划调整试点工作,全县乡镇由30个调整为21个。2004年底,泾县辖11个镇、10个乡。2005年,泾县将原11镇、10乡调整为9镇、2乡(泾川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桃花潭镇、黄村镇、云岭镇、汀溪乡、昌桥乡),已于4月18日正式宣布实施。调整后,乡镇平均面积为186.7平方千米;平均人口为3.32万人。2008年泾县辖:泾川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桃花潭镇、黄村镇、云岭镇、汀溪乡、昌桥乡。
【中国木梳之乡】:说起梳子、香镜……《红楼梦》中那一个美人手持桃木梳子,颦笑间相映于玉檀香镜的典雅画面,是否在你脑海萦绕久久未散?而那一把会是无数美人心头爱的梳子,渊源于汉代。美人梳理着缕缕青丝,盘起千姿百态的发髻,一圈圈的故事,如盘旋的发髻,就这样世代流传。古往今来,无论是声名显赫的高贵名流,还是日出而作的平民布衣,都与梳子朝夕不离,古诗《木兰诗》中就有“脱帽著头”、“当窗理云鬓”等诗句,最能反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与梳子的紧密联系,它不仅可以用来梳理头发,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保健器具,经常使用,对养生、健体和美肤都有益处。用木梳梳发,能够疏通经络、活血化淤,改善头皮和颅内营养吸收。隋代医学家巢元指出“梳头有畅通血脉,使发不白的作用”,大文学家苏东坡对梳头有深切体会,他说“梳头百余下,散发卧熟,寝至天明”。泾县是全国最大的木梳加工生产基地。现有木梳生产企业60余户,拥有十几种木梳品牌,开发出保健木梳、工艺木梳、竹梳等5大系列300多个品种,现年产木梳6000万把,年创产值4500万元,从业人员达1900余人,产品远销欧美及东南亚地区,木梳产业为地方经济建设、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泾县木梳采用上等黄杨木、檀木、桃木、梨木、沉香木、枣木等天然名贵材料,传承了传统的手工制梳工艺,采用高温高压等独特工艺处理,结合现代磨齿抛光等独特手工工艺精致而成。其色泽美观自然,梳齿圆滑、光洁,其造型别致,手感极佳。不拉头发,不伤头皮,且不带静电,长期使用可有效刺激头部穴位,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具有清脑提神,滋养头发,促进睡眠等功效,是居家、旅行所必备的天然绿色生活用品。桃木梳:民间传说是避邪扶正之物,历来被人们视为驱邪压正的吉祥物。木质也比较坚硬。黄杨木梳:黄杨木:自古是制梳首选。据《本草纲目》(木部36卷)载:“世重黄杨,以其无火”、“其木紧腻,作梳、剜、印最良”、“清热、利湿、解毒”。现代医学发现,其内含黄杨素(CH18H21N03),可抑制真菌生长,故而成梳后止痒去屑效果较好。天然竹梳:传统工艺、手工精制。梳型永不变形;竹材独有的天然硬度,使竹梳更加耐用,梳理更舒适;竹材独有的天然表面,使竹梳表面更光洁、更美观,手感更清凉、更舒适。此特性是任何材质都无法比拟的。功能:无静电,能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具有保健护理之功效。烫花木梳:指在实用型木梳上烫烙各种图案,大都有人物、动物、花鸟等,使其变得更加别致和美观。雕刻木梳:具有浓厚徽州文化气息的安徽泾县,徽派木雕风格的雕刻木梳更是不可多得的工艺礼品和收藏品。木梳产品最大优点是无静电,能有效刺激穴位,促进头部皮层血液循环,可畅通经脉,清脑提神,调整血气,对增强记忆,失眠,眩晕,脱发均有明显功效,实现了实用型与保健型的完美统一。2003年11月8日和2004年11月日,连续两届中国(泾县)木梳节开幕式在泾县榔桥镇成功举办,期间相继举办了木梳保健讲座、木梳产业发展座谈会,举行了以木梳为主兼顾泾县名特产品和旅游产品的商品展销活动,达到以梳为媒、以节会友、宣传泾县的目的,为进一步推动泾县木梳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境域变迁:泾县以水得名。境内青弋江古称“泾水”,故名泾县。县境位于安徽省东南部,地处北纬30°21′至30°50′,东经117°57′至118°41′之间,东邻宣州市、宁国市;南界旌德县、黄山市;西接青阳县;北依南陵县。总面积2054.5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47%。县城距省会合肥市公路里程233公里;距行署驻地宣州市52公里;距黄山市115公里。古志称:县境介长山大谷间,当吴越之交会,为歙池之襟喉。古代泾县境域较广。汉代,析县境西部部分地域置陵阳县。唐代,先后从泾县析出建县的有太平(今黄山市)、石埭、青阳等县。新中国建立后,于1956年将茂林区樵山乡划属太平县。1982年复将铜山乡麻川山场4.3平方公里地域划归太平县。历经朝代更迭,政区分合,遂成现状。2005年,全县辖9镇、2乡。总人口347094人。
历史沿革:秦置泾县。据《后汉书·明帝纪》:泾县“有泾水,出芜湖,因水立名。”,近年发掘的重要新石器时期遗址有世古墩、瑶庄、赤麓山等,说明泾县历史悠久。三代以后,为古越族先民。春秋时期,地初属吴国。此后吴、楚曾争战于此,地常属吴。楚惠王九年(前480年),吴、楚大战,曾属楚国。此后为吴、楚争峙场所。周元王三年(前473年),越灭吴,地属越国。继为越、楚争峙场所。楚宣王十五年(前355年),楚灭越,属楚国。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年),灭楚国。翌年,平江南,置泾县(治城西北2.5公里泾溪西岸),属会稽郡。秦末,分会稽郡西部置鄣郡,泾县属之。不久,复分鄣郡西部置庐江郡,泾县改属之。汉元狩二年(前121年)七月壬子,撤销江南庐江郡,泾县改属丹阳郡。东汉永和四年(139年),泾县改属宣城郡。建和元年(147年),撤销宣城郡,泾县仍属丹阳郡。兴平二年(195年),为孙策控制区,仍之。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分泾县西南地区置安吴县(治西兰山南渡口,今泾县安吴镇),属丹阳郡。晋太康元年(280年),今县境泾县(仍治泾溪西岸)、安吴(仍治今安吴镇)2个县属宣城郡。南朝因之。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宣城郡,撤销安吴县,并入泾县(仍治泾溪西岸),属宣州。大业三年(607年)四月,泾县改属宣城郡(仍治宣城)。隋末群雄并起,后为杜伏威部控制区。唐武德三年(620年)六月,杜伏威降唐,初设南徐州,不久,改为猷州(治今泾县章渡乡大岭集马家村大宁山南),泾县属之。八年,废猷州并入泾县,改属宣州。天宝元年(742年),宣州改称宣城郡。至德二载(757年)十二月,宣城郡复名宣州。泾县先后属之。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宣州为宁国府(仍治宣城)。嘉定三年(1210年)冬,泾县迁往旧城东1公里留村。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泾县入元,改治敬天坊(今城厢镇),仍属宁国府。十四年属宁国路。至正十七年四月,朱元璋取宁国路,改称宁国府。龙凤七年(1361年)四月,宁国府改称宣城府。十二年正月,改称宣州府。吴元年(1367年)四月,宣州府改称宁国府,泾县均属之。明清泾县属宁国府。民国元年(1912年)1月,废道、府,泾县(仍治今城厢镇)属安徽省。3年6月2日,泾县属安徽省芜湖道。17年直属安徽省。21年4月2日,泾县属安徽省第九区。10月10日,泾县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26年12月6日,宣城陷入日军。第九专区专员公署迁驻泾县城赵家祠堂。27年7月,第九专区驻泾县。29年5月,泾县政府曾迁城郊(今属百元乡)张家村张氏宗祠。8月6日,第九专区改为第六专区(专员仍驻泾县)。10月9日,日军陷泾县城,第六专区行政公署迁驻榔桥;泾县政府迁驻黄村。当日克泾县城,公署及县政府返城。33年5月,县政府曾迁驻黄村,后回驻县城。34年11月底,撤销皖南行政公署,第六专区专员公署改驻芜湖(今为市),泾县仍属之。38年4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开始。24日,泾县县政府宣布起义,当日解放泾县。1949年10月1日建国,泾县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宣城专区。1952年3月28日,泾县改属皖南人民行政公署芜湖专区。1971年3月29日,芜湖专区改称芜湖地区,泾县属之。1980年2月,芜湖地区改名宣城地区。泾县仍属之。2000年6月25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宣城地区和县级宣州市,设立地级宣城市,泾县属之至今未变。
基本介绍:邮编:242500代码:341823区号:0563,拼音:JīngXiàn(注意“泾”字念作“经”,第一声,阴平,外地人常常误念成第四声“劲”)英译:JingXianCounty泾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宣城市境西部。总面积2059平方千米,户籍总人口355213人(2008年底)。全县辖9个镇、2个乡:泾川镇、桃花潭镇、茂林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云岭镇、黄村镇、汀溪乡、昌桥乡。县政府驻泾川镇。地处皖南山区北部,境内山多地少。黄山余脉绵亘县境东南,九华山支脉逶迤西北。青弋江自西南向东北流经县境。建有陈村水电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年降水量1500毫米。矿藏有煤、大理石、花岗岩、瓷土等。有涌溪火青、提奎、特尖等名茶。205国道、322省道、青弋江穿境。有新四军军部旧址,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王稼祥故居、新四军抗日殉国烈士陵园、大观塔和小方塔、踏歇岸阁、文昌阁、琴溪窑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陈村古镇(含万安)系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泾县消费者协会>>本站首页
泾县消费者协会...关注“毒”食品:我们最(5月10日)业内人士称蜂蜜造假普遍(5月4日)[图文]泾县工商局查处四期不合(1月21日)最新文章汽车报废更新补贴标准出炉...
泾县财政信息网>>首页
泾县行政事业单位政府采购计划 办公服务导航 财政新闻06-07 泾县财政局布置家电下乡民生工程暨06-02...
泾县商务局-->首页
今天是:泾县商务局->首页...
宣城泾县酒店预订_宣城泾县宾馆预订_入住就返现金_同程酒店网
前往宣城泾县2009-10-4至2009-10-7共3晚 代表星级酒店 表示同程推荐 提供宣城泾县酒店宾馆订房、宣城泾县经济型酒店预定等服务 和相关的酒店有:·宣城C012法寺附近...
欢迎光临泾县青年网
欢迎光临泾县青年网...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调查研究 基层团讯 工作简报 通知公告 组织机构 团委知识...
泾县交通运输网
交通建设 法律法规 信息公开 交通热线 精神文明 各县链接 交通风采 地址:泾县泾川镇交通路55号 电话:0563-2360555 传真:0563-2360333...
泾县政协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泾县委员会
泾县政协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泾县委员会...网站公告 请输入查询的关键字:请选择查找范围:标题 内容 文献汇编 便民查寻 重点链接 网上调查 政协动态 提案工作 ...
宣城市泾县邮政编码_宣城市电话区号_宣城市泾县邮编_宣城市泾县...
宣城市泾县邮政编码列表第1页,宣城市泾县邮政编码,宣城市电话区号,宣城市泾县...宣城市泾县邮编 省 分:城 市:邮 编:242500区 号:0563 行政区地址邮政编码...
安徽省泾县紫金楼宣纸厂
据《泾县志》记载:“宣纸为皮料是最佳者,产于安徽省泾县,泾县之宣纸业在小岭村,制此者多曹氏。世守其秘,不轻授人”。...
泾县地方淘宝 泾县地淘 泾县分站
泾县分站...泾县商城最新配送部更多>>泾县商城最新专柜更多>>泾县最新物流线路更多>>上门收货始发终到送货上门 泾县论坛最新贴 泾县人[泾县]泾县最新加入卖场的...
Error.Page cannot be displayed.Please.
Error.Page cannot be displayed.Please contact your service provider for more details.(2)Error.Page cannot be displayed.Please....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