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卫星地图 > 临夏州卫星地图 > 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 临夏州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
=== 积石山县资讯概况 ===
坡头遗址:位于四保子乡克新民村郭家社,黄河南岸二阶台地上。东至堡子沟,西接郭家社居住区,南依上梁地,北临堡子沟南端,南北长约1000米,东西宽约50米,面积约5万平方米。遗址地面暴露大量彩陶残片,多为锯齿纹、平行线纹,黑红两彩,属于半山类型文化遗存。另一部分残片饰折线纹、弧线纹,为马厂类型文化遗存,其中有饰有红色和紫红色陶衣,纹饰色彩黑红相间,极为罕见。坡头顶遗址中还发现有窑址和墓葬,窑址长约1.5米,高0.5米,其中有大量的烧结红土、焦釉块、炭渣,并有半山类型和马厂类型的陶片掺杂其中。
保安三庄:说到保安三庄有一首花儿唱的非常好,"积石山下的保安庄,金盆养鱼的地方;西部开发的大路上,家乡(哈)什样锦一样。"这首花儿曲所唱的就是人称保安三庄的大河家镇大墩、梅坡、甘河滩村等地。保安三庄-甘河滩,保安族是一个勤劳、勇敢、具有鲜明个性的民族。保安族原居青海省同仁县境内隆务河边的保安城、尕沙尔、下庄一带。清同治初年由于受当时时当地喇嘛教封建农奴主的欺压,被迫由青海迁入甘肃境内,在今积石山大河家、刘集一带定居下来。现在他们居住的大墩、梅坡、干河滩仍被习惯地称为"保安三庄",故称"保安人"。这时的"保安人"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和称呼,居住在这周围的人们称保安人为"黑黑"(即回回),直到1952年3月25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正式命名为"保安族"。顾名思义,保安族的族称来源于居住地保安。保安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保安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蒙古语、达斡尔语、土族语、东乡语和东部裕固族语有密切的关系。保安族一般是整村连房密集居住,一家一院。房屋多为土木结构的土平房,有出檐和挑檐之分。出檐房比挑檐房多一道檩柱,比较宽敞,正房坐北向南,一门两窗。保安人喜睡热炕,炕上多铺毛毡,炕墙周围装板、挂炕围,安放炕柜和板箱,装衣服杂物。家家备有炕桌,有的还有高、低八仙桌,供吃饭、喝茶、待客用。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保安族创造了具有自已民族特点的文化。但是,由于长期的民族歧视,社会地位低下,又因保安族没有文字,致使其艺术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许多优秀的口头民间文学逐渐漂灭、失传。新中国成立后,一些文艺工作者通过对保安族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使民族文化在祖国民族艺苑里重放异彩。保安民族文化主要有神话、传说、口头文学、民间歌谣,保安族宴席曲等。神话故事主要有《阿旦、哈娲的故事》、《大禹导河得延喜玉的故事》等。保安族的民间传说主要有《五眼泉的传说》、《"波日季"腰刀的传说》,《"甘河滩"的传说》等。这些传说虽然手法夸张、幻想,但来自现实,听来显得真实亲切。民间故事内容丰富,情节生动,寓哲理性、浪漫性于一体,在保安族中流传甚广。经文人加工整理的有20多篇,其代表作有:《神马》、《三邻舍》、《聪明的木匠》、《阿舅与外甥》等。
民俗村:积石民俗村占地2万多亩,集中展示保安、东乡、撒拉族民宅的建筑风格和生活习俗,是积石山县旅游的中心。一座仿古的牌坊门和“积石民俗村”五个鎏金的题字在季节更替中守驻这方灵动山水的本色。游人眼中,青睐这方水土的季节莫过于夏季,沐浴积石山麓清凉的风,伴着忽远忽近的声声“花儿”,搭上几个伴,置身其中简直是人间天福。民俗村周围金黄的油菜花、碧绿的麦田、美丽的草地、艳丽的山花、巍峨苍翠的山峰、幽深的峡谷,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难怪广东卫视《生存大挑战》栏目组涉及此地,惊叹西北腹地竟有这样神奇的绿地。民俗村中央是几处与大自然相互映衬着的人文景点,较醒目的还是零星点缀于林间绿地上的蒙古包,还有造型迥异且极有风格的石堡。如果置身于其间,品茗、神聊或点一根人生旅途中的烟,生活的惬意会扑面而来。为你备份身边野坡上随处可见的山野小菜是自然的事了,这会让你吃透这份山川或人情。不远处,三座各自成院的建筑——保安族民宅、东乡族民宅、撒拉族民宅,将古朴而原始的民族建筑用现代的土建材料仿建而成,虽然有点现代,但有着鲜明和浓浓的民族特色与风情。除民宅外还有喷泉、鱼池、凉亭、石宫等设施。水是民俗村灵魂的经脉,四处涓涓流动而不加修饰的水,是源于抬头就能触摸到的积石群山的积雪融水,穿流亘古的峡谷,来到你的唇边,喝一口,沁人心脾,喝两口,百病皆消,心皈自然。就是这被城市人誉为的矿泉水,穿梭于景区之中,清凉着被生活烦躁的游人,与几处浑然天成而又稍加人工修饰的桥廊、溪瀑一道妆点着民俗村。村里还住着的居民,零星七八家,石砌的院墙,简陋的房屋,袅袅炊烟使你置身自然,而又不得不食人间烟火,偶入其家,纯朴眼神和来不及接迎的“赛俩目”,将生活的真善美诠释到极致。保安族住宅的屋顶是平顶;东乡族住宅的屋顶是卷棚顶,即屋面双坡;撒拉族住宅的屋顶是屋面单坡。
节庆活动:农历正月十五,在甘肃省临夏的西部山区,老百姓有放天灯的习俗。年末岁首放天灯,把一年的瘟病邪气送得远远的。同时,寄托着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希冀。所以,天灯又叫太平灯。放天灯,当圆月从东山窝里探出头来,男女老少都涌到村里的打麦场上。麦场中央立着一个用纸糊的、圆鼓鼓好似大麻袋的天灯,天灯前面摆着一张供桌,供桌—亡陈列着油炸糕、冬果、面老鼠等供品。香烟缭绕,红烛通明,映照着一张张肃穆、庄重的脸。三声爆竹脆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汉,手持红蜡烛向天灯走去。两个少年男女早已高高举起天灯,等待老汉点燃。天灯捻点燃了,雪白的天灯顿时浑身通红透亮,不多会儿,仿佛从空中伸下一只看不见的神手,徐徐提起天灯。孩子们立刻欢呼雀跃,大人们则满脸的虔诚,仿佛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什么。红彤彤的天灯如大彩球,被孩子们的声浪掀得更高了。颤悠悠飘向茫茫天宇,最后溶进那数不尽的星辰里。天灯的做法十分简单,先把长长地细竹条扎成一个圆圈。圆圈内用细铅丝拉上一个十字,然后把白纸糊在圆圈外面,再把上口糊严。放天灯时,在天灯下面的十字架中央绑上一捆浇透清油的灯捻子。点燃后,灯内热空气重量轻,借助浮力飞向天空,如同现代流行的热气球一般。天灯,又叫孔明灯。相传在三国时候,军队夜间行军时,分队之间往往联络困难,给指挥的将领带来不便。于是,诸葛亮发明了种灯,从而解决了夜间行军各分队的联络问题。民间放天灯的习俗,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兴起的。过去,老百姓放的天灯都比较小,往往是一个村子才放一支,碰上灾荒年景,这个习俗也就免了。如今,山里人的日子红火起来了,这一习俗也兴了起来。人们糊的天灯直径有四、五米的,也不是从前那样全村凑起来放一支,而是家家户户都放;更不是专等到正月十五才放,而是—搭正月头就开始放。现在,人们又为天灯赋予了新的色彩。老人们盼望出门的儿女不要忘了回家,并祝愿他们平安无事;媳妇们祈求在外的丈夫,心像天灯一般红亮,不要忘记夫妻间的恩爱。儿童们放天灯,是出于稀奇和热闹,而她们的父母亲则是孩子们像天灯——样灵巧,快快长大,成材、高升。天灯。带着人们美好的遐思,飘向深邃的夜空。宁河秧歌舞新春,提起宁河秧歌,在临夏地区人们不约而同地翘起大拇指,说:“宁河秧歌好,讲究!”,隆冬腊月,天上飞舞着柳絮般的雪花,宁河县城繁华,行人如流,人们摩肩接踵地挤来挤去,匆匆置办着种种年节物品。这时,突闻鼓声阵阵,动人心弦,我甚为惊异,忙向路人探询,原来是秧歌在预演。腊月的雪花、鼓声、秧歌交织在一起,使春节年关的欢乐气氛显得更浓,我经人指点,循着鼓声向前走去,一路上弥漫着阵阵油香,我深吸一口气,情不自禁地自语着:“农家乐啊!”,来到城关后街打麦场上,这里别是一番场景,鼓声起处,新人老将会一块,有的挥舞彩扇练“中郎”;有的腿绑高跷扶墙行;有的举槌背鼓练舞步;有的欲扮妖婆先逗笑,场上不时暴起笑的浪潮,一个个早已忘了这是北风飕飕的数九寒天。县文化馆的老李告诉我:“河州把宁河称南乡”,所以,宁河秧歌也叫做“南乡秧歌”。宁河秧歌按传统习俗从每年正月初四、五“出马”(正式出演的一天)到十七日“卸状”结束,历时近半月。每年正月十三,秧歌都要进城表演,它是由传统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了秧歌大会演,常有人从百里之外赶来看秧歌哩。”,老李又怀着一片盛情相邀,“老刘同志,不看正月十三秧歌大会演,可以说没见真正的宁河秧歌,欢迎你到时再来。”我点头应承,到了那一天如约前往。宁河秧歌,名不虚传。一伙伙秧歌,不但阵容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说唱、歌舞、民间小戏、武术表演,集民间艺术于一堂。我到宁河时但见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密密麻麻挤满了看秧歌的人群,他们都穿着节日的新衣,面含微笑,不断向街口引颈相望,“来了,秧歌来了!”一呼百应,顿时四面八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宁河秧歌,前有横额、彩旗、流星、乐队,中有霸王鞭、膏药灯、四大光棍和旱船。旱船一般都是八只,扮演《东吴招亲》等历史故事,有歌有舞,锣鼓助阵,“稳荡”、“飞流”、“穿越”、“交错”、“搁浅”、“旋涡”,表演得十分激越、有趣。高跷,这是宁河秧歌的“压场”节目,一个中郎(男角)和一个腊花姐(是男扮的女妆),合称一对“身子”。男角不踩高跷,女角一律踩着一米的高跷,装扮十分讲究,头饰、眼镜、发辫、彩巾、缎衣长裙、折扇掩胸,一步一扭,婀娜动人,不知详情的人,真以为是大姑娘出场哩。老李告诉我:“曾然有个青年看高跷看入了迷,两眼盯住腊花姐,一村接一村,整整转了一天。”,高跷入场,踩着锣鼓点进行表演,这叫“载花场”,演唱内容多是《十二个月》、《十盏灯》,鼓点时缓时急,舞步时快时慢,随着队形变化,和情绪的发展,时而奔跑,时而跳跃,使观众的心也随之激荡不安,惊叹他们娴熟的技艺和优美的舞姿,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极大满足,把秧歌表演推向了高潮。秧歌的后一部分,有前后穿行,不占固定位置说唱调笑的妖婆、鬼子、尕黑驴、笑和尚、纸马、货郎、猎人狗熊等。统称“杂角”。还有武术表演,刀、枪、棍、棒、流星、拳术,它不仅维持秧歌秩序,而且独劈场子进行表演,精湛的武艺常常博得满场的喝彩和掌声,使宁河秧歌更加增光生辉。秧歌后尾,有锣、鼓、唢呐、钹等,一般为大鼓秧歌,有锣两面、钹四对,唢呐两只,直径约30公分,长约60公分的大腰鼓八至二十四面,用长布带搭肩吊于胯下,另有直径约一米的大鼓一至二面。它们不但是秧歌行进、表演的指挥,而且尚有自己独特的“鼓舞”表演,随着舞步的变幻,击鼓起舞,头上鼓槌生花,腿下太平鼓腾飞,那古朴的舞步,坚实有力;那一个个场面,实为感人,据说,那雄浑的鼓声能传十里之遥,怪不得男女老少闻鼓而动,一个个在家里坐不安神。秧歌大会演在喜庆的欢笑声中结束了,人们兴犹未尽,聚而不散,县文化馆的老李同志说:“古代新春秧歌,是一种迎神赛会,意在驱除瘟疫,乞求神灵保佑四季平安。现在多少也有那么些意思,欢庆丰收,辞旧迎新,也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来年更比今年好。因此,这朵古老的传统艺术之花,不但能相传至今,而且经久不衰,越开越绚丽多姿。”,宁河秧歌,它展示了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的风貌。
收入:自治县成立以来,在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全县各族人民发扬“大禹治水,导河积石,战天斗地,改造山河”的积石山精神,艰苦奋斗,苦干实干,进行了大规模的开发和建设,全县呈现出经济发展,事业兴旺,社会安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到2002年底,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2.24亿元,农业总产值达1.8亿元,工业总产值达1.12亿元,财政收入达6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53元。但是,由于历史和自然等方面的原因,积石山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自治县的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我们决心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西部大开发统揽全局,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目的,进一步理清思路,开拓进取,促进全县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基本思路是:把握发展这一主题,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基础教育两个重点,实施产业化富民、项目拉动和旅游活县三大战略,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劳务业、旅游业四大支柱产业,打好兴水改土、扶贫攻坚、财政增收、计划生育、基础教育五个硬仗,力求取得农业产业化经营、民营经济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城镇化建设、旅游产业培育六大突破,不断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一年好起步,二年打基础,三年有变化,五年大变样,经过不懈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在陇上享有一定盛誉的地方。积石山是一片广袤的热土,开发前景十分广阔。竭诚欢迎国内外朋友来这参观考察、观光旅游、洽谈生意、投资合作。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您会收获友谊与合作的累累硕果。
积石山县情感,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甘肃临夏州积石山县...
积石山县情感网,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爱在中国旗下网站。爱在中国创建于2000年,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
积石山县婚姻速配,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甘肃临夏州积石山...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积石山县婚姻速配,临夏州积石山县婚姻速配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临夏积石山县天气预报10天-临夏积石山县未来5天、7天、10天天气...
临夏积石山县天气;天气预报频道为您提供临夏积石山县未来5天、7天、10天的天气预报。如果您要到临夏积石山县旅游,请关注临夏积石山县最近的气象信息。...
甘肃积石山县京良土木加固研究院
甘肃积石山县京良土木加固研究院 是位于 甘肃积石山县 的一家专业化的建筑工程加固公司,具有建设部审批,甘肃 建设厅颁发的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
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积石山县地图 积石山县电子地图 临夏地图 临夏电子地图积石山县交通地图 积石山县旅游地图 积石山县行政地图 ...
积石山县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万亩(图)-中国日报网-批量转发...
2011年04月20日...今年,积石山县加大财政、技术扶持力度,目前全县完成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12万亩。...
临夏州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卫星地图...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积石山县地图 积石山县电子地图 临夏地图 临夏电子地图积石山县交通地图 积石山县旅游地图 ...
甘肃省积石山县属于哪个市
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10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属积石山县特有的少数民族,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5%以上。...
积石山县积石园丁苑建设工程_西部商报
2011年06月01日...积石山县积石园丁苑建设工程 二、建设单 位:甘肃伟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三、工程地点: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南滨河路以南 四、工程概况:...
积石山县人民医院
积石山县人民医院... 床位数:50 日门诊量:155 特色专科:主要设备:科室类别:医院等级:三甲 所在地区:甘肃省-临夏州 邮箱:电话::0930-7721416 ...
新华网甘肃频道 积石山分站
·积石山县县庆项目建设进展顺利[04-26]·积石山县创建“示范性乡镇”[04-25]·积石山县多渠道助农增收[04-20]·积石山县着力提升谋划水平[04-18]·积石山县全力...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