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卫星地图 > 甘南州卫星地图
=== 甘肃省甘南州卫星地图 ===
=== 甘南州资讯概况 ===
夏河拉卜楞寺:拉卜楞寺坐落在夏河县城以西的大夏河之滨。该寺由第一世嘉木样活佛创建于1710年,经历代嘉木样的兴修、扩建,现已成为甘、青、川地区最大的藏族宗教和文化中心,是中国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六大宗主寺之一。该寺以其规模雄伟,收藏丰厚,历史悠久,僧人众多,而驰名中外,1982年该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卜楞寺占地1234亩,建筑面积82.3万平方米,有6座经堂,84座佛殿,31座藏式楼房,30院佛宫,500余间经轮房,千余间僧舍。其建筑风格独特,艺术精湛,堪称藏族建筑之荟萃。拉卜楞寺内藏有各类经卷6万余册,除佛经,还有大量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图书,大凡有关藏族历史、文学、哲学、语言学、修辞学,医药学,以及天文历算、大小因明、工艺美术、冶炼铸造等知识的图书,应有尽有,其中不乏珍本,孤本、绝本,是一个浩瀚的知识宝库,也是人类文明的巨大财富。拉卜楞寺设有显宗闻思学院、密宗续部下院、续部上院、喜金刚学院、时轮金刚学院,医学院等六大学院,为世界最大的喇嘛教学府,其严格的入学、教学、考试和毕业制度为藏区培养出了大量宗教人才。拉卜楞寺有各种各样大小不一形态独特的金箔、玉石、象牙、珍木所造的佛塔,以及各种制作精巧细腻、姿态逼真的佛像,大的高达十几米,重达数吨;小的只有两三厘米,轻不过二三两。还有悬挂在室内墙壁、方柱上的唐卡画、堆绣和彩绘,其工艺之精美,构思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拉卜楞寺终年香火旺盛,朝拜者络绎不绝,尤其在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四至十七日,六月二十九日至七月十五日大法会以及正月十三和七月初八日的晒佛辩经活动期间,更是人声鼎沸,信教群众和僧侣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在此,参与和观看各种法会法舞,古老的藏戏和南木特剧,色彩绚丽的酥油花。而那些不远千万里慕名而来的中外游客和藏文化学者、研究人员便会沉浸在一片独特的藏族宗教文化的浓重氛围之中,尽情领略拉卜楞寺的风采及其洋洋主人文景观。
甘南藏族的往来礼俗:甘南地区的藏族,重礼节、讲友谊、热情好客。见面时伸出双手,掌心向上,笑脸相迎。尊卑之间礼节极为严格,不能稍事疏忽。比如平民途遇大喇嘛,要立即下马恭立路旁,虔诚地脱下帽子,将头上所盘的发辫解开放下,俯首躬腰,双手平举,再请问好。在室内或帐房中遇有客人到来,也必须立即起身,以示敬意,妇女让道斜立于右侧,双目下垂,不能仰视,待其过后再去操持自干营生。大活佛途经村寨、部落,全体平民均要结队出迎,恭立道旁,躬身曲膝,低头吐舌,焚烧柏香等,以示尊迎敬送。还有送金银、酥油、牛羊、糌粑、路资等礼物者。亲朋好友久别重逢,要拉手贴于脸颊亲热,并且互相请安问好:“你辛苦了!你好!”,见到你所敬重的人,将袒臂之袖搭在肩上,曲腰两手平伸或竖大拇指以示敬礼,并说些“吉祥如意”、“平安长寿”之类的话;平时亲友相见,也有吐舌头拉手以示欢迎的;亲朋好友远行外出或初来,要替他牵马扶镫,并问好致敬。此外,还有合掌磕头之礼,参拜佛像,朝山拜神,一般是磕响头或磕长头,多有从数百里甚至千里以外一步一头磕至著名大寺院的人。甘南藏族在迎送宾客、求神拜佛、探亲访友、结婚贺喜等社交活动中,常常以敬献哈达表示敬意或祝贺。在较为隆重的迎送仪式上,一般主人向客人敬哈达,表示祝福吉祥,客人向主人回敬哈达,表示敬谢,并祈平安如意。甘南藏区每户藏胞帐房之内均置有烧火的灶膛或火塘,奶茶或酥油茶一直煨在旁边。火塘四周地上铺有羊皮、牛犊皮、毡织坐垫、地毯等。客人到家后,必先让座于火塘旁设置的座垫上,然后扒火烘烤,献茶献水。茶碗定当斟满外溢,以示诚恳大方。客人每喝几口,主人必须频频加添,然后再进“加卡”(一种用糌粑、干奶酪、酥油和奶茶调和的饮食)、糌粑或手抓肉等食物,最后再取酸奶奉献。客人告别时,要把茶碗的茶喝完,以表示对好客的主人的谢意。若是远道而来的近亲至友,主人要热诚款待,悉心关照,客人若客气少进饮食,往往会引起主人不快。遇婚丧和主要节日互送礼物。春节前杀牛宰羊,按户分成份子,相互赠送,对贵客则用带羊尾的脊骨肉做成手抓款待,表示格外尊敬。在家中同席饮酒、喝茶、吃饭,自觉地按年龄排序,长者上坐,如年长者迟到,则全体起立相迎。
甘南藏族的服饰:甘南藏族由于长期生活在气候寒冷的高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喜欢穿用羊皮缝制的藏袍,藏袍宽大肥长、耐磨保暖,白天束带为衣,夜晚解带当被。藏袍一般样式是领宽,腰肥、袖管长出手面1尺多,下襟长出脚面2—3寸,开右襟。男子服装按冬夏季节,以羔羊皮、老羊皮、毛毡子、棉布等制成单、夹、棉、皮的大领无扣长袍。夏皮桶子板厚毛短,是缝制夏服的主要原料,秋皮桶子板稍薄,毛长适中,宜缝制四季长用服装,冬皮桶子板薄毛长,用作冬服。比较讲究的男式皮袄,用豹皮做领,黑灯芯绒镶边,皮卷边;有的用氆氇或褐子制作,美观大方。用羔皮缝制的加面藏袍,轻巧美观,是节日和走亲访友的礼服。羔皮有毛短面卷曲的冬羔皮,有毛长适中呈穗状的二毛皮,有板薄毛长的长二毛皮。用羔皮缝制的藏袍。多用各色灯芯缄、平绒、缎子或毛呢挂面,用锦缎或花氆氇,小獭皮镶边,用狐皮狐领。帽子的颈部较长,用线绣上花卉,并在顶端装有红缨,垂于四周。也有圆形毡帽,更多见的则是狐狸皮、羊羔皮帽子。自己的饭碗,各人都是专用,出门也要携带怀中,别人的衣服和饭碗习惯上是不使用的。放屁和伸展双臂,不仅在有人处禁忌,就是自己家里也是不容许的,男子一般都穿靴子,没有袜子,夏天多有赤足者。男人们外出时,酷爱骑马背枪挎腰刀。男子一般都有一串念珠,既可作为佩挂的装饰,又可以作为念经计数之用。手上喜欢戴象牙手镯、金银戒指和银制护身符盒。过去男子都留辫子,将头发编成独辫盘在头顶。有的地方的男性发辫留有“刘海”,但多数人是蓬松着头发不蓄辫子,喜欢佩戴火镰、银盒、护身符盒、针线包、腰刀、子弹袋等,腰刀的刀鞘、刀把上,多有镶嵌金银珊瑚的,刀悬于腰下,也有把短剑斜插在腰间的;耳上还戴大型耳环。甘南藏区的藏族妇女服装多为圆领长袍。长袍齐脚,没有下摆,腰系绸、布等彩色腰带。头戴礼帽,冬天戴狐皮帽。她们的头上梳着许多小辫,然后再结成一个或两个大辫,并用红布做成辫套,上面装饰着各种饰物,如银盾蚌壳、银元、珊瑚等,从背部垂于臀部。有的地方的藏族妇女的头发梳成许多小辫,3、5、7、条的称为中辫,从中辫向左右称“泽黎”,按家庭财产多寡,每组发辫末稍,编有幡状“流苏”,长度与发辫本身相等,依次向左右逐渐缩短,称之谓“泽通”,在其下端穿有“流苏”,上嵌金银花、琥珀、碧玉、珊瑚、银质小盾和一排排四方形镂花银牌,中间夹有小珊瑚串。首饰中的上品有金银,猫眼儿、松石、珊瑚、碧玉等。此外,还用松石、珊瑚等,穿以缨络,披于肩上,肩背后文有松石、珊瑚的缨络,累累下垂。妇女佩戴的项链非常考究,一般都是用珊瑚、松石、水晶、玛瑙等穿成1~4串挂在脖项。有钱富家还有镶金宝石的项链,价值数千元以至上万元者不等。一般贫苦女多用玻璃珠串成项链佩戴。在左腹部腰带上挂有一尺多长精致的银奶钩,左侧则挂有日月形的银制装饰品“洛酒尔”。这些多属日常生产生活用具。男女放牧人还要腰悬投石索,一般都装在怀内,随用随取,比较方便。为了防狗咬,外出时还常常带上马鞭、铁角和打狗棒等。铁角、狗棒系有长绳,边抡边打,收取方便。解放后,随着生产的发展,生活不断改善,他们的衣服质量逐步改观,有的家庭做羔皮长袍,罩面从棉布发展到绸缎、化纤及毛料等。现在的青少年平时喜着西服、军便服、中山装,许多家庭还添置了被褥。
3、民俗风情浓郁:“三河一江”流域的甘南藏民族,由于生活环境和地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风情旅游资源。以拉卜楞寺为主的各大寺院正月十三晒佛节、正月十四跳神节、正月十五酥油灯会、七月和十月的大法会、藏戏等佛事活动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每年的草原香浪节、赛马会和民族运动会,博峪采花节、黑水沟朝水节、元宵节松棚灯会、莲花山花儿会、万人拔河、插箭节等新颖独特的活动,同时,在婚丧嫁娶、起居、饮食、礼仪以及文化活动诸多方面蕴涵着与其他藏区既相似又有不同的独特的民俗风情,颇受中外游客的欢迎和青睐。
甘南藏族的饮食:安多藏族人家每日3~4餐,有奶茶、油条、糌粑,还有酸奶、肉饺、肉包、面条和手抓羊肉等,调剂花样甚多,以肉食为主。奶茶是安多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它的制法很简单,即把茶叶放入壶内或锅里,添水加盐煮沸,待茶色变浓加入牛奶,再烧开即成。奶茶可止渴、消食、解除疲劳。糌粑是安多藏族的主食。它是将炒熟的青稞用手磨加工成面粉,吃时加上酥油、干奶酪和茶水,在碗里用手拌匀,捏成团状食品。糌粑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吃法简单,味香耐饥。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有水就可以吃上喷香可口的糌粑了。“都玛”茶,相当于甘南藏族的早点。它的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炒面、干奶酪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炒面用手指搅着吃。走进帐房,不论生人熟客,热情的主妇总会向你先敬一碗“都玛”茶。牧区藏族除了象农业区一样吃面条、油饼和包子外,还吃“谢特”。其做法是把面擀成薄饼煮熟,捞起后趁热加酥油、干奶酪、红糖,拌匀后即成。它甜香可口,是牧区常见的待客食品。手抓肉是藏族比较高级的食品。藏族人民杀牛宰羊,第一顿要吃胸叉肉和血肠、肉肠、肝肠和面肠。血肠的制法是;把切碎的肉丁、脂肪、调料和血拌匀后灌进小肠,放到开水锅里一涮两滚。不等肠内的血完全凝固就捞出,捏住两端边吃边吮,味道鲜美。吃血肠有益气补血的功效,妇女产后一般要宰杀羯羊,吃新鲜肉和血肠,以滋补身体。肉肠也叫油肠,用羊大肠制做。在切细的碎肉丁里加上调料,从带油大肠的细段往粗段边装边翻,装完后以慢火炖熟。面肠是用切碎的羊油放入搅拌成糊状并加有调料的面粉里灌制而成。除煮食外,还可将煮熟的面肠切成段,在火上烤着吃。肝肠灌的是羊的肝脏碎丁,再加适量的羊油和调料煮熟。鲜美脆嫩,吃肝肠能使智力敏锐。初冬,正是牛羊膘肥体壮的时候,家家都宰牛杀羊,储存冬肉。冷冻储存的方法之一,是采用“吾吉”法。即把羊宰杀后,不剥皮,剖开腹腔将下水取出拾掇干净,待凉透后用羊肚包好,再装回整腔羊体内缝合,让它自然冷冻起来。它便于储存和驮运,可以随时取食,肉味和新宰羊肉相比并不逊色。甘南藏族主要吃牛羊肉,偶尔也吃猎获的野味。吃的方法通常是煮“手抓”。“手抓”肉熟而不烂,鲜嫩可口,吃时一手持刀,一手抓肉。所以叫手抓。酸奶是夏秋两季的日常饮料。其做法是,将新鲜牛奶煮沸,倒在容器中,待牛奶不烫手时加入酸奶酵母搅匀,放在温度适宜的地方,几小时以后,牛奶凝固成嫩豆腐状,即成酸奶。饮用酸奶有镇静、催眠、开胃、补气的作用。酥油是从牛奶中分离出来的奶油,营养价值很高。牧区吃糌粑、“都玛”都离不开它。过去提取酥油由于工具简陋,完全用手工操作,不但劳动强度极大,也不卫生。现在牧区已逐步用上了奶油分离器,劳动强度已大大减轻。牛奶提取酥油后的液体叫“达拉”,可以用来制干奶酪,也可饮用。蕨麻是藏族人民喜欢吃的食品。每到秋末,人们去挖蕨麻,晒干后储存。比较普遍的吃法是将大米和蕨麻熬成粥,并加糖和酥油,称“蕨哲”。只把蕨麻煮熟,加糖和酥油液,也是群众喜食的美味,将蕨麻炒熟后与干奶酪一起磨碎,用糖和酥油液拌匀,倒在圆形浅底器皿中,以红枣镶嵌在表面,凝固后就成了“星”。它是甘南牧区藏族的糕点。
甘肃省甘南州政府法制办公室安排2011年政府法制宣传工作
2011年05月18日...根据《201 1年甘南州依法行政工作考核办法》,各县市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每月报送法制信息不少于3篇,州直各部门每月报送政府法制信息不少于2篇。...
甘南州教育局_
甘南州教育局是州政府主管全州教育工作的行政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能:一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草拟地方性教育法规草案和规章制度。...
甘肃省甘南州地图
甘肃省甘南州地图...汶川地震甘肃受灾最为严重的是陇南市和甘南州舟曲县。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抗震救灾规划和决策急需使用的影像地图,还需要国土资源部和外省...
甘南州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搜狐滚动
2011年05月11日...近年来,在国家的关心支持下,甘南州教育事业进入了改革和建设力度最大,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最快、教育面貌变化最大、农牧村群众享受教育实惠最多和...
甘南州租房网|甘南州房屋出租|甘南州二手房|甘南州房产-...
'甘南州房产网免费为您提供甘南州租房、甘南州二手房、甘南州住宿等房产信息,您可以免费发布查询甘南州房屋出租、 甘南州房屋出售、甘南州房屋合租等甘南州...
甘肃甘南民政
08-1808-1808-18 网站管理:甘南州民政局 技术支持:民政部信息中心地址:甘南州民政局...
甘南州保险-甘南州保险公司-保险黄页-保险网址导航-保险全知道
97甘南州甘南州分公司甘南州合作市当周街19号7470000941-82138068:30-18:0098甘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州 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甘南州的联系...
甘南州政府采购中心
甘南州政府采购中心 当前日期:2011-6-7 单位简介 暂未填写单位简介 最新招标公告 Ω...
甘南州疾控中心|首页
通知公告 相关链接 甘南州召开结核病基本DOTS培训班(2011/05/24)甘南州召开全球基金甘南州结核病项目启动会(2011/05/24)(2011/05/16)...
甘南州教育工作会议召开
2011年04月26日...以更加务实的作风,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全力开创我州教育工作新局面。会上,表彰了2010年度党建工作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综...
中共甘南州委书记 陈建华_中国甘肃网
http://www.gscn.com.cn时间:2010-12-07 17:17:37来源:中国甘肃网 中共甘南州委书记 陈建华...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