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家庄泥塑:高密是国家命名的“民间艺术之乡”,其中,聂家庄泥塑历史悠久,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就有“聂家庄,朝南门,家家户户捏泥人”的说法。老艺人们说:大约在明代年间,庄户人家因生活艰难,做起“锅子花”来,用来出门乞讨时带着换几片白薯干吃。“锅子花”是一个不加任何粉饰的泥坨,形似一口覆盖的钱锅,因之得名。泥坨腔内装有火药,上面留有细眼,下面安有点火引线,用于春节期间晚上点燃“放花”观赏。后来逐渐有所改进,有了几个品种,开始少加粉饰,形象简略,色彩简单。有的作成粗略的坐娃型,放花以后,孩子还可以玩,这是“锅子花”的后期。据说到了清代乾隆年间,“锅子花”已发展成为泥娃娃、泥狮、泥虎、泥鸡……,形成了泥塑。这是口头传说,听者也能听个大概。聂家庄泥塑不断改进,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形、色、声、动四大特点。形,是因题材广泛,造型优美,形象多样;色,失色彩鲜艳,艳而不俗;声,是有叫有鼓,能叫能听;动,是设计巧妙,动作有趣。泥塑与剪纸、扑灰年画并称“三绝”,为广大收藏受好者所收藏。 高密旅游景点:文体公园(康成大街东首)、凤凰公园(振兴街西首)、南湖植物圆(利群路南首)、白羊山风景区(柏城镇)、郑玄墓与郑公祠(双羊镇后店村西)、小康河(苏州街移动公司)、胶河公园、银月公园(柏城镇驻地)、柳河公园(康庄镇) 高密民俗:高密市的民风属齐俗范围,其特点深沉、豪放、阔达、文明。既有东北的侠义之风,也有中原人的稳健深沉,还不乏南方人的明快、机智。但由于独特的地理条件,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民情繁杂,民俗差异大,从而产生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春节,俗称过年。腊八过后,人们择"吉日"大扫除,粉刷墙壁,洗澡理发,做新衣,以示辞旧迎新。家家做馒头、蒸年糕,取意"年年高"。添买新碗筷,寓意增添人口。做豆腐,借"都福"之谐音,希求全家幸福。买画,象征"连年有余"。城区居民,以大绿豆为主料,用油炒白菜帮块、胡萝卜块、瘦猪肉块以及虾米、木耳等,加猪蹄汤冷却凝结,做"绿豆菜",象征丰满吉祥。乡间农民,多生豆芽菜或用胡萝卜丝、粉条、菠菜梗或芫荽梗等做"合菜",取意"全家合睦"。猪头、糖果和海产品等,旧时多为富人享用,现在已为城乡居民普通年货。除夕,家家挂年画,贴春联。午后,上坟祭祖。傍晚,到街头"接财神"。入夜,秉烛焚香,灯火通明,人们通夜不眠,称"守岁"。凌晨五更,吃饺子,辞旧迎新。一般吃用豆腐、粉条和菠菜为馅的素饺子。有的饺子里包上铜钱(现用硬币),谁吃到就意味着来年发财。此时,家家灯烛辉煌,鞭炮齐鸣,祭天地,祀祖宗,然后,晚辈给长辈叩头拜年,长辈向晚辈分叩头钱,称"压岁钱"。初一,人们成群结队,走亲串户,拜年祝福。初二,晚上送年、吃饺子、烧纸、放鞭炮、撤供、收"家堂",表示年过去了。初三,落影,把摆供的用具都撤下来,准备迎接亲戚。如果说不落影的话,女儿及其孩子不能回家拜年。这就是初三之前不能去姥娘门上做客。正月十五,亦称"元宵节"。民间习俗吃糖馅黍米或糯米"元宵",象征全家团圆。正月十四至十六日晚上家家上灯。灯火通明,称为"收了灯",象征五谷丰登。城乡举办灯会,加以高跷、旱船等游艺节目以及焰火、爆竹相配合,热闹非常。二月二,家家吃炒豆,有黄豆、黑豆、地瓜豆和糕豆,麻花以及用小麦面做的“琪子”等多种。家家早起在院内、街门口和场院,用草木灰画大圆圈,中画"十"字,放五谷杂粮,俗称"打囤子",祈求丰收。清明节,清明前一日为"寒食"节,人们多吃冷饭。节前,给祖坟添土,称"春祭"。节日早上吃鸡子、单饼,喝高粱米稀饭。儿童头戴柳条松枝。妇女于日出前到郊外"踏青",祈求一年不害脚痛。城乡住户多竖秋千,供青年男女荡秋千献技。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人们吃粽子。是日,家家门窗插艾枝,小孩手脚腕带五色线,成人喝雄黄酒,意为消瘟避邪。每逢农历七月二十一至二十三,高密人有过“财神会”的习俗,尤其是个体户,到了傍晚迎财神,放鞭炮礼花,家中摆供,大家一起喝酒。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前亲友互赠"月饼"等礼品。节日晚上,在院内对月设供,全家人围坐赏月。供毕,分食供品,以庆团圆。秋祭,农历十月初一,人们上坟祭祖。旧时,因农事已了,节后长工下工。现在,人们为庆丰收,家家改善生活。冬至,民间上坟祭祖,吃饺子。家长宴请私塾师傅,表示敬意,并商定来年的聘酬事宜。腊八,农历十二月初八。早上,家家户户喝多种杂粮加大枣、花生米煮的粥,称"腊八粥"。俗说:喝了腊八粥,就把年来数。解放前,债主多于是日开出帐条,送交欠债户,所谓"腊八送信,辞灶蹲门"。辞灶,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日,旧时俗传送灶君上天禀报,故称"辞灶"。晚上人们用麦芽糖果等供奉灶君,口里念叨:"灶王灶王,快上天堂,少说是非,多带钱粮"。婚娶,旧时,男女婚姻遵"父母之命",信"媒妁之言",男子十五六岁,有的甚至十二三岁,即由父母央媒,找门当户对的人家求亲。双方同意,即约定日期,举行定亲礼。定亲后,男方写"媒启",备猪肉、点心等礼品,选"吉日"送至女家;女家收礼并回"启"。喜期确定后,双方协商,择吉日,男方将结婚日期通告女方,并附"迎婚贴"。婚前,男方的亲友多馈送猪肉、点心等礼品,谓之"看喜"。女方亲友多送衣料、化妆品等,叫"送添箱"。喜主要宴请亲朋,称"喝喜酒"。民俗结婚尚"红"忌"白"。红色象征吉祥幸福。贴红对联,喜房糊红窗纸,新娘着红衣裤。尚"双"忌"单","双"象征成双成对,白头到老,被褥要成双,贴双喜。穷人家迎娶无力铺张,新娘由其兄弟用车送到男家,即告完婚。富家迎亲尽力铺张以示富有。一般分三天进行:第一天,女方将"陪送"(家具、被褥等)送至男家,称"下妆奁";第二天晚上,男方将新娘结婚用的凤冠、蟒袍等物,外加两抬食盒送至女家,叫"下催妆";第三天,男方张灯结彩,鼓乐齐鸣,新郎身着新衣,披红绸,戴礼帽簪花,坐蓝轿,后备有新娘坐的花轿,连同仪仗到女家"迎亲"。新娘穿蟒袍,戴凤冠,红巾罩头,坐花轿,由男客搭车陪送至男家。新郎、新娘先"拜天地",再"入洞房"。新娘在坑上静坐,叫"坐床"。黄昏,新郎新娘同饮"合婚酒"。亲朋涌入洞房"闹新房"。婚后一日,新娘"待晓堂前拜舅姑"。请安问好,并将点心、花生等分给家人,叫"分小礼",长辈收礼回赏钱。二日,女家派人来男家"看二日"。三日,新郎新娘"上喜坟"祭祖,并到同族家拜见尊长,为"拜三"。丧葬,旧时,病人弥留之际,儿女请邻人帮忙为病人净面,着新衣。病人咽气,全家举哀。亲属到土地庙或城隍庙"报庙"。后由长子手执扎枪,站在矮桌上,为死者"指路"。丧家门上贴白纸,门前悬灵幡。死者尸体由儿女亲属抬入棺内,盖棺封口,置于当门屋的北侧,外加遮灵帐。儿女守灵,亲友吊唁,一般守三日。父母死亡,儿女穿白孝衫,鞋上裱白布,戴孝帽、腰束顷(麻)绳,手执柳木哀杖。夫亡,妻穿白戴孝;妻亡,夫不戴孝,儿、孙按辈份穿孝服。旧俗葬期无定时,贫者薄棺速葬,无钱买棺者,用秫秸箔裹尸体,当日埋葬在义田里。富者棺厚迟葬,在家停放棺材有长近一二年之久的。举行葬仪,称"出殡"。门口和堂屋撑布棚,陈设香案、祭品,亲友吊唁。近亲到屋内灵前哭吊,远亲在供桌前哭吊。午后起灵,家人亲友随灵哭送。长子至路口摔盆。至墓地,下棺入穴,将火罐和五谷囤放入穴壁旁孔内,用砖砌严墓门,上覆土成丘,插一把秫秸,即成新坟。葬后三日圆坟致祭。此后,"五七"、"百日"、"周年"、"三周年"、"九周年"均要致祭。祭祖,旧时,富家各家族每年春秋时节,定期举行祭祀。家祭,凡死者去世之日(称"周年",10年以后改称"忌辰")和每年的春节、清明、端午、冬至,家人在家设供祭祀祖先,以示追念之忱。祠祭,各大户均有公祭的处所──祠堂或家庙,设置始祖以下几代的牌位,平日以精制的木套套之,放在"主楼"里;乡间设"影房"置"轴子"或称"家堂"(上写死者姓名)。平日卷起,放在木盒里,每年除夕,城户由长者请出牌位摆好,叫"请主";乡下由长者挂好"轴子",叫"挂影"。当晚摆丰厚供品祭奠。正月初一早晨,周族男人齐集祠堂、影房,按辈次排列,长者上香,带领后辈叩头。初二(或初三),藏主、落影。消夏晚会,1986年夏,高密县政府在城区内主要广场举办电影、歌舞、戏剧演唱消夏晚会,让城区居民愉快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天,深受群众欢迎。多年后已成为市民自觉行动,每到夏日,专业剧团、电影公司、民间演出团队、街道居民均举办各种不同形式的消夏晚会。政久成俗深入人心,也成了民俗。 高密三贤:刘墉(公元1719-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高密县逄戈庄人(原属诸城),清代著名书法家。乾隆时考取进士,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谥号文清。他博通百家经史,精研古文考辨,文章、书法均享有盛名。他的书法尤擅小楷,其字用墨厚重,貌丰骨劲,别具风格。他还著有<<石庵诗集>>等。刘墉32岁步入仕途,不久,其父在陕甘总督任上获罪革职,刚刚升入翰林院伴读的刘墉,也被株连入狱。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28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贪污库银,刘墉奉旨审理,发现库无短缺,但银色掺杂,十分可疑,经多方查问,始知国泰已事先闻讯,临时匆忙凑集银两,以图掩饰。刘墉又查明国泰贪赃勒索等罪状,按律绳之以法。山东人心大快,以至民间艺人编写了<<刘墉拿国泰>>的大鼓书,到处说唱,一时竟有“刘青天”之传于民间。 高密剪纸:高密剪纸,历史悠久,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据记载,明洪武初年,朱元璋颁旨移民,大批江南、江北的移民迁于高密。南北文化的相互影响渗透,使高密剪纸集江南玲珑剔透与江北淳朴浑厚于一身,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巧妙的构思,稚拙的造型,刚劲的线条,盎然的意趣而技压群芳,独树一帜,饮誉海外,成为民间艺术爱好者收藏之珍品。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其中有不少诸如《十二生肖图》、水浒《一百单八将》、《百牛图》的上品。尤其是动物剪纸,构思浪漫而不失真,造型严谨而不拘泥。97'牛年全国生肖邮票图案即从高密民间剪纸中所选。1994年高密被评为“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其剪纸已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及国内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所收藏。 |
高密市相册,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山东潍坊市高密市相册网... 爱在中国创建于2000年,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高密市相册,潍坊市高密市相册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抛光,抛光设备-高密市龙翔光整设备厂 老版椅转筒抛光机;健身圆盘抛光机;铁板双平面自动抛光机;砌砖刀抛光机;步 高密市龙翔光整设备厂 地址:山东 高密市 高密市北环路[夏庄镇政府南180米]... |
高密市爱臣纺织有限公司 高密市爱臣纺织有限公司,坯布,纯棉坯布,府绸,纱卡,弹力布,贡缎...高密市醴泉大街986号 邮政编码:261500 联系电话:0086-536-2306725;15954477888 公司传真:... |
高密市利华纺织有限公司 高密市利华纺织有限公司:...公司创立于1989年,经过十几年的风风雨雨和全体员工们的共同努力,现已发展成为胶东半岛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是高密市第一大民营企业。... |
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文章中心>>首页 我校16名学生在市环保征文活动中获奖... |
高密市初家学校_网校首页 高密市初家学校 初家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高密市第四中学_网校首页 高密市第四中学 高密四中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高密市永兴卫生材料厂-专业生产纺织配件,不锈钢筘梁,钢筘,纱管,... 高密市永兴卫生材料厂,位于山东省高密市醴泉工业园,是一家专业生产纺织机件、钢筘和各种注塑产品的现代企业。... |
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 高密市恒涛双语实验学校 恒涛双语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高密市呼家庄中学_网校首页 高密市呼家庄中学 高密市呼家庄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人棉坯布-高密市宗华纺织有限公司 高密市宗华纺织有限公司于2004年7月在高密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成立,企业法定代表人韩宗华,注册资金50万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