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陕西省卫星地图 > 宝鸡市卫星地图 > 凤翔县卫星地图
=== 宝鸡市凤翔县卫星地图 ===
=== 凤翔县资讯概况 ===
矿藏:主要有石灰石、煤、陶瓷粘土、石料等。其中石灰石总储量为3.3亿吨,是我国少有的石灰石优质矿。
社会和经济发展状况:一、综合:2009年凤翔县地方生产总值85.2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6.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2亿元,增长9.0%;第二产业增加值49.9亿元,增长18.5%;第三产业增加值21.1亿元,增长15.8%。2009年,凤翔县经济在逆境中不但承接上年快速发展的好势头,继续在高平台上保持稳定快速增长的良好局面,经济结构更趋合理,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总收入71975万元,同比增长10.1%,地方财政收入19001万元,同比增长34.2%。市场物价平稳,据市城调队调查统计,2009年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0%,其中城市上涨0.4%,农村上涨1.7%,食品、烟酒及日用品、居住分别上涨了3.4%、1.6%、0.2%,衣着、交通和通讯、娱乐教育文化教育用品及服务和农业生产资料分别下降1.8%、2.9%、0.3%、3.7%。2009年,凤翔县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但经济运行中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矛盾和突出问题,主要是与西部百强县和陕西”十强“县的前几位相比,经济总量偏小,发展还有很大差距,县域经济之间竞争更加激烈;民营经济和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财政收支矛盾突出,保工资、保运转的压力异常艰巨。
名人一览:李淳风(公元602-670年)早在贞观(公元627-649年)初年,李淳风在李唐王朝就崭露头角了,而起因就是由于他的天文学造诣。唐初行用的历法是傅仁均编撰的《戊寅元历》,这部历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李淳风对之做了详细研究,提出了修改意见,唐太宗派人考察,采纳了他的部分建议。在古代,历法编撰是专门之学,一般学者很难问津,而李淳风对《戊寅元历》提出修订意见时才20多岁,这自然要引起人们注意。他也因此得到褒奖,被授予将仕郎,进入太史局任职,从此开始了他的官方天文学家的生涯。《旧唐书·李淳风传》载:李淳风,隋仁寿二年(壬戌)(公元602年)生于岐州雍(今陕西凤翔岐山镇),其父李播,隋朝时曾任县衙小吏,以秩卑不得志,弃官而为道士,颇有学问,自号黄冠子,注《老子》、撰方志图十卷、《天文大象赋》等。因此,从小被誉为“神童”的李淳风在其父的影响下,博览群书,尤钟情于天文、地理、道学、阴阳之学,9岁便远赴河南南坨山静云观拜至元道长为师。17岁回到家乡,经李世民的好友刘文静推荐,成为李世民的谋士,参与了反隋兴唐大起义。618年,李渊称帝封李世民为秦王,李淳风成为秦王府记室参军。唐贞观元年(627年),李淳风以将仕郎直入太史局。在置掌天文、地理、制历、修史之职的太史局,李淳风如鱼得水,充分展现其才智,鞠躬尽瘁40年。杨炎(727一781)唐代理财家。字公南,号小阳山人。天兴人。780年,杨炎任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提请改革赋税制度,废除以丁夫为本的租庸调制,实行以资产多少,分等定级,每年分夏、秋两次纳税的“两税法”,成为中国赋税史上一次重大改革,奠定了明、清税制的基础。王丕卿(1886一1971)又名肇基。凤翔县城关镇王家河人,清秀才。1911年于陕西省优等师范学校毕业,经辛亥革命成立的西安革命军政府挑选,返回凤翔,劝说“凤翔革命同志会”首领马秉乾,服从西安,安定社会秩序,保护地方权益。1912年初,参与组织领导地方民军,配合万炳南击败围攻凤翔的清军。1913年应聘任教于陕西省第二中学(凤翔),后又任教于三秦公学、省立第一中学,并兼授省立三中、第一师范、第一女子师范、承德中学等校史地课程。在西安教育界被誉为西府“黑才子”。1922年当选为陕西省第三届议会议员。1929至1930年曾任泾阳、澄城县县长。离任时,当地绅耆赠言“政绩卓著”,并送民歌五套、挂牌两幅。1938年应聘陕西省立高级中学,在翠华山任教,资助进步学生赴延安投身革命。同年被派任凤翔中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凤翔县土地改革委员会委员和人民代表,后被选为县人民委员会委员、副县长。1958年任县政协副主席,主编下限至1949年的《凤翔县志》。窦应昌(1871一1951)字瑞卿,号敬斋。凤翔县柳林镇宋村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丁酉科举人。清末任凤翔县正谊书院山长及劝学所长。辛亥革命后加入同盟会,后转国民党。1912年当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参议院议员。袁世凯窃国,通电“讨袁护法”。1917年段祺瑞解散国会,赴广州追随孙中山,任中华民国非常议会议员(又称护法议员)兼非常议会行政委员陕西首席代表。孙中山当选大总统兼陆海军大元帅后,任总统府顾问、大元帅府参议。1923年,以“头可断,决不选曹琨”为誓,拒受馈金反对曹琨贿选。当时北京《朝日新闻报》以“此老何倔强乃尔”为题,大加赞赏。刘镇华督陕时,拒受五百金,以“苛政殃民,横征暴敛”提案弹劾。1929年西北饥谨,陕西尤重。窦应昌出任陕灾救济会会办兼山西永济妇孺收容所所长,奔走京、津、沪、豫、晋、陕之间,募款救灾,并捐月俸80元。1932年,陕灾延续,他与朱子桥代表救灾会,赴京向当政及华洋义赈会申请赈款,使陕西饥民赖以度过灾荒。窦应昌常以兴学育才为己任,每言“为国育才,为百年大计”。在南京创办庚子讲经会,在家乡宋村创设敬诚小学。他喜吟诗,1932年在南京与广东梅县刘志芬和浙江黄岩方希鲁等成立白下诗社(后改石城诗社)。郝鹏,男,汉族,1960年7月生,陕西凤翔人,1982年3月入党,1976年1月参加工作,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统工程专业毕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高级经济师。现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1976.01—1978.10甘肃省渭源县路园公社插队知青;1978.10—1982.07西北工业大学飞行器制造工程系学习;1982.07—1983.05兰州飞控仪器总厂机加分厂技术员;1983.05—1984.04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团委副书记;1984.04—1985.03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团委书记;1985.03—1986.01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厂长助理;1986.01—1990.06兰州飞控仪器总厂财务科科长、综合计划处处长;1990.06—1992.01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塑编分厂厂长;1992.01—1993.03兰州飞控仪器总厂机加分厂厂长;1993.03—1994.03兰州飞控仪器总厂经营副厂长、党委委员;1994.03—1995.08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1995.08—1999.02兰州飞控仪器总厂厂长、党委副书记,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副主席、中国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1999.02—2000.08甘肃省经贸委副主任(正厅级);2000.08—2002.02甘肃省兰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正地级)(1997.09—2000.12在西北工业大学航空系统工程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2002.02—2003.11甘肃省兰州市委副书记、副市长(正地级);2003.11—2006.06西藏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06.06—2006.10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06.10—2006.11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副主席;2006.11—现在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政府常务副主席、西藏自治区行政学院院长。贺军科,男,汉族。1969年2月生,陕西凤翔田家庄人。1991年7月参加工作,199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解放军科学技术大学航天技术系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毕业,大学学历,工程硕士。1984.09——1987.07,在凤翔中学学习。1987.09——1991.07,在国防科技大学航天技术系液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学习。1991.07——1996.09,航空航天工业部四院驻内蒙古指挥部计划处助理员。1996.09——1998.09,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四院驻内蒙古指挥部计划处副处长。1998.09——2000.06,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四院驻内蒙古指挥部计划生产处处长。2000.06——2001.01,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院长助理(总经理助理)。2001.01——2002.06,中国航天机电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院长助理(总经理助理)、四十一所所长、党委书记(正局级)。2002.06——2005.12,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院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其间:2000.09—2003.12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航天工程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2005.12——2009.02,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2009.02——,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常务副主席。【凤翔的八大文化】,凤翔古称雍,地处关中西部,是陕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为中国著名的民间工艺美术之乡、青铜器之乡和西凤酒乡的美誉。凤府三绝(东湖柳、姑娘手、西凤酒)驰名中外。秦文化、凤文化、民间文化、苏轼文化、凤酒文化、佛教文化、西府饮食文化和读耕文化等八大文化为凤翔历史文化的精粹所在。1、秦文化。凤翔是秦文化的发祥地。中国第一个封建帝国秦王朝统一六国前,在凤翔建都294年。凤翔是全球秦人省亲祭祖的圣地。历史上最早的祭祀神灵场所——畤就最早建立在凤翔,而凤翔也是历史上建畤最多的地方。著名的五畤原就在凤翔塬上,汉武帝刘彻在雍祭畤时还留下了《白麟之歌》,三国曹植、唐柳宗元、杜甫、岑参、王维、韩愈等都在凤翔有凭吊文赋。凤翔是秦人老家。秦穆公在此称霸,秦始皇在此正式登基加冕。秦都东迁咸阳后,秦人的宗庙和先祖陵园仍在凤翔,最著名的是占据了中国考古史上五个之最的秦公(秦晋公)一号大墓。华夏文化重要源头之一的秦文化在凤翔初步形成。石鼓文开创我国以碑传史先河;《诗经·秦风》收录民歌11篇,为千古传颂的古诗名篇。2、凤文化。凤翔是中华凤文化的展示地。凤凰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鸟中之王,是集众多动物于一身的神鸟,象征吉祥和永生。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与龙并驾齐驱作为广义图腾被炎黄子孙世代敬仰、崇拜。凤翔的得名缘于凤凰。凤翔流传着许多有关凤凰的传说故事。据载,周文王时期,在陕西凤翔、岐山一带,就有“凤凰集于岐山,飞鸣过雍”,自此周朝遂兴的传说。汉代刘项《列仙传》载,春秋时,有一个善吹箫的隐士叫萧史,能以箫作鸾凤声。偶遇秦穆公之女弄玉,恰好弄玉也十分喜爱吹箫,知音相遇,喜结伉俪,住在凤台(现在凤翔箫史宫村),每日由箫史教弄玉吹凤鸣之声,终于引来凤凰一群,箫史和弄玉双双乘鸾跨凤,升天而去。从此萧史弄玉吹箫引凤的故事世代相传,成为摆脱封建制度束缚追求自由爱情和夫妻美满婚姻的象征。据载,唐安史之乱时,唐明皇李隆基被迫出逃蜀地,长安邻近诸郡告危。雍城因年久失修,城墙坍塌,守城太守动员全城百姓筑以新城进行防御,无奈新城筑起就塌无法筑成。这一夜,天降瑞雪,皑皑一片。一只凤凰驾着祥云悄然落在雍城,在城西北角的三眼清泉边,引颈品饮清冽甘爽的清泉水,之后踏雪绕城行走数里,一声长鸣,振翅而去。清晨,有人将此事禀报太守。太守忙率人前往察看,果然有凤足印迹绕城一周。太守大喜,认为这才是新城理想的选址,忙组织人力筑之。新筑之城果然一牢永固,不再倒塌。安史之乱平定之后,唐肃宗继位,公元677年,为纪念凤凰栖落之地,遂将雍城改名凤翔,沿用至今。凤翔的许多地名也与凤凰有关,现有凤凰泉、凤凰头村、饮凤池等。3、西府民间文化。凤翔是西府民间文化荟萃地。民间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彩绘泥塑、木版年画、草编剪纸、皮影雍绣、漆器工艺等民间工艺品源远流长,产品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展销。泥塑、木版年画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泥塑马、泥塑羊2002年、2003年连续跃上国家生肖邮票,马勺脸谱、八达铜雕和泥塑鸡、泥塑狗相继登上中国邮票和邮政明信片。凤翔的彩绘泥塑被中外美术界公认为为“神州一绝”。凤翔木板年画与杨柳青、桃花坞等木器厂板年画齐名,并称我国五在木板年画;凤翔剪纸艺人以精湛的技艺多次代表中国民间艺术界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自己的风采;凤翔民间艺术家多次应邀在国外讲学、交流。有多名民间艺人获得了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审定的世界民间艺术大师的称号和陕西省民间艺术大师称号,有多件作品获得中央文化部大奖并被中央美术馆收藏。4、苏轼文化。凤翔是苏轼文化的发祥地。公元1062年他在凤翔府任签书判官时,倡导修筑扩建饮凤池,植细柳,栽莲藕,修筑君子亭、宛古亭、喜雨亭等宋代风貌的亭台楼榭。因饮凤池距府城东门只有二三十步远,遂改名东湖延续至今。有“凤翔三绝”之一的东湖柳(百年柳树)上百株,碑林等景点30多处,被誉为北方园林典范。苏轼在东湖和为东湖而写的诗文共有180多篇,其中千古传唱的名篇有《喜雨亭记》、《凌虚台记》、《凤鸣驿记》、《思治论》和名画“梅”、“兰”、“竹”、“菊”等。后代文人墨客常以游东湖、祭苏轼、书诗词为荣,目前留世百余篇。5、凤酒文化。凤翔是凤酒文化和西凤酒的发源地。西凤酒起源于6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形成于3000多年前的殷商,当时叫秦酒,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是我国目前史料记载中最早的有名有姓的酒种。其特点是“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幽长,风格独树一帜”,被誉为酒中“凤凰”。唐贞观年间,吏部侍郎裴行俭送波斯王子回国路过凤翔,曾以“送客亭子头,蜂醉蝶不舞;三阳开国泰,美哉柳林酒”的诗句赞美西凤酒。北宋文学家苏轼在凤翔任职时留下了“花开酒美喝不醉”的诗句。当代著名作家魏巍品尝后写下了“盛唐有美酒,异香飘长安;我今闻佳味、悠然见诗仙”的诗句。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评酒会上被评为全国四大名白酒之一。名酒的背后是文化,文化的背后是一方民众的秉性。与酒同生,凤翔千百年来形成了“无酒不成席”、“凤翔的老鼠能喝二两酒”等酒习俗和文化,并影响和塑造了凤翔人热情奔放、豪爽侠义的性情。6、佛教文化。凤翔是佛教文化的“圣地”之一。佛教隋代传入凤翔,唐时鼎盛。目前最有名的是位于县城西部的灵山,古名九顶莲花山,以秦穆公狩猎于此见灵鹫鸟而始名,简称灵山。古时松柏参天、奇花异木、灵禽怪鸟遍于山野。目前山青地绿,有“一揽众山小”的感觉。山中名景有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与寺内铁佛、大锅、卧佛像、老母亭共称八景,净慧寺居灵山之颠,是方圆200公里信众参禅拜佛的圣地。7、西府饮食文化。凤翔是西府饮食文化的博物馆。文化交融带动了饮食交融形成了以豆花泡馍、臊子面、削劲面、腊驴肉、锅盔、搅团、面皮、泡油糕、凉粉、糖粽、蒸糕、羊肉泡等为重点、涵盖早、中、晚三餐的饮食特色。最有名的有四个:一是豆花泡馍。关中西部极有名气的“传统”早点。它营养高,易于消化,具有降低血脂等功效,是一种很好的保健食品。二是腊驴肉。宫庭贡品,色泽红润,五味俱佳,百食不厌,是清爽可口的下酒佳肴,具有壮阳益肾功能,当年慈禧从北京逃到西安时就点名要吃凤翔腊驴肉。三是羊肉宴。凤翔有个大海子民俗村,据传该村是蒙古人的后裔,有女子杀羊、男子买羊卖羊肉的传统。目前,品味鲜羊肉、享受田园风光、过农家生活成为一大特色。四是臊子面。特点是“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相传苏轼在凤翔为官时,特别喜食臊子面,并写下了对它的赞美诗句:“剩欲去为汤饼客,却愁错写弄獐书。”现在西安最有名的永明臊子面店,就是凤翔人开的。2010年位于凤翔县城东郊周家门前村依托新建的文化主题公园笙箫园大力发展村域经济,狠抓环境建设,被评为宝鸡市“十佳”最美乡村。村委班子争先抢位创建了周家花园美食民俗村农家宴。8、读耕文化。凤翔是读耕文化的汇聚地。凤翔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农业大县和先秦国都和唐陪都,造就了凤翔人心系天下、崇文重教、读耕传家的传统。现在即便凤翔的平常百姓,身上也散发文化味,对时政更能说出个头头道道来。凤翔是进士之乡,自古中第当官者众多,唐始清末记载中举人以上者400多人,其中进士近百人,出现了“五第登科”(张知蹇、张知元、张知泰、张知默)、四代科甲为官(杨大宝、杨哲、杨播、杨炎)等轶事。教育发达,有宏仁书院、凤鸣书院、正谊书院、宗铭书院等著书育人之所,有始建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儒林小学、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的凤翔师范、清宣统三年(1911年)的凤翔中学等省市重点学校和全国著名教育家车向忱、人民音乐家张寒晖创办的竞存中学、竞存小学,还有标志着书儒云集的儒林巷,多年来高考二本上线率一直稳居全市第一,是许多望子成龙家庭向往的地方。历史名人众多,春秋战国时期有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唐代时有创“两税法”的名相杨炎和世界上第一个给风定等级、第一个发现彗星尾巴背向太阳的科学家李淳风,五代十国时有著名画家支仲元,宋有抗金名将杨从仪和张载裔孙张杰,明有关学大儒张舜典、抗清兵部侍郎袁应泰,清有旧民主主义革命先驱窦应昌等。
经济发展:一,工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是凤翔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和谐发展的三十年。三十年来,凤翔县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统筹各种资源优势和城乡区位优势,创出一条工业向园区集中,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路子,从而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008年工业系统完成工业生产总值31,460.4万元,同比增长22.84%,上交各税411.4万元,同比增长44.78%。(一)、加快工业园区建设,状大工业主导产业,近年来,该县先后规划建设了县城新区,长青、柳林、陈村、县城、长虹、六营、川口河、南指挥等“一区八园”,工业产值突破亿元。长青煤电化工工业园区,先后引进总投资达40亿元的东岭70万吨焦化和30万吨锌冶炼项目,总投资46亿元的宝鸡第二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总投资300亿元的150万吨煤制甲醇等一批大项目,使该园区的远期投资总额超过了100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循环工业区;柳林酒业工业园区以西凤酒为龙头,相继引进了浙江客商投资3000万元的柳林酒业公司、浙江杭州新大物资公司投资2300万元的千河酒厂等5户酒业企业,目前正规范建设十里酒城,打造百亿西凤,向中国名酒之乡目标奋进;陈村工业园区相继引进了总投资1490万元的龙一电子公司等5户电子企业,其主要产品电熔器瓷片的年生产总量占到了全国该类产品总量的三分之一,全县“一区八园”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到目前已累计聚集企业240多户,先后催生出了西凤酒业、东盛制药、陕西东岭、关中工具、红旗民爆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孵化、衍生出了电力能源、医药化工、机械电子、建材建筑、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6大主导产业集群。(二)、积极推进企业改制,整合县属工业企业,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县属工业企业由于受市场疲软、内需不足等外部因素和企业自身存在的基础簿、积累少、负债高、产品单一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县属工业的生产和经营出现了大面积“滑坡”,一度时期,停产半停产企业占到2/3以上,一些大户企业也时开时停,严重影响了县属工业的发展,资金紧缺、生产停滞、销售不畅、经营亏损、职工下岗、工人上访等问题全部显露出来。县属工业的恢复和发展已成为当务之急。面对县属工业举步艰难这一局面,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及时作出了“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强化管理”的战略决策,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朝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目标,大胆探索、积极实践。近年来通过对部分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后,目前共有企业22户,其中,涉及产权改革的企业18户,破产后仍未出售或未重新组建的企业1户,正在改制企业2户,未改制企业1户,改制面达95%。由于企业改制,优化了资本结构,盘活了存量资产,工业生产快速增长,经济效益大幅回升,上交税金成倍增长,职工收入稳步提高。(三)、培育民营企业,实现非公经济新跨越,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加快经济发展的两个《决定》和《意见》精神,把大力发展非公经济作为强力推进工业化,提升县域竞争力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通过加快载体建设,扩大招商引资,加快扶持引导等措施,使全县民营企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主要表现在数量持续扩张、涉及行业扩展、贡献大幅提高。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民营企业共吸纳安置社会富余人员、企业下岗职工4000余人。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我县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县迈进的三十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全县经济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优化、质量提高的良好态势。我们将不断创新思路、务实进取,努力实现工业强县发展战略。
凤翔县清真寺_互动百科
凤翔县清真寺-该寺始建于清末,是由来风翔县做生意,原籍是甘肃省张家川县人氏的马付保一家捐资发起修建的,后又经几次维修。目前该寺有阿訇1人,学董5人。...
宝鸡凤翔县休闲吧商家列表-猎城网
猎城网餐饮频道,凤翔县休闲吧商家列表,猎城网...凤翔县 宝鸡凤翔县休闲吧商家已入住0户 最新餐饮美食活动 活动时间:0001-1-10001-1-1 活动地点:...
凤翔县玻璃纤维有限责任公司(广东办事处)-「自助贸易」免费...
我公司(原陕西省凤翔县玻璃纤维厂)创建于1984年,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生产规模和经营范围不断扩大....
凤翔县美食文化_51766旅游网
凤翔县旅游凤翔县美食文化 凤翔县旅游大全 凤翔县旅游首页 凤翔县酒店预订 凤翔县旅游线路 凤翔县游记攻略 凤翔县美食推荐...
凤翔县凤翔中学-高中网址导航
地址: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城东关小南街 邮编:721400 电话:0917-7212055 凤翔县凤翔中学...
凤翔县医院
凤翔县医院是陕西省宝鸡地区县级医院中规模较大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急救、预防保健医学康复及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创建于1936年,现已...
凤翔县医院_医院_别来无恙
在凤翔县医院的看病经历和体会、对凤翔县医院的打分和评价,凤翔县医院医疗条件,凤翔县医院医术水平,凤翔县医院服务态度和凤翔县医院价格水平....
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
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 凤翔县职业教育中心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陕西省宝鸡市凤翔县邮编-邮编查询网
2011年新版邮政编码权威数据,详细至村、镇、街道及小区,提供方便快捷的邮编查询服务!...
凤翔县天气预报_凤翔县天气
凤翔县天气预报网提供实时凤翔县天气预报今天,明天,后天天气情况,包括提供凤翔县地区各区县未来3天的温度,降水量,下雪,风向等精确天气预报查询,让您的旅游出行更加...
陕西宝鸡凤翔县地图
陕西宝鸡凤翔县地图,,陕西,宝鸡,凤翔县,地理位置示意图,凤翔县地图...中国地图网>陕西>宝鸡>凤翔县>凤翔县地图 地图名称:陕西宝鸡凤翔县地图...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