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区划:行政区划代码:371121邮政编码:262300,洪凝镇洪凝镇地处五莲县城关,辖73个行政村,11个居委会,7.9万人。于里镇于里镇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山东半岛东南部,五莲县城西部23公里处,镇域总面积130平方公里。辖64个行政村,1.4万户,4.5万人。中至镇中至镇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万亩,辖36个行政村,3.2万人,镇驻地处在城乡结合部。汪湖镇汪湖镇位于五莲县城西北约30公里处,总面积83.8平方公里,辖45个行政村,2.6万人,与诸城市和莒县东西相邻。叩官镇叩官镇地处山东省东南沿海低山丘陵区,北接潍坊,东临青岛,南连日照。辖43个行政村,7373户,2.7万人,总面积117.4平方公里。街头镇街头镇位于山东省五莲县城南18km,南距日照港35km,东距青岛市170km,距日东(日照―东明)高速公路15km,距同三(黑龙江同江―海南三亚)高速公路30km,222省道纵贯南北,区位优越,交通便捷。共辖78个行政村,18433户,人口5.6万人,总面积238平方公里。许孟镇许孟镇位于县城东北部,共辖65个行政村,6.2万人,总面积150平方公里。高泽镇高泽镇位于五莲县城北临,总面积13平方公里,辖54个行政村,3.8万人。潮河镇潮河镇总面积97平方公里,全镇辖46个行政村,10039户,3.3万人。石场乡全乡辖34个行政村,2.1万人,总面积81平方公里。松柏乡松柏乡位于县城东12公里,全乡辖31个行政村,1.5万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户部乡户部乡位于五莲县城东南19公里,全乡共有38个行政村,6024户,2万人,总面积103平方公里。 工业基础: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综合配套能力强。全县形成了机械、纺织、建材、黄金、轻工、化工、食品等十大支柱产业,拥有农用车、纺织工艺品、黄原胶、黄金、花岗石板材、花色钳、水泥等80多种主导产品,销售网络遍布世界各地。以发展农用机械、纺织工艺品、生物工程和环保工程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潜力巨大。 工业概况:五莲县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积极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全县工业生产实现了速度、效益、后劲同步增长。全县乡镇及以上工业达到126处,其中大中型企业28处、企业集团6处,形成了轻工、机械、石材、黄金、纺织、电力、食品、工艺美术等10大支柱产业,拥有黄金、铜、花岗石板材、水泥、花色钳、钢球、火雷管、特曲酒、家用运输车、纺织品等80多种主导产品,并出现了华龙纺织集团、莲宝矿业、山狮钢球集团、通用机械厂等一批在全国、全省挂号的骨干企业。今后,五莲县将立足国家产业政策和现有基础,着力培植造纸、机械、建材、纺织等优势产业,突出发展三轮车、减震器、民用爆破器材、机制纸、饮料酒等十大产品,逐步形成特色突出、优势明显、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产品结构,为全县经济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然条件:概述:五莲县地处黄海之滨的鲁东南低山丘陵区,海拔高度在18—706米之间,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气候宜人、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43%,空气、生活饮用水质量均保持优良水平,被列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境内山岭起伏,河川纵横,北部、西部有小块平原,山地、丘陵、平原分别占总面积的50%、36%和14%。五莲县境内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6%,共有大小山头3300多个,主要有五莲山、九仙山等。 历史沿革:春秋战国时期,先后为莒、楚、鲁、齐所辖;秦汉属京东东路密州;明代分属山东布政青州府的诸城县和莒州及所辖的日照县;清代分属沂州府和青州府的诸城县。五莲地区历史沿革五莲县建于1947年。其疆域原分属莒县、日照、诸城三县所辖。据旧志记载:莒县,周为莒国,秦始置县,汉袭秦代建制。汉文帝封朱虚侯刘章为城阳王,以莒为都,称城阳国。金置城阳州于此,后改为莒州。明撤县入州。民国改州为县。日照县,周属莒国,秦属莒县。西汉置海曲县,之后又置昆山县;东汉废昆山县,改海曲县为西海县,晋撤西海县,并入莒县。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金始置日照县。诸城县,周先属莒国,后分属鲁国、齐国,秦始置县,其名不详。汉置东武县、莒县,隋改名为诸城县。上述记载表明,首县、日照、诸城三县具有悠久的历史。五十年代发现的丹土村和东城仙两处新石器时代遗址,说明五莲地区早期属龙山文化。横亘县境北部的战国时期齐长城遗址,建于周显王十八年(公元前351年)。座于九仙山前的牌孤城遗址,经考证为战国时期营垒。现据莒、日、诸三县旧志及有关资料,将五莲地区的历史沿革简述如下:五莲地区古属青州。周朝为莒国的封地。民国《重修莒志》载:“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斤(今胶县西南城子崖村附近),后迁莒。”战国时期仍属莒国。至楚简王元年(公元前431年)北伐灭首,又为楚地,继而分别为鲁国和齐国所辖。据《竹书纪年》载:齐国筑长城,以此为界,北为齐国,南为鲁国。之后,楚考烈王再次北伐灭鲁,又分别为楚国与齐国所辖。秦朝时,属琅琊郡莒县(今五莲县境北部原属诸城县部分,秦时已置县领辖,县名已不可考)。西汉时,属徐州刺史部琅琊郡(据民国《重修莒志》记载,莒县是时曾属兖州郡城阳国,待考),今五莲县境分辖于首、海曲、昆山、东武、诸、折泉(《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折泉县”条注云:“汉侯国,后汉省。故城在今诸城县西南七十里”)六县。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改郡为国,属徐州刺吏部琅琊国。时昆山县废,改海曲县为西海县,境内分辖于首、西海、东武、诸四县。三国曹魏时期,分属徐州部城阳郡和青州部琅琊郡。时西海县撤销,并入莒县,境内由莒县、东武县、诸县分辖。晋初,属青州部城阳郡;太康十年(公元288年)青州城阳郡的莒、东武、姑幕、诸四县改属徐州部东莞郡。境内分别由莒、东武、诸三县所辖。十六国时没有专属,曾先后属石赵、慕容燕、苻秦,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又属南燕,义熙六年(公元411年)复归晋。南北朝时,南朝刘宋因旧未变。北魏占据山东后,到宋文帝元嘉廿八年(公元451年),属南青州东莞郡,后属胶州东武郡,五莲地区分辖于莒、东武、诸三县。东魏孝静帝武定七年(公元541年)改东莞郡为义塘郡。到北齐时,分属南青州的义塘、东安、高密三郡。时诸县撤销,并入东武县,今县境归莒县、东武县分辖。北周改属莒州义塘郡,境内仍分辖于莒、东武二县.,隋朝初年,五莲县境分辖于徐州琅琊郡莒县(开皇三年即公元583年,改莒县为莒州;大业二年即公元606年,复罢州为县)和青州高密郡东武县(开皇三年废郡,置胶州;开皇五年改为密州)。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改东武县为诸城县。唐朝属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今县境分辖于莒县和诸城县。据民国《重修首志》记载,武德五年(公元622年)置莒州,下辖莒县;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撤销莒州,莒县改属密州。五代十国归属如故。宋初,分全国为十三道,至宋太祖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废道存路,时属京东二路密州;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属京东东路密州;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于莒县置日照镇;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日照镇与诸城县改属临海军,随废,日照镇仍并入莒县,与诸城县同辖于密州。此时,五莲县境分辖于莒县和诸城县。金代,升日照镇为日照县。时莒县与日照县同属山东东路琅琊郡莒州(莒州原为城阳军,大定廿二年即公元1182年升为城阳州,廿四年改为莒州),诸城县属山东东路琅琊郡密州。五莲地区分别归莒县、日照、诸城三县所辖。明代,据《明史·卷41》载:“莒州,洪武初,以州治,莒县省,领日照、沂水两县。”又据《山东通志·沿革》记载:“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废密州,以(诸城)县属青州府。”时五莲县境分辖于山东布政司青州府的诸城县和莒州及其所辖的日照县。清代顺治、康熙两朝,县境归属因旧未变。至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莒州升为直隶州,仍辖日照县。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降为散州,升沂为府,今县境分辖于沂州府莒州及其所辖的日照县和青州府的诸城县。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裁府设道,地方政府改为省、道、县三级。当时,莒州改州为县,同日照县皆隶属岱南道。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改属济宁道;诸城县隶属胶东道,五莲地区仍属莒县、日照、诸城三县所辖。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裁济宁道,置琅玡道,莒县、日照县归其所辖。民国十七年(1928年)北伐军统一山东省,废道,县直属山东省管辖,今五莲县境隶属如敌。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同年冬,莒、日、诸三县国和民和党政府,竞相拉队伍,“武装逃难”至五莲山区。l938年2月,日本侵略军先后占领诸城、日照、莒县三县县城。3月,中和共鲁东南特委建立;秋冬,中和共莒县县委、诸城县委、日照县委相继建立,并先后成立各县八路军办事处。此时,五莲山区形成三股政治力量。南部、西南部及中部山区为中和共鲁东南特委及莒、日、诸三县县委活动地区;台潍公路和泰石公路沿线为日伪占领区,建立了“维持会”、“新民会”等伪管理体制;其他地区均为国和民党地方游击队盘踞。当时驻五莲地区的国和民和党杂牌军队有十三部分之多。1943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住政府在长兰村成立(当时称日照县行政委员会)。之后,随即成立其所辖的第三区抗日民住政权(辖今五莲县境的高泽、洪凝、松柏、街头、王世幢一带)。同年6月,由于形势恶化,党的武装力量和政府机关撤出五莲山区至泰石公路以南。1943年,八路军滨海十三团进军泰石路北,解放了五莲大部地区。同年,日北、莒北、诸城三县抗日民住政府相继建立,隶属滨北行署。其时,今五莲县境由日北、莒北、诸城、诸莒边四县分辖,并先后建立了十一个区级抗日民住政权:日北县的洪凝、街头、五莲、滨安四个区,莒北县的中至、石场、管帅三个区,诸城县的麻湾(后改为户部)、仁里、高泽三个区,诸莒边的淮河一个区。1944年诸城县增设积沟区,辖今五莲县境的牛家官庄、院西、佛堂一带。1945年,日北县撤销,其所辖今五莲县境的洪凝、街头、五莲三个区并入藏马县。诸城县的户部区亦于同时划归藏马县管辖。l947年5月12日召开大会宣布五莲县建立,归胶东行署滨北专署管辖。县行政区划由藏马县的户部、五莲、洪凝、街头及诸城县的常山、仁里、高泽共七个区组成。1948年增设松柏区。1949年12月莒北县撤销,其所辖之中至、管帅、淮河三个区并入五莲县。时全县共辖十一个区。1950年春,滨北专署撤销,另设胶洲专署,五莲县隶属胶东行署胶洲专署管辖。1954年12月,莒县的石场区划归五莲县,时辖十二个区。1956年2月撤销松柏区,时辖十一个区。1956年3月,胶洲专署撤销,五莲县划归昌潍专区。同年四月,常山区划归诸城县,时五莲县辖十个区。1958年1月撤区并乡,全县划为院西、许孟、高泽、坊子、街头、宋家、潮河、叩官、花崖、回头、户部、高戈庄、汪湖、张仙、管帅、于里沟、中至、学庄、洪凝、松柏、中幢、迟家庄、石场、崖前二十四个乡。同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全县共划为洪凝、高泽、许孟、汪湖、管帅、中至、石场、于里、街头、潮河、叩官、户部、松柏十三个公社。1965年5月,经昌滩专署同意,原十三个公社划为十六个,增加院西、山阳、王世瞳三个公社。1970年昌潍专区更名为昌潍地区,专员公署改为行政公署,1981年改为潍坊地区,五莲县隶属未变。1982年12月经潍坊行署批准,撤销洪凝公社,设洪凝镇。时五莲县辖十五个公社,一个镇。1983年10月,潍坊地区行政公署撤消,更名为潍坊市,五莲县归潍坊市管辖。1984年5月12日进行体制改革(又称乡改),撤销人民公社,除洪凝镇体制名称未变外,原潮河、许孟、管帅、街头四个公社改为镇,叩官、户部、松柏、山阳、王世疃、石场、于里、汪湖、中至、高泽、院西十一个公社改为乡,新建七宝山镇和罗圈、山庄、杜家沟、花崖(1984年9月22日改为魏家乡)、槎河五个乡。时全县辖十六个乡、六个镇。同年8月至12月,对农村体制进行了改革,原生产大队改称村庄,大队管理委员会改称村民委员会。1992年底由潍坊市划归日照市管辖,现辖12处乡镇、632个行政村。 |
日照市五莲县商务之窗 联系日照市五莲县商务局 电话:0633-5213687 传真:0633-5213687 Email:wlxcmb@163.com 地址:日照市五莲县幸福路25号 邮编:262300 招商信息更多>>农户信息更多>>... |
五莲县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局 五莲县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局新闻发布系统,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五莲县县级机关事务管理局网站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03-30]县事务局工作成果获全省机关事务系统三等... |
五莲县相册,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山东日照市五莲县相册网... 五莲县相册网,是国内历史最悠久的爱在中国旗下网站。爱在中国创建于2000年,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五莲... |
提质扩量谋跨越 五莲县加速推进工业振兴侧记-搜狐滚动 2011年06月02日...从五莲县经信局传来利好消息,1-4月份,全县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90.8亿元、利税4.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和11.4%。工业用电量2.67亿千瓦时... |
五莲县叩官镇人民政府 五莲县叩官镇人民政府 五莲县叩官镇人民政府... |
五莲县人民医院,无,,_医元网 五莲县人民医院:五莲县人民医院座落于山青水秀的五莲县城西南端,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创建于1950年,现占地面积186... |
日照五莲县天气预报10天-日照五莲县未来5天、7天、10天天气预报... 日照五莲县天气;天气预报频道为您提供日照五莲县未来5天、7天、10天的天气预报。如果您要到日照五莲县旅游,请关注日照五莲县最近的气象信息。... |
山东省五莲县周扬石材厂 主要以批发各种规格五莲花、五莲红,板材、荒料及异型加工为主,同时还经营五莲灰、流沙绿、红砂岩、乱花石等多种当地小矿体品种(月产量≤3000平方米)。... |
日照五莲县天气预报_同程网 日照五莲县天气预报,同程网提供最便捷的日照五莲县天气预报查询功能,及时准确提供日照五莲县各县市最新天气情况、日照五莲县未来三天天气预报,让你准确了解日照... |
五莲县人民医院_百度百科 五莲县人民医院坐落于山清水秀的五莲县城西南端,是一所二级甲等医院。医院创建于1950年,现占地面积186亩,建筑面积4.39万平方米,拥有干部职工... |
五莲县全美石材厂网站 首页 供应产品 诚信档案 公司介绍 公司相册 五莲县全美石材厂 五莲县全美石材厂 厉士杰 先生 可用保障金:¥支持先行赔付,保障买家采购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