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旅游地图 > 云浮旅游地图 > 罗定旅游地图
=== 云浮罗定旅游地图 ===
=== 罗定资讯概况 ===
历史人文:历史足迹:罗定先民们在一万年前便在自己的土地上劳作、生息、繁衍。他们从山洞穴居走向山丘建屋定居;从原始群走向氏族社会;从愚昧落后走向文明进步。经过数千年德融合发展,成为百越民族的一个成员有着相同图腾信仰,有着共同文化特征。到1700多年前德东晋王朝,罗定地区居民仍是越族人。故历代王朝在罗定实行越族酋长自制制度。到东晋末年,在今罗定设置龙乡、夫阮二县时,县名便是来自越语译音。如“夫阮”就是越语“荒地的村”的意思。两县的行政长官亦由当地越族酋长担任。南北朝时期,中原汉族居民因战乱灾难大举南迁,不少豪门大族亦随之落籍岭南。南朝的梁王朝时(约公元502—557年),原籍河南鄢陵,曾任新、石二州刺史的陈法念举族定居罗定。他们“以孝义训溪垌蛮族”,传播中原先进的文化,加速了罗定土著越族的封建化进程。陈氏家族一连五代都担任罗定越族酋长。和高凉冯冼氏、钦州宁氏合称岭南三大酋长。以使用铜鼓著称的古代越族,到南北朝时期被称为俚、僚族,主要原因氏分属两大酋长管辖:粤西南路至海南岛的部落尊冼夫人为酋长,叫俚人;西江南岸、高凉以北地区尊陈法念为酋长,叫僚人。唐朝,在岭南推行怀柔俚僚的政策,陈氏家族的陈集原官至冠军大将军、行左豹韬卫将军、上柱国、颍川郡开国公。其事迹入载官修的《新唐书》、《旧唐书》。唐玄宗开元十六念(公元728念),泷州刺史陈行范领导僚族人民反唐称帝,攻占了粤西四十余城。唐王朝派宦官杨思率十万大军围剿泷州,陈行范与六万多起义僚人被杀,许多僚人因此被迫西迁。留居原地的唐代僚人,到宋元年间改称僮族(今壮族)。唐朝末年,原在荆楚地区生活的瑶族大举南迁,徙落今两广各地。此后历五代、宋、元、明各朝凡八九百年,罗定地区的居民以瑶族和僮族为主体。其僮族,清代大学者顾炎武说:“僮则旧越人也。”,宋元明时,罗定地区的瑶、僮两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统治压迫的斗争此起彼落,持续二百多年。到明万历年初,明王朝出动十万大军征剿罗定瑶民,历时一年,杀害四万多人。大量瑶民四散逃亡,少部分避居深山。明初推行屯田制度,不少参加屯田的汉族士兵落籍罗定。与此同时,官府公开招募流民定居垦荒,大批汉族人纷纷迁居泷江两岸。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派往罗定围剿瑶民的官兵成批落籍罗定。此后,大批汉人继续迁入,罗定居民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由原来瑶、僮两族逐渐改变为以汉族移民为主体。古代罗定虽地处岭南,声名却传播神州。历代均有不少著名的历史人物涉足罗定,如唐朝的诗人宋之问、武后宰相张柬之、桓彦范;翁方纲、何仁镜等,都曾避乱或寓居罗定,留下了许多题咏。初唐杰出诗人宋之问任泷州参军时所写的《过蛮洞》、《入泷江》两首诗,被收入《全唐诗》中,描写当时罗定少数民族聚居,文身凿齿,瘴疠肆虐、生活贫困的情况。陈氏豪族的陈集原在唐武周年间撰写的《龙龛道场铭(并序)》摩崖石刻,取六朝骈文之精华,文笔优美,骈词工丽,后被收入《全唐文》和《广东文征》。明万历年以来,出任罗定地方官者多具文韬武略,如陈磷、郑人逵、张国经、洪颐煊、宋起凤等,他们启贤兴学,促进了罗定文化教育的发展。到民国时,罗定成为广东的文化县之一。民国有包括蔡廷锴、区寿年、沈光汉、谭启秀、陈章、彭佐熙、王作华等抗日将领在内的将级军官近20人,其中兵团司令和集团军司令2人、军长5人,有与周恩来、邓小平一起留学法国的同学、才子张定汉、苏天元;中国革命战争时期有为革命浴血奋斗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的罗定农民运动领导人李芳春,共产党在黄埔军校的骨干谭其镜,曾发动罗城暴动的罗定县委书记唐木、县委委员唐公强以及共青团员陈泗英、陈琼英,与蔡廷锴一起被称为新中国“开国元勋”的林一元、谭冬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有努力开拓、担任过党和政府重要职务的原任共青团中央书记胡耀邦秘书、后调入外交部的吴仁彰,原广东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钟鹤,广东省省委常委、省政法委书记、省公安厅厅长梁伟发,原济南军区副政委、济南空军政委、中将张汉平,原广东省经委主任彭书宝,江门市政协主席赵基耀等。有为中国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过杰出贡献的人造卫星风云一号、二号的控制系统设计者之一的高级工程师谭君才,创育水稻双千粒穗的杨明汉,拥有7项水质净化专利、被评为全国首届十大优秀发明家的梁克诚,国家一级演员、南粤家喻户晓的“笑星”黄俊英,发现世界珍稀毒蛇的“蛇博士”陈远辉,单骑跨越罗布泊的探险家黄成德,曾出席广东文教群英会、特邀到北京人民大会堂演唱罗定民歌、受到郭沫若接见的著名民歌手伍凤英等。
历史沿革:罗定是千年文化古邑,历史悠久,它位于广东省西部,西江之南,东有云雾山脉,西有云开山脉,南接高雷,西通桂、黔、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冲,自古被视为门庭防卫,抚绥重地。远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时期,已有人类在罗定大地上生息繁衍。他们居住在今天苹塘、金鸡等地的洞穴中,过着渔猎生活。距今四五千年前,罗定的泷江河、罗镜河、太平河流域,已遍布人类生活的踪迹。早年在罗平横垌背夫山发现的大型战国墓葬,其墓主人就是史料所称的“百粤之君”。墓中出土的大量文物证明,在2400多年前,罗定曾经创造过辉煌的远古文明。对此,我国著名地理学家曾昭璇先生曾撰文指出:“罗定东邻高要,南接阳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国,即古称两山之间(云开大山和云雾大山)的古王国之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平定南越,设置南海郡,领18个县,其中有开阳县,开阳县治所在今船步镇。秦末汉初南海郡尉赵佗兼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今市境属之。置县不详。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南越地设置南海、苍梧等7个郡。交州苍梧郡下置端溪县。罗定大部分地属端溪县。吴黄武五年(226),罗定地属广州苍梧郡端溪县。端溪县包括今德庆、罗定、郁南、云城、云安、信宜等的部分地方。晋永和五年(344),析苍梧置晋康郡,晋康郡领县14。析端溪置龙乡、夫阮、平原三县,是现罗定治地全部置于县的管辖的开始。罗定地有龙乡县、夫阮县及平原县。龙乡县治地在今罗镜、太平;夫阮、平原治地未考。永和七年(346),改平原县为平原郡,领龙乡县,夫阮属晋康郡。南朝宋永初至元嘉年(420~432),罗定地包括平原郡、龙乡县及晋康郡之夫阮县。南齐永明元年(483),废平原郡置广熙郡,析龙乡县置永熙、罗平两县,郡治龙乡县。罗定地括龙乡、永熙、罗平、夫阮4县。南朝梁天监五年(507)分广州置桂州。自始有广东和广西之分。六年(508)兼置泷州(泷州之名源于今罗定江罗镜段有泷喉,滩高水急,巨石横截中流,十分险要)和建州,此时的泷州州治在今罗镜、太平镇境。建州州治在今附城镇古城。析广熙置平原、开阳、罗阳三郡。泷州辖平原郡(郡治龙乡县)、龙乡县,永业县,开阳郡(郡治开阳县)、开阳县,梁德郡、梁德县;建州辖广熙郡、永熙县、安南县,罗阳郡、罗阳县。其中永业县治在今广西岑溪筋竹镇,梁德郡、梁德县治在今信宜市。南陈仍按梁设。隋开皇九年(589),废郡名,改龙乡县为平原县,与开阳县、怀德县、永业县同隶属泷州。永熙县、安南县、罗阳县隶属建州。罗定地有平原、开阳、永熙、安南、罗阳5县。开皇十八年(598),改平原为泷水县,改罗阳为正义县。罗定始有泷水县名。大业三年(607),改泷州置永熙郡,废建州。并开阳、正义入泷水县,并安南入永熙。永熙郡辖6个县:泷水县、永熙县,永业县(今岑溪)、怀德县(今信宜)、良德县(今电白)、安遂县(今郁南)。唐武德四年(621),改永熙郡设泷州,此时泷州州治在今太平镇潭白村周围地方(注:有罗定州志记改为窦州。窦州之名先在罗定出现。在今太平镇潭白小学,遗留有记述当地地名叫窦州的石碑,当地百姓亦讲此为古窦州。在今信宜市境内的窦州原称南扶州,到唐贞观八年(634)才把南扶州改用窦州之名)。析泷水置开阳县、正义县,以泷水、开阳、正义、怀德4县隶泷州,置南建州,以永熙、安遂、永业县隶南建州。武德五年(622)并正义县入怀德县,改永熙县为永宁县。析泷水置安南县。唐贞观元年(627),并开阳、怀德入泷水县,隶泷州。是年,唐分天下为十道,泷水属岭南道。唐贞观六年(632),改泷州,重新设置南建州,以泷水县、开阳县、永宁县、安南县隶南建州,而永业县改隶义州。唐贞观八年(634),改南建州为药州。唐贞观十八年(644),废药州复置泷州,领县如旧。唐天宝元年(742),改泷州设开阳郡,隶岭南道。乾元二年(759)复改开阳郡设泷州。宋开宝六年(973),开阳、建水、永宁、正义并入泷水县(县署则设在原开阳县即今船步镇旧县址)。同年废泷州。至元大德八年(1304),知县陈泽将县署迁至原建水羊禄埠即今罗城镇地方。从此直至明万历四年(1576),其间600余年,罗定地域只设泷水县,泷水县辖今罗定及郁南、云安、云城、信宜、岑溪部分地区,先后隶属广南东路康州晋康郡、广南东路德庆府、广南东路德庆州、湖广行中书省广西道德庆路、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德庆路、广东布政使司肇庆府等。明万历五年(1577),凌云翼征罗旁,平瑶乱,朝庭升泷水县为罗定直隶州,设罗定直隶布政使司。罗定州新开二县,析泷水县东部和德庆、高要、新兴小部分地区建东安县(今云城区、云安县),析泷水县西部、南部(今属信宜合水、思贺等)和德庆、封川小部分地区建西宁县(今郁南县)。罗定直隶州包括本州和东安、西宁两县。罗旁平定,因以罗定为州名,罗定州之东西也安宁,便以东安、西宁为县名。由是泷水之名始革,而罗定之名亦始于此。清朝设罗定直隶州,州治罗城,辖本州(罗定州)和东安县、西宁县。罗定州直隶广东省。另外,省派驻兵备道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设置。自明万历五年(1577)开州设罗定兵备道驻州治,至清康熙二年(1663),罗定道归并岭西守道。康熙六年(1667)裁撤岭西守道。康熙九年(1670)复设高雷廉罗道驻高州。康熙十六年(1677)年复设罗定道驻州治。康熙二十一年(1682)裁并入岭西巡道分巡肇高廉罗道驻肇庆。雍正八年(1730)析为肇罗道。同治六年(1867)改分巡肇罗阳道驻肇庆府城。民国元年(1912),政府统一撤销州、府一级建制。罗定州改为罗定县,原隶属罗定直隶州之东安(云浮)、西宁(郁南)县始分出,均隶属广东省。民国时期,罗定县先后隶属广东省南路行政公署、西区善后委员会公署、西区绥靖委员会公署,1936年隶广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5月起隶属广东省第十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建国后,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西江专区。1952年,隶属广东省粤中行政区。1958年11月5日,罗定、郁南两县合并,称罗南县。县机关设在罗城镇,隶属江门专区。1959年1月4日,罗南县改称罗定县。1961年4月10日,析罗定县恢复原罗定、郁南两县建制,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肇庆地区。1988年3月,罗定县隶属广东省肇庆地级市。1993年4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罗定县设立罗定市,由广东省直辖、肇庆地级市代管。1995年4月28日,罗定市为广东省直辖、云浮地级市代管。
特色奇观:在罗定市加益镇石头村河坝寨有一棵17人才能合抱的大榕树,是广东单枝第一大榕树,因此被人称为“广东榕树王”。这棵大榕树离村寨约三四百米,像一座小山丘,站在榕树底下,浓荫蔽日,凉意顿生。只见巨大的主干上生出9根枝干向四面八方伸展开来,就像9条游龙一般(见小图),蕴涵着强大的生命力,最粗的枝干估计要四五人才能合抱,最小的枝干也要两人才能合抱。主干上有个巨大的树洞,洞口之大,如一头大象。一位年过六旬的村民说,据他目测,这棵“榕树王”树高超过30米、占地面积近十亩。当年他的爷爷也不知道这棵榕树的树龄有多大,有的人说有500年,有的说800年,目前还无人来考证。前些时候有不少游客出于好奇,尝试着合抱大树,结果需17人才能合抱。“榕树王”附近还长着几棵榕树,虽然与“榕树王”相比小了很多,但树干也要六七个人才能合抱。
罗定市行政区划
一部人人都能参与编写的、基于维客(wiki)的网络大百科全书,全球最大最活跃的中文百科社区...
欢迎光临罗定市科技局信息网!
介绍机构职能、科技动态、科技成果等信息。
罗定市-云浮罗定市-罗定市网-罗定市黄页-罗定市信息港-罗定市...
这是一个关于整合罗定市、云浮罗定市、罗定市网、罗定市黄页、罗定市信息港、罗定市在线、地球城罗定市的网站...
罗定市行政区划
罗定市位于广东省西部,南江流罗定市域。总面积2300平方千米。总人口109万人(2003年)。市人民政府驻罗城街道,邮编:527200。代码...
罗定市廷锴纪念中学校园网
·罗定教育网学校地址:罗定市泷洲北路82号 邮编:527200 E-mail:...
罗定市地图_罗定市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罗定市地图 罗定市,地理上属于广东省,周边有云城区 云安县 郁南县 新兴县 罗定市 等,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得天独厚。邮编:...
广东罗定在那?
代码:445381。区号:0766。拼音:Luoding Shi。罗定市位于广东省西部,南江流域。属云浮代管,是云浮市面积最大且唯一的县级市。总面积2327.5平方千米。...
罗定市盐务局_百度百科
广东云浮市盐务局罗定分局是罗定市盐业主管机构,负责全市的盐业行业管理、食盐专营和盐政稽查工作。隶属于广东云浮市盐务局。...
罗定市夏宝饮料厂-罗定,夏宝,饮料
罗定市夏宝饮料厂...罗定市 文章组图热门关键词:领地四方 热门文章 罗定夏宝饮料厂简....
仿羊绒生纱|人造毛纱|酸碱纱|羊毛混纺纱--罗定市嘉达纺织厂有限...
罗定市嘉达纺织厂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仿羊绒生纱、人造毛纱、酸碱纱、羊毛混纺纱、曲支纱、弹力绒、毛条等产品的企业。...
罗定市新型装饰材料厂网站
2003年受命承担广东省科技厅立项的产业化开发项目,2004年顺利通过结题验收,并由省科技厅进行科研成果登记,分别获得“云浮市、罗定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