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涡阳城区街道地图 ===
=== 涡阳县资讯概况 ===
名优特产:涡阳物产丰富,土沃田肥,历史悠久,聪明的涡阳人,也就依据当地资源,开发出许多名吃、名物、名优特产.
高炉系列酒:涡阳也是安徽酒乡之一,著名的高炉品牌系列酒就产在涡阳县的高炉镇。如今,高炉品牌系列酒已走出安徽,迈向全国,占领东南西北各大市场,远销亚欧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白酒行业五强之一、安徽省轻工三巨头之一。据史志记载:东汉末年,曹操在高炉沿涡一带屯兵数十万,在涡河两岸训练水军,准备进攻吴国,扫平蜀汉,统一中国。为犒劳三军,曹操又将各地酒师召来,利用本地甘泉酿造美酒。于是高炉镇因锻炼兵器的“高炉”而得名,高炉的酒业也因此发地起来,在当时便有“汉三杰闻香下马,高炉酒十里飘香”的美誉。高炉酒采用传统酿造工艺,选用涡阳本地优质高粱、小麦、大麦、豌豆等粮食作物为原料,精心酿造而成。具有“清澈透明、绵甜净爽、窖香浓郁、回味悠长”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因此,高炉酒早在清乾隆年间在南洋评酒会获奖。如今,安徽高炉双轮集团又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加大科技投入,生产开发出“高炉家酒”、“老高炉”、“五味双轮王”等高炉品牌系列酒。并荣获“中国驰名商标”、首食品博览会金奖、巴黎第40届国际名酒大赛金奖等荣誉称号。
贡菜苔干:涡阳县义门镇沿涡一带。苔干是一种由莴苣状的植物加工成半干品蔬菜。由于在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纳入宫廷,故得名为贡菜。义门苔干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食疗价值经专家鉴定,苔干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钙、钾等多种矿物质,是稀有天然绿色食品。原来苔干原是一种野生植物,传说最早只有老子故里太清宫流星园种植,不做菜吃,专为医病所用。太清宫与义门镇仅有15公里之遥。明清时期,太清宫毁于战乱,这种植物便流入民间,成为宫廷菜肴。苔干生长较为娇贵,需立秋育种、霜降收获、生长期仅有75天、井中泡芽、育苗、打垄移栽,至于加工技术,那是一绝,打叶刨皮、利刀出菜,把握时光,通风晾晒。所以外省外埠想移栽这种植物,发展苔干,结果十种九败。义门苔干在民国时期就在湖广、南洋一带享有盛名。到了苔干收获季节,南洋、湖广商人便来到义门古镇收购苔干,晾晒苔干需要蓝天里日,为防老天爷下雨,影响苔干质量,商人们便筹资大唱苔干戏。义门古称庙集,集上有庙宇一百多座,座座庙宇香烟萦绕,锣鼓喧天,不分昼夜。据说这样以来龙王只顾看戏,便顾不得生云播雨了。目前涡阳义门苔干已经开发成十几个系列产品,产品出口远销韩国、新加波、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中药材:亳州是中华药都、神医华佗故里,又是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市场之一,而涡阳县也正是这个药材市场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之一。沿涡及涡河经济带二十余个乡镇,特别是义门、陈大、牌坊一带,药材种植面积达十余万亩,品种多达上百个,主要产品有白芍、紫菀、白芷、菊花、薄荷、牡丹等。其中白芍是该地区的拳头产品。由于白芍是多年生植物,有利于高效农业的发展。目前,该地的区为了提高土利用率,在果树行里套种白芍,白芍垅里间作苔干,逐渐形成果—药—苔的农业发展模式,从而形成涡阳的地域特色。每逢春夏交接之时,沿涡两岸,先是梨桃苹果等果树开花,接着是白芍、牡丹开花,红红的一片,很是壮观,也为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造了条件。
行政区划:涡阳历史悠久,涡阳汉为城父、至县地,北魏、北齐曾置涡阳、丹城、龙山县。隋改置肥水县。清同治三年(1864),由亳州、宿州、阜阳、蒙城析置涡阳县,因袭北魏涡阳县名而命名。《水经注》:涡水“又东南迳涡阳城北”。可见涡阳在设县之初即在涡水之南。应名涡阴,取名“涡阳”名实不符。1979年3月,划雪涡、涡阳、涡亳合并为涡阳县.,1979年,撤销地区革委会,恢复阜阳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新的地级亳州市成立,涡阳县由阜阳市划入亳州市。2004年底,涡阳县辖24个镇、2个乡,1个林场。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293192人。2009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涡阳县调整行政区划;一、撤消张老家乡,将张老家乡所辖行政村分别并入义门镇、新兴镇和新设立的涡北街道。二、将耿皇乡、牌坊镇两乡镇合并设立牌坊镇。三、撤消城关镇,设立城关街道。撤消城东镇,设立城东街道。撤消城西镇,设立城西街道。撤消闸北镇,设立涡北街道。四、将双庙镇更名为涡南镇。调整区划后的涡阳县现辖4个街道、20个镇、1个林场。城关街道城东街道城西街道涡北街道西阳镇涡南镇楚店镇高公镇高炉镇曹市镇青疃镇石弓镇龙山镇义门镇新兴镇临湖镇丹城镇马店集镇花沟镇店集镇陈大镇牌坊镇公吉寺镇标里镇单集林场
历史文化:历史介绍:涡阳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涡阳又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演绎出许多彪炳青史、可歌可泣的历史活剧。古代稽康、张良、范蠡、伍子胥等先后在这里参悟玄理奥旨,留下了遍及全境的名胜古迹。一代风云人物刘少奇、彭雪枫、张震、张爱萍等老一辈革命家先后在这里南征北战,谱写了辉煌壮丽的抗日诗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境内文化众多,1996年5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涡阳县现有省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6处、市县级文物150多处,包括古遗址、古建筑、古墓葬等。1990年11月涡阳县将石佛寺、东太清宫、嵇康墓等34处文物列为首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12月公布涡阳县首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括民间文化、传统戏曲、传统手工艺术等(共21项),2009年涡阳老子传说、棒鼓舞已被省政府列为第二批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涡阳老子传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保护项目。
老子故里:老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人们很想知晓在什么地方出生了这一伟人。但因历史对老子出生地记述不一,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众多专家以致认为老子故里在涡阳的史据是确凿的,从而破解了这一千古之谜。(一)老子是宋国相人,《史记》中记“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而《列仙传》中言“陈人”,边韶《老子铭》则“楚相县人”,陆德明《老子音义》又说老子是陈国苦县厉乡人,并说《史记》中云“仁里人”,又云“陈国相人”,等等,关于老子故里,竟多达六七种说法,叫人不能不怀疑了。马叙伦先生在论证“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经后人窜改的同时,进而证明了陈国相人说的错误。这是言之成理,不可推翻的,否认了老子陈人说,另外,马叙伦又作出了他的论证,进一步得出他自己的结论——老子是宋国相人。(二)老子故里在涡河以北谷水入涡处,东汉边韶奉诏撰《老子铭》记:“老子,楚相县人也……涡水处其阳”。《水经注》卷二十三:“谷水自此东入涡水”。故今涡阳县城北五公里老君殿,既是“涡水处其阳”,又是“谷水自此入涡水”处,而河南省鹿邑县境太清宫既是涡水处其阴,又无谷水入涡处。(三)多种方志记载天静宫是老子出生地,今涡阳县闸北镇太清宫址,古属豫州,春秋时曰相,介于宋、陈两国接壤处,后为楚国兼并。西汉时,属沛。隋唐以来,为亳州辖地。清同治三年(1864年)置涡阳县时,从亳州析地十三保为属地,太清宫随之划归涡阳。志载,天静宫始建于东汉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初称老子庙。盖因桓帝梦见老子降于殿廷,乃颁旨在老子故里建庙立祠,祀奉老子。(四)涡阳出土文物与史料记载一致,位于今涡阳县城北五公里的天静宫,已存元代以来敕建和敕修碑二十余块,虽多数已残破,其中元至顺三年,张起岩所撰《天静宫兴造碑》碑文:“天静宫老君所生之地也。鹿邑县的太清宫,找不到谷水环绕。清代康熙八年《…修道祖老君碑》:“道祖李老君…因诞无忧园…仙宫道观遗迹先踪依然在者如谯(今亳县、亳州)左义门镇东北三十里小河子(谷水)北岸天静宫旧有老子殿。”谯左义门镇东北30里,其位置正是涡阳县城北五公里天静宫。(五)涡阳有老子故里标志性景观,据史料记载,老子故里有两大独特景观,一是流星园,一是九龙井。正因为这两大景观为它处所没有,故称之为标志性景观。九龙井是历史的见证,它环列于流星园中,这两大与老子生地密切相关的景观,皆在涡阳太清宫被发现,为老子出生于此提供了有力的佐证。关于流星园,许多志书上都有记载,即“有星突流于园,老子因而降诞”等。不管有无此事,后人将老子诞生处称之为“流星园”,却是载入史册的事实。涡阳县不仅勘查出流星园旧址,且出土“古流星园”石匾额一块,还有“老子□□”残额半块,所缺部分显然是“故里”二字,这些都是鹿邑太清宫所没有的。
老子文化博物馆:今年是道家鼻祖老子诞生2582年,3月19日上午,由安徽省道教协会主办,涡阳天静宫承办的中国涡阳辛卯年纪念道祖老子诞辰朝圣大典在涡阳县天静宫举行。朝圣大典活动包括九龙井取“圣水”、迎圣浴德、五供养、祈福法会等,来自海内外的600多名各界人士参加了朝圣典礼。3月19日是农历二月十五,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诞辰纪念日,世界道教徒将这天作为道教节。这次庆典活动的宗旨是团结全世界的道教徒于二月十五“道教节”共同欢庆老子圣诞。这次活动由涡阳天静宫与新加坡道教协会、印度三宝垄泽海庙、马来西亚沙巴道教联合总会共同举办,庆典活动的闭幕式将在马来西亚沙巴州兵南邦威圣宫举行。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作为老子出生地的涡阳县围绕“唱响老子品牌,建设和谐涡阳“的部署,积极开展老子文化研究和宣传工作,老子文化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近年来,涡阳县全力打造全球华人寻根谒祖的圣地,建设老子文化,传承老子文化,引起海内外关注,老子故里在涡阳已经得到越来越多世界道教徒的认可和认同。
捻军起义:1851年(清咸丰元年)至1868(清同治七年)爆发于黄河、淮河流域,由捻党转化而来的农民起义军的反清战争。19世纪初,安徽北部及河南、山东、江苏等省部分地区的农民秘密组织“捻党”,以反抗封建压迫、寻求生活出路。1852年,张乐行、龚得树等复于皖北雉河集(今涡阳县城)一带起义,聚众万余人,攻克河南永城等地。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聚集雉河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大汉盟主”,建立五旗军制,发布“救我残黎,除奸诛暴,以减公愤”的文告,宣布捻军行军作战19条军纪,为进行大规模反清斗争创造了条件。随后,捻军5万余人转战于皖、豫、苏地区,歼灭清军和地主武装,使队伍迅速发展至十余万人。捻军起义战争,历时18年,波及皖、鲁、豫、苏、陕等10个省区,歼灭清军及地方团练十万余人,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国和北方各地的人民起义,给清朝统治以沉重打击。1860年冬,清廷调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全权督办攻捻战事。捻军虽数次击败僧军进剿,但因实行消极防御方针,致使雉河集大营于1863年再次失陷,张乐行殉难,皖北根据地丧失。突围而出的张宗禹等部,继续以流动作战方式,坚持斗争。
新四军皖北抗日根据地:1939年月9月初,彭雪枫带领新四军游击支队来到新兴集,开创了以新兴集为中心的豫皖苏边抗日根据地,从此新兴集成了边区抗日基地的政治、军事、文化中心。1939年11月6日,刘少奇同志化名“胡服”来此视察,1940年2月1日,接新四军命令,改番号为新四军第六支队;1940年6月底,与南下的八路军第二纵队黄克诚部合编为新四军第四纵队,1941年1月2日,新四军重建军部时改编为新四军第四师,1941年5月初,彭雪枫率队转移至津浦路东。
省级以上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序号项目级别入选时间所属时代项目所在地1新四军第四师司令部旧址省级1981-9明国时期新兴镇2张乐行故居省级1981-9晚清时期张老家3捻军会盟旧址省级1981-9清代城关街道4太清宫遗址省级1998-5东汉时期涡北街道5东岳庙省级1998-5元代涡北街道6红城子遗址省级2000-西汉时期曹市镇
非物质文化遗产:
涡阳县公布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目,(2009年11月):一、民间文学(6项),Ⅰ-1Ⅰ-2,老子的传说故事涡阳县天静宫捻军故事涡阳县境内,Ⅰ-3Ⅰ-4,民俗笑话集涡阳县境捻军歌谣涡阳县境,Ⅰ-5Ⅰ-6,涡阳民间歌谣涡阳县境涡阳民间歌谣涡阳县境,二、民音音乐(1项)三、民间舞蹈(1项),II-1Ⅲ—1,涡阳民歌涡阳境内棒鼓舞涡阳县义门镇,三、民间舞蹈(1项),Ⅲ-1,棒鼓舞涡阳县义门镇,四、传统戏剧(2项),Ⅳ-1Ⅳ-2,泗洲戏涡阳县境淮北梆剧涡阳县境,Ⅳ-2,泗洲戏涡阳县境,五、曲艺(4项),Ⅴ-1Ⅴ-2,淮北琴书涡阳县境境义门清音涡阳县义门镇,v—3Ⅴ-4,淮北大鼓涡阳县坠子涡阳县境,六、民间美术(2项),Ⅶ-1Ⅶ-2,涡阳剪纸涡阳县境石弓石雕涡阳县石弓镇,七、传统手工技艺(3项),Ⅷ-1Ⅷ-2,苔干菜涡阳县义门镇义门薰牛肉涡阳县义门镇,Ⅷ-3,干扣面涡阳县境,八、民俗(2项),Ⅹ-1Ⅹ-2,婚嫁涡阳县境丧葬涡阳县境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序号项目批次时间1涡阳老子传说第二批2008-122帮鼓舞第二批2008-123捻军歌谣第三批2010-7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名录:1、涡阳老子传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2010-6
历史沿革: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置郡县,涡阳故地分属铚县和城父县,皆属泗水郡。下城父聚在今县城附近。西汉初,改泗水郡为沛郡,县境分属铚县、城父县、山桑县(今曹市集北)、扶阳县(在旧福宁镇附近)和汝阴县(今县南部)。铚、城父、山桑、扶阳四县属沛郡。汝阴县属汝南郡。东汉初,城父、山桑改属汝南郡。本县境在沛郡与汝南郡交接处。汉魏之际,曹操统一北方,县境属谯郡。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以谯为“先人旧郡”,称为谯国。县境地接谯南。晋改谯国为谯郡,城父、山桑、铚等县皆属此郡。永嘉乱后,淮北各地沦为战场,城邑毁坏严重,州郡建置变易频仍。东晋孝武帝在山桑县境侨置蒙县,为谯郡治,北魏称南谯郡。北魏孝武帝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在谯城置南充州,北周武帝乎定北齐后,改为亳州。南朝宋初在城父侨置浚仪县,属陈留郡(东晋咸康四年陈留侨置在礁城),北魏未改。故《魏书·地形志》南克州陈留郡浚仪县下记“有城父城”。在南谯郡,北魏孝文帝在此置涡州,后又置涡阳郡和涡阳县。涡阳作为县名自此开始。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将丹城并入临涣;十六年(公元596年),改涡阳县为淝水县;十八年(公元598年),将浚仪恢复为城父县,属亳州。隋炀帝大业初年,淝水县又改为山桑县,属谯郡。此时,县境分属城父、山桑、临涣、汝阴等县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山桑属谯州。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谯州,割属亳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蒙城县。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从宿州割临涣,与谯、城父、邓、蒙城等县同属亳州,隶淮南东路。宋南渡后,县境属金。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和议成,以淮水中流划疆。金将蒙城改隶寿州。此时,县境分属颍、亳、宿、寿4州。元朝统一中国,一度以民户稀少,并城父入谯县,后又复置,属亳州。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从汴梁路分置归德府(今商丘),下辖亳、宿两州。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分置汝宁府,下颖顾州。此时,蒙城属安丰路寿春府。上述3府均由“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统领。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二月,从归德府划出宿州;三月,从汝宁府划出颍州,与蒙城县同属凤阳府,直隶南京。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十月,设义门巡检司。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四月,县境属“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使左司为安徽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将蒙城改属亳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颍州为府,亳州、蒙城同属颍州府。宿州属凤阳府。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捻军首领张乐行起事于蒙、亳之间,民众纷起,声势煊赫,杀官吏,占城池,转战山东、江苏、安徽等数省。雉河集界皖豫之间,距州县皆百里以外,清政府为防止再次爆发农民起义,准安徽巡抚乔松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亲王僧格林沁奏请,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从亳州东部划出13保96圩,阜阳北部划出4集25圩,蒙城西划出15保45圩,宿州南部划出19集46圩成立新县。以雉河集为县治,命名涡阳,属颍州府。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县境一度属淮泗道。后在颍州设立阜阳专署,辖涡阳县。1940年1月,为加强根据地建设,共产党成立涡北抗敌联合会,辖原涡阳下属8个区。1945年至1947年,为适应当时形势发展需要,共产党在县境北成立雪涡县,县境西设立涡亳县,县境南立涡阳县,县境东立宿蒙县,隶属皖北专员公署第三公署。1949年3月,将4县占有的原涡阳县境,仍归并为涡阳县。1965年5月以前,县境属安徽省阜阳地区专员公署。“文化大革命”初,废专员公署,设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立阜阳地区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2000年6月,涡阳县划属亳州市管辖。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