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通许城区街道地图 ===
=== 通许县资讯概况 ===
经济数据: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37.1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02亿元,增长19.5%;第二产业增加值12.48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增加值10.64亿元,增长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189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支出2.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4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77亿元。出口创汇220万美元,实现利用外资200万美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5.5亿元。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夏粮生产喜获丰收,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新增温棚1253座、食用菌棚3000座;有9个农产品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认证,面积发展到8000公顷。畜牧养殖业实现跨跃式发展。以生猪养殖为主,全县新建养殖小区41个,总数达74个;新增各类规模养殖场897个,总数达1745个;规模养殖户发展到5783个;全县生猪饲养总量达142万头,增长42%;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1%;规模养殖场、生猪出栏量均比上年翻了一番多。全县新打配机井300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66.67公顷;植树456万株,顺利通过省平原绿化高级达标验收。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扎实有效,全县农民减负总比例达65.25%。劳务输出成绩显著。全年输出劳务人员13.6万人次,其中有组织输出6.8万人次。工业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新上开封裕丰源食品有限公司、竖岗星海实业植物油有限公司、长智双利肉食品有限公司等一大批工业企业。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1.8亿元,增长13.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4.8亿元,增长22.1%;新增规模以上企业9个,增长25%;完成工业增加值4.18亿元,增长23%。全县民营企业完成营业收入34.6亿元,增长22%。新上、技改100万元以上项目36个,5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1000万元以上项目5个。华银纺织有限公司荣获“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县化肥厂通过依法破产、公开拍卖,成立了河南宏大化工有限公司。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整体转让了县粮食局油脂厂;有条件零价转让了四所楼世冠洗衣粉厂和动物药品厂。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分流安置职工1730人,占职工总数的85%,享受了省政府特殊扶持政策,改革进度迈入了全省前10名。推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中小学校91所。多次组团赴“长三角”和“珠三角”进行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引进内资3.8亿元,出口创汇220万美元,是历年来引进项目、县外资金和国家政策性资金最多的一年。2008年,通许县生产总值完成87.8亿元,同比增长13.4%;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6%、14.1%和22.2%,三次产业结构为29.2:40.6:30.2,首次由一、二、三调整为二、三、一;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7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01元,同比分别增长25.1%和15.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1亿元,较上年增长34.3%。2008年,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4亿元,同比增长24.2%。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6.2亿元,同比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4.2亿元,同比增长24.1%,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风景名胜:通许经过2000多年的变迁,遗留下众多名胜古迹和旅游景点,子羽墓、寇准墓和古色古香的清真寺都是旅游良好去处。通许八景:羽墓春云蜀坟秋风柏岗晚渡双沟夜拆蜀坟秋风上仓雪霁(ji)鸑鷟(yuezhuo)晴岗练城晚照,子羽墓,在通许县城东1.5公里。面积60平方米,墓高14米,未有保护措施,盗掘严重。内葬春秋时期郑国行人(官名)人。孔子学生。曾助公孙侨(子产)相郑,是郑国著名的政治家和外交家。‘羽墓春秋’被称为“通许八景”之一。蜀坟即五代十国时蜀主孟昶的坟墓,位于通许县西北15公里,旧属通许,现划归开封县。东水沃遗址位于县城北1公里之东水沃村,北距涡河故道150米,南距村庄5米,南北长150米,东西宽300米。文化层呈灰色,深度15米左右。1984年8月,县文物普查时,发现该村出土文物有新时器时代的石锄、灶台和战国时期的豆、鬲等器物。豆、鬲中有动物骨骼和各种陶片,还有巨大的动物骨角。上仓城故址位于县城西4公里之后城耳岗村。五代时后周世宗(954-959年)柴荣在此建仓,以存江浙水运而来的米粮。下仓城故址位于县城北10公里之小城村。五代后周世宗伐南唐时所筑,以贮军饷。另外,从春秋至秦,通许境内曾建有牛首城(春秋郑邑,在县城东北)、石仓城(郑庄公筑此城积仓粟,在开封东南,县城西)、斗城(春秋时郑地,在县城东北10余公里处)、裘氏城(秦邑,在县东3公里苗岗一带)。以上遗址,今均已无存。
通许概况:近年来,通许县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工业强县、开放引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势头,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地形地貌:通许县境历受黄河泛滥冲积的影响,成为自孟津向东黄河南泛冲积而成的黄淮平原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地面高程在57.6至66.5米之间,相对高差10米左右。坡度较小,一般为1/1000至1/5000。
气候气象:通许属暖温带和半干旱型气候区,气候特点是:春暖干旱蒸发大,夏季湿热雨集中,秋凉晴和日照长,冬少雨雪气于冷。年平均气温14.6℃,极端最高气温42℃,极端最低气温-16.7℃。年平均降水量657.9毫米。主导风向为南风和东北风,最大风速36米/秒。
工程地质:通许县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华北坳陷南部的通许隆起,处于中国巨型秦岭-昆仑纬向构造体系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华北坳陷复合交接部位。沉积层为厚1000至5000米的湖相红色岩系(第三系)和河流冲积、洪积相(第四系)地层。地质构造形迹大多隐伏在巨厚的沉积层下,地表形迹不明显,地质构造较为单一。
交通运输:通许县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发达。西距新郑国际机场、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60公里,北距陇海铁路45公里。地方铁路朝杞线穿越境内,长达46公里。境内高速公路纵横交错,遍布全县,日南(日照至南阳)、大广(大庆至广州)两条高速公路交汇与县城东北3公里,内蒙古阿拉善旗至深圳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已开工建设的郑州机场至商丘高速成公路穿境而过。境内有S218、S325、S326省道3条,全县通车总里程已达1422.7万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85.8公里,现已形成了以高速公路、铁路、国道、省道为骨架,以县、乡、村道路为脉络的交通网络体系。
经济发展:通许县工业发展迅速。截止1998年底,全县拥有工业企业2971家,已形成棉纺、缫丝、皮革、机械、化工、建材、食品、酿酒、造纸、印刷、制药、板材加工、磨料磨具等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规模较大的企业有通达纺织总厂、东方石油机械厂、黄河淀粉厂、建材厂、咸平酒厂、通达利油脂公司、东亚节能灯具有限公司、丽星粉皮设备厂、豫达皮革皮毛制品有限公司、世冠化学制品厂、动物药品厂、通玉集团、长兴精制面粉厂等企业。其中皮革出口国外,县咸平酒厂研制酿造的咸平粮液,在92年首届京城酒文化节上被评为“名优酒”,荣获郑州全国轻工业产品博览会金奖和泰国首届曼谷国际名酒博览会金奖,被省、市定为宴会用酒。粉蝶牌卫生纸、康力啤酒、丽星粉皮机械、世冠洗衣粉先后荣获省部级名优产品称号。东亚节能灯具股份有限公司获得四项国家专利,是省内最大的节能灯具生产企业,东方石油机械厂的烟草薄片生产线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新兴电动车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以蓝翔车业为龙头,年产电动车100万辆,正在努力打造中原最大的电动车生产基地。
招商规划:通许县产业集聚区规划占地14平方公里,分城东和城北两个集聚区,已开发利用3.7平方公里,入驻企业35家,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46亿元,年获利税3.88亿元,可安排7000余人就业。区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已形成以电动车产业为支柱,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酿酒、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五大优势产业并存的良好局面。产业集聚区按照“统一规划、成片布局、整合资源、拓展空间”的要求,从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平台打造、服务环境的优化、优质项目的引进等方面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最大限度降低企业入区成本,吸引项目向集聚区聚集,力争将两大集聚区建设成为通许县对外开放的“窗口”和招商引资的重要基地。
自然资源:水利资源:河道属淮河流域涡河水系,主要河流为涡河,县境流长52公里,其一、二级支流网系分布全县各乡镇。通许县可利用的水资源,据1986~2000年测算,年均地面径流有4408.5万立方米,引黄水4815.1万立方米,地下水的平均值为9891.5万立方米。埋深0~50米,厚度20~40米,另外,在通许地下1200米处含有丰富的地下热水资源,可供常年开发使用。
土地资源:全县土地总面积767.5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51457.7亩,占总土地的73.96%,人均耕地1.3亩。其基本特征是:地势平坦,土层深厚,便于开发利用;垦殖率较高,但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资源匮乏。潮土、两合土和沙土面积居多,为主要土壤,占土壤面积的99.45%。
农业资源:通许物华天宝、资源丰富。全县有农业人口52万人,富余劳动力15万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盛产小麦、棉花、玉米、花生(其中"金澳"牌花生获得国家原产地认证)等农产品,通许林果、花卉繁多、畜牧业发达,食用菌、瓜果、蔬菜等绿色食品大量出口国外或输送到省会等周边城市。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