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 梨树城区街道地图 ===
=== 梨树县资讯概况 ===

经济建设:农业是梨树县的基础产业,梨树素来就有黄金玉米带之美誉。1998年粮食产量达19.4亿公斤,是1978年的8.9倍。人均占有粮食、贡献粮食、粮食单产和粮食商品率均在全国名列前茅,是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县。梨树县的"一亩经济田"发展模式得到上级重视推广。畜牧业发展很快,商品率高。1998年全县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是1978年的6.4倍、13.2倍、5.9倍和27倍。境内有百余种矿藏,其中硅灰石储量在1500万吨以上,为世界之最;天然气储量在110亿立方米以上,开采价值可观。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工业品多达500多种,淀粉、酒精、硅灰石粉、糠醛等20多种产品打人国际市场,远销欧美、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交通运输四通八达。“京哈”、“四梅”、“哈大”铁路,“长大”高速公路,102国道从境内通过。邮电通信设备完善。万门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公安传真、特快专递广泛应用。
国民经济:2007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条战线广大干部群众,奋发进取,扎实工作,实现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经预测,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完成102.1亿元,同比增长22.9%,超年初计划7%;一产增加值达到45.8亿元,同比增长11.8%,超年初计划2%;二产增加值达到26.4亿元,同比增长40.9%,超年初计划14%;三产增加值达到29.9亿元,同比增长28.1%,超年初计划10%;工业用电量达到1.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3%。社会各项事业均实现了预期目标。
工业经济: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预计完成50亿元,同比增长78.6%,超年初计划44%;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6.9亿元,同比增长64%,超年初计划33%;利润预计完成1.15亿元,同比增长60%,超年初计划46%;工业企业上缴税金预计完成1.14亿元,同比增长14%,超年初计划5%;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7%以上。项目开发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全县开发建设项目154项,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8%,同比增长147%。其中工业加工项目71项,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3亿元。
新农村建设:全县粮食产量预计达到41.5亿斤,旱灾之年仍保持了较高的阶段性水平;畜牧业快速发展,猪、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315万头、79万头、43万只和4300万只,牧业总产值预计完成61.5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37%,同比增长45.6%;园艺特产业继续发展,园艺特产业总产值预计完成16.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7.8%。
商贸经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完成1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1%,同比增长14.5%;出口创汇总额达到300万美元;全口径一般预算收入预计完成2.31亿元,同比增长24.3%。
银企对接活动:通过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积极争取,2007年该县列入省和国家投资计划的项目20个,争取无偿投资8100万元用于项目实施,进一步提高了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和民居条件,加快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同时,通过组建金融合作办公室和担保公司,积极开展银企对接活动,帮助企业争取专项资金贷款超亿元,缓解了资金“瓶颈”制约问题。
城区改造:梨树县城棚户区改造主体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镇内31条街路(巷路)改造和城区美化、绿化工作也顺利开展。实施了梨树供水工程和新天龙引水工程。城乡道路建设全面启动。完成村村通公路总里程达312公里。城乡面貌和交通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生态建设:全县环境保护工作继续强化,污染得到有效控制。预计全年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95%,二氧化硫排放量3040吨,烟尘排放量2552吨,各项环保指标控制在较低的增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科技、教育、文体、卫生、邮政、通讯和广播电视等项事业都有了新的发展。社会保障、民政福利、公安司法、妇女儿童等项社会保障事业继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7200元,同比增长20%,农村人均纯收入预计达到5200元,同比增长15.6%。2007年,全县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虽然取得了较好成果,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经济总量比较小,资源优势还没有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产业结构不均衡,三次产业比重不相协调,二、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三是经济整体运行质量不高,一些大项目需经一定的成长周期才能见效,目前还存在高产值、低税收的问题,财政增长幅度明显低于经济增长速度;四是城乡人民收入水平偏低,尤其是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增收渠道不宽。这些矛盾和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措施,逐步加以解决。摘自梨树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孔令国在2007年11月19日在县政协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梨树县2007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8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中国二人转之乡:“中国二人转之乡”的牌匾2011年7月9日落户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中国曲协送“欢笑”暨“中国二人转之乡”授牌仪式当天在梨树举行。中国曲协副主席姜昆、中国曲协分党组书记董耀鹏将“中国二人转之乡”的牌匾授予梨树县。梨树县有关负责人也表示将会继续致力于传承和发扬二人转,让二人转在“梨树开花,处处飘香”。授牌仪式结束之后,著名二人转表演艺术家董孝芳、闫书平、佟长江和赵丹纷纷登台献艺,为现场观众表演了二人转的传统曲目。姜昆、戴志成、巩汉林、金珠、句号也都登台助兴,表演了相声和小品,引来在场观众的阵阵欢笑。二人转是一种流行于辽吉黑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地方戏曲。吉林省梨树县是二人转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梨树县的二人转有着二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梨树县曾被吉林省文化厅命名为“二人转之乡”。目前,梨树县有众多的农民业余二人转小剧团,形成了独特的二人转文化产业。,二人转是一种流行于辽吉黑和内蒙古部分地区的地方戏曲,因各地叫法不同先后被称为小秧歌、双玩艺、蹦蹦、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小落子、棒棒戏、碰碰戏、半班戏等,是在东北大秧歌和河北莲花落基础上产生的,俗称“秧歌打底,落子镶边”。梨树县是东北二人转艺术的发源地之一,梨树县二人转起源于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当时最著名的二人转艺人齐姓,其艺人谱系“齐家蔓”。第二代传人刘姓,出生于现在的梨树县林海镇。《小两口串门》是目前已知的由梨树县二人转艺人双菊花创作的最早剧目。民国时期,梨树二人转从艺人员达百余人,经常演出的剧目有300多出,小曲小调近180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岳永丰班、金凤山班等8个戏班,唱遍整个梨树及四平、双辽、怀德和辽宁北部各县,远近闻名,曾有“八大戏班闹梨树”之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二人转艺术在清朝末年的梨树大地上根深叶茂,遍地开花。1950年,梨树成立“梨树艺人剧团”,1956年更名为梨树县地方戏队。2009年,梨树二人转艺术被省政府批准为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梨树县又被省文化厅命名为“二人转之乡”。目前,梨树县共有农民业余二人转小剧团26个,民间二人转艺人688人。这些农民业余剧团农闲时广泛活跃在全县各乡镇,并辐射到周边各市县及省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产业。其中,孟家岭镇的周大臣剧团就把二人转演出生意做到了深圳,每场40分钟的演出收入在800元左右,该镇仅二人转小剧团演出收入每年高达50万元。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