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剧之乡”:戏曲艺术蓬勃发展,首次将河南坠子搬上戏剧舞台,继而形成大型坠子剧种。郸城县艺术团排演的《五世请缨》、《杜鹃山》、《朝阳沟》等获得省、市戏曲大奖数十项,业已申报“中国戏剧之乡”。郸城海纳百川,文化多元发展,位于县城东15公里的中原民俗园,集农、工、商文化为一园,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历史发展:传说中,郸城是老子炼丹成功的地方,取【丹成】谐音郸城。今郸城县地域,西周时属厉(音lai)、陈,战国后期属楚。秦属陈郡苦(音hu)县和项县。西汉时,境内设置宁平县(治所即今宁平)和宜禄县(治所即今宜路)。三国魏废县后,分属陈郡(国)武平县和谯郡苦县。两晋至南北朝,苦县先后改名父阳县、谷阳县,原地域仍属之。隋开皇六年(586年),置郸县,为今郸城设县治之始。唐废郸县,其地北部归鹿邑县、真源县,南部归宛丘县、项城县。五代至宋元,上述县名有所更改,但辖地基本沿袭未变。明、清两代,地域大部属归德府鹿邑县,少部属陈州府(明为开封府)淮宁县,沈丘县。民国3年(1914年)鹿邑县在郸城集设县佐,至民国19年(1930年)废除。民国30年(1941年),地域分属河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鹿邑县和第七行政督察区淮阳县、沈丘县。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县境为共产党领导的鹿淮太县、鹿亳太县和沈鹿淮县等边区民主政权的活动地区。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5月,析鹿邑、淮阳、沈丘3县部分区、乡设立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属淮阳专区。1952年8月,政务院正式批准置郸城县。1953年1月,淮阳专区撤销,郸城县隶属商丘专区。1958年12月,随商丘专区并入开封专区。1961年12月,恢复商丘专区,郸城复归其领辖。1965年6月增设周口专区,郸城县改属周口专区至今。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郸城,原是一个不足200户人家的小集镇。建县后,拓宽城区,整修街道,发展交通,加强基本建设,面貌大大改观。如今,这里是70年代建设的窄轨小铁路许(昌)郸(城)线的终点站,干线公路有商(丘)临(泉)路、漯(河)双(沟)路在此交汇贯通,每天班车穿梭不断。北至北京、西安、洛阳、郑州、开封、商丘,西通周口、许昌、漯河、平顶山,南抵新蔡、息县、驻马店、信阳、广州、深圳,东达徐州、亳州、太和、阜阳、上海、南京等地。1999年,全县村村通电、村村通电话、大部分村都上了通柏油路。市话交换容量达1.6万门,农话容量达2万门,移动通讯基本实现了无缝覆盖,交通通讯十分便利。县城主要街道都加宽取直,铺设了柏油路面。一幢幢新楼房拔地而起,一项项现代化设施随之兴建,工厂区烟囱林立,机声隆隆;商业区网点密布,商旅云集,还有许多学校、医院、影剧院错落其间,颇显繁华。这个昔日的偏僻小集,现已演变为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初步形成一个环境优美、功能完备的现代化特型城镇。 资源概况:县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既有亚热带生物,又有北寒带生物,可谓天赋独厚,物产富饶。植物方面,仅粮、棉、油、烟等主要农作物,就有29属、240多个品种。粮食以小麦、玉米为主。1983年被国家农牧渔业部定为全国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县之一。红薯生产历史修久,栽植普遍,高产稳产,原为食用佳品,现为经济作物。曾远销东北各省和新疆等地。烟草发展迅速,年种植面积8万亩左右,亩产烤烟150公斤,品质优良,1984年被定为华中烟叶开发基地县。水生植物的吴台莲藕,以节长、粗壮、脆嫩、味甜著称,清代《鹿邑县志》早有记载,是当地土特产之一,每年入冬至初春,内贩外运,不绝于市。野生和栽培的药用植物也很多,收获量较大的有荆芥、生地、薄荷、栝楼、大青根、王不留、地骨皮等,多达189种,年提供商品药材80万公斤,为省中药材生产基地。动物方面,牛、马、骡、猪、羊、鸡、鸭、鹅、兔的饲养极为普遍。大家畜以黄牛居多,占总数的二分之一以上,一般为南阳黄牛及其杂交种,抗病力强,繁殖率高,耐粗饲,不仅役用性能好,而且皮肉兼用,经济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秸秆养牛示范县,项目通过省级验收。郸城被授予“河南省秸秆养畜先进县”和“河南省畜牧推广先进县”。范项山羊均为槐山羊,其板皮称为“槐路皮”(又称“汉口路板皮”),1976年以来连续10年每年收购出口10万张以上,1978年被河南省定为山羊生产基地县。1980年、1981年收购量均超过30万张,获国家对外贸易部、农牧渔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联合颁发的奖状。1983年在北京“全国出口商品生产基地、专厂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出,深受有关部门和外商赞扬。桑蚕饲养也较有名,1977年收茧量曾达到5277市担,在河南省名列榜首。此外,还拥有较丰富的害虫天敌资源,据调查,共有燕子、黄鼠狼、猫头鹰、蝙蝠、青蛙、瓢虫、蜘蛛、草青蛉、赤眼蜂、步行虫、螳螂等25科、182种,对发展农作物的生物防治非常有利。 “郸城出土文物展览”:2011年6月26日,周口市文物所在郸城县人民法院审判综合楼建设工地进行文物勘探时,发现6座古墓,多为砖室墓葬。其中3座为汉代竖穴砖室墓,1座宋代方形砖券墓,该墓造型独特,墓室长2.6米,宽2.0米,为周口市近年来年来所发现的最大的宋代墓葬,另2座由于盗掘严重,无法查明具体年代。经过对这些古墓葬的认真清理发掘,共出土随葬品38件。汉代砖室墓出土随葬品有:卷沿鼓腹陶罐(残)3个,陶耳杯(残)6个,五铢钱15枚;方形砖券宋墓出土随葬品有:陶碗6个、陶杯8个,均成残片;另2座古墓被盗挖破坏严重,无随葬品出土。这些墓葬的发现,对研究郸城地区的古代殡葬习俗和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2011年7月7日,李楼乡李小楼村国家扶贫项目阳光温室塑料大棚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批古墓,这批古墓共计6座,5座为南北向竖穴空心砖墓,1座为南北向小砖券墓,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墓葬开口于第二层,开口距地表50厘米~80厘米。墓葬长2.2米~2.7米,宽1.1米~1.7米,深15厘米~80厘米不等。经过对这批墓葬认真清理发掘,共出土随葬品6件。5座南北向竖穴空心砖墓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壶1个、陶罐3件、画像砖1件、铜镜1件(残);南北向小砖券墓无随葬品出土。据悉,出土的陶壶和画像砖为国家珍贵文物。画像砖纹饰为菱形方格券云纹,是西汉早期的典型纹饰,据此,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相关专家断定,这5座空心砖墓为西汉早期的古墓葬。从小砖券墓出土的墓砖来看,市文物考古管理所相关专家断定其为西汉中期的墓葬。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郸城在西汉早期的政治地位和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丰富了郸城文物大县的地位,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据介绍,郸城县地上地下文物非常丰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开展以来全县共发现文物点1200多处,大多数为古遗址、古墓葬。 柴建方:柴建方:1943年生,河南郸城人。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宁夏书画院副院长、宁夏书协副主席、贺兰印社社长。中国书协二届理事、西泠印社社员、’99中国百杰书法家及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的书法艺术家。(6) |
郸城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郸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周口市下属的一个县。面积1490平方公里,2002年人口129万。县政府驻城关镇。... |
河南省郸城县产业集聚区 河南省郸城县产业集聚区 郸城县产业集聚区...郸城县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面积6平方公里,分为“食品医药、化工、轻工”三大产业园,具备“制造、物流、... |
周口市 郸城县-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 ·郸城县·县委书记:黄祥利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杨钦臣 县长:刘庆森(2月离)、刘占方(2月任)县政协主席:王洪轩 总面积14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 积10.9万公顷;... |
河南郸城县完全学校_网校首页 河南郸城县完全学校 河南郸城县完全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郸城县地图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昨日中午12时,在这个书摊上放有5张侵华日军使用的地图。分别为河南郸城县、遂平县等,还有一张洛阳龙门镇的。... |
周口-郸城兴农网 郸城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设置的新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北依鹿邑县,西连淮阳县,南接沈丘县,东南和东部与安徽省界首县、太和县和亳州市为邻。县境总面积1471... |
郸城县启蒙全托小学_网校首页 郸城县启蒙全托小学 郸城县启蒙全托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郸城县地图查询_2011年最新版郸城县地图 郸城县地图查询,周口是最权威的网络地图,能详细提供公交、位置、交通、附近建筑等位置服务,还提供周口地图,周口市地图,周口电子地图,周口市电子地图,周口市区地图,... |
郸城县秋渠二中 郸城县秋渠二中 秋渠二中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郸城县秋渠乡关帝庙小学 郸城县秋渠乡关帝庙小学 关帝庙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河南省郸城县经委中学_网校首页 河南省郸城县经委中学 河南省郸城县经委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