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教育:宜阳县城关镇一中,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级中学位于宜阳县城文明东路,占地面积36634平方米,建筑面积14107平方米。现有教学班52个,教职工119人,学生3500人。1997年,在省两基评估验收的推动下,宜阳县政府组织县直各单位和城关镇政府筹资创建了城关镇一中。新建的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中合并了城关镇中街学校和东街学校的初中班,主要接纳县直单位子弟和城关镇辖区学生。建校8年来,连续被县教育局授予“宜阳县教育质量先进单位”,荣获“河南省档案管理先进单位”、“河南省‘五爱’教育先进学校”、“洛阳市文明学校”、“洛阳市示范初中”、“洛阳市民主管理先进学校”、“洛阳市安全文明校园”、“洛阳市民主管理先进单位”、“洛阳市绿色学校”、“宜阳县标准化学校”、“宜阳县双文明十佳单位”、“洛阳市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洛阳市优秀家长学校”、“洛阳市依法治校合格学校”等荣誉称号,2005年被评为“洛阳市规范化初中”,是全县初级中学中唯一的一个市级“文明单位”。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中拥有标准化运动场及容纳900余人宿舍、餐厅。同时还拥有先进的微机室、语音室、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实室,实现了三机一幕、闭路电视进课堂,装备了远程教育卫星地面接收系统和多媒体教学设施,学校局域网以宽带接入互联网。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中学术氛围浑厚,全校教职工爱岗敬业,教学人员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40人。中学高级积称6人,一级职称60余人,省市级骨干教师、业务标兵25人,省市级优质课及优秀辅导员74人。一大批中青年教师在省、市、县教学大赛中脱颖而出。七年来,获省、市、县优质课奖励163人次,200余篇教学论文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公开发表。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法治校,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三个面向”,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创新教育为导向;坚持“三个一切”,学校工作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四有人才,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努力办家长满意的学校,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中确立了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四有”人才的培养目标。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教学各项方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耐心教育帮助后进生,使其在原有基础上有所进步;重视因材施教,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得到发展;使学生逐步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动手,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中以“依法治校,规范办学,厚德育人,诚信做事”的校训教导师生,逐步形成了“规范文明,平安和谐,团结紧张,竞争高效”的校风,“守法遵道,博学多艺,敬业爱生,严谨创新”的教风和“爱校守纪,尊师勤学,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学风。宜阳县城关镇第一初中胜利完成第一个5年发展规划提出的“一年见成效,二年上轨道,三年成规模,五年成名校”奋斗目标。2005年学校又提出了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的目标:“永保全县第一,3年争创市优,5年争创省优”。 八、钾长石:分布在董王庄乡九间房南岭,含钾13%,储量为5.5亿吨。 历史沿革:宜阳地域,夏、商属豫州雒西地。西周属周南地,为召伯听讼之所。春秋归晋,亦曾为毛国地。战国为韩宜阳邑。韩景侯由宜阳迁都阳翟之后,在宜阳建县。秦庄襄王元年(前249),灭东周(今巩县孝义镇西)设三川郡,其辖境大致为灵宝以东,中牟以西,黄河以南及北汝河上游地区,宜阳属之。西汉承秦制仍设郡、县两级。汉王二年(前205)改三川郡为河南郡,隶属不变。汉武帝为加强对郡国的控制,分全国为13州,其中京师地方称司隶校尉州,宜阳属之。元鼎四年(前113),割河南、南阳二郡西境,置弘农郡,郡治灵宝,辖11个县,宜阳属之。东汉实行州、郡、县三级,宜阳属司隶校尉州弘农郡。三国时,宜阳在魏国境,仍属弘农郡。东晋十六国时,分裂割据,政权更迭频繁,宜阳历属汉,前赵、后赵及后秦等。南北朝仍以州、郡、县相称,南朝宋,宜阳仍属弘农郡。北朝魏,宜阳属河南郡(齐、梁、陈时期,宜阳属北朝)。北魏孝昌初(525),置宜阳郡,辖宜阳、新安(今渑池境)、东亭(今嵩县境)三县。北魏孝武帝永熙三年(534),魏分东、西,宜阳县归属无常。东魏,置金门郡,兼置阳州。天平四年(537),废金门郡,置宜阳郡,辖宜阳、南渑池、金门三县。另设甘棠县,属新安郡。西魏文帝时(535~551),阳州下辖宜阳郡,郡治洛宁,又于今洛宁境分置北宜阳县,治黄卢城,属宜阳郡。废帝二年(553),改北宜阳县为熊耳县,隋义宁二年(618)改为永宁县。北周明帝(559~560)曾于一合坞置宜阳县。旋废,置熊州,属宜阳郡,继又更熊州为昌洛县。隋代开皇初,废宜阳郡为县,归属河南郡。开皇十八年(598),将宜阳县改为洛水县,仁寿四年(604),改甘棠为寿安(今河下一带),并于大业元年(605)初,废洛水、熊州入宜阳县。又于大业四年(608)增设兴泰县(今赵保,隋末废)。义宁元年(617),移寿安于九曲。宜阳、寿安、兴泰三县(均为宜阳境)同属河南郡(兴泰曾一度属襄城郡)。义宁二年(618)复置宜阳郡,领宜阳、渑池、永宁三县,并改宜阳郡为熊州。1998年,宜阳县辖3个镇、16个乡:城关镇、丰李镇、柳泉镇、城关乡、寻村乡、石陵乡、盐镇乡、韩城乡、高村乡、西石村乡、三乡镇、张坞乡、穆册乡、上观乡、莲庄乡、赵堡乡、董王庄乡、白杨乡、樊村乡。2000年,宜阳县辖5个镇、14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650356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44313、丰李镇66956、柳泉镇55276、韩城镇42093、白杨镇41134、城关乡33117、寻村乡54501、石陵乡21439、盐镇乡41307、高村乡21520、西石村乡25148、三乡镇32178、张坞乡33638、穆册乡3989、上观乡6278、莲庄乡28603、赵保乡29754、董王庄乡28286、樊村乡24645、宜洛煤矿虚拟镇9615、洛阳氮肥厂虚拟镇6566,2005年,宜阳县乡镇区划调整:撤销西石村乡,其行政区域划归高村乡管辖,高村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石陵乡,其行政区域划归盐镇乡管辖,盐镇乡政府驻地不变。截至2005年12月31日,宜阳县辖6个镇、11个乡:城关镇、丰李镇、柳泉镇、白杨镇、韩城镇、寻村镇;城关乡、盐镇乡、莲庄乡、赵堡乡、董王庄乡、樊村乡、高村乡、三乡镇、张坞乡、穆册乡、上观乡。截至2011年9月30日,宜阳县辖7个镇、10个乡:城关镇、丰李镇、柳泉镇、白杨镇、韩城镇、香鹿山镇、锦屏镇;盐镇乡、莲庄乡、赵堡乡、董王庄乡、樊村乡、高村乡、三乡镇、张坞乡、穆册乡、上观乡。 四、玻璃石英岩矿床:分布于八里堂-白石山、豁子山-香潭山、半坡-虎山、虎庙-老羊坡等处,长18公里,宽200米,厚30米,地质储量27亿吨,远景储量0.15亿吨,D级量0.36亿吨,鸡冠山是一个优质大型玻璃原料矿山。 |
宜阳县人民医院_科室列表,咨询宜阳县人民医院1位大夫_好大夫... 收录宜阳县人民医院9 个科室、13位医生的详细介绍、13位大夫在线咨询。地址:宜阳县红旗中路4号;电话:0379-68882538(院办)... |
宜阳县董王庄乡初级中学_网校首页 宜阳县董王庄乡初级中学 董王庄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宜阳县白杨镇中心小学 宜阳县白杨镇中心小学 宜阳县白杨镇中心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宜阳县房地产开发公司 63.3423 约定容积率:下限:2上限:0 约定交地时间:2010-05-01 16:06:27 约定开工时间:2010-10-30 16:06:27约定竣工时间:2012-05-30 16:06:27 批准单位:宜阳县人民政府... |
宜阳县 当前位置:洛阳市宜阳县 行业信息导航洛阳市宜阳县 乡镇村(社区)信息导航... |
宜阳县陕县名胜古迹简介 在河南宜阳县城西8公里凤凰山北麓。前临洛河,依山建寺。山溪萦绕寺前,潺潺东流。寺东北有塔林,列明、清和尚砖石墓塔十多座。寺东南有凤凰泉等,原有息机轩、... |
宜阳县旅游_宜阳县旅游指南_同程网 宜阳县旅游指南提供宜阳县旅游信息,宜阳县景点介绍,宜阳县旅游线路,宜阳县旅游攻略,宜阳县旅游点评,宜阳县旅游博客以及宜阳县酒店宾馆预订等最新信息。... |
宜阳县:特色产业助推经济发展_新浪河南城市_新浪河南 2011年04月10日...宜阳县积极探索、创新载体,通过实施先锋示范工程,有力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宜阳 县首先围绕福民强县的总目标,把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项目、特色... |
网友发帖举报宜阳最牛校长 家属校内开店在编不在岗--中国广播网... 2011年06月09日...并称此事已经由宜阳县纪委部门介入调查,不方便说。随后,记者多次联系寻村镇中心校校长孙建光,对方电话却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昨天记者 再次联系孙... |
团宜阳县委 共青团宜阳县第十四次代表大.宜阳县风情·····旅游宜阳... |
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中学 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中学 宜阳县白杨镇第一初级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