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南部特色农业及煤炭开采经济区——包括高公、临湖和楚店等乡镇,形成以特色农副产品为依托的种养、加工和交易一体化的现代产业化农业。发展战略定位,“一中心”——道家文化中心。“四基地”,华东新型能源基地;皖北重要机械化工基地;皖北承接发达地区产业和资本转移与合作基地;全国优质农产品种植、深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基地。 历史沿革: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置郡县,涡阳故地分属铚县和城父县,皆属泗水郡。下城父聚在今县城附近。西汉初,改泗水郡为沛郡,县境分属铚县、城父县、山桑县(今曹市集北)、扶阳县(在旧福宁镇附近)和汝阴县(今县南部)。铚、城父、山桑、扶阳四县属沛郡。汝阴县属汝南郡。东汉初,城父、山桑改属汝南郡。本县境在沛郡与汝南郡交接处。汉魏之际,曹操统一北方,县境属谯郡。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以谯为“先人旧郡”,称为谯国。县境地接谯南。晋改谯国为谯郡,城父、山桑、铚等县皆属此郡。永嘉乱后,淮北各地沦为战场,城邑毁坏严重,州郡建置变易频仍。东晋孝武帝在山桑县境侨置蒙县,为谯郡治,北魏称南谯郡。北魏孝武帝正始四年(公元507年)在谯城置南充州,北周武帝乎定北齐后,改为亳州。南朝宋初在城父侨置浚仪县,属陈留郡(东晋咸康四年陈留侨置在礁城),北魏未改。故《魏书·地形志》南克州陈留郡浚仪县下记“有城父城”。在南谯郡,北魏孝文帝在此置涡州,后又置涡阳郡和涡阳县。涡阳作为县名自此开始。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将丹城并入临涣;十六年(公元596年),改涡阳县为淝水县;十八年(公元598年),将浚仪恢复为城父县,属亳州。隋炀帝大业初年,淝水县又改为山桑县,属谯郡。此时,县境分属城父、山桑、临涣、汝阴等县地。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四月,山桑属谯州。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废谯州,割属亳州。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为蒙城县。北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从宿州割临涣,与谯、城父、邓、蒙城等县同属亳州,隶淮南东路。宋南渡后,县境属金。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和议成,以淮水中流划疆。金将蒙城改隶寿州。此时,县境分属颍、亳、宿、寿4州。元朝统一中国,一度以民户稀少,并城父入谯县,后又复置,属亳州。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从汴梁路分置归德府(今商丘),下辖亳、宿两州。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分置汝宁府,下颖顾州。此时,蒙城属安丰路寿春府。上述3府均由“河南江北行中书省”统领。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二月,从归德府划出宿州;三月,从汝宁府划出颍州,与蒙城县同属凤阳府,直隶南京。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十月,设义门巡检司。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四月,县境属“江南承宣布政使司”。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使左司为安徽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将蒙城改属亳州;十三年(公元1735年),升颍州为府,亳州、蒙城同属颍州府。宿州属凤阳府。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捻军首领张乐行起事于蒙、亳之间,民众纷起,声势煊赫,杀官吏,占城池,转战山东、江苏、安徽等数省。雉河集界皖豫之间,距州县皆百里以外,清政府为防止再次爆发农民起义,准安徽巡抚乔松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亲王僧格林沁奏请,于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从亳州东部划出13保96圩,阜阳北部划出4集25圩,蒙城西划出15保45圩,宿州南部划出19集46圩成立新县。以雉河集为县治,命名涡阳,属颍州府。辛亥革命后,取消府制,县境一度属淮泗道。后在颍州设立阜阳专署,辖涡阳县。1940年1月,为加强根据地建设,共产党成立涡北抗敌联合会,辖原涡阳下属8个区。1945年至1947年,为适应当时形势发展需要,共产党在县境北成立雪涡县,县境西设立涡亳县,县境南立涡阳县,县境东立宿蒙县,隶属皖北专员公署第三公署。1949年3月,将4县占有的原涡阳县境,仍归并为涡阳县。1965年5月以前,县境属安徽省阜阳地区专员公署。“文化大革命”初,废专员公署,设地区革命委员会。1979年,立阜阳地区行政公署,仍辖涡阳县。2000年6月,涡阳县划属亳州市管辖。 捻军会盟旧址:位于涡阳县西关“山西会馆”院内。咸丰二年(1852年)张乐行等各路捻军聚集在山西会馆会盟,公推张乐行为盟主,进行武装抗清起义。捻军会盟旧址之山西会馆,是山西商人集资所建,整体建筑雄伟。大门面向南,前后3排房屋,两进院落。大门两旁有石狮一对,门上石质匾额横刻“山西会馆”四字。二道大门两旁有石鼓一对,穿中堂可达后院;后殿5间,砖木结构,上覆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铜香炉,捻军结盟时在此焚香立誓,祭告天地。旧房屋在清军剿捻时多次遭到破坏。1938年又遭日军轰炸,解放初期,仅剩有石刻匾额和石碑各一块,石狮子和石鼓各一对。1962年,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拨款在旧址重建房屋5间,作为捻军会盟起义纪念建筑。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乐行:张乐行(1810~1863),涡阳县城西北六公里张老家乡人。张乐行出生于地主豪绅家庭,1852年,皖北饥荒严重,张乐行与龚得树等率捻众万余人起义,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广大地区活动,声势迅速扩大,各地捻众纷纷起义响应。1855年秋,各路捻军首领云集雉河集(今安徽涡阳县),成立联盟,推张乐行为盟主,号称大汉永王。组成捻军,建立黄、红、蓝、白、黑五旗军制,扩大队伍,积极活动。1857年,张乐行率捻军与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部队会师,被封为成天义,任征北主将,后改封沃王。与太平军并肩战斗,使清政府大为恐慌,先后派胜保、袁甲三等人镇压捻军。1863年,僧格林沁围攻雉河集,捻军遭受重大损失,张乐行在涡阳义门遇害。 贡菜苔干:涡阳县义门镇沿涡一带。苔干是一种由莴苣状的植物加工成半干品蔬菜。由于在清乾隆年间曾作为贡品纳入宫廷,故得名为贡菜。义门苔干不仅营养价值高,还有食疗价值经专家鉴定,苔干含有17种氨基酸以及糖、粗蛋白、钙、钾等多种矿物质,是稀有天然绿色食品。原来苔干原是一种野生植物,传说最早只有老子故里太清宫流星园种植,不做菜吃,专为医病所用。太清宫与义门镇仅有15公里之遥。明清时期,太清宫毁于战乱,这种植物便流入民间,成为宫廷菜肴。苔干生长较为娇贵,需立秋育种、霜降收获、生长期仅有75天、井中泡芽、育苗、打垄移栽,至于加工技术,那是一绝,打叶刨皮、利刀出菜,把握时光,通风晾晒。所以外省外埠想移栽这种植物,发展苔干,结果十种九败。义门苔干在民国时期就在湖广、南洋一带享有盛名。到了苔干收获季节,南洋、湖广商人便来到义门古镇收购苔干,晾晒苔干需要蓝天里日,为防老天爷下雨,影响苔干质量,商人们便筹资大唱苔干戏。义门古称庙集,集上有庙宇一百多座,座座庙宇香烟萦绕,锣鼓喧天,不分昼夜。据说这样以来龙王只顾看戏,便顾不得生云播雨了。目前涡阳义门苔干已经开发成十几个系列产品,产品出口远销韩国、新加波、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
新华佗在线 提供医学文化、中医园地、心理健康、男女话题、家庭医生等服务的医疗机构站点。 |
涡阳县店集学区中心学校 【2008-12-27】涡阳县农远管理应用经验.【2008-12-27】双庙中心校德育课丰富多彩【2008-11-09】城关中心校举办“节能、.【2008-11-09】涡阳县教育系统启动... |
涡阳县福顺绿色食品厂 皖ICP备案09052107号 涡阳县福顺绿色食品厂版权所有 电话:+86-0558-7483999 移动电话:13956743386 联系人:张琪(经理)技术支持:安徽博古通今广告... |
中共涡阳县委 欢迎您访问涡阳县委网站!搜 索:新年音乐会奏响江淮欢歌 新年音乐会奏响江淮欢歌[查看详细]12-3112-31... |
涡阳县市区地图 涡阳县市区地图,涡阳县地图,涡阳县电子地图,涡阳县交通地图,涡阳县公交地图,涡阳县地图下载,涡阳县旅游地图... |
涡阳县第一批国补农机有序发放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5月17日...涡阳县2011年第一批国补农机具,日前已分批、集中发放到农户。<sosofram base=ht tp://g.163.com/r?site=netease&affiliate=news&cat=article&type=... |
皖涡阳农特产销售公司-周涛-安徽省-涡阳县-义门镇-农特产-土... 皖涡阳县农特产销售公司是以经营贡菜为主,主要有:贡菜(长条菜、寸段、徽菜)、干豆角、尖椒、桔梗等各种出口、内销包装产品,产品质量好,价格优惠!欢迎广大客户... |
涡阳县科学防控小麦病虫害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5月10日...涡阳县把病虫害防控作为小麦高产稳产、保障质量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切实 把病虫疫情搞准,把工作基础夯实,把防治工作抓好,... |
涡阳县180万亩小麦抢收结束---新华网安徽频道-无标题文档 2011年06月09日...涡阳县180万亩小麦从6月2日开镰,到6日收割完毕,机收率达到100%。该县了抓住今年夏 收期间天气晴好优势,农机部门服务到位,跨区作业组织有力,... |
网易同学录|涡阳县第一中学 中国最好用的同学录/校友录,提供留言,照片,通讯录,联络方式。... |
涡阳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涡阳县在中国安徽省西北部、涡河流贯,是亳州市下辖的一个县。面积1933平方千米,人口138万。邮政编码233600。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