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省交通地图 > 阿坝州交通地图 > 汶川县交通地图
=== 阿坝州汶川县交通地图 ===
=== 汶川县资讯概况 ===
自然灾害:主词条:5·12汶川地震,公元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左右,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据民政部报告,截至6月23日,已确认因灾遇难69181人、受伤374171人、失踪18498人,其中四川省遇难68669人、受伤360352人、失踪18498人。失踪人员中相当数量可能已经遇难,估计这次遇难总人数将超过8万人。据民政部报告,截至14日12时,全国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527.78亿元,实际到账款物510.33亿元(其中到账捐款424.89亿元,物资折价75.44亿元),已向灾区拨付捐赠款物合计127.95亿元。其中,民政部接收捐款18.59亿元,到账捐款18.59亿元,向灾区拨付使用捐款14.16亿元;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接收捐赠款物42.20亿元,到账捐款38.38亿元,向灾区拨付使用捐赠款物12.43亿元;中华慈善总会接收捐赠款物9.28亿元,到账捐款7.05亿元,向灾区拨付使用捐赠款物3.29亿元。各省区市接收捐赠款物306.54亿元,到账捐款250.56亿元,已向灾区拨付使用捐赠款物85.96亿元。据民政部报告,截至5日12时,向灾区调运的救灾帐篷共计82万顶、被子470.92万床、衣物1186.01万件、燃油73.17万吨、煤炭153.95万吨。据住房城乡建设部报告,截至4日,四川汶川过渡安置房已安装26300套、正安装14300套、待安装68400套,生产地已发运43400套、待发运51400套。据总参谋部报告,截至4日24时,抢险救灾人员已累计解救和转移1112864人。据卫生部报告,截至5日12时,因地震伤病住院治疗合计97631人,已出院74165人,仍有20878人住院,其中四川转外省市伤员住院9595人。据中国地震局报告,4日12时至5日12时,汶川地震主震区监测到3.9级以下余震164次,4.0至4.9级余震2次。主震区已累计监测到余震10418次。据财政部报告,截至5日12时,各级政府共投入抗震救灾资金231.8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86.89亿元,地方财政投入44.95亿元。据商务部报告,截至4日18时,四川、甘肃、重庆、陕西、已有19627家受灾商业企业成功恢复经营,占全部受灾企业的27.75%,比3日统计数增加1975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截至5日12时,工矿业企业因灾损失达2047.26亿元,1513个规模以上企业停工,3931个规模以上企业恢复生产。
经济资源:汶川县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完整,岩浆岩分布广,矿产资源丰富,特别是非金属矿产品种较多。气候随东南向西北地势上升,呈比较完整的垂直,可分为8个不同的自然气候区,故有“十里不同天”之说。但南湿(漩口、映秀地区)北旱(威州、绵池地区)趋势明显,光、热、水分布不均,利于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生产,为州内重要农区县之一。在是2000米以下地区,年均气温13.5℃(北部)~14.1℃(南部),无霜期247~269天,雨量528.7~1332.2毫米,日照1693.9~1042.2小时,适宜各类动植物生长。生物资源丰富,植物种类达4000余种,其中高等植物2002种;野生动物2004种,珍稀品种有大熊猫、金丝猴等45种。1950年以前,汶川县各族人民在极端贫困中挣扎。单一的农业生产原始粗放,刀耕火种、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尚存,一年辛苦不足半年粮,靠挖药、、熬碱、背运维持温饱,一遇天灾人祸,不乏家破人亡。据1949年的统计,全县农业总产值仅421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下同),人均110.59元;粮食总产690.5万公斤,人均131.4公斤;各类牧畜22080头,人均0.58头。解放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民族地区的生产发展,优先发展交通,兴修水利,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全面发展社会经济。汶县独具地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日新月异。1963年灌茂公路沿岷江东岸通达威州,沟通了县境南北8个乡镇,以后又沿氓江及县境各大支流陆续建成了汶~茂(县)、汶~理(县)、中(滩堡)~小(金),漩(口)~三(江)公路,形成全县交通主干线。随着生产发展,采取多种形式,先后建乡间公路、专用公路、机耕道近千公里,组成全县交通网。汽车外可达周围各县,日流量上千辆,内可达各乡镇及大部分村寨。全县先后建成水利设施200余处,耕地灌溉面积达17186亩,基本解决了北部干旱河谷地带的农业生产及人畜饮用水困难,摆脱了世代靠天吃饭之苦。同时还开发了水能,省、州、县共建大、中、小型水电站20余处,1985年成为全国首批5个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为汶川工农业生产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县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以农业为基础,走农工商综合发展的道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一齐抓,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协调发展。1990年底,全县农业总产值已达2282万元,比1990年增5.4倍;人均337元,比1949年增3倍;粮食总产6024万公斤,增8.7倍,人均890公斤,增6.8倍;各类牲畜73303头,增3倍,人均1.08头,增53.7%。工业更是从无到有,已建立了以水电、建材、采矿、煤炭、加工为主的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达218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4470万元的48.95%;1978年以后新兴的乡镇企业得到大发展,各乡、村因地制宜建立了自己的小型企业,有建材、建筑、加工、运输、小水电、采矿(煤、金刚砂、石英石、石膏)等门类,总产值达1895万元,相当于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2.39%。同时,省、州还在县内先后建立了水电、机械制造、采矿、冶炼、造纸、制药、建材、化工、轻工等20余个中、小型企业,共同构成了岷江经济长廊:北以威州镇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中部映秀镇为新兴水电工业区;南以漩口镇为州、县工业生产基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集贸市场欣欣向荣。各类商业网点密布城乡,购销两旺。1990年底社会零售额达7153万元,其中县属商品零售额为6123万元。国内纯购进1828万元,其中农副产品购进407万元。1990年底,财政收入达1240万元,是1950年3万元的400陪、1980年508万元的2.4倍,由依赖国家补贴变为基本自给。职工年工资人均2104元,比1978年533.95年增加近4倍;农民年纯收入达543元,比1978年101.12元增5.3倍。城乡储蓄金额达6319万元。全县人民已基本解决了温饱,消费内容和消费结构多样化,正逐步向高质量发展。
历史沿革:自汉代以来所设汶江、绵虒(sī)、汶山、汶川等建置皆以境内岷江得名,据《元和郡县志》载: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古“汶”、“岷”通用,故岷江亦读作汶江。古属冉毵(sān)部年(公元前111年)以冉毵地置汶山郡,辖绵虒等5县,绵虒为郡、县旧址在今威州镇姜维城。东汉曾改绵虒县为绵虒道,西晋改绵虒县为汶川县。东晋后汶川郡侨迁都安(今都江堰市),废绵虒县。肖梁于绵虒县地置汶川县,西魏时省。北周天和三年(568年)复置汶川县,县治仍在姜维城,直到明代宣德年间过治寒水驿(今汶川县绵池乡政府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2年迁汶川县治于威州。1958年曾撤汶川县与茂县、理县合并成立茂汶羌族自治县。1963年复置。1990年底全县行政建置为3镇、14乡。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0秒左右,汶川县发生8.0级大地震,详见下面《汶川5·12大地震》。
风土人情:萝卜寨因地处高山,这里的羌文化在以前没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所以目前基本保持了自己原有的风俗。这里还沿袭着千百年来羌家小伙与姑娘谈恋爱对唱山歌的习俗,每年羌族节日期间,寨子内,小伙姑娘们不仅深情对歌,还和村里人一道围着火塘跳锅庄舞,吃着大块肉,喝着自制的米酒,咂酒,吹着羌笛、唢呐、口弦琴,打着羊皮鼓,通宵达旦,其热闹的场面充满了浓郁的西部羌民族特色。这里称女人为包帕子的,女人一般在家织布、做饭、养牲畜。称男人为顶帕子的,意思是顶大事的。农闲时节的羌寨,男人们外出揽活去了,女人们搬出针线筐,晒台上、门槛上就坐满了绣女。羌民生活在山中,离云很近,雨过更是云烟升腾,云给了他们灵感,他们将云绣在鞋上(还有袖口、衣襟、裤管、头帕),将云踏在了脚下,每一步都走在云中,过着云上的日子。就连寨子里已经不穿传统服装的男人们,也无一例外穿着云云鞋,艳丽精致的云云鞋在男人们的蓝黑汉服下面非常打眼,给英武的羌家汉子平添儿女柔情。羌族的服饰,多以自产的火麻经加工后纺线织成,俗称“麻布衫”,或以牛羊毛吊线后织成,俗称“毪衫”,亦有布衫,以青色为多。腰间男束腰带,女束花围腰,外着无袖羊皮褂子,穿草鞋或“云云鞋”(羌绣布鞋)。由于现在受外面世界的影响,现在萝卜寨里的一些羌族年轻人,平时也着汉装了。羌族的挑花、刺绣工艺精湛,早在明清时,就已普遍盛行。萝卜寨的羌族妇女,从小就受到挑花和刺绣工艺的训练,常在耕种劳动之余,从事纺线、织麻、挑花、刺绣等活动。她们挑花和刺绣,一不打样,二不划线,全凭自己的构思,自由动用五色丝线和棉线,信手挑绣出富有羌族特色的图案,如色彩绚丽的几何花纹、栩栩如生的各种花卉和动物等。看萝卜寨的妇女挑花刺绣,其针法大多采用挑花,此外还有纳花、纤花、链子扣和手绣等几种。挑花多用棉线,色彩以黑白对比者居多,图案精巧细致,显得朴素明快;纳花、纤花的图案清秀艳丽,色彩对比强烈。链子扣则表现了羌族刚健淳朴、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挑花和刺绣图案大多取自民间生产生活场景,花、草、瓜、果、飞禽、人物,无所不有。这些图案景物,形式精致秀丽,内容多含吉祥,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憧憬。主要的传统图案有“团花似锦”、“鱼水和谐”、“瓜瓞绵绵”等几十种,令人爱不释手。寨子里每个家庭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又是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还工互助”是寨子里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哪家有事情全寨的人都来帮忙。结婚、丧葬、修房子是一个家庭的大事。每遇这样的事首先找本姓的族人议事,再告知全寨的人,一个家庭最少要出四个工(一个工是一个家庭要来一个人帮一天忙),没有任何代价和报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也不会有人偷懒、溜号。这种情况在所有的羌寨都一样,不同的只在一个工的算法上。
汶川县新档案馆开馆-搜狐滚动
2011年05月12日...汶川县档案馆举行灾后恢复重建新馆开馆仪式,国家档案局副局长李和平赶来出席了开馆仪式。汶川县委书记青理东说,汶川县档案 馆在大地震中遭受严重...
汶川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汶川县[1]位于中国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境内,是中国四个羌族聚居县之一,汉朝时称绵虒。汶川县因汶水得名,据《元和郡县志》:“梁置汶川县,因县西汶水为名。”...
松潘县南坪县汶川县名胜古迹简介
在四川汶川县西南部,濒邛崃山脉东侧的山麓地带。面积20万公顷。是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卧龙沟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
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特大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竣工
2011年05月23日...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红椿沟内,12号拦挡坝巍然屹立、坚如磐石。日前,由四川省地矿局华地公司勘查、设计、施工的红椿沟特大泥石流应急治理工程主体...
汶川县博物馆昨日正式开馆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5月13日...(记者王伟)昨日上午,汶川县博物馆正式开馆,拥有羌红色彩、羌碉形态的博物馆成为了县 城地标,从此,汶川结束了没有博物馆的历史,六千年的羌族...
阿坝汶川县票务公司-网邻通
阿坝汶川县票务网邻通为您精选了大量通过信用认证的阿坝汶川县票务公司,您可以查询到阿坝汶川县票务公司的企业简介、业务范围、信用认证、联系方式等信息。选择信用...
汶川县图片,汶川县照片,汶川县风景
包括汶川县图片,汶川县照片和汶川县风景图片。... 同程首页>中国旅游>四川旅游>阿坝旅游>汶川县旅游>汶川县旅游图片...
汶川县_汶川县图片_图片百科
汶川县_汶川县图片_图片百科...全球最大中文百科网站,人人都可编辑的百科全书。图片标题汶川县 所属词条汶川县[进入词条][进入汶川县维吧]图片尺寸...
阿坝汶川县商标专利公司-58网邻通
阿坝汶川县商标专利网邻通为您精选了大量通过信用认证的阿坝汶川县商标专利公司,您可以查询到阿坝汶川县商标专利公司的企业简介、业务范围、信用认证、联系方式等...
汶川县政区图
汶川县政区图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最权威的网络地图,能详细提供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地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市地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电子地图,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市...
汶川县住宿
汶川县住宿...著名景点:阿坝州 旅行社:成都海外旅游公司(国际一类旅行社,全国百强,川旅十强)联系电话:028-86741113 86742277 86531620 传真:028-66677728 ...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