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概况:2005年,在汝城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构建“和谐汝城”为目标,按照“认真搞好保先教育,努力实现保先目标”的总体要求,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大招商引资和安全生产监督力度,强化投资主体,不断推进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生物资源:汝城县山地多,气候适宜,植被良好,有利于野生动物繁衍生息。县内发现的野生动物的品类较多。珍贵的野生动物品种兽类有水鹿(山牛)、鹿、刺猬、獐、水獭、野山羊、穿山甲等。2002年在与广东交界的杨东山上发现了华南虎的踪迹;禽类有野鸡、野鸭、鹰、猫头鹰、鹄、斑鸠、鹭、雁等;鱼类有白鲦、鳜鱼、银鱼、黄尾鲴等。汝城县野生植物种类有灌木83科、677种。境内的珍贵树种有银杏、水杉、福建柏、华南五针松、凹叶厚朴、白花泡桐、华南栲、金叶白兰、铁坚杉等。还有黄山松、梧桐、喜树、椿树、拐枣;供观赏的树种有木樨、南方红豆杉、木莲、大果马蹄荷、百日青、香木莲、木芙蓉等。野生的竹类有:苦竹、毛竹、水竹、方竹、刚竹、紫竹、黄竹、凤尾竹、实竹、丛竹、斑竹等。县内野生药用植物,有700多种。主要有汝升麻、枸杞、血水草、湘砂仁、绞股蓝、虎耳草、百合、丹参、龙胆草、白芨、淫羊藿、虎杖、杏叶沙参、石菖蒲、十大功劳、败酱草、肿节风、隔山香、珠砂根、莪术、天南星、异叶天雨星、华重楼、水龙骨、矮地茶、青箱子、秋海棠、尾花细辛、山木通、络石藤、苦参、黄莲、八角连、藁木、玉竹、落新妇、黄荆、灯台莲、卷柏、藜芦、石斛、石仙桃、前胡、土独活、山竹子、三尖杉等。 农业:农业产业平稳发展。2005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9519万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农业产值45238万元,增长7.9%,林业产值9748万元,增长7.41%,牧业产值32442万元,增长3.74%,渔业产值731万元,增长1.7%。粮食生产稳步增长。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产量179500吨,比上年增长4.5%;油料3780吨,增长17.17%;棉花300吨,增长43.5%;水果35123吨,下降9.9%;果用瓜19512吨,下降8.9%。畜牧业生产持续稳定。全年生猪出栏37.8万头,增长1.6%;家禽出笼102.8万羽,增长0.59%;肉类总产量27879吨,下降1.85%;禽蛋产量1648吨,水产品产量1020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力度加大。2005年,农、林、牧、渔业及服务业产值比为50.5:10.9:36.2:0.8:1.6。全年种植粮食播种面积46.92万亩,推广种植超级稻和优质稻29.6万亩,杂交制种1.21万亩,杂交玉米6万亩,商品瓜菜8.62万亩;新增小水果1.48万亩。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全年水利建设投入资金1417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922处,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6000亩;投资2500万元,新建移动通讯基站29个;完成退耕还林1.2万亩,珠防林0.25万亩,迹地更新2.3万亩,引导民营造林8000余亩。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扶持发展市级规模农业龙头企业4家,全年实现总产值3740万元,带动基地总产值5899万元,分别增长48.12%、36.8%。扶贫工作力度加大。全年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163万元,实施扶贫开发项目320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129个,生产开发项目136个,集体经济项目55个。 交通运输:交通事业繁荣安全。2005年,投资规模扩大和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交通运输业增长加速。全年运输邮电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8551万元,增长7.8%。乡村公路建设得到加强,交通条件有较大改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标准货运周转量609968万吨公里,全县旅客周转量52313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604735万吨公里,均增长5%,全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设21条98.6公里。全县公路里程达1633.7公里。2005年,邮电通讯事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实现邮电业务总量9362万元,增长24.2%。县内贸易与外资外贸,消费品市场日趋活跃。2005年,全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激发了全县人民的消费预期,商贸市场持续繁荣活跃。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79万元,增长13.1%。其中,县级零售额21725万元,增长12.97%;县以下农村零售额16854元,增长13.25%。在行业分组中,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7459万元,增长13.09%;餐饮和住宿业5106万元,增长13.09%;其他行业6014万元,增长13.10%。招商引资喜结硕果。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955万美元,增长13.02%,实际利用内资64211万元,增长42.69%;外贸出口548万美元,增长236.2%。财政、金融和保险,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后劲明显增强。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15373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733万元,增长50.56%;上划中央两税7848万元,增长91%,上划“两个所得税”792万元,增长0.25%;地方税收收入5355万元,占地方财政收入的79.53%。全年财政支出23653万元,比上年增长48.57%,财政保障功能持续加强。金融机构存贷款迅速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177273万元,比上年增长20.29%。其中城乡储蓄存款129316万元,增长30.89%,人均储蓄存款3575元,比上年增加818元,增长29.7%;金融机构年末贷款余额110334万元,比上年底增长8.3%,其中短期贷款42172万元,下降4.3%;个人中长期消费贷款2451万元,比年初减少814万元。保险事业平稳发展。全年各项保费收入共2492.3万元,下降10.3%。其中:财产险收入501万元,增长21.3%,人寿险收入1991.3万元,下降15.9%。当年各项赔款和给付支出728.3万元,增长9.38%。教育、科技、广播电视、卫生,教育事业全面发展。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校布局、鼓励民间投资兴办教育、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工作效果明显。全县拥有普通中学28所,职业高中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小学182所,幼儿园16所,共有在校高中生6131人、初中生20317人、职业中学生1136人、成人中专培训学生1008人、小学生21860人,在园幼儿数4546人(含农村学前班);各类专任教师2871人。中小学教育基本实现了"普九"目标,全县小学正常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83%;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9.71%,初中教育完成率达98.32%。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学生396.46人。高考成绩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上线率达96.9%,高考录取人数为1147人,其中本科436人。科技事业得到较大发展。2005年,全县科技工作突出科技发展与创新的主题特色,强化科技对县域经济促进与支撑作用,科技事业得到较好发展。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3%。年内县财政投入科技三项费348万元;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9人,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42项,培育新品种新产品10个,申请专利13项,取得省级以上先进科技成果4项,获市级科技进步奖2项。医疗卫生条件继续得到改善。全县拥有卫生机构29家,卫生机构拥有床位690张,卫生技术人数792人(以上不含诊所),农村村级医疗网点284个,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272人;卫生宣传与疾病防治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全县卫生事业经费支出592万元,增长79.7%;疾病控制成效显著,计划免疫覆盖率为91.43%。广播电视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拥有有线电视台1座,有线电视收转节目站145座,卫星地球接收站1座,年末有线电视用户达1.4万户,网络总长642.5公里,增长38.9%。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达83.2%。县乡广播电视联网扩容工程进展顺利,新增进村入户网改10685户。人口、就业、人民生活与环保,人口增长仍在有效控制范围内。2005年底,全县总人口361769人,增长0.8%,其中男性人口191683人,女性人口170086人,男女性别比为112.69︰100;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36970人,农业人口324799人;全年出生人口3383人,死亡人口1269人;期内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87‰,计划生育率为95.56%。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总人口中,农村人口260980人,城镇人口100789人,城镇化水平达27.86%,提高2.45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仍保持较快增长。2005年,城镇在岗职工人平工资14730元,比上年增加2035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524元,增长15.88%;农民人均纯收入1967元,增加170元,增长9.46%。下岗职工生活费基本发放到位,人平2055元,确保了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与社会的稳定。农民生活消费有所提高。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435元,比上年增长4.04%,恩格尔系数为53.25%;城镇居民生活质量优于农村,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5205元,恩格尔系数为36.77%。劳动就业稳中有升,就业和再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全社会从业人员21.78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803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961人,其中安置“4050”人员438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6663人。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内征收养老保险费3012万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912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9375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9217人,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3812人;社会救济渐趋完善,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0015人,城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5658人,社会救济13979人次。环境治理取得较大成效。2005年,全县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率达100%,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为95%,项目建设三同时执行合格率为95%,环保意识进一步增强,但环保形势依然严峻。 气温::汝城气温宜人,素有“小昆明”之称。但地域差异和垂直差异都很大。海拔650米以下的中部平原区,年平均气温为16.6°C,>=10°C的初日是3月24日,终日是11月21日,>=10°C活动积温为5097°C。月平均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中旬,为25.6°C;日平均最高气温为28.4°C,无上限高温天气。 |
汝城县人民医院 汝城县人民医院辛苦是汝城县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表扬是全县医疗救护中心专长担负着县内及周边县市约万群众的伤病防治重任独到医院始建于年占地面积... |
安监站长竟是煤矿法人代表--湖南省汝城县"529"矿难追踪(2)-... 湖南汝城县曙光煤矿的井下爆炸,导致17名矿工死亡。不出意外地,又是违反一系列安全规程所致。新闻报道中,有一个情况可能让很多人惊讶,煤矿的法人代表就是安监站长... |
汝城县交友中心,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湖南郴州市汝城县...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汝城县交友中心,郴州市汝城县交友中心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汝城县旅游指南_2011年汝城县旅游攻略_汝城县自助游_51766旅游... 汝城县旅游频道提供2011年汝城县地区详细的旅游信息导航,包括汝城县旅游景点的游记攻略,特价酒店,特价门票,全国到汝城县旅游的参团旅游线路以及自助游游记。... |
湖南汝城县:注重“四带”推进党建带妇建工作 2011年05月24日...印发了《汝城县妇儿工委成员单位职责》,制定下发了《汝城县妇儿工委工作制度》提高了各成员单位及各级政府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视,促进了妇儿工委的... |
汝城县农经局--欢迎你汝城县农经局网站 汝城县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统计表15251306... |
汝城县相亲约会,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湖南郴州市汝城县...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汝城县相亲约会,郴州市汝城县相亲约会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郴州市汝城县机构邮政编码_郴州市电话区号_郴州市汝城县机构... 郴州市汝城县机构邮政编码列表第1页,郴州市汝城县机构邮政编码,郴州市电话区号,郴州市汝城县机构邮编,郴州市汝城县机构邮政... |
汝城县中医院_互动百科 互动百科为你提供关于汝城县中医院精彩知识!...摘要 请用一段简单的话描述该词条,马上添加摘要。【所属地区】湖南省-汝城县【邮政编码】424100【联系电话】... |
汝城县恋爱,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湖南郴州市汝城县恋爱网... 爱在中国创建于2000年,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汝城县恋爱,郴州市汝城县恋爱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湖南省商务公众信息网-郴州市汝城县商务 本站由郴州市汝城县商务主管部门负责内容组织和审核 搜索 关键字:栏目:商务动态更多 金丰现代化鸡蛋汝城人的放心蛋(2011-05-23)小米椒引领汝城县延寿瑶族乡走向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