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发展:区位显要,雄镇南滇。蒙自是云南乃至大西南连接东盟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枢纽,现代铁路、公路、航空运输条件齐备,有着构建区域性国际大通道枢纽,通联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形成区域性国际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中心和建设进出口加工业基地的便利条件。蒙自为历代屯兵重镇,1915年朱德在此率部誓师护国讨袁,现为全国驻军最多的县份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蒙自,是云南建县最早的24个千年古县之一,在云南近现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末民初曾是云南省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当时云南80%以上的进出口物资通过蒙自转运。云南第一个海关、第一个电报局、第一个邮政局、第一个外国银行、第一条民营铁路、第一个外资企业、第一个驻滇领事馆、第一个火电站等诸多“第一”先后在这里产生。1928年,中共云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蒙自查尼皮村召开。1938年,西南联大文学院、法商学院曾迁来蒙自,闻一多、朱自清等著名教授驻蒙讲学。蒙自成为云南近半个世纪的商贸、金融、交通运输和外事活动、革命活动的中心。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保”文物单位6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蒙自承载着边地文化、中原文化、党史文化、军旅文化、西方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丰厚积淀,成为云南近代工商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堪称一座彪炳史册、璀璨夺目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发展现代科教、体育事业和文化旅游产业的较大潜力。 国务院批准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2010年9月10日,民政部《关于云南省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的批复》(民函[2010]219号),经国务院批准,同意云南省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随后,《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的通知》(云政发[2010]158号),《中共红河州委关于蒙自撤县设市有关事项的批复》(红复[2010]26号)及《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的通知》(红政发[2010]88号)有关文件,同意撤销蒙自县,设立蒙自市(县级),以原蒙自县的行政区域为蒙自市的行政区域,市人民政府驻地文澜镇天马路西延线,辖文澜、新安所、雨过铺、草坝、芷村、鸣鹫、冷泉7镇以及老寨、期路白、水田、西北勒4乡。蒙自市市机关、市直单位、各乡镇将于2011年1月1日启用新的公牌、印鉴、文件版头。 行政区划:截至2011年1月底,蒙自市辖7镇2乡2民族乡:文澜镇、草坝镇、雨过铺镇、新安所镇、芷村镇、鸣鹫苗族镇、冷泉镇、水田乡、西北勒乡、期路白苗族乡、老寨苗族乡。县政府驻文澜镇。1997年,蒙自县辖5个镇、9个乡:文澜镇、新安所镇、芷村镇、雨过铺镇、草坝镇、西北勒乡、鸣鹫苗族乡、老寨苗族乡、十里铺乡、多法勒壮族乡、红寨乡、冷泉乡、期路白苗族乡、水田乡。县政府驻文澜镇。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蒙自县总人口340051人,其中:文澜镇74587人,草坝镇36437人,雨过铺镇22116人,新安所镇34719人,芷村镇32990人,多法勒壮族乡25046人,期路白苗族乡15679人,老寨苗族乡11155人,鸣鹫苗族乡16843人,十里铺乡18707人,红寨乡16305人,冷泉乡20488人,水田乡6424人,西北勒乡8555人。2002年,蒙自县辖10镇4乡,84个村委会、11个社区,689个自然村。2003年4月25日,云政复[2003]33号:撤销蒙自县文澜镇、红寨镇、十里铺镇、多法勤镇,设立文澜镇。 旅游资源:龙宝洞,在蒙自县南20公里五里冲水库。石灰岩溶洞,深约500余米,由三个厅堂组成,洞内景色既有凝固的石瀑布,又有定格的石梯田,高低错落,令人叹为观止,与洞外五里冲水库相映成趣,为蒙自理想的旅游胜地。蒙蛮古道,蒙蛮古道(蒙自至个旧市曼耗)是滇南通向越南的古代交通工具。经曼耗至金平勐拉入越南境,全程约210公里。其中蒙自段约60公里。古道路面宽1.2~2.2米,用石块铺就,现存凉水井,冷泉,水田,窑头,曼耗等路段,冷泉,窑头曾设驿站。清光绪十六年至宣统元年(1890~1909年)是蒙自马帮的极盛时期,古道上至今仍遗留数寸深的马蹄印。马鹿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在蒙自县南7公里黄家山麓,为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洞坐东朝西。1989年进行发掘,洞内文化层堆积厚5米,出土人类头骨,牙齿化石,打制石器,角制品等,并存人类用火遗迹,经测定距今约10000余年。1991年公布为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文物保护单位。 汉族:一、历史,蒙自汉族始于元、明朝继元之后,在云南大规模推行屯田制,“招来四五十万汉族人民”(《云南简史》)。蒙自境内汉族亦多为江南一带迁来的移民及留籍在当地屯垦官兵。据说留籍官兵多为沐英部下的禁卫军,数代后与当地土著彝等民族融合。弘治年间,中原、江南汉族人口通过军屯、出仕、流徙、贸易等途径迁入蒙自,部分迁入东南部山区,汉族人口始具有一定规模,正德六年(1511)迁临安中卫左所蒙坝补瓦寨,成为蒙自较早汉族聚居地,但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境内汉族也仅607户,2593人。清末,蒙自与法国通商,开关设领,江浙、两广、两湖、川、黔、赣等省的汉族商人给予至沓来,蒙自汉族人口骤增。民国初年,来蒙自经商的汉族商人继续增加。抗日战争时期,江南难民也曾流入蒙自,有的在蒙自定居下来。民国36年(1947),全县人口108809人,其中汉族人口15286人。解放初期,一批南下的解放军干部战士转业到蒙自,大多定居蒙自。60年代,天津、上海、四川等地的支边青年到蒙自者不下千人,大部分后来返回原籍,但也有一批在蒙自定居。70年代末,个旧龙树脚的汉族人口成批搬迁蒙自,驻蒙自省州属企事业单位招工招干也招来一批外地的汉族人口,驻军中的流族干部与蒙自人成婚后,也定居蒙自,80年代后开远小龙潭搬迁汉族于草坝居住人口千余人,汉族加从50—70年代初均未认真实行计划生育,蒙自汉族人口迅速增长。二、语言文字,蒙自的汉族方言属汉语北方语中的西南官话云南方言区,滇南片方言蒙自次方言。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亦有一定的渗透和影响。随着与内地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呈现了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向。蒙自汉族方言词汇举例:香油:菜子油或花生油。钵头:大碗。缸钵:比碗大一点的用具。晌午:午餐。灰面:面粉。馊主意:坏主意。走媒:说媒。打发:叫去。有喜:怀孕。落地:分娩、坐月子。吃喜酒:参加婚宴。大板:棺材。扯渣筋:互相扯皮,各不相让。歇气:休息。笼火:生火。冲壳子:讲大话。打失:丢失。认得:知道,认识。发火:脑怒,发脾气。团转:附近。寿板:生前备好的棺材木料。丢底:丢脸,岔巴:喜欢岔别人的话;说话打岔。串门子:串门儿。龙潭:泉水,水潭。鬼:狡猾;狡猾的人。悠悠走:慢慢走。老表:对中、青年人相识时的尊称。背失:运气不好,倒霉。黑灯瞎火:无灯照明,黑暗。巴不得:迫切希望,但愿。呼肉:煮肉。打平伙:聚餐。瞧人:看望人,拜访。倒酒:斟酒。背黑锅:受冤枉,代人受过。三、家庭婚姻,(一)家庭,汉族家庭属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多数为长辈当家,管理家庭的经济收入,安排一家人的生产、生活。过春节时,当家的人要给全家的小孩发“压岁钱”小辈给长辈拜年。弟兄成婚以后分开居住,父母选择一个儿子同居,一般同幼子同居。弟兄之间必须承担抚养老人的义务。家庭财产的继承权归男妇所有。有女无儿的可以招赘女婿,称“招姑爷”;无儿无女的可以抱养同族弟兄的子女或别户人家的儿女来抚养,称为“抱养儿”。凡是招赘女婿或抱养子女,都要征求同族弟兄或子女的同意方可。招赘女婿和抱养儿必须改名换姓,可以继承财产,称为“立嗣”,以后可以三代还宗。(二)婚姻,与全国各地汉族同。解放前,城乡均通行包办婚姻。民国后期,城镇青年虽有自由恋爱而结婚的,但仍遵循包办婚姻的形式。包办婚姻,程序繁琐,先经亲友介绍,索取“生辰八字”,请占卜者“合婚”,若“八字”相克,相不议婚;“八字”相谐,男方父母即聘媒说合,请媒人同女方父母议订聘金。继而备办礼银、庚贴,填写男方生辰“八字”,由媒人送交女方父母填写女方生辰“八字”,带回男方,以示订婚。男女双方达到结婚年龄,即由男方父母向女方父母“请期”又叫“报日子”(提出结婚的日期),备礼纳彩(衣物、首饰、礼银),请媒人带领送至女方,叫“下定”,议定迎亲时辰。结婚的头一天男方家备足女方所提要酒、肉、聘金等送到女方家,带回女方家陪嫁的嫁妆叫过礼。迎亲时,新郎乘轿或骑马由傧相2人或4人陪同,率吹奏唢呐的乐队及亲朋好友,备花轿到女方迎娶新娘。新娘由姑妈、姨妈陪送,称“送亲”。新娘至新郎家。未进大门,先行“撒仗”(山区称“退车马”),进家后的仪式与各地同。入夜有闹新房习俗。次日祭拜祖宗,参拜公婆与亲族中的长辈,受拜者给予银钱、首饰,以示关怀答谢叫拜堂,拜毕,新郎随新娘回娘家拜见岳父母,称“回门”,当天返回婆家(山区习惯次日返回)。解放后,逐步破除封建婚姻制度。男女双方经人介绍,或自由恋爱,相互了解,共同到区、乡政府领取结婚证即正式建立婚姻关系(也有不领取结婚证就结婚的。这种现象,农村较为多见)。50~60年代,结婚仪式较为简单,县城居民,干部职工举行婚礼多以茶点待客。农民结婚虽仍沿旧习,但不坐花轿,改为步行、骑马或乘坐马车。请客多者七八桌,少者二三桌。70年代,农村、县城均有少数青年“旅行结婚”,不请客,不举行任何仪式。80年代,旧俗复萌,女方索要高额彩礼、高档家俱,风行一时。一般索要“四十八只脚”(床、凳、柜、桌、椅等的脚相加数)、“三转一响”(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录机)、“四大件”(电扇、冰箱、彩电、洗衣机)。有的女子得不到满足,便拒绝结婚,迫使男方父母倾囊倒箧,甚至负债累累。此种现象,农村极为普遍,城镇亦不少见。干部、职工办理婚事,除少数仍能从简外,一般亦为攀比铺张为荣,请客有达五六十桌者。入赘、童养媳、再婚、守寡与各地同。四、人生礼仪,有客自远方来,主人必定敬茶递烟,然后杀鸡、煮腊肉,准备丰盛的美餐。待桌上菜饭备齐后,请客人正席就坐。斟酒必先斟客人,然后才斟自己的。吃肉或比较好的菜肴,主人一定首先邀请客人先挟或挟最好的给客人或长辈。客人用完每一碗饭,儿女们总是会来帮添。茶不能斟得太满,斟酒必须斟满,有“满酒敬人,满茶欺人”之说。同去赶街途中,自己背的轻,遇别人背箩重,要“代背”一程,如果是老人背的,要与自己的合并为一背直背到终点。骑马上路,遇长辈或熟人必下马,立于路傍让路。客人到家,家里的人不许吵架。不论男女老人要从客人面前经过,都必须对客人恭敬问好。在互相交谈中,主人必须双手递上烟筒,把烟抽够了,要戴上“烟帽”才把烟筒递给别人;若大家都抽烟了,自己就得把“烟帽”抽掉才搁下烟筒。五、习俗,1、贺新房新房落成,亲友邻居赠送镜屏、对联、钱物,以示祝贺。房主设宴酬客,称贺新房。2、烧锅底兄弟分家,各立门户,第一天做饭,岳母家赠送碗筷瓢勺,点燃第一把烧锅火,称烧锅底。3、认干爹旧俗孩子满周岁至七八岁,认为“生辰八字”与“父母”“冲克”,便拜外姓人为干爹干妈。由干爹干妈赐给姓名、“长命锁”、衣物首饰等。干子、干女给干爹干妈送衣帽什物。也有为攀附权贵而认干爹的。山区有在路旁“等”干爹的习俗。等于爹者,备鸡酒等食品守候路旁,第一个等到的人即为干爹(干妈)。4、拜把子解放前,中下层人士多为此道,情投意合者交换庚贴,结为盟兄弟。中上层社会盟兄弟多为政治性小集团,下层社会结盟者多为地痞流氓。六、历史和特点,蒙自汉族为客籍者,广布全县各乡镇,《续蒙自县志》载:蒙邑民多流寓谨应而懿,重农怀土,惮于远行,贸易不出其境,不与富商巨贾斗智争逐。性不喜外事,以兴讼为不祥,以谒见官司为耻。婚姻重门第,丧葬尚质实,器用相通不靡费。妇女不游观,不对客,非致戚不与相见。纺织针黹是勤,出门以巾帕遮面,手执小伞有?以自幛,即则内侧出拥蔽其面之义。开并互市以来,俗尚如故,不屑见异思迁。绅土……雅重儒术,但有实学,即一介寒儒咸相钦敬,若不知诗书,虽称豪富,视之蔑如也。 |
云南蒙自市侨联植树践行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中国日报网-批量... 2011年04月18日...蒙自市侨联把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结合“比十争百当先锋,红 河两岸党旗红”活动,把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活动成为助推... |
蒙自市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东部,总面积2228平方公里。辖区内有省级蒙自经济开发区和省级红河工业园区。土特产有年糕、过桥米线、刀烟、甜石榴、白桃。... |
云南蒙自市粮食局副局长驾驶公车撞死行人被拘_网易新闻中心 2010年12月16日...蒙自市天马路一火锅店服务员目击了整个车祸发生的过程。这名服务员对警方称,她看到死者沿着机动车道行走,突然一辆银灰色面包车驶来,... |
蒙自市国土资源局 蒙自市国土资源局 自定义风格:蒙自市国土资源局党组关于印发《开展“四亮四评”主.[03-09]新安国土分局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12-16]芷村镇开展“12.4”... |
蒙自市氮肥厂大门对面,有两亩场地,出租。-搜房问答 蒙自市氮肥厂大门对面,有两亩场地,出租。-搜房问答...提问时间:2011-02-08 22:33回答数:0浏览量:问题指向:红河 联系人:汤先生 联系电话:15126123901 ... |
蒙自市东城派出所的微博_腾讯微博 云南省蒙自市东城派出所官方微博 腾讯微博,与其在别处仰望 不如在这里并肩... |
蒙自市公安局举行“开门评警”活动_关注蒙自_蒙自过桥米线_新浪... 2011年01月12日...向民警询问消防、治安等相关知识。1月10日是“110宣传日”,蒙自市公安局、蒙自市警察协会举行在此举行“开门评警、走进110”活动。... |
申报多年终获国家民政部批复 蒙自县就要变成蒙自市_城市建设_... 申报多年终获国家民政部批复 蒙自县就要变成蒙自市,房地产,房产,买房,租房,二手房,家居,装修,物业,房贷,写字楼... |
云南蒙自市侨联调研侨资企业 提出服务侨企意见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4月02日...为进一步了解当前海外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在云南省蒙自市的投资情况,切 实掌握侨资企业的发展、分布、管理和运行情况,促进蒙自市经济建设和社会... |
云南蒙自市侨联植树践行学习杨善洲先进事迹-搜狐滚动 2011年04月18日...据蒙自市侨联消息,4月11日,云南省蒙自市侨联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开展学习杨善洲先 进事迹活动,与州侨联联合在蒙自植树区种下20余株红叶石兰,... |
云南省蒙自市地图 中国交通地图网提供云南省蒙自市地图在线下载查询...云南省蒙自市区位优势突出,是我国西南内陆通向东南半岛地区的咽喉,处于辐射国内西南地区和东南亚国家两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