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甘肃省交通地图 > 临夏州交通地图 > 积石山县交通地图
=== 临夏州积石山县交通地图 ===
=== 积石山县资讯概况 ===
新庄遗址:位于银川乡新庄坪村的银川河台地上,东靠多多山,西临银川河,南至西沟,北至后庄尕寺根,面积约39.6万平方米,是一处保存基本完整的齐家文化遗址。遗址分居住区和墓葬区两大部分,在小水沟以西一带还发现少量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的彩陶残片掺杂在齐家文化灰层中。出土文物主要为齐家文化的陶器、骨器、石器、玉器和大量灰层、灰坑和墓葬。
节庆活动:农历正月十五,在甘肃省临夏的西部山区,老百姓有放天灯的习俗。年末岁首放天灯,把一年的瘟病邪气送得远远的。同时,寄托着盼望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希冀。所以,天灯又叫太平灯。放天灯,当圆月从东山窝里探出头来,男女老少都涌到村里的打麦场上。麦场中央立着一个用纸糊的、圆鼓鼓好似大麻袋的天灯,天灯前面摆着一张供桌,供桌—亡陈列着油炸糕、冬果、面老鼠等供品。香烟缭绕,红烛通明,映照着一张张肃穆、庄重的脸。三声爆竹脆响,村里德高望重的老汉,手持红蜡烛向天灯走去。两个少年男女早已高高举起天灯,等待老汉点燃。天灯捻点燃了,雪白的天灯顿时浑身通红透亮,不多会儿,仿佛从空中伸下一只看不见的神手,徐徐提起天灯。孩子们立刻欢呼雀跃,大人们则满脸的虔诚,仿佛在心里默默地祈祷什么。红彤彤的天灯如大彩球,被孩子们的声浪掀得更高了。颤悠悠飘向茫茫天宇,最后溶进那数不尽的星辰里。天灯的做法十分简单,先把长长地细竹条扎成一个圆圈。圆圈内用细铅丝拉上一个十字,然后把白纸糊在圆圈外面,再把上口糊严。放天灯时,在天灯下面的十字架中央绑上一捆浇透清油的灯捻子。点燃后,灯内热空气重量轻,借助浮力飞向天空,如同现代流行的热气球一般。天灯,又叫孔明灯。相传在三国时候,军队夜间行军时,分队之间往往联络困难,给指挥的将领带来不便。于是,诸葛亮发明了种灯,从而解决了夜间行军各分队的联络问题。民间放天灯的习俗,可能就是从那时候兴起的。过去,老百姓放的天灯都比较小,往往是一个村子才放一支,碰上灾荒年景,这个习俗也就免了。如今,山里人的日子红火起来了,这一习俗也兴了起来。人们糊的天灯直径有四、五米的,也不是从前那样全村凑起来放一支,而是家家户户都放;更不是专等到正月十五才放,而是—搭正月头就开始放。现在,人们又为天灯赋予了新的色彩。老人们盼望出门的儿女不要忘了回家,并祝愿他们平安无事;媳妇们祈求在外的丈夫,心像天灯一般红亮,不要忘记夫妻间的恩爱。儿童们放天灯,是出于稀奇和热闹,而她们的父母亲则是孩子们像天灯——样灵巧,快快长大,成材、高升。天灯。带着人们美好的遐思,飘向深邃的夜空。宁河秧歌舞新春,提起宁河秧歌,在临夏地区人们不约而同地翘起大拇指,说:“宁河秧歌好,讲究!”,隆冬腊月,天上飞舞着柳絮般的雪花,宁河县城繁华,行人如流,人们摩肩接踵地挤来挤去,匆匆置办着种种年节物品。这时,突闻鼓声阵阵,动人心弦,我甚为惊异,忙向路人探询,原来是秧歌在预演。腊月的雪花、鼓声、秧歌交织在一起,使春节年关的欢乐气氛显得更浓,我经人指点,循着鼓声向前走去,一路上弥漫着阵阵油香,我深吸一口气,情不自禁地自语着:“农家乐啊!”,来到城关后街打麦场上,这里别是一番场景,鼓声起处,新人老将会一块,有的挥舞彩扇练“中郎”;有的腿绑高跷扶墙行;有的举槌背鼓练舞步;有的欲扮妖婆先逗笑,场上不时暴起笑的浪潮,一个个早已忘了这是北风飕飕的数九寒天。县文化馆的老李告诉我:“河州把宁河称南乡”,所以,宁河秧歌也叫做“南乡秧歌”。宁河秧歌按传统习俗从每年正月初四、五“出马”(正式出演的一天)到十七日“卸状”结束,历时近半月。每年正月十三,秧歌都要进城表演,它是由传统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了秧歌大会演,常有人从百里之外赶来看秧歌哩。”,老李又怀着一片盛情相邀,“老刘同志,不看正月十三秧歌大会演,可以说没见真正的宁河秧歌,欢迎你到时再来。”我点头应承,到了那一天如约前往。宁河秧歌,名不虚传。一伙伙秧歌,不但阵容庞大,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说唱、歌舞、民间小戏、武术表演,集民间艺术于一堂。我到宁河时但见大街小巷人山人海,密密麻麻挤满了看秧歌的人群,他们都穿着节日的新衣,面含微笑,不断向街口引颈相望,“来了,秧歌来了!”一呼百应,顿时四面八方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宁河秧歌,前有横额、彩旗、流星、乐队,中有霸王鞭、膏药灯、四大光棍和旱船。旱船一般都是八只,扮演《东吴招亲》等历史故事,有歌有舞,锣鼓助阵,“稳荡”、“飞流”、“穿越”、“交错”、“搁浅”、“旋涡”,表演得十分激越、有趣。高跷,这是宁河秧歌的“压场”节目,一个中郎(男角)和一个腊花姐(是男扮的女妆),合称一对“身子”。男角不踩高跷,女角一律踩着一米的高跷,装扮十分讲究,头饰、眼镜、发辫、彩巾、缎衣长裙、折扇掩胸,一步一扭,婀娜动人,不知详情的人,真以为是大姑娘出场哩。老李告诉我:“曾然有个青年看高跷看入了迷,两眼盯住腊花姐,一村接一村,整整转了一天。”,高跷入场,踩着锣鼓点进行表演,这叫“载花场”,演唱内容多是《十二个月》、《十盏灯》,鼓点时缓时急,舞步时快时慢,随着队形变化,和情绪的发展,时而奔跑,时而跳跃,使观众的心也随之激荡不安,惊叹他们娴熟的技艺和优美的舞姿,从中得到了美的享受和心灵上的极大满足,把秧歌表演推向了高潮。秧歌的后一部分,有前后穿行,不占固定位置说唱调笑的妖婆、鬼子、尕黑驴、笑和尚、纸马、货郎、猎人狗熊等。统称“杂角”。还有武术表演,刀、枪、棍、棒、流星、拳术,它不仅维持秧歌秩序,而且独劈场子进行表演,精湛的武艺常常博得满场的喝彩和掌声,使宁河秧歌更加增光生辉。秧歌后尾,有锣、鼓、唢呐、钹等,一般为大鼓秧歌,有锣两面、钹四对,唢呐两只,直径约30公分,长约60公分的大腰鼓八至二十四面,用长布带搭肩吊于胯下,另有直径约一米的大鼓一至二面。它们不但是秧歌行进、表演的指挥,而且尚有自己独特的“鼓舞”表演,随着舞步的变幻,击鼓起舞,头上鼓槌生花,腿下太平鼓腾飞,那古朴的舞步,坚实有力;那一个个场面,实为感人,据说,那雄浑的鼓声能传十里之遥,怪不得男女老少闻鼓而动,一个个在家里坐不安神。秧歌大会演在喜庆的欢笑声中结束了,人们兴犹未尽,聚而不散,县文化馆的老李同志说:“古代新春秧歌,是一种迎神赛会,意在驱除瘟疫,乞求神灵保佑四季平安。现在多少也有那么些意思,欢庆丰收,辞旧迎新,也希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来年更比今年好。因此,这朵古老的传统艺术之花,不但能相传至今,而且经久不衰,越开越绚丽多姿。”,宁河秧歌,它展示了这块黄土地上的人们的风貌。
馓子:为精美的油煎食品。积石山县穆斯林在节日和喜庆日子,必做馓子招待客人,并馈赠亲戚、邻里。馓子分“盘馓”和“酥馓”两种。做盘馓时面粉用温水调和,再加清油、蛋清、花椒水拌匀,反复揉和,切成圆条,抹油,盛入容器中封实闷窝,窝好后揉搓为筷子粗细,盘绕,用筷子套住整形,将一头折叠入油锅中,稍炸,再将另一头折叠过来油炸,待定形后抽出筷子,再炸,待皮黄后捞出,形状美观,色泽黄亮,条杆匀称,香甜酥脆。做“酥馓”时,调面时加入清油、蛋清、白糖,揉好面后切成圆条,窝好后揉条压扁,盘绕下锅油炸而成,疏松酥软,入口即化,味美可口。制作馓子是整套复杂的工艺系统,全凭经验掌握好“度”,还要掌握好火候,只有这样,才能做出佳品。
临津古渡:临津古渡始于汉代,繁荣于唐宋时期,从汉朝到明、清以及近代,一直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渡口。西进新疆,南入西藏。千百年前的丝绸古道上,巍巍积石雄关旁,昔日叱咤风云,有锁钥之称的临津关,如今只留下了一敦石锁,两条铁索。说到古渡,在我们甘肃就有著名的三大古渡。它们分别是临津古渡、兰州城内的金城古渡、靖远境内的靖远古渡。在古时,这三大古渡都是兵家必争之地,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古代渡河有三种方法:一种是羊皮筏子、二是摆渡船、三是浮桥。因为浮桥受季节影响,不能常年使用,所以羊皮筏子和摆渡船就成为渡河的重要交通工具。汉武帝时,古渡一带是兵家必争之地,汉羌各族聚居于此。据《隋书.炀帝记》隋炀帝亲自出巡陇右,河西地区、亲临前线指挥与吐谷浑作战,从临津关渡黄河至西平。降伏吐谷浑10万余人,畅通了丝绸之路,密切了内地和西域、西亚和欧洲国家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隋炀帝在现今的张掖地区召开了有名的"西域十六国"大会,他的遂行宫殿是可以撤卸和组装的活动房,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左右,里面陈设豪华,布局紧凑,有皇宫、侍卫房、后宫、假山、喷泉和花园等,令十六国的使者大饱眼福,体现了洋洋大国的风范。到唐时,汉藏互通友好,丝绸之路和唐蕃古道上来往的使者、商贾络绎不绝。北宋熙宁年间,大河家古渡边设有茶马互市的榷场,各族人民和平贸易,明清时期,商贩们从兰州、四川、陕西等地运回丝绸、布匹在大河家销售。民国时期,在大河家经营棉布、杂货的"永盛茂"、"兴盛痛"、"全盛痒"商号在当地皆颇有名气。1949年8月28日为解放青海、新疆,王震将军率大军进驻大河家,当地人民配合大军顺利渡河。1988年11月黄河大桥通车,结束了临津古渡的历史使命。临津古渡虽然已退出历史的舞台,结束了它的使命,但它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所拥有的辉煌与繁荣也是值得注目的。
干馃:干馃为精美的油煎食品。积石山县穆斯林在节日和喜庆日子,必做干馃招待客人,并馈赠亲戚、邻里。干馃有嵌花、蜜饯和造型之分。嵌花干馃的做法是:将精粉调成纯白面团,再添加有枣泥、红糖、食色等辅料的褐色面团,几经揉搓,切割镶嵌,切片油煎,即成五彩缤纷、琳琅满目的嵌花馃馃,因添加之辅料不同、添加辅料面团的嵌入形制和组合方法不同,干馃的图案千姿百态,丰富多彩。“蜜饯馃馃”则将加入鸡蛋等各种丰富营养的面团,或切片,或掐丸,下锅油煎,再用蜂蜜炒过,粘上芝麻,酥甜清香,美味可口。做“造型馃馃”,则将各色面团擀开,切割组合,捏成各种花卉、昆虫、飞禽等吉祥物形状,下锅油煎而成,形态生动,惟妙惟肖,这种馃馃简直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拿起来舍不得放到嘴里。干馃地制做充分表现了穆斯林妇女的心灵手巧和审美情趣。筏子、面肠
临夏积石山县天气预报10天-临夏积石山县未来5天、7天、10天天气...
临夏积石山县天气;天气预报频道为您提供临夏积石山县未来5天、7天、10天的天气预报。如果您要到临夏积石山县旅游,请关注临夏积石山县最近的气象信息。...
伍佰亿-积石山县信息网 免费发布信息 二手车辆 二手家电 二手...
积石山县房产交易 积石山县车辆买卖...
甘肃省积石山县属于哪个市
有保安、东乡、撒拉、回、汉、土、藏、维吾尔、羌、蒙古等10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52%,其中:保安族属积石山县特有的少数民族,占全国保安族人口的95%以上。...
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积石山县卫星地图 积石山县地图 积石山县电子地图 临夏地图 临夏电子地图积石山县交通地图 积石山县旅游地图 积石山县行政地图 ...
积石山县人民医院-中国医学健康网-网药®
医院等级:院长姓名:陈尚德 邮政编码:731700 电话号码:0930-7721416 详细地址:积石山县 床位数:50 特色专科:主要设备:乘车路线:网页地址:电子信箱:...
积石山县积石园丁苑建设工程_西部商报
2011年06月01日...积石山县积石园丁苑建设工程 二、建设单 位:甘肃伟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三、工程地点:积石山县吹麻滩镇南滨河路以南 四、工程概况:...
积石山县婚姻速配,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甘肃临夏州积石山...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积石山县婚姻速配,临夏州积石山县婚姻速配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图:甘肃积石山县村民筹资拓路_资讯频道_凤凰网
2011年03月03日...甘肃积石山县胡林家乡82岁的马海山和68岁的马文德两位老人坐在山坡上看着大型铲车为他们拓宽改造通往家门口 的村社路,喜悦荡漾在脸上。...
积石山县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2万亩(图)-中国日报网-批量转发...
2011年04月20日...今年,积石山县加大财政、技术扶持力度,目前全县完成旱作农业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面积12万亩。...
积石山县表彰奖励40名优秀妇女--甘肃频道--人民网
2011年03月09日...3月8日积石山县民族会堂坐无缺席,来自全县各条战线的妇女同胞们欢聚一堂,共同庆祝着她 们自己的节日,并对并对各行各业中涌现出的10名优“双学...
甘肃积石山县京良土木加固研究院
甘肃积石山县京良土木加固研究院 是位于 甘肃积石山县 的一家专业化的建筑工程加固公司,具有建设部审批,甘肃 建设厅颁发的特种专业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