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医畲药:畲族医药长期在民间流传,但由于畲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且许多民间畲医年事已高,再加上传男不传女等习俗影响,畲族医药濒临失传的危险。致力于发掘少数民族医药资源,推广中国传统医药文化精髓,已取得业内广泛认同。2007年,丽水市畲族医药研究会申报的“畲族医药”项目被浙江省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6月,该项目又被列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畲族医药”就是畲民长期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的结晶。畲医药是一门自然科学,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和特殊疗法,体现了畲医药的文化特色,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更有独到之处。 历史名人:从历代看,宋明年代,景宁地域有进士22人,曾有巨卿名臣、儒林学士。景宁畲族自治县志记载入的人物有52人,其中清代以前16人,如:北宋潘特竦,任尚书右司员外郎,县人曾为潘特辣建三世科名坊。北宋后期潘翼,精通经史及天文地理,著《九域赋》、《星图证验》等,南宋名宦王十朋曾搜集其著作。明代潘琴殿试赐进士出身,为官29年,作《招鹤辞》,著《竹轩集》、《山居录咏》,终年90岁,齿德俱尊,为东南重望,嘉靖年间,县人建亚魁坊、进士坊、达尊坊纪念。宋绍兴十五年进士汤思退,在同榜复中"博学宏词"第一名,任参知政事,掌管军机,官至岩仆射。曾罢相位,隆兴元年(1163年),孝宗复用为相,九月,晋封岐国公。南宋名医陈言,创立"三困极一"学说,著《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作《三因极一病源论粹》),载入《宋史》。解放战争时期叶仰高、梅师俞、严品端等。解放初期,有雷景三、潘仲俊以及现代叶桐、吴正等。 潘特竦:潘特竦(北宋元丰至元佑年间出生),字廷立,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鹤溪村人。为人质实端重,存心仁厚。北宋大观三年(1109年)中进士。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授国子学正,并负训导之责,著《辟雍赋》显名。同僚秦桧敬而怀嫉,尊之为兄。桧居权后,为其下属,辄有匡益之言,后升大理寺少卿,主管复审奏劾并疑狱大案,赏不徇所私,罚必当于理,宥恕刑狱,甚得民心。后任尚书右司员外郎,为朝廷草制诰命,钦赐三品绯服,褒以“言顾其行”。县人曾为潘特竦建三世科名坊。 仙姑特早蜜桔,仙姑特早蜜桔产于景宁境内瓯江支流小溪沿岸。由于沿溪一带土壤肥沃,有得天独厚栽培柑桔小气候,品质和风味遂迥异于其他桔类而独树一帜,果实色泽深浓,大小匀称,风味颇佳,1991年被评为全省柑桔一等奖。 景宁美食:龙凤呈样,“龙风呈样”是景宁县畲族一道别具风格的传统名菜。“龙风呈样”是一种象征性的菜名,畲族人民的祖先创造这道菜时,取合家平安,吉祥如意的意思。主要原料,取童子鸡一只(怀蛋小母鸡最佳),剖腹出内藏,洗净。活蛇一只(一斤半至二斤)剥皮去内藏,切头去尾留中间,再切成一寸左右节块,但要一块块连接成条状。先将童子鸡和蛇肉块放在滚沸的开水锅内旺火煮二三分钟取出,蛇肉圈放汤碗底,全鸡蹲放蛇肉上,周围铺放香菇、淡菜干、生姜片,加味精、食盐等调味品,放入蒸笼旺火蒸一小时,加入三小杯老酒即可上席。此道佳肴鸡、蛇汤汁溶合,配以香菇、淡菜干等自然香味,芳香四溢,诱人口馋。童子鸡有滋补养身,蛇可清热解毒,平肝安神,食之有排毒养颜健身之功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