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广东省交通地图 > 惠州市交通地图 > 惠阳区交通地图
=== 惠州市惠阳区交通地图 ===
=== 惠阳区资讯概况 ===
历史、地理:历史:惠阳市区淡水因古井得名,宋末年间,淡水只不过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墟,叫“上墟”。自从古井开凿之后,小镇人口才逐渐增多,到了乾隆初期,淡水才形成较大的集镇,并改名为“淡水墟”。关于古井的传说,由于有着官方的记载,因此对当地人而言已不再神秘。据《惠阳县志》,古井平面呈不规则形状,沙底、井栏用石构筑,长约8米,宽6米,深约1.8米。井水冬暖夏凉、清澈见底、源源不绝、四季常溢、水清且淡,故名“淡水古井”。传说某年大旱,一农夫戽水灌田。中午骄阳似火,其妻往田里送粥。途遇一蓬头垢面、步履艰难的老翁向她讨粥充饥。见他可怜,妇人遂舀粥给他。老翁喝完粥后,递给妇人一节竹筒,便转身而去。农夫饥肠辘辘,正等粥喝,不料其妻只送来一节竹筒。听了妻子的叙述后,农夫大怒,将竹筒掷出数丈远,骂道:“此废物耳,何用之有!”忽然,竹筒落下的地方,水声哗然,泉水自竹筒源源不断地涌出。农夫这才知道老翁是仙人。后来,人们因此在这里筑成此井。在邓承修写成《淡水八景诗》之前,相传有人在古井里看到只能在海水里生存的青鳢鱼,于是就有了“古井连通东海殿”之说。岁月如梭,当自来水厂的水管取代了古井之后,古井自然成了经济发展浪潮下的淘汰品。上世纪90年代末,古井一带的土地被征用建成今天的体育馆和游泳馆。
叶挺:叶挺将军是我军创始人之一,我国现代著名的军事家。惠阳秋长镇周田村人,字希夷。1896年9月10日生于一个贫苦农家。7岁读书,15岁入惠州府立中等盐业学校就读,16岁转入黄埔陆军小学,开始探求救国救民道路。1919年初投身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1年任孙中山陆海军大元帅府警卫团第二营营长。次年6月粤军总司令陈炯明叛变时奉命守卫总统府前院,掩护孙夫人宋庆龄脱险。1924年赴苏联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5年9月回国。1926年,在北伐战争中率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为先遣队讨伐军阀吴佩孚,在湖北汀泗桥和贺胜桥等战役中屡建战功,被誉为“北伐名将”。
邓铿:邓铿(1886~1922),原名士元,字仲元。原籍嘉应(今梅县),7岁随父居惠阳淡水。9岁入学。少年就读于崇雅学堂。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入广东将弁学堂第四期步科,秘密加入同盟会。次年任将弁学堂步科助教、公立陆政学堂教习。光绪三十三年任广东新军学兵营排长,代理左队队官。宣统元年(1909)任黄埔陆军小学堂学长。宣统二年参加广州新军及黄花岗起义,失败后出走香港。辛亥武昌起义后,在东江率民军起义响应,攻占淡水,旋与陈炯明等攻下惠州。民国元年(1912)任广东陆军第一混成协协统,广东都督府陆军司长兼稽查局长,后改任都督府参谋长。民国2年授陆军中将衔,任琼崖镇守使兼民政长,后回省任都督府参谋长。以都督府参谋长资格,周旋于胡汉民、陈炯明之间。但一心一意追随孙中山。民国3年在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任军务部副部长。民国5年5月,任中华革命军东江讨逆总司令,主持广东讨袁驱龙(济光)军事。击溃广州、惠州、东莞三面来犯之敌。民国6年夏参与组建粤军,任总部参谋长。民国7年粤军援闽,任右翼指挥官,连克闽西二十余县,进入漳洲。民国9年10月粤军回粤,仍任粤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民国11年3月21日在广九火车站遇刺,23日逝世。邓一生追随孙中山,廉正不苟,疾恶如仇。任粤军参谋长时,多次缉获鸦片,其中一次缉获200多担。孙中山明令追赠陆军上将。《梅县志》有传。
惠阳风俗:生活习俗:1、居住,本县居民多在小块平原上,或河(溪)边、山边建房,聚族而居。建筑形式则随时代不同而变异。较具代表性的是客家民居“围龙屋”。围龙屋较讲究地势,要求前低后高,坐向大多朝南。整体构建呈圆盘式,或方块式,中心处有天井、大厅。围龙屋的大堂、小堂、大门、小门、厨房、浴室等,布局都呈规则化。建国后,随着人口数量增长,独立门户的家庭多单独建屋,20世纪60~70年代多是建平房,80~90年代则较多建小楼房。2、饮食,居民日常饮食,喜香、甜,好脆滑,一日三餐,以大米饭为主,辅以面、番薯、木薯、芋头、玉燕燕窝等。主食大米,制法有焖饭(俗称尽水饭)、蒸饭(俗称饭钵饭)、稀饭(俗称粥)。佐餐以素菜为主,肉类为辅。素菜除应时蔬菜外,还有腌晒萝卜、腌芥菜、豆豉、腌藠头及各种酱料。逢年过节,婚生喜庆则以酒、肉为主,青菜为辅。酒以米酒为主,肉多是鸡、鸭、鱼、牛、狗、猪肉。居民喜饮凉水,不分四季,以夏季为甚。做肉汤喜放入枸杞菜、狗肝菜等中草药。冬季喜吃狗肉。惠阳乡村逢年过节做粄,花样很多,常见的是发粄、萝卜粄、糍粑、粽子、河粉等。建国前,除较富裕人家外,居民一日三餐多吃稀饭、番薯饭,很少吃肉。建国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居民一日三餐基本吃干饭,多数家庭日日吃肉。3、服饰,建国前,居民穿着多为棉质粗布、毛线、葛布、白竹布等,只有少数富豪官绅穿绫罗绸锦。妇女多穿右侧开襟的大“襟衫”,宽脚交头裤。男子一般穿开襟、七纽四袋的服装,宽脚交头裤;夏天穿短袖衬衫。幼儿多穿系带交襟衫。民国时期,较富裕人家穿花布、斜纹布衣服,平民百姓大多仍穿粗布衣服。较富裕人家,男子穿中山装、夏威夷装,女子穿旗袍。建国初期,线纱细布、棉绒布在惠阳城乡流行。至20世纪80年代,化纤布、混纺布、毛织品、涤棉布遍及城乡。20世纪50~80年代,男子多穿中山装、军干装,妇女穿小反领开襟装、西装裤。20世纪80年代,男人盛行西装、牛仔裤,女人穿西装裙、连衣裙。至20世纪90年代,女性服装男性化,如很多女人也穿牛仔裤、西装衫、西装裤。女性服饰花样越来越多,穿露肩、露背、V型领、直筒领服装的女性遍及城乡。建国前,居民夏秋出外多赤足,或穿草鞋,在家穿木屐;春、冬穿布鞋、草鞋。建国后,木屐逐渐被淘汰。至20世纪80年代,凉鞋、皮鞋、高跟鞋遍及城乡。至20世纪90年代,耳环、项链在女界流行。4、用具,建国前,惠阳人的家庭生活用具大多很简陋,睡的多是木床,吃饭多用四方木桌(俗称八仙桌)、木制长条凳,炉灶大多用泥砖砌起,炊具大多是铁锅、铝锅,照明多用松油、茶油。建国后,惠阳人的家庭生活用具逐步改进。20世纪60~70年代,多用柴、草、木屑。20世纪80年代用煤炉。20世纪90年代用电饭煲、高压锅、煤气炉,不少人睡高低床、弹簧床。组合衣柜、洗衣机、缝纫机、电视机、录音机、电风扇、电冰箱、自行车、摩托车普遍被城乡家庭使用。
惠州市惠阳区安全生产管理局
惠州市惠阳区2010年.关于印发《惠州市惠阳区.惠阳区进一步深化简易电.关于加强惠阳区安全生产....
惠州市惠阳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
惠阳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欢迎光临惠州市惠阳区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区建设局信息公开指南...
惠阳区和地实业有限公司-「自助贸易」免费网站
惠阳区和地实业有限公司-「自助贸易」免费网站... 回力胶 绝缘介子 铝膜纸 快吧纸 波浪海绵 日东胶纸500 供应橡胶脚 珍珠棉 供应纸朴 浏览人次:修改日期:...
惠阳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
惠阳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单位地址:惠阳区淡水街道 办事处中山三路67-5号 本站由惠州市惠阳区市政公用事业管理局主办 本站总访问量:人次 联系电话:0752-...
惠阳区自驾车路线查询-自驾车路线
惠阳区惠城区46.2千米48分钟惠阳区→金惠大道→人民四路→人民三路→人民二路→358省道/桥北路→惠深高速→仲恺大道→鹅岭南路→鹅岭立交→鹅岭西路→鳄湖路→共联...
惠州市惠阳区总工会
(4月14日)本站由惠州市惠阳区总工会主办 联系电话(传真):0752--3370153 电子邮箱:惠州市惠阳区信息产业局网络技术科制作及技术支持...
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金达塑胶五金制品厂-「自助贸易」免费网站
PC太空杯,PP运动 浏览人次:修改日期:2010-05-05 自助企业建站,完全免费!惠州市惠阳区秋长金达塑胶五金制品厂-「自助贸易」免费网站...
惠阳区概况
【概况】惠阳区地处珠三角经济区,毗邻香港,与深圳、东莞相连。全区面积920.2平方公里,辖6个镇、2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省级开发区,户籍人口36.19万人,常驻人口55.15...
惠州市惠阳区质量技术监督局
办公地址:惠阳区投资服务中心(地址:惠阳区淡水立交桥西侧工商银行二楼),联系电话:3779815。法律法规《食品安全法》...
惠阳区_百度百科
惠阳区 惠阳区历史悠久、人杰地灵、资源丰富,是著名历史人物邓承修、邓仲元、叶挺的故乡,是广东著名的侨乡。惠阳于1994年5月撤县设市、2003年6月撤市设区,...
惠州市惠阳区良井中学>>网站首页
良井中学,信息中心,资源中心,图片中心,反馈中心,博客日志,校庆专栏,校友录,图书馆...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