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交通地图 > 临沧市交通地图 > 沧源县交通地图
=== 临沧市沧源县交通地图 ===
=== 沧源县资讯概况 ===
县情概况:沧源是中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是临沧地区唯一的革命老区县,属国家二类边境口岸,境内有享誉国内外的三千年古崖画,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保存完整的原始生态群落,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有古朴的佤族民风民俗,多姿多彩的佤族歌舞,是中国佤族文化的主要荟萃之地,被誉为“崖画之乡”、“动植物王国”、“佤族歌舞之乡”。佤族人民有着光荣的爱国主义历史,20世纪30年代曾发生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沧源佤族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地处东经98°52′~99°43′,北纬23°04′~23°40′之间,东北接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东部和东南部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相连,北邻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部和南部与缅甸国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南北宽47公里,东西长86公里,总面积2445.24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9.2%,坝区仅占0.8%,县城勐董镇海拔为1270米,距省会昆明市886公里,距临沧行政公署所在地222公里。沧源,古时俗称佧佤山区或阿佤山区,也称“葫芦王地”。三国,东晋时期属衰牢县地归永昌群辖区,南朝时属宁州,南诏时属银生节度地,大理国时归属永昌府地。元朝,南部及东北部属木连路军民总管府,西部及中部属孟定路军民总管府,明朝,分属孟连长官司,耿马安抚司,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属镇边直隶厅。民国初年在勐角董土司地设沧源行政委员会,归迤南道管辖。1934年初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班洪抗英事件”,同年设置沧源设治局。1949年4月,佤族武装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推翻国民党设治局,成立了沧源县临时人民政府,归普洱专区辖。1951年成立县人民政府,驻地在现岩帅镇。1952年,划归缅宁(临沧)专区辖,同年12月县政府机关迁驻勐董。1958年9月24日,国务院批准成立“沧源佧佤族自治县”;1963年9月定名为“沧源佤族自治县”,于1964年2月28日正式宣布成立。
旅游资源:(1)崖画谷景区:该区位于勐省经勐来、县城至永和口岸国门长78公里的大峡谷内。面积为64.36平方公里。主要景观有绚丽多姿的岩溶景观、神奇迷人的崖画、千姿百态的古榕、挺拔秀丽的董棕林。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和众多的历史纪念地,以及优美如画的亚热带自然风光。(2)南滚河景区:位于县城西部,主要景观有神奇迷人的自然风光和晨雾、富有典型佤族风情的古老山寨、班洪抗英遗址碑、热带雨林原始植被、野生动物、珍稀植物、富有南国风光特色的热带果林。(3)拉勐河景区:位于岩帅镇境内,主要景观有丰富多彩的植物花卉和险峻陡立的峡谷断崖画及古朴浓郁的民俗风情。(4)班列景区:位于勐来乡境内,主要景观有苍翠茂密的热带雨林、跌荡悬泻的溪流飞瀑,风光旖旎的高山湖泊,是消夏避暑的理想之地。(5)沧源崖画:分布于沧源县的勐来乡、糯良乡、勐省镇区域内,1965年至2000年陆续被发现,目前共发现了15个点,崖画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拔在1000米——2000米之间。15个点共有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共有图形1100多个,画面内容多为狩猎、舞蹈、战争、采集、建筑和村落等。画面布局多采用图解、示意的形式处理空间。图形描绘均作剪影式。画面内容反映了一定的宗教观念,作画的意图和功能具有明显的记事性质。画为暗红色,以赤铁矿粉拌动物的血,用手指或羽毛绘成,据测定。距今约3000多年,1983年1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广允缅寺:位于沧源县城勐董大街北侧,又称“学堂缅寺”,始建于清代,为小乘佛教建筑。距今约170多年,是汉、傣、白建筑工艺和绘画工艺有机结合的独特建筑物。与西双版纳的曼飞龙塔,景真八角亭同被专家们称为南传佛教三大建筑,寺院占地面积219平方米,主殿为穿斗式木架结构,殿堂门窗作透雕装饰,梁坊门柱遍布”金水”图案,技艺精湛,是傣族的传统工艺。殿堂外墙壁及藻井绘有反映佛教教义和社会风俗的人物画。1982年被省文物普查队发现,1988年被批准为省级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沧源木鼓:沧源木鼓存于县文管所内,全县仅存此一枚,已有百年历史。解放前,佤族人视为“通天神器”,并由木鼓而产生了一系列祭祀、舞蹈和传统,鼓身呈舟状,由坚硬的红毛树干雕凿而成,鼓长2.62米,直径0.59米,两端稍细,鼓身有一长2.1米,宽5厘米的音孔腔,内中分两半凿空,分别称公母音腔,公音沉,母音清脆。面对饱经沧桑的木鼓,使人想起先民们围着木鼓跳舞祭祀、祈求平安幸福的场景。(8)勐董水库景区:勐董水库位于沧源佤族自治县城南,是一座集灌溉、防洪、发电和旅游为一体的多功能中型水库。水库于是1997年9月开工建设,2002年3月28日正式封顶,6月20日完成全部外业工作,投资总概算为11580万元。水库景区占地面积为262亩,分为三个景点和一条中心大道。第一景点以娱乐、健身为主,设有打歌场、篮球场、网球场、培训中心、游泳池、垂钓池等各种娱乐、健身设施,是活动的中心。第二景区为葫芦塘,内有佤族的原始民居和原始的生产生活劳动作坊,寓为阿佤人从葫芦里出来后,生活条件逐步发生的变化。第三景点是库门以内的开阔地,这里有传说中牛在洪水中救了佤族人民的塑像,有象征阿佤人过上幸福生活的孔雀开屏等。中心大道从库门起,过三个景点,登327级台阶直达拦河坝顶,整个景区布局合理,花园里遍植佤山独有的乔木灌木,奇花异草。
佤族服饰:佤族的服饰,各地差异很大。据说,佤族的纺织已有200年的历史。那时仅有麻布、木棉布做成的一块遮羞布或短裙。他们普遍穿上衣裙,是近一百多年的事。佤山边缘区(即沧源大部、耿马、双江、澜沧、孟连以及西双版纳的佤族)、镇康地区(即镇康、永德、景东等地的佤族)则更早一些。佤族的传统服饰,以黑色为基调,以自制土布为衣裤的布料。如妇女下裙,多用黑、红、蓝、紫、黄或白的彩线,混纺成条纹花粗布,单幅围裹。不论男女老少,常年跣足。男子的衣着差别不大,常剃光头或留一束长发于脑后。成年男子多缠黑色包头,少数地区也有缠白色包头的。缠红色包头的多为大窝郎(掌管木鼓房的大头人,多为建寨人及其后代)或头人、魔巴(巫师)和猎人头“英雄”。上衣多为无领长袖、左衽布纽或银扣。裤子短而肥大,裤腰卷起来可以包东西。男子一般没有更多的妆饰,个别地方有戴项圈、右手戴手镯的。外出时,身挎背袋、长刀、火枪、弓弩、梭镖、腿缠裹腿,是一副古代壮汉勇士的形象。以头饰为例,有披长发,戴银发箍的;有披长发戴银泡帽的;也有用彩线缠发,盘绕头顶,缀饰毛线彩球的。服装款式也因地而异,有近似汉族的,也有近似傣族的。其中,最古老、最具佤族本色的佤山中心区(即西盟地区)的妇女服饰。这个地区的妇女,喜留长发披肩,头戴发箍,耳坠耳垂,上穿无领短小坎肩,腹部裸露在外,佩带有数个藤篾腰箍,胸前挂着数十串自制的天然果珠或料珠;手臂戴有银镯,下穿开口条纹花短裙,小腿常套很多个漆过的藤篾圈或裹一块护腿布。配搭得十分自然得体,它既适应了阿佤山炎热的亚热带气候,又充分地利用自然物,弥补过去佤山纺织品的奇缺。美丽大方,个性突出,称得上是服饰艺术的杰作。阿佤款式类型阿佤款式主要以阿佤方言区西盟、澜沧为代表。男性剃头旋发(头顶留发一撮,也称魂发),缠包头或戴帽子。包头布一般2-3拃宽(40-60厘米),半排至一排长(100-160厘米),多数黑色,少数白色和红色。男儿一两岁穿耳,穿耳之后佩戴棉线,棉线陈旧断绝,多数则已,少数则以银环代之,至老。上衣为无领或圆领对襟布扣短袖披肩衣。下穿大摆裆肥宽短脚裤,多为黑色或蓝色,布条腰带。女性自小留长发,多数齐肩、少数在腰,头上套发箍,发箍分别为银制、铝制或藤蔑箍等。女性幼年开始穿耳,佩戴耳环、耳链等。颈上佩戴多样,有金制、银制、铝制项圈项链,有珍珠项圈项链,有动物骨胳相串的项圈项链,有竹、藤或金丝草编织的项圈项链等。女性上穿无领短衣或披肩无袖对襟短身衣、下摆齐脐,用小银泡或小银币作钮扣。手上佩戴镯子,多为银镯,其它还有铜镯、铝镯和竹藤、草手圈等。下身穿开口短幅裙,裙长不超过膝盖,或仅盖大腿一半。多为黑色、白色、蓝色、绿色或紫色少许。腰圈套若干个藤篾烤制的腰箍,小腿上也套若干圈,前者起腰带作用,后者起固定裹腿布作用。布饶款式类型以布饶方言区域的沧源东部、澜沧西部为代表。男性,儿童与老者多剃头留旋发,儿童戴帽,老者缠包头,青壮年多为蓄发理头,帽子多为黑色布、绸缎制成,圆形或锥形,锥形顶上着一束蓬松的穗缨须。包头均为黑色,长度一排到二排,绕法物异,绕出三个尖角形,有时在尖头上插上怪羽毛或花卉。男子幼年时多穿耳,但佩载耳饰者极少。上衣为黑色圆领,衣袖宽而长,右开大襟或无披肩对襟衣裳,布条纽扣。一般多穿内衣,颜色多为白色,也有其它颜色。下穿宽腰、大吊摆裆肥大长脚裤,黑色或蓝色,腰带多为布带。中老年人多扎小腿绑带,手上多佩戴手镯,多为银镯,其次为铜、铝镯,也有佩载手链者。
沧源崖画:沧源崖画是距今三千多年历史的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物。沧源崖画自1965年被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汪宁生教授发现以来,至今共发现15个崖画点,它们主要分布于我县的勐省镇、糯良乡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乡——勐来乡,各个崖画点的内容大同小异,和你们现在看到的差不多,这一号点的图案比较完整、集中。崖画分布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处海拔为1000米——2000米之间,崖画一般绘于垂直、平整的石灰岩崖面上及岩溶峭壁,距地面高1——8米,图象大的约30厘米,小的约5厘米,各点崖画面积大小不等,大的约80余平方米,小的不足1平方米,其颜色都为暗红色,据说是用赤铁矿粉与动物血调合而成,崖画题材有人物、房屋、器具、动物、神话人物等,目前,15个点的崖画面积约5,00平方米,可辨认的图象共约1100多个,其中人物约占74%,其它统占26%。画面呈现内容涉及狩猎、放牧、村落、战争、舞蹈、杂耍等;崖壁上有一道石门,有关这石门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过去,佤族祖先的生产生活方式非常落后,他们仅以采集野果,狩猎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很贫穷。一位名叫艾惹的男孩就决定去寻找可以让人们致富的方法,他踏遍了千山万水,走过一年又一年的春夏秋冬,一天,他来到了一座石崖下,走着走着,突然听到有人在召唤他,声音由远而近,他抬头一看,石崖忽然敞开一道石门,与此同时,他被一股力量牵了进去。石门里还有一道门,门口站着两位如花似玉的年轻姑娘,她俩用那动人可爱的笑脸迎接男孩进门。进门后,男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院子里长满了奇花异草,还发出闪亮耀眼的光,他觉得身临世外桃源。随同两位姑娘进入客厅,客厅四面金壁辉煌,厅里坐着一对老年男女,可知他们是两位姑娘的父母。两位老人看见家里来客,便同时站起来迎接,请他坐在银制的靠椅上。两位姑娘一位忙着倒茶,一位忙着拿烟酒瓜果,一同摆在男孩的面前。之后,姑娘的父亲开始说话了。沧源崖画的发现,对研究我国西南边疆及毗邻的东南亚地区古代民族的历史、宗教及文化艺术提供了形象的资料。是一幅完整记载古代历史、社会、生活、习俗的画卷。目前,沧源崖画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翁丁原始村落:翁丁的“翁”为水,“丁”为接,翁丁,意为连接之水。该地有几条小河相互连接,以此得名。翁丁原始村落距县城30公里,属勐角乡管辖范围,共有98户人家,400多人。因为该村到目前为止还保留着许多佤家的传统习俗和信仰而称之为原始村落。寨桩是佤家的一种图腾崇拜,一般位于寨中央的打歌场,代表着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最高的那杆是用龙竹制的幡杆,顶部有几圈竹篾做的饰物,上部故意插些刺刺的篾条头子,这既是饰物,又是避邪的物器,就像汉人用艾蒿避邪,桃树驱鬼,门神护家一样。篾圈下面,有一尺长的木船,代表着一帆风顺,木船下面,有一条木鱼,代表年年有余,有船就有水,有水就有鱼,这预示着全村风调雨顺、万事大吉。幡杆旁,是棵人高的木塔桩,雕刻极粗犷,全是用斧头砍凿成的,塔身被生石灰刷过,洁白如银,木塔上还刻了一些特殊的图案,有圆点、方块、三角块、条块,分别代表世上人间赖以生存的天地山川和一草一木。木塔幡杆旁,还有一个木桩,顶上钉了个木盆,这是赕佛用的木盆。杆脚下有个鹅卵石代表着寨心。每逢节日吉庆还要在竹杆上挂一条五尺长的白布幡,这又容纳了小乘佛教的礼俗。这时,家家户户都带着食物来供奉寨桩,寨桩周围堆满了食物,插满了许多祭鬼神的小三角旗,然后,全村老老少少围着寨桩载歌载舞共庆一年的丰收,乞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等。因此树有寨桩的广场,既作为全寨祭神、祭鬼,举行宗教仪式的重要场所,又作为全村寨佳节聚会、歌舞欢庆的理想之地。翁丁的寨桩充分说明了佤家有自己的信仰,自己的追求,坚信自己的传说,寄托了一种美好的愿望,寄托着一种诚恳的期盼和追求。
沧源县荣获“中国最具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组图)_网易新闻...
2011年01月19日...沧源县荣获“中国最具民俗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组图),沧源 民俗文化 ...近年来,沧源县在各大旅游评选活动中崭露头角。2009年第五届中国节庆...
沧源县县城怎么玩?
或者家里人喜欢唱歌的话就去KTV唱唱歌.沧源你等摸涅黑节再去嘛。。好玩的很哦。。好像是5月初。。好久没去云南都忘了。呵呵 那快点来,好玩呢 沧源县县城怎么玩?...
2010年沧源县地图最新版
全面详实的沧源县地图,为您提供临沧详细地址查询,如街道、景点、餐馆、学校等,并支持临沧地区点到点公交路线、驾车路线查询,令您的出行更加方便快捷。...
临沧市沧源县商业信息,提供最新临沧市沧源县商业服务信息城际...
城际分类网临沧市沧源县商业信息频道,为你提供最快最新临沧市沧源县商业服务信息,是临沧市沧源县商业信息及临沧市沧源县商业服务信息免费发布和查询的首选平台。...
临沧新闻网
沧源县"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项目总投资22121.89万元,覆盖沧源县3乡(勐角乡、勐来乡、糯良乡)的16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111个村民小组,...
桥头堡建设中的新临沧_沧源县_云南网
桥头堡建,临沧,沧源县,云南网...·沧源县地方税费收入稳定增长·沧源佤族自治县“十一五”工业经济平稳发展·沧源实施新家园行动计划旧城改造出成效 ...
中共沧源县委 沧源县人民政府面向全国诚聘中学校长
中共沧源县委 沧源县人民政府面向全国诚聘中学校长 为振兴佤山教育,决定面向全国招聘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民族中学校长一人。一、应聘要求 应聘者为国内普通高级...
沧源佤族自治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沧源县辖有3镇、7乡:镇:勐董镇、岩帅镇、勐省镇。乡:单甲乡、糯良乡、勐来乡、勐角乡、班洪乡、南腊乡、班老乡。[编辑]官方网站 沧源县政府网 沧源佤族自治县是...
沧源县特产网__临沧沧源县特产大全
沧源县特产,临沧沧源县土特产,沧源县特色美食,沧源县小吃,博雅特产网为您提供沧源县特产的详细介绍及相关资讯...
沧源县电力公司s--火车票网
沧源县电力公司s--火车票网...企业黄页 企业信息 企业名称勐懂街/邮政编码677400 办公电话7121345 企业介绍...
临沧沧源县:阿佤山原生态民俗特色旅游火热(图)--普洱市人民...
位于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深处的勐角乡翁丁古寨比平日热闹了许多,每天来访的中外游客超过千人。有着千年历史的翁丁古寨至今仍然保持着特色浓郁的佤族山寨原...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