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土壤:市区土壤主要有潮土、砂姜黑土、褐土和黄褐土等4个土类,黄褐土、潮褐土、潮土、灰潮土、湿潮土、盐化潮土、砂姜潮土、壤质潮土、黏质潮土、黑底潮土、壤质灰潮土、黏质灰潮土、冲积湿潮土、氯化物盐化潮土、砂姜黑土、青黑土、覆盖砂姜黑土、石灰性砂姜黑土、石灰性青黑土、覆盖石灰性砂姜黑土等20个土属。主要壤质是洪水冲积性黄褐土和砂质洪水冲积性潮褐土。由于受气候、大地构造、黄河和沙颍河冲积及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影响,市区土壤大致以沙颍河为界,以南多为砂姜黑土;以北是在黄河历代南泛的冲积物上经过人们辛勤耕耘形成的潮土,约占全市总面积的77%以上。这两种土壤土质疏松肥沃,都适于农作物种植,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 自然环境:地貌:川汇区地属黄淮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然坡降为1/5000-1/7000。海拔高度为35.5-64.3米。大致以川汇区至太康一线为界,线西海拔高度为50—64.3米,自然坡降为1/5000-1/6000;线东海拔高度为35.5-50米,自然坡降为1/6000-1/7000。全市地貌特点是大平小不平。整体地貌平坦,但受外力作用,岭岗和洼地微地貌广泛发育,改变了平原地貌的单一形态。按照河南省地貌区划和等级系统划分,市内以沙颍河为界,以北为黄河冲积平缓平原区,以南为淮河及其支流冲积湖积平原区。 经济发展:2004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49.95亿元,比上年增长1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42.5%;第二产业增加值23.02亿元,增长22.4%;第三产业增加值23.55亿元,增长11%。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619元,增长10.8%;农民人均纯收入3189元,增长1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21亿元,增长12.9%。区属固定资产投资总额8.2亿元,增长34%。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区属工业完成增加值6.34亿元,增长11.8%,其中区属限额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2.14亿元,增长22.8%。产销率达99.3%,增长1.3%。企业改制平稳推进,本年完成了对3个企业的改制,对20个已改制企业进行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一批企业通过改制重新焕发出生机和活力。民营经济再上新台阶。新增民营企业52个,总数达到356个;新增个体工商户1053个,总数达到9066个;新建市场、专业村7个,总数达到40个。全年完成各项税收6118万元,增长21.8%,首次突破6000万元大关。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发展精品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较好形势。全区实现农业增加值3.38亿元,增长42.5%。夏粮单产创历史最高水平。畜牧业生产克服了禽流感、饲料涨价等不利因素,实现产值6874万元,增长4%,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项目建设势头强劲。全区总投资500万元以上各类新上、续建、竣工项目69个。总投资20亿元的大型物流中心———中原国际商贸城被列为省、市重点项目,一期已完成投资2.2亿元。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沙北三路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川南工贸城和行政新区建设稳步进行,工业园区建设已经启动。全年完成城市基本建设投资3.46亿元,硬化小街小巷路面1.2万平方米。财税工作扎实有效。本级财政收入完成8867万元,增长21.8%,超年度目标1165万元。对外开放步伐加快。立足区位优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全年共签订招商引资协议78个,协议资金88.3亿元;合同42个,合同资金45.6亿元;实际落实项目73个,到位资金10.03亿元,占市下达任务的125.4%;引进外资433.36万美元,占市下达任务的216.7%。全年外贸出口达到680万美元。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平稳完成搬口乡的整体交接工作。积极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申报省级科技项目12个,5项科技成果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拆除学校危房5000平方米,新建教学楼8400平方米。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举办大型体育活动6次。在省级比赛中获金牌2枚、银牌5枚。被评为全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工作先进单位。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发放率均达100%。城市居民“低保”对象达到13625人,做到应保尽保。川汇区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名胜古迹有关帝庙。川汇区地理环境优越,一望无垠,土层深厚肥沃。沙颍河蜿蜒区内,为全区农林渔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川汇区农业发展,是粮、棉高产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烟叶等。养殖业主要有猪、牛、羊等,现已成为国家和河南省重要的小麦、棉花、槐山羊皮、生猪、黄牛等商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林业发展形势喜人。川汇区工业发展迅速,产值连年高速递增。现已建立了以电办机械、纺织印染、食品酿造、裘皮制革为支柱的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一批骨干企业和名优产品享誉海内外。河南康鑫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高科技产品光缆已进入国家干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川汇区的基础设施日益完善。西部紧靠京广铁路大动脉,北部许(昌)郸(城)窄轨铁路横贯东西,南部漯(河)阜(阳)铁路穿境而过。南(京)洛(阳)高速贯穿南部,大(庆)广(州)高速纵贯南北,还有刚刚完工的商(丘)周(口)高速,打开了连通了连霍高速的通道。三条高速在川汇区汇集,形成环城高速。沙颍河刘湾港二期扩建工程的沈丘过船闸已经竣工,郑埠口枢纽工程和周口港已纳入国家计划。工程竣工之后,水上运输由周口启航,经淮河、长江可直达南京、上海。全市电力供应充裕,网路火电和地方电联网联起套。邮电通讯发展迅速,连接全市城乡的十万门程控电话直拨国内外,INTERNET已进入千家万户。灿烂的历史文化,丰富的农业资源,蓬勃发展的工业以及优良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加拿大、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市的客商前来投资办企业。目前,三资企业已成为全市出口创汇的主力军,焕发出勃勃生机。 历史沿革:据史料记载,明朝初年,附近农民为了交换农副产品,在沙河北岸依岸建寨,形成自然双日即使,名为永宁集(今西老寨)。集上设有乡里。该集归属淮宁(今淮阳县)与商水两县分治。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由于开发了淮河、颍河、贾鲁河漕运,沙河南岸子午街(今老街)又新开辟了一个贸易市场,形成单日集。由于永宁集与子午集为沙颍河所阻隔,商旅不通,物资交流不便,始有一周姓船户(口传周国昌,无文字根据)冲子午街北口辟一渡口,以摆渡来往客商和交流物资。时人称该渡口为“周家埠口”,亦称周家渡口,周家口即由此而得名。明成化年间(1465年—1487年),贾鲁河始通周家口与沙河汇流,使得舟楫可以直通朱仙镇。对着航运的发展,来周家口定居者日益增多,遂在沿河之岸傍水形成市区。明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周家口更趋兴旺,三岸兴起,商务颇盛。一些商贾大户开设了陆陈、茶麻、杂货、中药等行店。由于货场转运频繁,货物数量巨大,为适应市场之需又在沙颍河上开辟了义渡口。清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清廷定都燕京之后,社会秩序日渐稳定,周家口市场相应随之繁荣。一时间外省商家竞相前来经营,农副产品粮、棉、麻以及皮毛等纷纷聚此交易,市场逐日扩大,行业增多,货物吞吐量之日而上,从而使得原有埠口满足不了物质转运与过往商旅之需,人们又先后开辟多处渡口,并依岸居住。于是,沙河两岸房街相连,形成了永宁集东西长达3余华里的繁荣景象。康熙初年,商水县设置24地方。永宁集与周家口各位其地方之一。永宁集地方1132户,周家口地方1919户,可见当时人口之众。与此同时,陈州管粮州判治所原在今淮阳县城内,康熙九年(1670年)则移至周家口,以统管全镇市面。由于战乱停息,社会安定,农业发展较快,周家口商务随之臻于鼎盛时期。当时六安的茶麻、两湖的竹木,两广的纸糖、天津的食盐、山西的铜铁、豫西的山货、太康的棉花、淮阳的金针菜及附近的皮毛、粮油、牲畜等均在周家口市场交易,日成交额可达80万(银币)左右。牲畜交易更为广泛,骡马行达180余家,有“南牛北马”之称,旺季日成交达6千余头。此时,周家口方圆粮食交易亦为大家,有大型行庄28处,粮坊80余家,年成交达1亿公斤以上。商业的繁荣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者一时达到数千户,使得人口急增至20万人。当时,已形成经营货场和生产品种分行就市的局面。镇中116条街巷,不少以行业命名。同时,在周家口定居的各省商贾分别募捐,兴建同乡会馆近10处,手工业捐资修建庙宇达50座。周家口发展成了舟车辐辏、北通燕赵、南达江楚、西连秦晋、东至泗河的繁荣商埠,成了当时与朱仙镇、道口镇、赊旗镇齐名的河南四大名镇之一。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年—1874年),清廷腐败,兵连祸结,生灵涂炭。咸丰元年(1851年—1860年)十年,捻军四次攻占周家口。清廷为消灭捻军,于咸丰八年冬开始修筑周家口南、北两寨,并重修了西寨。同治四年(1965年)两江总督曾国藩为镇压捻军,曾奏定“剿捻”方略,以安徽临淮、山东济宁、河南周家口、江苏徐州四镇各驻重兵,一省有急,三省往援,并以周家口最为紧要。曾国藩还亲驻周家口,指挥围剿捻军,周家口陷入战火之中。连年的战祸加之清末京汉、津浦铁路相继修成通车,周家口的航运和商业渐渐走向衰落。特别是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国民党扒开花园口黄河大堤,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日军侵占周家口并于同年6月28日扒开沙河堤防,周家口连年处于水患战乱之中,更加走到衰落的顶点,尽失昔日的繁荣。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以前,周家口地域属于淮阳、商水两县分治。1948年1月17日,周口市人民政府成立,归属淮阳行政专员公署管辖。1952年6月10日,撤销周口市建制改为周口镇,归属许昌地区商水县管辖。1953年11月10日恢复周口市建制,仍归许昌地区管辖。1958年4月7日,再次撤销市建制改为周口镇建制,重归商水县管辖。1965年6月15日,周口地区专员公署成立,署地设在周口镇。周口镇成为周口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年11月25日周口镇改为专辖镇县级建制,与商水分署办公。1980年9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再次恢复周口市建制。2000年6月8日,国务院批准:(1)撤销周口地区和县级周口市,设立地级周口市。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川汇区。(2)周口市设立川汇区,以原县级周口市的行政区域为川汇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老街。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川汇区总人口323738人(按当年行政区划;单位:人),2005年,周口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情况:川汇区撤销蔬菜乡、南郊乡、搬口乡,分别设立相应街道办事处(城东、城南、城北、搬口4个街道)。2006年4月,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原商水县的李埠口乡整建制划归周口市川汇区管辖。2011年6月13日,河南省民政厅批复(豫民行批[2011]58号),经河南省政府批准,同意将淮阳县许湾乡整建制划归周口市川汇区管辖。区划调整后,川汇区辖12个街道办事处2个乡,其中,文昌街道、搬口街道、许湾乡委托周口市东新区管理。经济开发区下设金海路办事处、太昊路办事处、淮河路办事处。 |
中国中小企业川汇区网 中国中小企业川汇区网...主 办:川汇区中小企业局电 话:0394-8390600... |
川汇区点评_川汇区旅游点评_川汇区旅游评价_同程网 川汇区好玩么?川汇区点评是同程网友根据亲身体验的川汇区旅游经历对川汇区景点、酒店住宿、交通、购物、美食、娱乐、地图等实用旅游信息发表的川汇区旅游评价,为您... |
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光明商行--公司首页 地 址: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八一北路北花园 邮 编:466 联系 人:黄光明(先生)电 话:86-0394-8594687,13839401828 传 真:86-0394-8594687... |
川汇区财政局 本报讯 市委二届九次全会以来,川汇区财政局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结合财政工作实际,从“五个强化”入手,明确总体目标任务,采取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 |
川汇区爱情速配,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河南周口市川汇区...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川汇区爱情速配,周口市川汇区爱情速配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周口川汇区二手车公司-网邻通 周口川汇区二手车网邻通为您精选了大量通过信用认证的周口川汇区二手车公司,您可以查询到周口川汇区二手车公司的企业简介、业务范围、信用认证、联系方式等信息。... |
周口市川汇区电子地图,城市旅游地图,在线区县市道路交通地图-... 周口市川汇区电子地图,城市旅游地图,在线区县市道路交通地图查询...周口市川汇区城市电子地图,旅游地图,交通地图 周口市川汇区城市相关信息 电话区号0394东经... |
川汇区川汇区旅游,川汇区自助游、自驾游 米胖网川汇区旅游频道提供了最新川汇区旅游攻略、川汇区旅游景点和川汇区旅游线路等信息,您的出行指南。... |
川汇区火车票代售点_川汇区火车票代售点_川汇区火车票预订_一起... 拥有最新最全的川汇区火车票代售点的地址、川汇区火车票代售点查询、川汇区火车票预定信息,一起游火车票频道为您出差旅游提供便捷的火车信息。... |
周口川汇区酒店 周口川汇区酒店,艺龙旅行网提供周口酒店详细介绍,周口酒店最新价格及优惠,周口酒店电子地图,周口酒店用户评论.商旅出差,旅游度假,免费预订查询周口酒店宾馆... |
周口川汇区天气预报10天-周口川汇区未来5天、7天、10天天气预报... 周口川汇区天气;天气预报频道为您提供周口川汇区未来5天、7天、10天的天气预报。如果您要到周口川汇区旅游,请关注周口川汇区最近的气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