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沿革:春秋时,境域属鲜虞国。战国时,县境初属中山国,后归赵国。秦时属巨鹿郡。西汉始置安平县,并于县治西南25里处角邱置谷邱县,均属涿郡。新莽时,安平称广望亭。东汉初,复安平县原名,并废谷邱县。建初四年(79年)隶乐成国。延熹元年(158年),安平初属安平国,后隶博陵郡,郡治安平城。统安平、安国、南深泽、饶阳四县。三国魏时,安平仍属博陵郡。晋时,于安平置博陵国。统安平、饶阳、安国、南深泽四县。北魏、北齐、北周时,安平皆属博陵郡。郡治仍在安平县城。隋开皇三年(583年)罢郡设州。安平改属定州,十六年(596年)更属深州。大业二年(606年)还隶定州。三年(607年)废州置郡,定州改为博陵郡。大业九年(613年)改博陵郡为高阳郡,安平仍属之。唐武德四年(621年),安平改属深州,州治初为安平,寻徙饶阳。贞观十七年(643年)废深州,安平还属定州。先天二年(713年)复属深州。北宋、金时,安平属深州。元太祖十九年(1224年)废深州,安平改隶南平州,并为州治,领饶阳。太宗七年(1235年),南平州废,安平复隶深州。中统二年(1261年)改隶真定路晋州。明时,安平县属真定府晋州。清初,县仍隶晋州。雍正二年(1724年)六月改属深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州制,县属直隶省范阳道,次年范阳道改为保定道,安平仍属之。民国17年(1928年)7月,直隶省改河北省,直领安平县。民国26年(1937年),县划归河北省第十督察区。民国27年(1938年),安平县抗日政府建立,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同年9月属冀中区二专区。民国29年(1940年)秋,属冀中区八专区。民国33年(1944年)6月,改属冀中七专区。民国35年(1946年)7月,又改属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7年(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安平属华北行政区冀中区九专区。民国38年(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县划归河北省定县专区。1954年4月24日,定县专区撤消,安平县划归石家庄专区。1958年11月5日,安平并入深县,1961年4月底复设安平县(含原饶阳辖区),仍属石家庄专区。1962年1月,饶阳从安平析出,县恢复原建制。同年6月17日,安平改属衡水专区。1970年,衡水专区改称衡水地区,仍属之。安平县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衡水市建置最早的县。安平县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河北省第一个中共县委在安平建立,全国农村第一个党支部在安平台城村建立;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冀中区党委、冀中行署、冀中区支部均在此创建;合作化时期,被毛泽东主席誉为“全国五亿农民的方向”的初级合作社典型就出自安平县南王庄。 生猪产业:安平结合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强龙头、育龙身、壮龙尾、细化产业分类,延伸产业链条”的基本思路,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把发展生猪龙型经济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调整的重大举措来抓,通过加大工作力度,狠抓项目建设,不断强化服务,优化环境,有力的促进了全县瘦肉型猪产业快速发展,确保了农民收入的稳步增长。目前,全县已拥有国内规模最大的现代化养猪场1个------京安猪场,年出栏商品猪10万头,种猪3万头;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的大型养猪场16个,千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30多个,养猪重点村80多个,从事养猪业的农民达3万多人。全县生猪产业形成了“一龙、十强、百村、万户”的龙型经济格局,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示范县”和“省级龙型经济”。2003年全县出栏商品猪65万头,实现销售收入5.2亿元,为农民提供人均纯收入400多元,占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6%。1、抓龙头,增强辐射带动力。建设龙头企业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关键环节,多年来,我们一直把培植内联千家万户,外联国内外市场、具有引导生产和提供服务等多种功能的龙头企业作为带动生猪产业化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加强龙头企业建设,提升龙头企业的辐射和带动力。一是抓机遇,组建龙头企业。1994年,我们抓住北京生猪基地外移的机遇,与北京市二商局共同投资1400万元建立年出栏5万头商品猪的大型股份制养猪场------京安规模猪场。后又投资2100万元进行了二期扩建工程,使商品猪年出栏增加到10万头规模。京安规模猪场建成后,有效地带动了全县养猪业的发展,全县迅速涌现出了一批万头、千头、百头规模猪场。二是拓规模,组建产业集团。为了把全县生猪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1997年,我们以京安规模猪场为核心企业,吸收6个万头猪场、15个千头猪场,100多个百头猪场组建了京安畜产集团。1998年又先后投资600万元和2700万元建设了三期和四期工程,分别建成了年产祖代种猪1400头、父母代种猪8000头的大型种猪场和中比合资斯格种猪有限公司。经过几年的努力,京安集团由一个自繁自养的规模养猪场发展成为集种猪繁育、商品猪生产、高科技开发于一体的现代化瘦肉型猪产销集团。相继被省政府命名为“优秀龙型企业”,被北京市列入“菜篮子”工程,被原国内贸易部确定为“生猪活体储备基地”,2000年又被国家八部委联合评选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百强”。三是搞联合,组建上市公司。为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农业资源,实行强强联合,优势互补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战略,1999年底,京安集团与衡水老白干集团和河北农大高新技术开发总公司等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了“河北裕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经过多方准备,裕丰公司4000万A股股票于2002年10月29日在亚洲最大的证券交易市场------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公司的成功上市,填补了衡水市空白,标志着公司进入了一个发展新阶段,这对我县瘦肉型猪龙型经济的发展必将起到进一步示范和推动作用。继京安集团之后,我们又与京津等地协作,先后建成了京武、京隆、养殖开发中心等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形成了县有大龙头、乡有小龙头的发展格局,有效地辐射和带动了全县养猪业的发展。2、抓科技,提高品种质量。我们始终把依靠科技提高生猪品质作为促进养猪业增长方式的根本措施来抓,确保生猪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强劲的竞争优势。一是坚持以优取胜,狠抓生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依托京安集团等龙头企业的良种优势,全部淘汰了原来的二元杂交猪,代之以国内最先进的三元杂交猪,逐步建起了比较完备的良种繁育体系,形成了以京安集团为龙头,以各规模养殖场为二元扩繁基地,以斯格、杜洛克、长白、大约克等市场前景好的品种为发展方向的良繁体系框架。特别是1998年,我们投资2700万元与比利时斯格遗传技术公司组建了河北斯格种猪有限公司,建成了世界第七个、亚洲唯一的斯格核心群种猪场,并发展成为全国品种最全、质量最优的瘦肉型猪良种繁育中心。现已繁育曾祖代种猪2000多头,祖代种猪1万多头,启动了父母代种猪生产,已达2万头规模,该品种已在全县乃至全市扩繁推广,并且辐射到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三年内可全部更新村、户生猪养殖品种,使全县商品猪优质率达到100%,全部实现斯格化。二是建立国内权威的瘦肉型猪研究机构。在河北斯格种猪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我们坚持产学研相结合,以龙头企业为依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形式,从中国农科院、北京农科院、河北农大等国内科研院校聘请知名专家学者组建了以吕志强、李红岩等4名国家级研究员为骨干的瘦肉型猪研究机构。先后研究出了“猪群整顿和核心群的培育”、“种猪引进和扩群”、“提高仔猪成活率”等科研成果,受到国内外关注。另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入世”需求,我们又于今年8月9日至11日组织了由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分会、北京种猪生产者联合会主办,京安集团、中国种猪信息网承办的全国养猪企业家高级论坛会??安平峰会。全国各地专家共150多人出席了会议,就当前养猪生产流行性病、规模化养猪场疫病净化与防治及信息技术在养猪业上的应用等问题进行了研讨,进一步促进了我县生猪养殖科技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种猪性能测定,确保种猪质量。投资350万元新建了种猪测定中心,引进了种猪性能测定的先进仪器设备,对整个测定过程实行微机化管理,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BLUP方法进行育种评估,使最佳基因行到有效利用,提高了种猪质量,为高品质商品猪的生产提供了保障。四是推广生猪标准化生产。对生猪的品种、营养、环境、管理等进行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农业行业NY5027、5030等标准组织生猪生产,由龙头企业对养殖户实行统一供应种猪、统一饲料配方、统一技术服务、统一防疫灭病,确保了无公害安全生产,有效保证了生猪品质。多次成功完成“两会”的特供任务和第二十一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特供任务,也是中共十六大的生猪特供基地。五是大力进行优种猪配套技术的研究推广。我们采取县校结合的办法,与河北农大共同承担了“良种猪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县”这一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借助河北农大的技术力量,充分利用京安集团的人员、场地、良种及配套技术等优势条件,以县畜牧服务中心为核心,在全县大力推广普及科学饲养管理知识。并在县电视台“金钥匙”专栏举办专题讲座5次,累计发放科普资料5万份,举办专题培训班20次,培训专业技术人员500多人。通过良种猪及配套技术推广示范县项目的应用,改良了生猪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每头商品猪平均增收达200多元。3、抓机制,壮大产业规模。为了实现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的有效链接,我们积极探索企业与农民双赢的利益联结机制,优惠互利,联手发展。一是建立分场。以京安集团为首的几家重点龙头企业直接投入原种猪帮助建立分场,对分场生产过程中需要的种猪、饲料实行记帐式管理,并负责人员培训、技术服务和商品猪销售,分场财务独立核算,利润与总场分成。目前,仅京安集团就建成分场6个,促进了全县瘦肉型猪生产向着优种化、工厂化的集约增长方式转变。二是签定合同。为带动广大农民群众发展生猪养殖业,在建立分场的基础上,我们又采取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签定产销一体化合同的利益联结机制。龙头企业向养殖户提供种猪、饲料和防疫灭病技术,养殖户负责仔猪繁殖、育肥,育成后龙头企业按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建立起以销售为纽带的利益联合体。有效地推动了村户生猪品种的更新与商品猪的销售。目前,全县已有徘徊、后铺、徐町、赵院、北油子等36个村与京安集团、京武猪场等龙头企业签订了产销一体化合同,辐射带动6000多家农户发展瘦肉型猪生产。三是实行寄养。在全县生猪产业的过程中,很多农民参与生猪养殖的积极性很高,但苦于没有资金,不能购买种猪从事养殖。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又采取了实行分户寄养的办法,即由具有一定规模的猪场负责提供种猪和仔猪,实行分户寄养,育成后猪场负责回收,给寄养户一定报酬,建立起了松散联合体,从而带动农民从事生猪养殖业。目前,全县已有500多个养殖户与京安、京武等猪场建立了寄养关系,有力地推动了优种猪的普及与推广。四是成立协会。为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我们在县城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建立了生猪生产专业协会;在乡镇以基础母猪繁育场和养猪大户为依托,建立了专业分会。协会负责推广“三供、一保、五到家”服务,即供仔猪、供饲料、供技术,保销售,送仔猪到家、送饲料到家、送技术到家、信息服务到家、产品回收到家,为优种猪推广架桥铺路,为增加农民收入提供全方位服务。4、抓服务,创造宽松环境。我们把实施生猪富民工程作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大事来抓,全力做好协调服务工作。一是强化领导。县成立了县长为组长,吸收农业、贸易、畜牧、科技、土地、电力、环保、粮食、金融等部门为成员的生猪产业化领导小组,并设立了生猪产业化办公室。同时,实行领导包扶责任制。五套班子领导、各乡镇党委书记每人联系一个规模猪场或养殖大户,帮助解决实际问题,有力地推动了生猪产业化进程。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县建立了生猪产业化专项基金。同时,农行、信用社每年拿出一定规模的低息贷款,优先扶持优质瘦肉规模猪场和养殖大户。去年又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加快生猪富民工程的十条规定》。凡是从县内龙头企业新购进优质种猪的农户每头补助100元;京安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向农户出售种猪时,每头暂少收200元,交售商品猪时扣回,并通过签订协议,对全县商品猪实行包销;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随意到生猪养殖企业或养殖户收费、罚款;对运送生猪的车辆不准查、扣、罚;为养殖户免费举办养猪技术培训,常年进行巡回技术指导等。这些优惠政策的制定实施,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养猪业的迅猛发展。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养猪业的整体规模,增强了发展后劲。三是宽松环境。各乡镇、各部门把支持服务全县瘦肉型猪发展作为已任,放宽思路,优化环境,强力扶持。如土地部门积极为生猪生产解决占地;电力部门为生猪生产提供农业用电,并优先安排电力供应;粮食部门本着方便农户的原则,接受委托,积极收购储存饲料粮;信用联合社为养殖户发放小额信用贷款;各执法执纪部门也对全县生猪生产大开绿灯。为全县生猪产业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促进了生猪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安平古八景:一,仙台积雪、二,北寺晚钟、三,康村晚渡、四,龙井涌泉、五,紫荆晴翠、六,孝林夕照、七,滋河月夜、八,义门秋雨、 经济发展:安平县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和“国家生猪活体储备基地”,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也是河北省首批22个扩权县之一。该县大力实施“开放兴县、特色兴县、科教兴县、信息兴县”四大主体战略,形成了以丝网及深加工、生猪养殖两大产业为主导,汽车配件、卫生洁具、化工等多行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县域经济始终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综合经济实力一直在全市名列前茅。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58.4亿元,比2005年增加8.13亿元,年均增长13.6%;三次产业比例达到12.3:55.6:32.1,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财政收入完成26925万元,比2005年增长2925万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8.5亿元,比2005年增加2.25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35亿元,比2005年增长3.68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416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5.6%和7.2%。今年一季度,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1.36亿元,同比增长7.1%,财政收入9674万元,同比增长33.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23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93元,同比分别增长9.8%和3%。投资500万元以上的61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其中总投资10.8亿元的重点项目7个,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8%。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形势下,安平县克服了种种困难,使全县经济继续得到了良好发展。 |
安平县鸿大龟甲网厂 安平县鸿大龟甲网厂为主要生产龟甲网的独立法人企业,我厂专业生产龟甲网,锚固钉,不锈钢纤维,成立于1985年,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厂房面积1200平方米,固定资产... |
安平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安平县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导航,关于「安平县」的其他意思,详见「安平县(消歧义)」。安平县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一个县。... |
安平县军友网栏厂 河北省安平县军友网栏厂成立于1998年,位于中国著名的"丝网之乡"--河北省安平县。安平县军友网栏厂是一家专业生产护栏网、公路护栏网、铁路护栏网、防护网、桥梁防护... |
不锈钢丝网|镀锌丝|金属丝网|铁丝|铜丝|圆孔钢板网-安平县春天... 安平县春天金属丝网厂,主要生产“春天”牌系列丝、网及丝网深加工产品。主要产品有金属丝网,镀锌丝,铁丝,铜丝,黑丝布,席型网,刺绳,铜丝网,不锈钢丝网,圆孔钢板网,分... |
安平县杰隆丝网厂 安平县杰隆丝网厂位于世界最大的丝网生产基地,拥有中国的“丝网之乡”美誉的河北省安平县境内。专业生产各种公路护栏网、铁路隔离防护网、机场隔离网、围网、围栏网... |
钢格板|钢格栅板|钢格板-安平县泽鑫钢格板厂 安平县泽鑫钢格板厂主要生产钢格板,钢格栅板,热镀锌钢格板,复合钢格板等产品。产品全部通过yb/t4001.1-2007国家标准。是您选购钢格板产品的首选厂家。联系电话:0318-... |
钢板网_铝板网-安平县东会沃钢板网厂 安平县东会沃钢板网厂位于河北省安平县境内,隶属于安平县三强金属丝网制造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自成立以来企业不断发展,现有员工90名,一厂二厂总占地面积38000... |
过滤片|滤筒|筛网|滤网|席型网|安平县雅正五金网类制品厂 我厂专业生过滤网系列。产品有:不锈钢网、铜网、药筛网、微孔板、滤片、滤筒、过滤片、等以及各种护栏网系列及丝网工艺品、丝网深加工产品等... |
安平县彤瑞网业有限公司 安平县彤瑞网业有限公司创建于2000年,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主要生产防护网、丝网过滤材料、异型网。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园林防护... |
冲孔网|轧花网|电焊网|安平县胜航金属丝网制品厂 安平县胜航金属丝网制品厂系成立于1997年“安平县胜航冲孔网厂”改制后成立的一家大型生产型企业,经过我们辛勤的努力和发展,从原来的陈旧设备发展到现在国内最先进... |
安平县德诚利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河北省安平县红旗街交通局西88米路南 Email:info@dechengli.com 一分厂地址:安平县为民西街严疃工业区二分厂地址:安平县与深州市界碑北500米路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