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渔亭镇:渔亭镇位于黄山市西部,黟县、休宁、祁门三县交界处,是黟县南大门,距离县城13公里,距离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仅40公里,离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10余公里,慈张公路、皖赣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与道教圣地齐云山接壤,西与国家级森林公园──牯牛降为邻,黟县火车站座落境风,素有“七省通衢”之美称,是皖南商品重要集散地,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渔亭镇面积69.3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1个居民队,2681户,11159人。山场面积804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9%,耕地面积10400亩,其中水田6150亩,茶园6000亩,桑园1500亩。 西递镇:西递镇原名东源乡,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1998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递镇。西递镇位于皖南黟县东南部,处于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经济圈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外交通便捷,距县城仅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递人民紧密结合镇情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不动摇,历经改革开放之初的“农业稳镇,旅游活镇,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到开展旅游二次创业,实施“旅游强镇,蚕桑富民,打造名镇名村”的工作目标,再到主动融入黄山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倾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镇”,全力构筑“国际乡村旅游重镇”的宏伟目标,形成了旅游和蚕桑两大支柱产业,实现了镇域经济一次又一次跨越。经济概括:近年来,西递镇依靠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制订了以农稳镇、以旅兴镇、以商活镇的战略方针,全力打造“国际乡村旅游重镇”。2009年西递镇全年财政总收入1502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6352万元,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6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5元。旅游业是西递镇的支柱产业。自1986年以来,西递村依托独特、珍贵的古民居资源大力兴办旅游业,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接待了江泽民、乔石、朱镕基、连战、安南、泰国王储等一大批中外领导人和中外媒体来访,相继荣获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前十名、中国首份“名村排行榜”魅力指数全国第七等一系列桂冠、“全省首批文明小城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诸多荣誉称号。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西递古民居建筑群,西递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得名;又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西递始建于公元1047年,至今有960余年历史。西递古村落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自然景观: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徒壁悬崖,碧水深潭,香雾缭绕,幻影无穷,使人恍若身临仙境。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鸳鸯谷秀在其表,美在其中,是集山水风光融生态资源为一体的自然景观。燕山自然森林公园,距西递古民居1.5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山中有黄山松、银杏、红叶桂木、香果树等珍贵名树,有古松树、古枫树、古檀树等百余棵,山中还有画眉、相思鸟、百灵鸟等珍奇。燕山奇崖怪石引人入胜,在此构建度假山庄,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燕山林区风貌,俯瞰西递古民居全景,又能体味一下这里的山寨生活。特产:腊八豆腐:外观圆状,中凹一宕,皮呈赭黄,其味咸中带鲜,鲜中蕴甜,甜中含香,甚是可口,具备不易变质,随吃随取的特点,去皮雕心,外拭麻油,可款待上宾。西递翠眉:是一种高质名优茶,制作考究,采用高山茶叶,全部工序手工制作,外观朵形、嫩黄,闻之清香,曾获世界茶叶博览会银质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勤劳质朴的西递人民用心血书写出了一幅恢弘壮丽的画卷,用汗水构筑了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内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西递,已经从昔日不为人知的皖南乡村逐步发展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名镇,并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古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迎接明天的朝阳。今天的西递人民,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构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县委、县政府“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黄山市大发展、大开放的战略机遇,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大乡村旅游,做强农业产业,在构筑国际乡村旅游重镇上做大文章,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简介: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黄山西段横亘县境中部,三府尖海拔1227米,为全县最高点。南部盆地群山环抱,清溪南流。中部山岭为长江、新安江分水岭。岭北诸水为青弋江上源,岭南诸水为横江源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5.8℃,年降水量1795毫米。矿藏有石煤、石灰岩、石英、瓷土、钒、铁等。皖赣铁路和326省道横穿县境南部,218省道纵贯南北。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明、清古民居闻名遐迩,西递古村落、宏村古村落为世界文化遗产。皖南苏区江边特区革命委员会旧址、程氏宅、胡文光牌坊、西递清代居民建筑群、舒余庆堂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介绍:黟[yī]县因黟山(黄山)而得名,总面积857平方公里,辖8个乡镇,总人口9.67万。建置于公元前221年,是全国历史最为悠久的文明古县之一,也是“徽商”和“徽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境内存有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园林,更有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古村落,素有“东方古代建筑艺术宝库”、“中国传统文化缩影”之美誉。黟县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田园风光迷人。陶渊明游历于此,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李白题诗赞誉“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因此,黟县又被称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 旅游产业: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2003年统计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1万,旅游总收入2.7亿元,超过全县GDP的50%。黟县目前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桃花源里人家----西递、中国画里乡村----宏村,均属4A级旅游景区。已开发的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景区有:菊豆的故乡----南屏、神奇的八大家连体建筑----关麓、古黟风水村(舒秀文故居)----屏山。另有旅游景区:徽州第一木雕楼、塔川秋色、木坑竹海、晚清名妓赛金花故居、陶渊明后裔居住地陶岭村落、宏村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等。正在招商开发的主要景区有:五溪山自然保护区、西递古石窟群、鸳鸯谷、十里桃花长廊等。 |
黟县在线-安徽黟县生活,概况,黟县旅游,娱乐,小吃,特产,商家,... 黟县在线,提供黟县概况,地图,旅游,资讯,娱乐,分类信息,论坛,博客,企业,商家等...挖掘黟县精彩 铸造黟县辉煌... |
黟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黟县 概览 国家 所属行政区安徽省黄山市 政府驻地碧阳镇 地理 总面积847平方公里 人口及经济 总人口10万人 其它 邮政编码245500 黟(yī)县,是中国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 |
中国.黄山 黟县财政局>>首页 关于调整黟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2011-5-5)关于印发黟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2011-5-5)关于成立黟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
黟县 黟县位于黄山风景区西南麓,土地总面积858平方公里,县政府设在碧阳镇。黟县历史悠久,自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221年)置县迄今已有2200余年历史。据有关专家考证,... |
黟县腊八豆腐-搜搜百科 “腊八豆腐”是黟县民间的风味特产。在农历十二月初八前后,黟县的家家户户都要晒制豆腐,当地人将这种在新年前晾晒的豆腐,称作“腊八豆腐”。古黟腊八豆腐具体体现了...简介 |特色 |储藏 |制作
|
黟县旅游_黟县旅游攻略 米胖旅游网 米胖网黟县旅游频道提供了最新黟县旅游攻略、黟县旅游景点和黟县旅游线路等信息,您的出行指南。... |
黟县旅游网 您认为新版黟县旅游网如何?版面与黟县风格一致网站版面风格活跃美工设计独特新颖网站栏目全面还需要进一步改进黟县气象... |
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欢迎您的光临!希望您留下宝贵意见! 黟县工商局强化流动环节食品经营制度落实2011-05-312011-05-27 黟县工商局分阶段服务企业年检取得阶段性成.2011-05-27 执法维权 黟县工商局“四措并举”实现案件.... |
北京紫名都装饰黟县分公司 黟县紫名都 北京紫名都装饰黟县分公司 黟县紫名都...... |
黟县林业局 黟县林业局,黄山市黟县林业局,黟县林业...黟县2009年春季造林绿化工作意见... |
黟县农网 黟县卢村木雕楼景区 防雷知识 政策法规 一周天气 明星企业 明星乡镇-->黄山市黟县气象局农网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