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志塬:董志塬是由于地板裂变挤压垄起和黄土移动堆积而形成的,距今已有二百万年历史。西周时,处西周与西戎的结合部,是中原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叉地带。《民国丛书·左文襄公在西北》载“董志塬在马莲河两岸,纵一百五十里,横二百八十里,扼陕甘两省关键”。董志塬是甘肃省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黄土高原区,塬面宽广,一望无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八百里秦川,比不上董志塬边,形象地表述了董志塬的广袤无垠。《后汉书》中有“慨然有董正天下之志”的记载,表明董志之地名始于汉代。“董志”一词,有董正天下之意,内涵一种精神,代表一种力量,可反映董志塬人民的志气和愿望,犹如今之命名,总是寄寓一种期望一样。以董志为董志塬命名,独具一格,是恰如其原的。今之董志塬,东起马莲河西岸,西到蒲河东岸,南至长庆桥,北过驿马以北的桐川乡,直接野狐沟。南北最长处110公里,东西最宽处50公里,面积达910平方公里,是庆阳十二个大原面积的4/5,乃陇东第一太原。塬面共有21个乡镇,35万多人,乃陇东粮仓的中心区,真不愧为“有董正天下之志”也。 南小河沟风景旅游区:南小河沟风景旅游区位于西峰区西13公里,为泾河支流蒲河左岸的一条支沟,属黄河水土保持西峰治理监督局的一个综合治理示范点。它北倚青山,南拥松树林,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可以见百鸟,视游鱼。南小河沟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林种复杂,景观多样,以南小河沟为中心,拥有近三千亩的各类林地以春花、秋叶吸引游客;上游有花果山水库水面140亩,中游修成垂钓鱼池11个19亩,下游有“陇东第一坝”。独特的自然环境,旺盛新鲜的水源和良好的植被,使南小河沟成为黄土高原区域较为典型的天然旅游避暑胜地和一块区内罕见的水上乐园,被誉为“黄土高原上的一块翡翠”。置身南小河沟之中,感受青山碧水,微波荡漾,绿树环绕,游鱼泛飞,轻舟穿梭,令人心旷神怡,赏心悦目,仿佛置身江南水乡。 交通通讯:西峰区是庆阳市的交通枢纽,以公路运输为主,干支纵横,四通八达。班国可直达西安、咸阳、宝鸡、铜川、延安、银川、固原、兰州、天水、平凉等三省十多个大、中、小城市。邮电通讯全区现有邮政局7个,电信局(所)2个,农村投递路线1090单程公里,邮总长度111公里。电报电路总线9路。长话电路数1985路。全年电信业务总量完成3557.65万元,电信业务总收入2928.52万元,年末全市拥有电话装机总量27120门,新增电话用户6640户;邮政业务总量(不变价)完成625.77万元,总收入达到884.85万元。 陇东粮仓:以广袤无垠的董志塬为中心,12条大塬汇成了苍茫雄浑的黄土地,是黄土高原保存最完整的一块原面,这里沉积的黄土层,深达150多米,堪称世界之最。特别适于农耕。而位于董志塬腹地的西峰区,属内陆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是适合农作物生长的一块宝地。很早以前就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的俗语。加之,苍茫逶迤的子午岭森林,雄踞庆阳市的东北部,又是一座天然的水库。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早在夏、商时代,周祖不窋/就曾在陇东"行地宜、务耕种","教民稼穑"。上个世纪60年代,这里就成为闻名遐迩的"陇东粮仓"。形成了以农业为本的经济发展格局。区内农作物就有7大类320多个品种。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并盛产玉米、高梁、谷子、糜子、洋芋和豆类等。20年来,西峰区历届领导班子树立农业固本的思想,稳定粮田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粮食产量从1985年的4.44万吨上升到2004年的12.08万吨,1998年还达到了13.89万吨。 徒手秧歌:秧歌,也叫秧歌舞,即在锣鼓伴奏下既歌又舞的一种表演形式。它起源于北方,是产生于农田里的一种歌舞。因劳动强度大,需长时间弓背弯腰,为了消除疲劳、疏松筋骨,休息时人们就在田地里扭起来。为防止踩坏秧苗,就见空插脚,于是出现了“扭秧歌”的交叉步子。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秧歌最活跃的时期。每遇节庆活动,人们都要扭秧歌,大大丰富了秧歌的内容,出现了秧歌剧、秧歌小演唱等。3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批很有艺术价值的秧歌文艺作品。庆阳的秧歌有两种,一种叫秧歌舞,一种叫秧歌剧。秧歌舞只舞不歌,俗称“扭秧歌”,始终突出一个“扭”字。在原地表演的,也有在行进中表演的。原地表演要变换各种队形,聚散分合,动静有序,看起来使人眼花缭乱,妙趣横生。秧歌舞表演人数,可多可少,有男有女,双排偶数。人物化装多式多样,有工人、农民、军人、学生,还有老汉、丑婆、大头娃娃等;徒手秧歌是庆阳秧歌的一大特点。演员赤手空拳,不拿八哥道具,这种表演形式难度较大。也有拿手帕、扇子、烟斗、花朵、镰刀、斧头的。腰中多束红绿彩带,扭动时如花海翻浪,异常耀眼。秧歌剧与秧歌舞不同,它也以“扭”为主要表演特征,但它是载歌载舞,而且有故事情节,只不过是剧情线条比较单一罢了。当年陇东解放区流行的《夫妻识字》、《兄妹开荒》就是这一艺术形式的代表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秧歌这种文艺表演形式广泛流传。人们用秧歌歌唱翻身解放后的喜悦心情,歌唱人民领袖和社会主义新事物。每年春节、国庆和其他重要节庆活动,都有秧歌队出现,秧歌队成为街道文艺活动的主流和亮点。2002年,首届中国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期间,阳的秧歌更是盛况空前,使国内外宾客大开眼界,特别是徒手秧歌,使来宾大饱眼福。他们说:“像这样数万人的秧歌队伍,在国内真是少见。” |
西峰区地图_西峰区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西峰区地图 西峰区,地理上属于甘肃省,周边有正宁县 镇原县 西峰区 庆城县 宁县 环县 华池县 合水县 等,... |
“十一五”期间西峰区城镇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十一五”时期是西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五年来,西峰区委、区政府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突出... |
西峰区“八大工程”构建计生利益导向政策体系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4月29日...开展 维权服务,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维护合法权益等。目前,西峰区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已 达60项,基本覆盖了育龄群众生活、生产、生育的全过程。... |
西峰区提升社区服务水平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5月10日...(记者先朝阳)庆阳市西峰区创新社区党建模式和管理机制,探索出一条组织管理网格化、党员 管理规范化、社区管理精细化“三化”管理新路子,... |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地庄小学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温泉乡地庄小学 地庄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庆阳市西峰区交通地图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交通地图...文安、贺家塬至廖坳环川公路的铺油罩面,打通毛家寺至马头坡至北石窟寺至巴家咀环川公路土路基,初步形成西峰区内“半小时交通圈”。... |
地方分站--西峰区 西峰区政协·西峰区妇联·甘肃庆阳西峰工业园区·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共青团西峰区委·西峰区广播电影电视局·西峰区环保局·中共西峰区纪委 西峰区监察局 ... |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实验学校_网校首页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显胜实验学校 西峰区显胜实验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顾咀初中 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顾咀初中 西峰区顾咀初中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庆阳市西峰区宗瑞生猪定点屠宰厂 生猪屠宰 生猪收购 白条肉批发... 庆阳市西峰区宗瑞生猪定点屠宰厂1999年建成投产,总投资1880万元,企业法人左宗瑞,现有职工50多人,占地面积10.5亩,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屠宰车间748平方米,... |
西峰区加大整治违规网吧力度--甘肃频道--人民网 2011年04月18日...副区长刘建莉带领区公安、文化等部门负责人深入到西峰城区部分网吧,检查了网吧的经 营情况。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发现,经过前段时间的重点整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