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俗文化:刺绣:从古到今,通渭妇女擅长刺绣。在鞋头、袖口、裙子、枕头、和男人穿戴的围腰、袜底等衣物上刺绣各种图案。在儿童的衣服、鞋、帽、门帘、床罩、沙发、台布、电视机套上面扎花刺绣是妇女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刺绣的图案模仿花草鸟兽、名人字画、传说故事中的人物等,题材花样及艺术技巧十分丰富,姑娘出嫁是“摆嫁妆”的习俗其实是显示姑娘刺绣手艺的重要内容。通渭刺绣分七类,包括花卉,动物、人物、风景、卡通、生活用具、小附件饰品。不同年龄、不同水平的爱好者都尝试不同的刺绣手法。目前常用Fairy线绣出作品,绣出的花卉、人物、卡通、风景都能表现出完美的艺术风格。Fairy线线色丰富(至今为止有453种颜色)。绣线饱满,色泽柔和、持久;即使经过洗涤、暴晒也绝不褪色。通常情况通渭刺绣的具体针法需要以下几步:1、针下去。2、手下去。3、拉线。4、针上来。5、手上来。6、拉线。最熟练的绣法是挑绣。挑绣其实就是在上面的步骤中省略掉第2步和第3步,针上来以后不换手,直接接下一针的出针处。继而可以省掉第5步。挑绣的速度绝对不止提高了一倍。还有挑绣只适合绣成片的颜色时使用,散乱的针因为要计算下一针的出针点,比较麻烦,也容易绣错。而对那种只有几针的颜色就更加的无能为力了。关于绣法。起针的时候取一根1米长绣线对折,用对折的这头穿针,这样就留出了一个环,在绣完这根线的时候可以不用收针,再取一根线从留出的环中穿过去,然后对折穿针继续绣。虽然对速度并无多大提高,但是可以省一次起针和收针,既方便又省线。在绣金线的时候一定要在第二根线的两端各打个结,这样金线就不会散开,也不会被拉的毛毛的,可以像普通绣线一样绣,不用剪得短短的,也不会浪费。先绣轮廓:这个也没什么好说的,对付大片的颜色,先把轮廓绣出来,然后往里填。多针同时作业:这个要好好说一说。对付只有两三种颜色却需要频繁换针的图案,就可以用这种办法。就是把这几种颜色分别用针穿上,该绣哪种颜色的时候不用换线而是直接换穿这种颜色的针,是不是方便很多呢。绣布也是有文章可做的,用消失笔或者线打上格子,可以事半功倍。另外在绣散乱的颜色时,可以先用消失笔做上记号,这样既可以防止绣错,也可以提高速度(绣成片颜色的时候就不要了吧)。经过双手亲自绣出的作品一定能给你的居家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也是你访亲探友时最珍贵的礼物!一种趣味的手工,一种艺术的休闲。这种喜好,在通渭人的生活中已持续一百年以上。刺绣简单易学,是一门即学即会的手工艺术。它用专业的绣线,以简单的十字交叉绣法,绣在专用的绣布上,有着令人惊叹的美丽效果。在绣的过程中,您能充分体会到动手的乐趣,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目前,通渭刺绣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吸取了各家名绣的特色和精髓,拥有独具特色的刺绣艺术。其人物肖像刺绣作品中既有摄影与油画之艺术效果,又有针线的天工巧成。观其作品人物皮肤质感细腻,色泽层次分明,眉目传神,衣带飘逸,血色相连绝无匠气。其山水,书法,动物花鸟等刺绣作品更具特色,整个作品以绢为底,以国画补以背影,绣画交融,天成一体,在刺绣艺术中别树一帜,而更以人物肖像绣品独步古今,其以独创的艺术风格自成一派。 文化体育:通渭县文化底蕴深厚。通渭群众酷爱书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全县10万余户几乎家家悬挂、收藏字画,书画收藏总量150万件以上,现有画廊260多家,从事书画习作创作的人员3350人,有县以上协会的创作骨干349人,其中有国家、省级书法(美术)协会会员32人,从事书画装裱和经销的人员达2000多人,年书画交易额1000万元以上。1993年曾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通渭县以书画之乡闻名,县文化馆魏岳嵩、刘铎、何钰等的作品多次在省上和全国各种大型展览上展出受到好评。魏岳嵩的《梅兰菊竹》条屏1984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楷书扇面1987年在《书法》杂志发表。刘铎的行草在中国、日本等国书法爱好者参加的《纪念孙中山诞辰120周年书画展览》中入选,并在杜康杯全国大奖中获佳奖。全县还多有书画收藏爱好者,米芾、郑板桥、于佑任等历代名家的作品都有收藏,当代舒同、启功等书法家的作品也散见于民间。通渭体育事业成绩骄人,先后被国家命名为“全国田径之乡”和“全国体育先进县”,常河、鸡川镇先后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鸡川、寺子、常河、碧玉、榜罗、什川、义岗、马营和原青堡等乡镇先后被评为全省体育先进乡镇。 甜醅子:甜醅子是通渭的传统小吃,又名酒醅子,其原料有三:一为莜麦,二是青稞,三是小麦。做法相同。做法是将莜麦或青稞(去外皮)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表层开口),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15℃上下),经3~5天发酵,开坛食用,醇香、清凉、甘甜,夏能清心提神,冬则壮身暖胃。清明一过,便是普遍制作甜醅子的时节,甜醅子的主要原料和米酒有些区别-是麦子类,其品种有二,一是莜麦所制,二是青稞所制,表稞是青藏高原独有的原料。两种做法大致相同,制作时先拣去莜麦或青稞的瘦凿,再把莜麦装入口袋或放在编制簸箕内再三搓拌,去其浮皮,青稞则要舂净精皮,然后放进锅内煮八成熟捞出放案上晾,以份量多少比例加入曲子拌匀,入瓷盆内,置热炕头或灶上捂严发酵,待两三天闻到清香酒味时便成。此物吃起来又香又异,还有醇芳的酒汁,故名甜醅子。甜醅能否发酵成功关键在于掌握温度,而揭盖时间却因季节而不同,这就全凭酿造者的经验了。更值得一提的是,甜醅发酵时反复生成的甜醅酒可谓稀罕之物,醇美香甜,营养价值高,夏季食用避暑效果尤佳。甜醅极受群众喜爱,除居家酿制自食外,出售者亦不少。无论在县城的大街小巷还是村集镇市上,随处可见甜醅摊。一根扁担两只箩筐,脸盆里满是白生生、蜜旺旺的甜醅。一碗下肚,甘甜如饴,满嘴生津,倍觉神清气爽,这酒香醇厚的甜醅实在是让人受用无比。 红色旅游:建设背景:通渭县榜罗镇是红军一、二、四方面军长征途经的重镇之一。1935年9月26日,由毛泽东、彭德怀、叶剑英、王稼祥等领导的红一方面军分三路纵队,从武山县进入通渭县榜罗镇;1936年9月3日,由朱德、张国焘、徐向前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四方面军第31军93师由武山县进入榜罗镇及其附近;1936年10月12日,由贺龙、肖克、任弼时、关向应率领的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经武山进入榜罗镇。红一方面军进驻榜罗后,党中央领导在榜罗镇小学校长办公室的报刊杂志中了解到全国抗日热潮高涨和陕甘苏区“反围剿”斗争的重要情况后,9月27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了中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会议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讨论了党中央的战略方针,改变了在接近苏联的地区创建根据地的既定方针,从党内最高层正式做了出了把红军长征落脚点放到陕北的正确决策,并宣布以陕北苏区作为领导中国革命的大本营,从而为红军长征的胜利和开展抗日救亡运动找到了理想的落脚点,彻底结束了红军长期没有明确的落脚点而游击转战的被动局面,从此走向陕北,走向胜利,走向成功。为贯彻榜罗会议精神,9月28日清晨,在榜罗小学旁边打麦场上的核桃树下,冒着零星小雨,陕甘支队召开了连以上军政干部动员会议。毛泽东、张闻天、彭德怀、林彪等出席了会议,毛泽东发表了重要讲话。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进一步分析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北方的严重性和北上抗日的伟大意义及陕北可以成为抗日阵地的经济、政治条件,提出全军要避免同国民党军队作战,迅速到陕北的行动方针。榜罗会议遗址是红军长征途中一个重要里程碑。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榜罗红军长征纪念馆已在过去的几十年接待并教育影响了来自省内外数以万计的人民群众,并以它地处天水、定西市所属四县交界地带及省道马陇公路旁侧的独特位置,直接教育影响着陇中、陇右乃至更大范围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热情,激发广大青少年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地质背景:温泉出露地汤池河沟,沟底狭窄,两侧谷坡残存有高十余米洪积和重力堆积台地,台面平坦,宽50—80米。沟谷沿东北向发育,纵坡降8—15%。该区域褶皱,断裂构造发育,以北西西向断裂构造为主。汤池河断裂发生在脆性地层中,断裂带及附近构造十分发育,这些构造裂隙既是热储,同时又是导水性能好的通道,容易使热流体沿着断裂破碎带由深部向浅部传导。深大断裂的存在是热水形成的重要条件,同时在热储之上的露有大面积厚层第三泥岩、砂质泥岩,具有良好的阻水隔热性能,对热储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贮存于华力西期花岗岩及震旦系混合质片麻岩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受深层断层所阻,穿越第三系泥岩,上升到地表的承压自流热矿泉水即温泉。 |
定西通渭民政 11-1511-10 通渭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05-12 通渭县民政系统全力以赴支援抗震救灾04-27 网站管理:定西通渭民政局 技术支持:民政部信息中心... |
通渭县志 相关检索词 首页>通渭县志 通渭县志 作 者:来源:... |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初级中学_网校首页 甘肃省通渭县马营初级中学 马营初中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网易同学录|通渭县鸡川中学 中国最好用的同学录/校友录,提供留言,照片,通讯录,联络方式。... |
通渭县地图 地图加载中,视网速情况可能需要1-2分钟左右,请稍候.通渭县地图 通渭县地图 相关地图:通渭县地图... |
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初级中学_网校首页 甘肃省通渭县陇阳初级中学 陇阳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通渭县李家店乡崔家河小学_网校首页 通渭县李家店乡崔家河小学 通渭县李家店乡崔家河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甘肃省通渭县义岗中学_网校首页 甘肃省通渭县义岗中学 义岗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通渭县旱作农业发展纪实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4月14日...振翅腾飞正当时 本报通讯员王倩珍张维良何玮 过去,通渭县因干旱和贫困而闻名。近年 来,通过修梯田、兴科技、调结构,特别是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 |
通渭县华家岭初级中学 通渭县华家岭初级中学 通渭县华家岭初级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通渭县博物馆_互动百科 通渭县博物馆-通渭县博物馆,是全国县级博物馆,收藏文物233件。展品从新石器...通渭县博物馆-珍贵藏品 藏品 弧线网纹彩陶壶 石岭下类型。泥质红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