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蟠交古城遗址:蟠交,即今城关镇(城关镇政府),又名老合水、合水老城、合水镇。在今合水县城东北、合水川(县川)中段的北山麓。距县治三十五公里。古城始建于唐初戍寅之岁(公元六一八年),以城在大小乐蟠二水(即今县东川及县北川)交汇处得名.此后直到一九四九年九月县治迁西华池止,共有一千二百余年的县级建治历史。蟠交古城,又名“葫芦城”。据府、县史志记载描述,城建于大川之北,建水(今县川河)之阳,北负尖岭、面向平岗。北垣依山,高五丈,南在平陆,东西顺山势而壁立,高三丈,厚丈五;东西最长一百一十五丈,南北(平地)最宽九十五丈,周长三华里零九丈,登高北望俨若葫芦.当地群众对此城曾有生动的比喻:其根扎于城西北清水沟湫之中;其蔓由山后察家湾、万家湾顺山梁婉蜒而上;其把在城首北山之巅大有方丈之地;东西二垣起于葫芦把,顺坡而下层,中有细颈形呈葫芦腰;南垣傍河而长,收作葫芦底;东西二关之外,地势开阔平坦,似两片葫芦叶。整个葫芦扎于北山之颠,座于河川之台。古城东通富、延,西经庆、环,南达宁县;左挈子午山,右抱珊瑚水,群山环抱,水带萦绕,横断山道,景色瑰丽,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古今通商之要道,亦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昔建有堀门二,皆有捐额,东曰“绥安”,西曰“庆宁”,近年拆除。宜兰公路从中穿过。古城在历史上经过多次战争破坏,历代都曾加以重修。据现存资料记载,自唐初建城以后,于宋熙宁中再建,明洪武初重修。崇祯年间遭兵,城垣残破,公署民房焚毁,清顺治间重修。雍正九年(公元一七三一年)建城楼,乾隆间重建县署,光绪五年(公元八七九年)以乱,多倾圮,复筑之。建国后,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迅速恢复了战争创伤,重建了这座古城,城乡机关、民房栉桦相连,建筑林立,蟠交古城已经在成为合水重要的经济重镇。 塔儿湾石造像塔:合水县城东北部约70公里的太白乡苗村川塔儿湾村,因一座堪称中国造像塔之最的石造像塔而闻名,那一座造像塔,始建于宋代,以凿磨的红砂岩石条块叠砌而成,平面呈八角形密檐式建筑,共十三层,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名塔》一书认为它是中国最为纤细的古塔,将其列为稀有的古建筑和珍奇的名胜之一。高约12米,经宽一点四米,原无台基及基座,形体清癯纤细,塔身第一层特高,达两米。第二层以上逐渐缩短,二、四层南面各设一假门,各层有塔檐,檐下出叠涩两层。檐角有仿木转角斗拱,檐下雕出檐缘,檐上雕出筒状瓦栊。塔顶为石雕刹柱,刹基以上为相轮三匝,华盖一层上置宝珠。塔身第一层,每面约有浮雕石刻造像,雕刻技法纤巧细腻疏密相间,每面雕像分为五幅,共四十副,每幅雕像法纤巧细腻,疏密相间。每面雕像分为五幅,共四十幅,每幅雕像十三至十五身,共造五、六百之多。内容多为佛说法图,即一佛居中,坐在莲花座或方形束腰座上,结跏跌座,身披袈裟。有的袒露右胸及右肩,手印各弃。佛左右两侧或女或坐十数身罗汉,有的拱手,有的踞坐,有的比手指划,有的苦心思索,有晶倾心吐谈,有的匍甸跪拜,表现出对佛无比的虔诚。塔儿湾石造像塔历经风雨近千载,风姿依然不减当年。当你驱车走进苗村川,就能看到那一抹清秀纤细的塔影掩映在子午岭莽莽的林海中,向游人展示着千年古塔和巍巍雄岭的和谐和庄严。 民间艺术:民间刺绣:合水县民间刺绣从汉代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兴起,唐宋以后,更加发展,各种风格和纹饰的“锦绣文绮”,争奇斗艳,不仅品种繁多,而且水平出众,质朴纯真,艳丽多姿,光彩照人。合水民间刺绣,属一种做工精美,最具传统特色的民间手工艺术品。七八岁的姑娘就开始从祖母手中学着扎花绣朵,随着年龄增长,绣工越来越精,民谣云:“8岁学针钱,13进绣房,进了绣房绣鸳鸯,百样故事都绣上。”,历代的合水民间刺绣,凝聚着妇女勤劳和智慧,展示了她们巧夺天工的艺术魅力,以古朴、雅稚,敦厚,精犷的艺术风格,给人以原始生态的优美感。包含着古代哲学的神秘色彩。古老的民间刺绣主要用于服装、鞋帽、床帐、挂包和其他小件的装饰。如头巾、香包(荷包)、手帕、扇带、烟袋、玩具等,全是生活中的实用品,实用品加上点缀,不仅美观大方,还能加固布料,耐磨耐穿。合水民间刺绣中最能在广众面前展示风彩而又惹人喜欢的挂件首推香包。香包,又叫荷包,俗称“耍活”。古代称作香囊、容臭、佩帏、香袋等。囊中装入香料,故称香包,含十里之香,传黄土之情。形态各异,桃形、石榴形、鸡心形、金瓜形、小老头、小画儿、五毒、针扎形等应有尽有。其内涵不外乎解邪秽,祛恶气。还作为礼品馈赠亲朋好友,或为男女恋爱定情信物。尤其是每逢端午节,儿童头戴虎头帽,脚穿虎头鞋,肩蹲小老虎,胸前佩戴五毒(蝎子、蜈蚣、蜥蜴、蛇、蜘蛛)等香包,蔚为美观,青年人相互抢香包,学生给老师赠香包。香气喷鼻,情趣盎然。 行政沿革:唐置合水县。据《读史方舆纪要》,合水县,因县东北的建水西流、南流至县北,岔河流合,故谓之合水。县因水得名。2000年,合水县辖2个镇、13个乡:西华池镇、老城镇、吉岘乡、何家畔乡、定祥乡、板桥乡、柳沟乡、杨坪乡、蒿嘴铺乡、太白乡、店子乡、太莪乡、固城乡、段家集乡、肖嘴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5477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西华池镇33361、老城镇6820、吉蚬乡14012、肖咀乡13072、段家集乡10206、固城乡9494、太莪乡6588、店子乡8743、何家畔乡15299、定祥乡5667、板桥乡6028、柳沟乡7630、杨坪乡3475、蒿咀铺乡5461、太白乡8922。2004年,撤并3个乡镇、15个行政村、196个村民小组。 煎饼:把磨好的麦面或荞面加水调成糊状,倒入刷上油的平面锅底上,文火摊制,熟后透亮薄柔,夹上油泼辣子、炒洋芋菜或其他素菜,卷成筒状而食,香味余长。 |
合水县图片,合水县照片,合水县风景 包括合水县图片,合水县照片和合水县风景图片。...合水县图片,合水县照片,合水县风景 我要下载 返回列表 返回城市介绍 暂时没有相关信息。24小时服务热线:... |
合水县何家畔乡初级中学 合水县何家畔乡初级中学 何家畔九年制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网易同学录|合水县第二中学 中国最好用的同学录/校友录,提供留言,照片,通讯录,联络方式。... |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第一期简报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西华池小学第一期简报...飘在网上,涌动的是学识与思维的碰撞,心灵的交融;落在研修上,闪动着智慧的火花,新课程远程研修,因你而更加精彩!... |
正宁县环县合水县宁县名胜古迹简介 在甘肃合水县城西北8公里马莲河西岸。1973年在木瓜嘴半山腰的棕黄色黄河古象化石砂和含砂粘土层中,发现大象门齿化石,经发掘,清理出全身骨胳,头骨、脚趾、脊椎、... |
甘肃国税--合水县国税局“四个一”工程提升纳税服务质量--甘肃... 2011年06月09日...合水县国税局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扎实有效的提升纳税服务质量和 水平。一是全力推行“6S”管理模式,借鉴“6S”现代企业管理方式,通过整理、... |
甘肃省合水县第二中学_网校首页 甘肃省合水县第二中学 合水二中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合水县-地图 合水县-地图... |
赵明[合水县人民政府县长]_互动百科 赵明[合水县人民政府县长]-赵明,合水县人民政府县长,先后在国家、省、地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篇。1987年、1988年连续两年获国家商业部“全国商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
甘肃合水县蔬菜产业开发扎实推进--violent1982 蔬菜是合水县的一项支柱产业,现已形成 以“两川(县川、固城川)一塬(肖咀塬)为主的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达到9万亩;2005年县川蔬菜基地通过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认定... |
庆阳合水民政 08-11 合水县城乡医疗救助试行办法08-20 合水县城乡居民临时救助试行办法08-20 网站管理:湖南庆阳合水民政局 技术支持:民政部信息中心地址:合水县民政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