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名来历:据《元和郡县志》卷4会州载:周太祖宇文泰为西魏相,西巡,会师于此,当地人张信倾家产犒劳六军。太祖大悦,因命置州,以“会”为名。(中国地名语源词典),所在地区:甘肃省白银市。 基本简介:会宁位于甘肃省中部,白银市南端,总流域面积6439平方公里,全县辖24个乡、4个镇,58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55.8万人,境内有汉、回、壮、哈萨克、藏、维吾尔、东乡等7个民族,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季风性气候,境内海拔在1500—2400米之间。国道312线、309线横跨东西,省道靖天路、定会路贯穿南北,交通便捷,信息畅通。会宁县位于白银市南端,东与静宁、西吉、海原三县接壤,南与通渭县毗邻,西连定西、榆中两县,北靠靖远县、平川区。南北长约140公里,北部东西宽约90公里,南部宽约50公里,总土地面积643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6.06万亩。县境群山连绵,梁峁交错,沟壑纵横,属典型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平均海拔2025米,年均降水量332.6毫米,年均气温7.9°C,年均无霜期155天。主要河流有祖厉河、葫芦河、清水河三条。地下水系分四个水文地质单元,即大豹子川、厉河、关川河、祖厉河等四个河谷。水资源短缺,地表水大部分苦咸,干旱是主要自然灾害,霜冻、冰雹、风灾、洪灾、病虫害也比较突出。行政区划:辖32个乡镇,248个村民委员会。人口情况:乡镇总户数11.34万户,乡镇总人口56.43万人,乡镇从业人员29.00万人。六通情况:有348个村通电,309个村通邮,253个村通电话,322个村通公路,9个村通自来水。文教卫生:有各级各类学校529所,在校学生159361人,教师6544人。有医院、卫生院35所,病床683张,医生812人。经济指标:2004年,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3624万元,农业总产值(现价)96270万元,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1.57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59.83万亩,粮食总产量174880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财政总收入3155万元,政支出27600万元。名优特产:扁豆、莜麦、荞麦、燕麦片、良谷米、黑谷米、万里缘杏仁露、铁木山矿泉水、发菜、白灵菇、肉鸽、羊羔肉、90道仿古地毯、HT一1型、HT一2型化学投影仪等。旅游景点:张城堡西宁城、二十铺村汉墓群、郭城驿镇郭蛤蟆城、头寨子镇马明心教堂、牛门洞“甘肃仰韶文化”遗址、铁木山、会师景园、红军长征胜利景园。 会宁概况:会宁是历史文化古城。会宁自古以来就是交通要道、军事重地,素有“秦陇锁钥”之称。境内牛门洞、窠立台等地出土的文物见证,早在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在2100多年前汉武帝时就设有祖历县;古丝绸之路穿境而过,沿途留下了许多重镇驿站和城堡遗址,秦皇汉武、成吉思汗、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等皇帝重臣在会宁留下了戍边足迹、翰墨诗赋。会宁是中国革命圣地。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宁胜利会师,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大转折,会宁由此名垂青史,闻名中外。会师旧址被命名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首批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家安全教育基地,成为享誉全国的红色旅游胜地之一。在国家《2004——2010年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中,会宁已经被列入“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中兰州——定西——会宁——静宁——六盘山——银川线,同时被列入“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中国20个红色旅游城市”。会宁是西北教育名县。自古就有崇文修德、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20人,文武举人115人,贡生396人。自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向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学生近4万人,其中博士以上500多人,硕士1000多人,学士近20000人,会宁学子遍布全国各地及美、日、西欧等国家,赢得了“西北高考状元县”和“博士之乡”的称誉。会宁是绿色产业基地。由于会宁区域海拔较高、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无工业污染,发展绿色食品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小杂粮、洋芋、瓜果、草畜”四大支柱产业。铁木山矿泉水被国家命名为优质天然矿泉水,以当地杏仁和矿泉水配制生产的“万里缘”杏仁露跨入省名牌产品行列,荞麦面、良谷米系列小杂粮食品获得A级绿色食品认证,绿色产品开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已被中国特产之乡委员会命名为“中国小杂粮之乡”和“中国肉羊之乡”。会宁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年均降雨量340毫米,年蒸发量高达1800毫米。全县耕地面积228万亩,其中旱地204万亩(梯田138万亩),水地26万亩,沿祖厉河流域和关川属靖会高扬程灌区,有郭城、河畔、头寨、白草塬、甘沟、柴门等7个乡镇受益,南部属二阴山区,部分乡镇有少量井泉灌溉。会宁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之一。也是全市唯一的国扶贫困县。财政实力薄弱,年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财政支出2.5亿元左右。 会宁现象:革命圣地甘肃会宁,自然条件严酷、干旱缺水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以雨养农业为主的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之一。尽管如此,这里却走出了大批人才,成就了拥有“状元故里,博士之乡”美称的西北教育名县。这就是被社会大众津津乐道的“会宁现象”。国家级贫困县会宁是甘肃省的教育大县和高考“状元县”,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已经为全国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5万多名优秀学生。该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说,会宁县在教育上没有高招,经验就是十二个字:“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这十二个字造就了甘肃教育界独特的“会宁现象”。(改了,现在总结为:领导苦抓、家长苦供、社会苦帮、教师乐教和学生乐学的“三苦两乐”),分数是衡量地区教育水平、学校师资力量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的一大标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会宁却与教育大县、高考“状元县”密切联系到了一起。目前,我国各地的城镇、农村均重视教育,地方政府与相关部门也对教育事业,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事业倾注大量精力,努力搞好配套设施建设,可依然难改农村教育弱势。然而,“会宁现象”却告诉我们,“人力”可以有效弥补外界环境的欠缺。有一句话说得好——“即便是高科技的复读机,也无法取代辛勤的汗水投入”,“家长苦供,教师苦教,学生苦学”也体现出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具备完善的教学设施和款客观条件固然很好,但是这些终究仅仅是教育的辅助,成果的背后是家长、教师、学生的密切配合与共同努力。当然,这不能作为吝啬教育投入的开脱之词。 |
会宁县地图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进入大草原前,车站报亭的一位羌族老人,送给他一张大草原的地图。在四川攀枝花市、甘肃会宁县等地,还有几位热心的驾驶员免费让他坐上顺路车。... |
会宁县新塬初级中学_网校首页 会宁县新塬初级中学 会宁县新塬初级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会宁县第二中学 会宁二中始建于1969年,几经拼博,现为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校占地面积53333...教师中共有128人分别获得国家、省、市、县先进称号;有1名省级学科带头人,... |
会宁县甘沟镇教育管理中心 会宁县甘沟镇教育管理中心 会宁县甘沟镇教育管理中心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会宁县河畔卫生院 会宁县河畔卫生院,找商务信息,尽在中国114黄页网站...联系电话:0943--3282231 3282322 邮政编码:730700 电子邮箱:公司地址:河畔乡街道 会宁县河畔卫生院... |
会宁县旅游_会宁县旅游指南_一起游_同程网旗下网站 会宁县旅游指南提供会宁县旅游信息,会宁县景点介绍,会宁县旅游线路,会宁县旅游攻略,会宁县旅游点评,会宁县旅游博客以及会宁县酒店宾馆预订等最新信息。... |
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_网校首页 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 甘肃省会宁县第三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会宁县幼儿园 会宁县幼儿园...会宁县幼儿园 会宁县幼儿园收费标准... |
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小学 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小学 会宁县太平店镇中心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会宁县卫生局>>首页 会宁县2010年9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02-24会宁县2010年上半年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第七02-24会宁县2010年6月法定传染病疫情动态分析02-24会宁县2010年5月法定... |
会宁县志 相关检索词 首页>会宁县志 会宁县志 作 者: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