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沿革:周时,今区境属巴国江州地域,较长时间为巴国国都所在地。公元前318年,秦以巴国地置巴郡,区境属巴郡江州县地域,为巴郡和江州治所所在地。从汉代至清代,区境先后属江州县、垫江县、巴县(561~1929年)地域。历为郡、州、路、府、省、县治所所在地。1929年,国民政府在巴县城区正式设重庆市,今渝中区境属重庆市地域。1935年,重庆市下设5个区,第一至第四区在今渝中区境。1939年,重庆市下设12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今渝中区境。1942年,重庆市下设17个(陆上)区和1个水上区,第一至第八区和水上区的一部份在今渝中区境。1946年,重庆市下设18个区,第一至第八区在今渝中区境。在此期间,区境一直是重庆市政府所在地。抗日战争时期,区境为中华民国战时首都、陪都和中共中央南方局、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所在地。1950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将原第一区至第七区命名为第一区。1955年11月,第一区改称市中区。区境曾为中共中央西南局、西南军政(行政)委员会、西南军区所在地,并一直是重庆市党、政、军领导机关所在地。1995年3月,重庆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国务院1994年12月17日批复国函[1994]138号);渝中区辖原市中区的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11个街道办事处和从沙坪坝区划入的大坪、化龙桥2个街道办事处。区人民政府驻和平路。1997年,渝中区面积22平方千米,人口57万。辖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大坪、化龙桥13个街道。区政府驻七星岗街道。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区常住总人口664942人,其中汉族人口65.99万人,占99.25%。各街道人口:七星岗街道69962人、较场口街道43049人、解放碑街道26061人、两路口街道37507人、上清寺街道63602人、王家坡街道30543人、菜园坝街道25544人、南纪门街道51727人、望龙门街道41770人、朝天门街道28398人、大溪沟街道64715人、大坪街道124033人、化龙桥街道58031人。2002年,渝中区辖13个街道办事处(七星岗、较场口、解放碑、朝天门、望龙门、南纪门、菜园坝、两路口、王家坡、上清寺、大溪沟、大坪、化龙桥),108个居委会、1个村委会。2002年末户籍总人口59.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9.39万人。2005年末,渝中区户籍人口59.94万人,常住人口69.78万人。辖朝天门、望龙门、解放碑、较场口、南纪门、七星岗、菜园坝、两路口、大溪沟、上清寺、王家坡、大坪、化龙桥13个街道。 渝中区2009年发展公报:一、综合: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初步核算反馈数据显示,全年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6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6%。分产业看,第二产业增加值20.9亿元,增长9.5%;第三产业增加值447.5亿元,增长16.0%。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5%和95.5%,第三产业比重提高了0.4个百分点,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505元,按当年汇率折算,达到9591美元。全年区级财政收入28.8亿元,比上年增长34.5%,其中税收收入21.0亿元,增长21.0%;财政支出43.0亿元,增长40.6%。全年新批准设立“三资”企业15户,区域实际利用外资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3.8%。实际利用内资(市外境内资金)67.0亿元,增长84.4%。进出口贸易总额实现13.9亿美元,其中服务贸易总额达8亿美元。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下跌1.6%,其中衣着类价格下跌5.3%。 人口民族:2005年全区户籍人口55万人,比2000年增加1.7万人,增长2.9%,年均增长0.6%,其中,非农业人口549165人。“十五”期间,全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了连续五年的负增长,2005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31‰。根据重庆市1%人口变动抽样调查反馈资料显示,2005年末渝中区常住人口总数为69.2万人,比2000年增加2.7万人,增长4.1%,年均增长0.8%。2005年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7%。民族构成为:汉族人口为66.04万人,占99.28%;回族、土家族、满族、苗族、壮族、蒙族、彝族等37个少数民族人口为0.48万人,占0.72%。渝中区共有家庭20.44万户,家庭人口为56.70万人,占总人口的85.24%,平均每个家庭的人口为2.77人。 人民生活: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基础上,渝中区居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渝中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050元,全市第一,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4048元,增长6.2%。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5.1%,降低0.4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29.2平方米,增加1.2平方米。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以上天数达到285天,比上年增加9天。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新增、改造公厕18座,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为88%,垃圾袋装化率为98%。城市绿化步伐加快,全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25.2万平方米,公共绿地面积达到273.5万平方米,公园面积达到100公顷,城区绿化覆盖率为32.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5平方米。 五、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全年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9项,签订各类技术交易合同310项,比上年增加22项,专利申请573件,增长38.7%,技术合同成交额达9.4亿元。举办科普讲座100次,科普讲座参加人数4000人次,举办科普展览10次,科普展览参加人数2万人次。“阳光警务监督查询系统”在全市率先试点,CBD区域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全区每100户家庭平均拥有固定电话86部,移动电话219部,电视机150部,家用电脑84台。全区有普通中学16所,职业中学3所,小学38所;全年普通中学招收学生8826人,职业中学招收学生1530人,小学招收学生5266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7312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428人,小学在校学生33933人;普通中学毕业生10641人,职业中学毕业生1345人,小学毕业生5699人。幼儿园在园幼儿3883人。全年开展老城墙故事会、湖广会馆诗会、解放碑红歌会等“唱读讲传”四位一体活动5000场。开展“双百进社区”活动,重庆木偶艺术团送戏273场,喜剧艺术团送戏129场,大坪影剧场送映107场。社区示范图书室达到73个。年末全区有医疗卫生机构378个,其中医院20个,卫生技术人员9945人,床位7707张。适龄儿童“四苗”全程接种合格率达到99.1%,孕妇和儿童保健覆盖率分别达到95.4%和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率达到91.6%。成功举办首届全区运动会,开展春季登山比赛等大型群众性体育活动52场,参与群众10万人次。积极推行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标准》,全区中、小学推行实施面达到100%,学生体质合格率达到97.8%。 六、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年末全区户籍人口585018人,比上年减少10606人,全年出生人口2949人,死亡人口317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按公安户籍人口计算)为-0.38%。重庆市统计局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和2009年1%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测算,渝中区年末常住人口71.84万人。全区计划生育率为98.6%。全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63元,增长9.4%,考虑物价下降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11.1%,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5321元,增长9.1%。城市居民恩格尔系数(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为33.8%,降低1.3个百分点。城市居民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达到30.0平方米,增加0.8平方米。年末全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为32.0万人,比上年增长32.9%;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为24.9万人,增长8.4%;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45.3万人,增长11.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2.3万人,增长16.0%;生育保险参保人数为18.4万人,增长16.6%。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为19963人,减少9.4%,全年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5811万元,增长0.9%。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7837人,下降3.2%,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68%,提高0.1个百分点。 二、金融业:全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55.7亿元,比上年增长32.4%,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33.2%。年末银行存款余额为3062.0亿元,增长41.7%,占全市银行存款余额的28.0%,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508.9亿元,增长21.8%,占全市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的10.4%;银行贷款余额为3654.1亿元,增长42.0%,占全市银行贷款余额的41.7%。全年银行及其他金融业实现营业收入334.2亿元,增长14.0%;保险业实现营业收入80.1亿元,增长18.8%;证券业实现营业收入28.2亿元,增长1.2倍。OTC、重庆农畜产品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四大要素市场成功落户,华侨银行、恒丰银行、亿泰基金、谈石小额贷款公司等12家金融机构入驻。 社会发展:“十五”期间,渝中区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性支出均突破万元大关。2010年,渝中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50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0560元,五年平均每年增长9.9%。从消费结构看,衡量居民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2005年下降到36.1%,比2000年减少3.2个百分点,恩格尔系数已连续6年保持在40%以下。渝中区在经济发展中,加快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五年来,全区第三产业发展持续增长,商贸、金融、信息、旅游四大支柱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第一产业已随化龙桥地区的改造而全面退出渝中区,第二产业的比重由2000年的21.9%下降到11.4%,第三产业比重则由2000年的78.1%上升到88.6%;2005年,渝中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突破200亿元,达到21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了73.7%,五年内平均每年以11.7%速度递增。“十五”期间,渝中区综合经济实力跃上了新台阶,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增长态势。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200亿元,达到2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0年增长69.0%,年均增速11.1%,比全市同期年均增长速度高0.2个百分点。区级政收入突破10亿元,2005年达到1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3.4%,五年内年均增长21.7%。商贸中心地位稳固。商贸销售总额突破500亿元,2005年达到58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五年内年均增长13.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05年达到160.6亿元,比上年增长12%,五年年均增长12.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势头强劲。2005年达到95亿元,五年内累计完成投资额368亿元。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5年实际利用外资1.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2%,五年内实际利用外资总额4.4亿美元,占全市外商直接投资的四分之一。 |
重庆市渝中区双拥网_ 渝中区举行军政会庆建军83周年 渝中区隆重举行首届“渝中杯”双拥十大感动故事颁奖仪式 关于参加“渝中杯”首届“双拥十大感动故事”征集评选活动颁奖仪式的通知... |
重庆渝中区易宏咨询服务所 取名 公司取名 风水网 风水大师 重庆渝中区易宏信息咨询服务所成立于1999年,经重庆科协批准,报工商注册登记的预测咨询技术服务机构。本所为夏晨大师创办,夏晨大师在从事易学研究的30年中,运用... |
彪戈尔渝中区-我最熟悉的网站! 彪戈尔渝中区-彪戈尔中国(www.biaogeer.cn)打造全球第一生活服务网!是全球人们生活服务网的著名品牌,汇集海量分类信息,是全球领先的生活服务网和人们的社区。... |
渝中区渝中区旅游,渝中区自助游、自驾游 米胖网渝中区旅游频道提供了最新渝中区旅游攻略、渝中区旅游景点和渝中区旅游线路等信息,您的出行指南。... |
重庆市渝中区电子地图 重庆市渝中区电子地图...重庆市渝中区卫星地图、重庆市渝中区电子地图、重庆市渝中区旅游地图,地图加载中.请稍候... |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渝中区分校 关于申报渝中区教育科学规划2011年度课题的通知渝中区参加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成果展获圆满成功... |
渝中区-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渝中区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狭长半岛形陆地上,又称为渝中半岛。渝中区面积23.7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逾66万,实际居住人口255万,是全国人口密度第三位的县级行政... |
渝中区二手车|渝中区二手车市场|渝中区二手车网|渝中区二手车... 渝中区二手车信息服务网 可一目了然了解渝中区二手车行情、二手车买卖须知、免费渝中区二手车评估咨询、找各类满意渝中区二手车、快速卖超值价,真实丰富诚信的最新... |
重庆市渝中区国家税务局 站内搜索:渝中区国税局征求出.重庆市渝中区国家税.本局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