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地图 > 黄山市地图 > 黟县地图
=== 黄山市黟县地图 ===
=== 黟县资讯概况 ===
行政区划:碧阳镇:碧阳镇地处黄山南麓古黟盆地,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的轴心地带,距黄山风景区仅40余公里,是黟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辖25个村委会、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4.5万,其中常住人口4.1万,流动人口0.4万;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作为黟县的工业重镇,碧阳镇始终把发展茧丝绸业、旅游食品加工业、旅游工艺品加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已建成规模以上企业8家,年产值3.65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8%。被列入省“861计划”的黄山旅游商品工业基地,现入驻企业19家,总投资已达2亿元。作为该基地项目规划新区之一五东殿工业新区项目也已正式启动,一期投入1500万元,征地750亩,年内将完成园区规划和征地工作。今后,碧阳镇将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将该工业基地建设成为全省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商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碧阳镇以市场经济为杠杆,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科技创优为先导,坚持围绕旅游办农业,立足效益抓调整,重点发展生态型、观光型和科技型等新型农业产业项目。现已初步形成蚕桑、水果、茶叶、紫竹、蔬菜、优质油稻等6大颇具镇域特色的农业产业基地,其中蚕桑基地面积15000亩,水果基地面积2000亩,高效密植茶园面积2500亩,紫竹基地面积1500亩。蔬菜基地面积500亩,水田面积27000亩。一个集约化、规模化的特色农业产业化道路正向全镇辐射形成。碧阳镇以发展第三产业和完善城市功能为重点,立足“世界遗产”、“世外桃源”两大优势,围绕“改善旅游接待能力、开发城区旅游项目、加快县城东扩西延”三个方面,推进城区深度开发,着力提高城镇化水平。为充分发挥县城辐射牵动作用,该镇先后完成教育、卫生、文体等一批公益设施建设和镇区道路改造及亮化、美化;并成功实施了城西新区、马道路、翼然路、过境公路等旧城改造项目和黟县宾馆、中城山庄扩建等旅游接待设施项目的建设,城区面貌明显改观,小城镇功能日臻完善。碧阳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景色迷人,境内尚保存着数十处古街、古桥、古渠、古井和近800余栋明清古建筑。其中迷宫式古建筑群南屏是《菊豆》、《大转折》、《卧虎藏龙》等多部著名影片的拍摄地,俗称为“中国影视村”;关麓“八大家”宅体相通、造型精美,实为徽州古民居所罕见;三国古战场淋沥山徒壁悬崖,山清水秀,又有金戈铁马、刀光剑影之意境;桃花源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区风景优美,特色鲜明,区内的五里、深冲两村还被授予“全国文明生态示范村”称号。碧阳镇正努力发挥这些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着力改善旅游接待设施,真正让旅游牵动战略为碧阳的经济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如今,碧阳镇正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争当崛起先锋,共创和谐碧阳为己任,立足“工业强镇、农业富民、旅贸活市”的工作思路,负重自强,开拓创新,为实现碧阳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而不懈努力。
交通运输:全县公路四通八达,乡乡通车,总长599.6公里。黟太公路于1988年10月正式通车。它是安徽省中部南北贯通线的组成部分,可缩短合肥、铜陵至黄山市的里程,连接九华山、黄山、太平湖旅游区,既是安徽省重要的交通干线,又与华东旅游黄金带紧紧连接在一起,对我县经济建设和旅游事业的发展起重大作用。位于黟太公路上的羊栈岭隧道,全长372米,高8米,宽6.5米,是我省第一条公路隧道,于1984年12月建成。被誉为黄山市“生态第一路”的宏儒公路于2003年12月全面完成设计施工并投入使用,从此缩短了黟县宏村至黄山风景区两处世界文化遗产地的间距。将以黄山为中心,各旅游景点穿珠成链,对我市旅游经济圈形成将起着积极推动作用。皖赣铁路于县城区外围13公里处经过,与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近而不进;全县公路密度达66.5公里/百平方公里,两条省道(S326和S218线)46.7公里成“丁”字形穿过黟县,有县道161.5公里,乡、村级公路391.4公里,已实现了乡乡通油、村村通车。在我县境内已基本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向周边辐射,以干线为骨架,以县、乡、村道为支脉的四通八达公路网络新格局。我县的公路运输市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境内有省二级汽车站一个,社会客运站7个,拥有客运车辆65台,其中专业旅游车辆12台(大中型12台),全县已有跨省客运线路5条,省内客运线路23条,县内客运线路24条,日发班车160多台次,可直达上海、杭州、江苏等长三角地区和黄山、九华山、太平湖、古牛降等旅游景区。
自然资源:黟县生态优美,资源丰富。全县耕地面积0.403万公顷,山场面积7.0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76.3%。年平均气温15.8℃,降水量1686毫米,无霜期212-213天,适宜众多的动植物生长。茶、桑等农作物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香菇、木耳、香榧等特产蜚声海内外。
渔亭镇:渔亭镇位于黄山市西部,黟县、休宁、祁门三县交界处,是黟县南大门,距离县城13公里,距离世界著名风景区──黄山仅40公里,离世界文化遗产地──西递、宏村10余公里,慈张公路、皖赣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明显。东与道教圣地齐云山接壤,西与国家级森林公园──牯牛降为邻,黟县火车站座落境风,素有“七省通衢”之美称,是皖南商品重要集散地,历来为商家必争之地。渔亭镇面积69.3平方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47个村民组,1个居民队,2681户,11159人。山场面积80400亩,森林覆盖率达76.9%,耕地面积10400亩,其中水田6150亩,茶园6000亩,桑园1500亩。
历史沿革:黟县建于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原称黝县。宋淳熙《新安志》、明嘉靖《徽州府志》载:“秦并天下置黝、歙二县,属障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黟县属荆国,后改属吴国、江都国、广陵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置丹阳郡,隶属扬州,黝县属丹阳郡。成帝鸿嘉二年(公元前19年),黝县建广德王国,立中山宪王弟孙云客为广德王,鸿嘉三年逝世,无子继承,国遂废。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四月,复以广德故国(黝县)立广川惠王曾孙伦为王,传子赤。王莽篡位,贬赤为公,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废,改黟为愬卤。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将原歙县划分为歙、休阳、新定、黎阳四县,加上黟县、始新共六县从丹阳郡分出,置新都郡,从此改黝字为黟。晋灭吴,新部郡更名新安郡。黟县属新安郡。隋朝改郡为州,开皇九年(589年)黟县并入海宁,属婺州。十一年复置黟县,属宣州。十二年置歙州,州治设在黟县,领黟、歙、海宁三县。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更歙州为新安郡。十二年,歙人汪华据黟,称吴王,增置黟州于黟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改新安郡为歙州,黟县属歙州。天宝元年(742年)改歙州为新安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新安郡为歙州,黟仍属歙州。永泰二年(766年)划黟县的赤山镇及其六乡和饶州的浮梁地置祁门县,次年,又划黟县、秋浦、浮梁一部分置石埭县。宋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为徽州,黟县属徽州。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改州为路,黟属徽州路。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改徽州路为兴安府,二十四年改为徽州府,黟县属徽州府。直至清朝,沿袭不变。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元月,废府留县,黟县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6月,划归安徽省芜湖道。民国17年8月废道,直隶安徽省。民国21年,划属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7年4月,属皖南行署第十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3月,直隶国民政府皖南行署,8月,划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9年4月29日,黟县解放。5月13日,黟县划属皖南行署徽州专区。1950年,将石台县的柯村乡、美溪乡,太平县的宏潭乡划入黟县,1952年4月12日,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56年1月12日,撤销徽州专区,属安徽省芜湖专区。1959年4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决定:黟县并入祁门县。1961年4月5日,国务院批准,复置黟县,属安徽省徽州专区。1971年3月29日,属安徽省徽州地区,现为黄山市(原徽州地区)所辖。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
旅游产业:黟县由于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旅游业已逐渐成为黟县经济的主导产业。2003年统计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1万,旅游总收入2.7亿元,超过全县GDP的50%。黟县目前拥有两处世界文化遗产:桃花源里人家----西递、中国画里乡村----宏村,均属4A级旅游景区。已开发的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古民居景区有:菊豆的故乡----南屏、神奇的八大家连体建筑----关麓、古黟风水村(舒秀文故居)----屏山。另有旅游景区:徽州第一木雕楼、塔川秋色、木坑竹海、晚清名妓赛金花故居、陶渊明后裔居住地陶岭村落、宏村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等。正在招商开发的主要景区有:五溪山自然保护区、西递古石窟群、鸳鸯谷、十里桃花长廊等。
西递镇:西递镇原名东源乡,为进一步发展旅游业,1998年12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西递镇。西递镇位于皖南黟县东南部,处于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经济圈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对外交通便捷,距县城仅8公里,离黄山火车站52公里,黄山机场50公里,距黄山南大门43公里。西递旅游资源及其丰富,镇政府所在地——西递村至今保存有完好的明清古民居建筑124幢、祠堂4幢、牌楼1座,素有“明清古民居博物馆”和“桃花源里人家”之美誉,是黄山旅游线路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递人民紧密结合镇情实际,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不动摇,历经改革开放之初的“农业稳镇,旅游活镇,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发展思路,到开展旅游二次创业,实施“旅游强镇,蚕桑富民,打造名镇名村”的工作目标,再到主动融入黄山旅游发展第三次高潮,倾力打造“中国乡村旅游第一镇”,全力构筑“国际乡村旅游重镇”的宏伟目标,形成了旅游和蚕桑两大支柱产业,实现了镇域经济一次又一次跨越。经济概括:近年来,西递镇依靠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制订了以农稳镇、以旅兴镇、以商活镇的战略方针,全力打造“国际乡村旅游重镇”。2009年西递镇全年财政总收入1502万元,社会固定资产总投资16352万元,全年接待旅游总人数56万人次,实现旅游门票收入22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675元。旅游业是西递镇的支柱产业。自1986年以来,西递村依托独特、珍贵的古民居资源大力兴办旅游业,2000年11月30日西递作为“中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徽文化和典型地方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中国民间建筑艺术的宝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6月25日,西递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接待了江泽民、乔石、朱镕基、连战、安南、泰国王储等一大批中外领导人和中外媒体来访,相继荣获了“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十佳最具魅力名镇”、“全国文明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前十名、中国首份“名村排行榜”魅力指数全国第七等一系列桂冠、“全省首批文明小城镇”、“安徽省环境优美乡镇”、“安徽省最佳旅游乡镇”等诸多荣誉称号。旅游资源:人文景观:西递古民居建筑群,西递旧称西川,三条溪流由东而西穿村而过,因水得名;又因村西1.5公里处是古时驿站,又称"铺递所",西递之名由此而来。西递始建于公元1047年,至今有960余年历史。西递古村落的整体布局、环境建筑风格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古朴风貌。自然景观: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徒壁悬崖,碧水深潭,香雾缭绕,幻影无穷,使人恍若身临仙境。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鸳鸯谷秀在其表,美在其中,是集山水风光融生态资源为一体的自然景观。燕山自然森林公园,距西递古民居1.5公里,旅游资源丰富,山中有黄山松、银杏、红叶桂木、香果树等珍贵名树,有古松树、古枫树、古檀树等百余棵,山中还有画眉、相思鸟、百灵鸟等珍奇。燕山奇崖怪石引人入胜,在此构建度假山庄,游客不仅可以观看燕山林区风貌,俯瞰西递古民居全景,又能体味一下这里的山寨生活。特产:腊八豆腐:外观圆状,中凹一宕,皮呈赭黄,其味咸中带鲜,鲜中蕴甜,甜中含香,甚是可口,具备不易变质,随吃随取的特点,去皮雕心,外拭麻油,可款待上宾。西递翠眉:是一种高质名优茶,制作考究,采用高山茶叶,全部工序手工制作,外观朵形、嫩黄,闻之清香,曾获世界茶叶博览会银质奖。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勤劳质朴的西递人民用心血书写出了一幅恢弘壮丽的画卷,用汗水构筑了中国乃至世界旅游业内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的西递,已经从昔日不为人知的皖南乡村逐步发展为享誉国内外的旅游名镇,并以其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古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独特魅力吸引着全球人的目光,迎接明天的朝阳。今天的西递人民,正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构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县委、县政府“建设现代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的目标要求,紧紧抓住黄山市大发展、大开放的战略机遇,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大乡村旅游,做强农业产业,在构筑国际乡村旅游重镇上做大文章,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
洪星乡:洪星乡位于黄山市黟县中西部,属长江支流---青弋江水系源头,总面积120平方公里,辖6个行政村,31个村民组,总人口5100人,其中农业人口4800人左右。有林地13.9万亩,林业用地16.9万亩,森林蓄积550885立方米,森林覆盖率85%,人均山场面积30亩,毛竹林6亩。年降水量1708毫米,年均温15.8摄氏度,无霜期218天。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树木种类繁多,境内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也有广泛分布。全乡交通状况良好:黟七公路、黟宏公路纵横贯穿全境,同川、杨林两条道路拓宽工程已完成、黟七线改造工程、至各村组有机耕路连接正在实施,方家岭隧道即将贯通;国际互联网络、移动、联通均已开通;有线电视、广播电视、电话覆盖全乡。
黟县统计局>>首页
黟县召开全县统计工作会议...
黟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黟县 概览 国家 所属行政区安徽省黄山市 政府驻地碧阳镇 地理 总面积847平方公里 人口及经济 总人口10万人 其它 邮政编码245500 黟(yī)县,是中国黄山市下辖的一个县...
黟县工商行政管理局欢迎您的光临!希望您留下宝贵意见!
黟县工商局强化流动环节食品经营制度落实2011-05-312011-05-27 黟县工商局分阶段服务企业年检取得阶段性成.2011-05-27 执法维权 黟县工商局“四措并举”实现案件....
黟县在线-安徽黟县生活,概况,黟县旅游,娱乐,小吃,特产,商家,...
黟县在线,提供黟县概况,地图,旅游,资讯,娱乐,分类信息,论坛,博客,企业,商家等...挖掘黟县精彩 铸造黟县辉煌...
黟县气象网>>首页
黟县气象局党员参加雉山村支部党员冬 2010年2月3日上午,黟县气象局全体党员参加了黟县宏村镇雉山【详细】...
黟县科普网-首页
黟县科普网...黟县老科协到黄山区学习考察交流 黟县开展第三个“防灾减灾日”科普宣教活动 黟县科协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暨农技协联合会一届....
宏村松鹤堂客栈-最古朴的徽派建筑百年古宅客栈-宏村|黟...
版权所有:宏村松鹤堂 地址: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宏村镇宏村上水圳07号 邮编:245531 电话:0559-5541255 MSN:wangyan3004@hotmail.com 邮箱:wangyan19840811@21cn.com 皖ICP备07001710号 ...
黟县农网
黟县卢村木雕楼景区 防雷知识 政策法规 一周天气 明星企业 明星乡镇-->黄山市黟县气象局农网中心...
中国.黄山 黟县财政局>>首页
关于调整黟县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组成人员的(2011-5-5)关于印发黟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2011-5-5)关于成立黟县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