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地图 > 铜仁地区地图 > 沿河县地图
=== 铜仁地区沿河县地图 ===
=== 沿河县资讯概况 ===
思州古城遗址:唐思州古城遗址位于沿河县城乌江东岸,建于隋,完善经营于唐、北宋,文化风格是唐城。《元和郡县图志》、《旧唐书》、《新唐书》、《贵州通志》等史书中都有明确记载,至今仍然能够得到丰富的确切的实物佐证,古石板街、古码头、古城护城河、古城内外城墙等,遗迹宛然,古城形制依稀可辨。在几处思州(州、土司、府)古城中,最珍贵的、保护和综合利用价值最大的是位于今沿河的唐思州古城。不仅是因它最古老、年代远久而愈珍贵,而且因它是古代乌江流域开发史上最辉煌的时空片段,是古黔中文化的主要形成与发散中心,是贵州行省形成进程中最重要的历史节点。它不仅对于当前研究西部大开发有重要意义,保护和综合利用好它,甚至对贵州、西南地区都具有深远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盛唐时期的思州,辖区包括今沿河、务川、酉阳、秀山、印江及德江大部、思南一部,总面积20000平方千米以上。从辖区面积、交通区位、战略地位、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方面考察,思州都是当之无愧的黔中首郡。今贵州地区历史上最早的书院之一“銮塘书院”创办于唐宋时期的思州,今贵州历史上最早的名茶“思州茶”也成名于唐代思州。《茶经》、《贵州通志》等史料上有记载。思州古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今沿河历史上一直是巴楚黔中地、秦黔中郡、唐黔中道的核心区域,是盛唐黔中首郡——思州的治所;古务州、宁夷郡治于今沿河;隋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于今沿河所置务川县,历隋、唐、五代、北宋,重和元年(公元1118年)迁治今务川,治于今沿河长达519年。隋务川县衙应在今坪上报恩寺。这一带是古务川城的核心,地势较高,平坦开阔,东有桅台坝作军事堡垒,东南有东山之险,西有观音岩和乌江可据,北、东、南三面均有护城河遗迹,不城自固,交通便利。明清时期在此修建为报恩寺,民国时期为和平镇镇公所。桅台坝、东山、花园坡、观音岩、乌杨树沟、廖家嘴、龙砸嘴、三重桥、天生桥、鱼洞沟等地名古韵悠悠;廖家嘴码头在唐代是忙碌的思州码头;田坝与思州田氏有历史渊源;周家坨、王家朝门等地名记录了古城明清时期文化的兴盛,周家自周述谦于清咸丰癸酉(公元1853年)中进士,周氏一门先后出进士、举人四名,王氏自王有道于明万历间中举后出进士、举人近十人。今河东粮站是原民国沿河县署,门楼尚在,它也是唐思州遗址和元沿河安抚司故址。思州署衙基础依稀可辨,北面、东面护城河及古城墙遗迹尚存。从现存遗迹可推测,唐思州城规模宏大,气势恢宏,其形、其神颇有几分汉未央宫乃至唐长安城的韵味。今河东古城尚有黑巷子、周家坨两条保存完整的古石板街,它们应是唐思州城的重要主干街道,经宋、元、明、清,见证着古城千余年的沧桑。盐会堡、盐会路、官店街、万字号等古地名诉说着古城的商业特色和曾经拥有的繁华。
服饰:沿河土家人从前的服饰,男女一式,有衣有裙有头巾,上以彩绣装饰,男女老幼都穿滚边无领向右开襟花边衣,一年四季头包青或白帕子。后来,衣裤式样有所改变。男性穿对襟短上衣,裤以白布上腰,裤脚肥大,腰系短围腰,白布滚边,上绣栏杆花纹装饰,脚习惯穿白布袜,头仍包青布或白布帕子。女性仍穿滚边无领向右开襟花边衣,姑娘穿滚边挑花排子衣,中年妇女衣襟角上缀两颗铜扣;裤为花边裤,裤脚肥大,膝盖外侧绣“蝴蝶戏花”或“双风朝阳”、“野鹿含草”等圆形图案。闺女普遍用红头绳扎长辫子,耳戴圆圈式大耳坠。妇女头发习惯盘龙髻(巴巴髻),插大小不同的巴耳花、片子花、围针、过桥等银花枝;胸前右开襟处戴一挂长牙签;手指戴银戒指,手腕上戴银质扭丝或空心手镯;脚穿花边鞋,习惯缠蓝布或青布裹脚;头仍包青布或白布帕子。
丧葬习俗:沿河土家人的丧葬,对死老年人,很讲究。老人病危,小辈要在病榻前守护,等待“送终”。老人死后,调头移位,先在其脸上盖一张白纸,在尸体下点一盏菜油灯,立即煮一碗米饭(落气饭)供在尸体前,插上香烛,烧纸钱(落气钱)、放鞭炮,小辈环尸哭泣。然后,家人用柏枝煎水,用1尺2寸洁净白布给死者“抹身”(前后抹三把),洗尸水要少许浇于死者子女身上,以示继承老人福份。接着将死者穿上三件或五件、七件、九件衣裤,头包青丝帕,脚穿老鞋(专为死者做的鞋),腰系裤带(按死者享年,用1年1根线结成),身盖老被(专为死者做的小被),脸上盖上草纸,直至入殓。若死者系传染病致死,要用煮熟的鸡蛋塞嘴,以免传染后人。出殡前一天,亲朋好友要前来吊孝,送纸、老被、丈布、羊等。丧家要杀猪宰羊祭奠亡灵,办酒席待宾客。晚上,巫师举行仪式,招魂(又叫接灵)和“成孝”。招魂是由死者的儿子手拿灵幡,跪在灵堂前接魂。成孝,是死者的儿子在灵堂用头顶着装有白布孝帕、孝衣的茶盆,按亲疏和送礼轻重将孝帕、孝衣分发给亲朋(死者的长辈、长兄不发)。成孝后,孝男孝女戴孝(头包白布帕子,并拖一幅于背心),穿孝衣,亲朋包孝帕唱孝歌,闹灵堂,通霄达旦。出殡的早上要举行葬礼。由巫师主持发丧,做上山道场后,鸣放鞭炮起灵,孝子们抬着灵牌(位),手拿魂幡和全笼幡伞走在丧的前面,丧夫抬灵柩在后面,亲朋随行送葬。一路敲锣打鼓,吹着唢呐,鸣鞭炮,放黄烟,在灵柩前沿途丢“引路钱(又叫买路钱)”,在交叉路口烧一束死者睡过的铺草。若葬期犯“重丧”,还要用稻草做个假人埋在离墓地120步远的交叉路口。灵柩抬到墓地后停在墓井边,由巫师烧“望山钱”(按死者享年,以一岁一张白纸做成)后,将灵柩放入墓井,用罗盘拨定柩向。孝子们打开棺材“清棺”,扶正尸体,让亲人们最后见死者一面后,盖严棺盖。阴阳先生脚踏棺材,举行人葬仪式,手端一盘米,让孝男孝女们吃米,以赶死者的寿命,后由一孝子一只脚跪在棺盖上手拿锄头挖三锄土下炕,并把锄头从头顶上向后传给其他孝子。然后众人堆土砌石,垒坟,在坟上插上全笼幡伞,并鸣放鞭炮,以示安葬。安葬完毕后,孝子将灵牌、魂幡抬回家中,由阴阳先生安灵。从当晚起,孝子们要按死者享年,用稻草结成一年一节的火把,在死者新坟前连烧3夜,最后一夜,要叮嘱亡魂留下火种。死者安葬后还要“烧七”,即每七天要请巫师烧钱化纸祭奠一次,一共七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不在家里死亡的人,遗体不抬进屋内,而在屋外搭棚入殓。12岁以下儿童死亡,不举行葬礼,死后投入深坑、江河或埋在荒野之地。
山羊:《沿河县志》记载:“解放后,50年代山羊与中蜂、桐棬一起是‘沿河三大特色’,以其肉鲜味美,膻味轻,富含赖氨酸和谷氨酸;板皮质地致密,厚薄均匀,张幅适中,皮板柔润,富有弹性而驰名国内外。70年代,沿河县被列为全省山羊生产基地县,是‘贵州白山羊’中心产区。”沿河山羊是皮肉兼优的地方良种,长期放养于乌江沿岸及崇山峻岭中,肉质鲜嫩,膻味轻,谷氨酸含量高,营养丰富,素有山区“羊肉味精”之称。山羊板皮纤维组织细密,厚薄均匀,富有弹性和柔性,抗拉力强,是制作高档革制品的上乘原料,被列为免检产品,远销浙江、福建、广东及港、澳地区,享誉海内外。
乌桕:《沿河县志》记载“沿河是贵州省乌桕主产县之一,常年产量居全省第一位,主产地是甘溪、沙子、谯家、官舟区。明万历年间县内利用乌桕籽榨取木油,加工制烛照明。清代乌桕已成为主要经济林产品。民国时期,乌桕和桐油均为县内主要贸易商品。民国32年(1943年)全县乌桕籽总产750吨,1949年为1845吨,1954年达2310吨。乌桕籽出油率35——36%,最高为39%。皮籽合榨榨取木油,皮、籽分榨榨取皮油和梓油。木油是制作肥皂和提取脂肪酸、甘油的原料,梓油是制作油漆的原料,皮油可食,是提取内可可脂的原料。“乌桕油(木油)是沿河县大宗土特产品,常年产量约500吨,纯度达97%以上,产量与质量均居全省首位。1975年收购量高达548.2吨。
行路:沿河土家人世居山区,山区多曲折崎岖的羊肠小道,从前外出大多是步行,乌江沿岸也有坐(乘)船的。轿子用竹篾条、绳子相系而成,有蓬和踏脚,中穿竹杆,谓之“滑干”。运输习惯背负,背负工具有大小不一的背篓、背篼、背桶、背架、背带、背笮等。平坝地区,运输也有挑的习惯,挑的工具有扁担、纤担、粪桶、水桶、箩篼等。
传统节庆:沿河土家族有过赶年的习俗,在腊月二十九日(月小为二十八日)过,比汉族提前一天,叫过“赶年”。民国《沿河县志》载:“除夕祭祖先,有二十八、九行者”。至今很多土家人仍保持过赶年的习俗。腊月二十四过小年,这天要打扫杨尘,把室内和房前屋后打扫干净。腊月二十八要杀年猪,并将家里的一切器物洗涤干净。除夕,晚餐要备办酒肴,祭祀祖宗,全家吃“团年饭”。除夕夜,要在火堂里烧大树疙蔸,谓之“烧猪脑壳”,男人要在火堂边坐一通宵,谓之“守岁”。正月初一至十五为过年。正月初一黎明要放鞭炮“开财门”,早餐吃汤粑(汤圆),谓之“吃元宝”。这天男女老幼都身着盛装娱乐,到祖坟山扫墓“拜年”。初二至十五要给亲友拜年,有“初一祭家神,初二拜丈人(岳父)”之说。正月十四,要将屋里屋外打扫干净,还要“焰毛虫”、“爆疙蚤”。晚餐要备办酒肴,祭祀祖宗。晚上要在房前屋后插香烛,谓之“向阳灯”,有“三十晚上的火,十四晚上的灯”之说。还要炒葵花、包谷花,谓之“炒瓦虱”,男女青年要下地“偷青(葱蒜等)”互相拍打嬉戏,谓之“拍油烟”。正月十五,早餐要吃糯米包子,谓之“吃大元宝”,晚餐要备办酒肴祭祀祖宗,谓之打发老人。晚上闹完灯(花灯、龙灯等)后,要送灯。除了过赶年还,还有牛王节、六月六、端午节、七月半、中秋节、重阳节等。
行政区划:沿河行政区划,在隋务川县设乡,时设归义、楠木2乡。宋代设城、堡、镇。元设图甲。沿河祐溪长官司原辖三图,即水东图、卜龟图和甫南图。乾隆十七年(公元1752年),甫南图拨属酉阳州,沿河祐溪长官司只辖水东图和卜龟图2图20甲。道光《思南府续志》载:“水东图:一甲舟门、草坝、黑巷子、席家坡、田家坡;二甲大茶坪、吴家寨;三甲黑踏堡、龙井、黑水场;四甲木杨岭、斑竹屯、居园;五甲天井、沿河司;六甲水田坝、汪家沟、黄竹山、东流口;七甲沿河司、崔家村、沙子场;八甲土陀坝、坝头、米溪、瑰岩;九甲虎狼溪、鸾塘、白泥、板场坝;十甲兼花甲何家沟、东流口、跳金磊、楠木园。卜龟图:一甲官州、白马岭、吴家湾、大士塘;二甲练溪;三甲丫溪、新射头、泉口寺、斑鸠溪、羊岩底、土城;四甲木杨岭、细草池、钱家岩;五甲鹿溪、摩坨底、斑竹坝、大丛、土城坝、苦竹坝、鸾塘、干溪;六甲后溪、叶家寨、黑虎寨;七甲木子岭、斑乍岭、萧家沟、沙坝;八甲官庄、蔡家沟、金竹园、水田坝;九甲下坝、大界头、野猫塘、三角塘、菖蒲塘;十甲兼庄甲泉口寺、石坟坨、金竹山、骡子岩、南客寨、中辽、十二盘、马蜡溪、银子溪、大宅头、大水溪、官州、侯家山、张家坝。”,民国5年(1916年)废图甲为区保,县下设区、保、甲;民国20年(1931年)改保为乡镇,县下设区、乡镇、闾邻;民国27年(1938年)改乡镇为联保,县下设区、联保、保、甲;民国30年(1941年)省后坪县,其东部并入沿河县后,全县区划为6个区,24联保;民国31年(1942年)减区,复改联保为乡镇,全县区划为1个区,24个乡镇。民国32年(1943年),施行新县制,全县划分为4个区,辖25个乡镇。直辖区署驻县城,辖沙子、隘口、黑獭、黑水4个乡和和平1个镇;上坝区署驻上坝,辖淇滩、甘溪、晓景、中界、谯家、铅厂、夹石7个乡;官舟区署驻官舟场,辖妙坝、永祥、官庄、板场、七格、思渠、黄土、毛渡8个乡;洪渡区署驻洪渡,辖隘门、客天、后坪、王坨、塘坝5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改保为村,改甲为组,县下设区、乡镇、村、组,全县区划为10个区,25个乡镇;1953年调整为10个区,112个乡镇;1956年调整为9个区,68个乡镇。1958年组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县下设区、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全县区划为9个区,64个社镇;1959年改区为公社,改公社为管理区;1961年复改公社为区,改管理区为公社,全县调整为9个区,35个社镇;1963年调整为9个区,62个社镇。1984年政社分设,改公社为乡镇,改生产大队为村,改生产队为村民组,全县区划为10个区镇,61个乡镇。1993年撤区并乡建镇,1994年全县区划为10个镇和和12个乡。2009年,全县共22个乡(镇),即和平镇、沙子镇、谯家镇、淇滩镇、夹石镇、官舟镇、土地坳镇、思渠镇、客田镇、洪渡镇;黑水乡、黑獭乡、中界乡、晓景乡、甘溪乡、板场乡、泉坝乡、中寨乡、黄土乡、新景乡、塘坝乡、后坪乡。下辖382个行政村,13个居民委员会,6个社区,3650个村民组。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贵州铜仁沿河县酒店_酒店预订_51766旅游网
51766旅游网>我要订房 我要订房 共有41453家酒店、度假村等住宿可以预订!目的地城市酒店名/景点名入住日期离店日期 0 个房间预订 关于贵州铜仁沿河县酒店...
沿河县甘溪乡中心完小
沿河县甘溪乡中心完小 沿河县甘溪乡中心完小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沿河县沙子镇中学_网校首页
沿河县沙子镇中学 沿河县沙子镇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铜仁-沿河县概况
贵州地图网为您提供沿河县查询服务....明初置沿河佑溪长官司,民国3年(1914)设沿河县,1986年改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地处黔北山地中部。年均温17.5℃,年均降水量1 ...
☆☆☆美丽的贵州沿河县“淇滩古镇”☆☆☆-黔山秀水-贵州省-...
主题:☆☆☆美丽的贵州沿河县“淇滩古镇”☆☆☆阅读23339[]头 衔:等 级:魅 力:发贴数:积 分:的签名档[投诉][投诉][投诉][投诉][投诉][投诉]...
贵州沿河县走出山门深圳招商 签约资金达98亿元
2011年04月10日...以搭建产业承载平台为依托,积极引进产业、项目资金承接转移和辐射,在招商引资上实现了重大突破。4月10日,贵州 沿河县县长张翊皓在签约仪式上...
沿河县中等职业学校
沿河县中等职业学校 沿河县中等职业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沿河县地图
贵州省铜仁地区沿河县...龚滩镇地处重庆市酉阳县、彭水县和贵州省沿河县的结合部,乌江、阿蓬江的交汇处.虽然地图上看比经彭水转去龚滩远不少,但是路况好省很多时间...
沿河县官舟镇初级中学_网校联谊
·贵州省铜仁市漾头镇漾头中心小学小学49813309·沿河县夹石镇中心小学小学83156306·思南县尧民民族小学小学8152294·贵州省沿河县甘溪中学初中81174258 共12页 ...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