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气候环境:浚县地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过渡地带,地形地貌特点是“6架山,3条河,大小32个坡,西有火龙岗,东有大沙窝”。平原面积占82%,丘陵面积占18%。地势中部略高,西、东部平缓,最高海拔231.8米。属暖温带半湿润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3.7℃。境内河流总长435.5公里,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浚县物阜源丰,阡陌生金。石灰岩,大理石,页岩,型砂,钙基膨润土等矿产资源储量大,品位高,开发前景广阔。卫河,淇河,共产主义渠流经县境,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适宜,发展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花生,红枣,苹果、蔬菜、畜禽等,自古就有“黎阳收,顾九州”之称。每年粮食产量在50万吨以上,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全国优质小麦基地县,优质种子基地县,全国科技兴农示范县,国家扶持产粮大县,国家级小麦原种生产基地县,全国优质蜂蜜产品基地县,全国秸秆羊示范县,全国节水增产重点县,2006年又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 七、历史名人: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春秋卫国黎(今浚县)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生于周景王二十五年(前520年),卒年不详,终于齐。?,李崇(454—525)),字继长,小名继伯,北魏顿丘(今浚县)人。文成皇后第二兄李诞之子。14岁拜主文中散,袭爵陈留公。后为高祖、世宗、肃宗三朝元老,历治8州,5拜都督将军,政绩显赫,战功卓著,堪称一代名臣。王梵志,一名梵天,隋唐时卫州黎阳县(今浚县)人,著名白话诗人。谢偃,卫县人,本姓直勒氏。仕隋为散从正员外。贞观初,应诏对策及第。驾幸东都,诏求直谏,偃极言得失,太宗称美,引为弘文馆直学士。为尘、影二赋甚工,尝奉诏撰《述圣赋》,又献《惟皇诫德赋》以申讽。时李百药工五言诗,偃善作赋,时人称为李诗、谢赋。出为湘潭令。集十卷,今存诗四首。卢楠,字次,又字子木,今浚县城关镇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生年不详,卒于隆庆三年(1569年)。其先世业农,家颇富有。楠少负才敏,博闻强记,读书一再过,终身不忘。父费资供其入太学生上舍。楠好古文辞,落笔数千言。因其文章不拘旧例,屡试未中。处身乡间,生不得志。性情豪放,不拘小节,嗜酒如命,时常暴饮大醉,使酒骂座。有“才压江南”之誉。著有《蠛蠓集》五卷。王越(1423—1498年),字世昌,今浚县钜桥乡岗坡村人。少时仪表奇迈,颖悟过人,读书过目不忘,补县学生。景泰元年(1450年)乡试中第三名,会试中第三十三名。二年登进士第,授监察御史。三年,出按浙江,警慑贪污,激浊扬清,议论英发,见事风生,众皆佩服。翌年,父卒,返原籍服丧。天顺元年(1457年),起掌诸道章奏。四年,超擢山东按察使,深得宪体。七年,升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力修废政,整饬边务,深得信赖。成化元年(1465年),母卒,奔丧还家。三年,署都察院事。六年,赴延绥御敌有功转左,又以黄草梁功升右都御史。八年,于河套破敌大捷,斩二百八十,加太子少保,增奉一级,提督十二团营。十三年,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兼左都御史。十六年,出大同御敌,于威宁海克捷,斩敌四百,封威宁伯,食禄一千二百石。十七年,出宁夏西征,佩将军印,任总兵官,初镇大同,移镇延绥,战功卓著,加太子太傅,增禄四百石,总制宁夏、甘肃军事,提督团营。十八年,受汪直牵连,夺封除名,谪居湖广安陆。弘治元年(1488年),上疏陈冤,请许还乡,未准。七年,再上疏陈冤,廷议功过,复官左都御史。十年冬,甘肃边塞有警,廷拟复设总制官,先后举七人皆不称职,经吏部尚书屠?荐举,王越就任,加太子太保,总制宁、甘、凉军务兼巡抚并经略哈密。翌年,于贺兰山剿敌获胜,加少保兼太子太傅。是年,又受李广牵连,忧恨绵绵,病死甘州军中。朝廷闻讣,上为震悼,辍朝一日。赠太傅,谥号襄敏。 善堂镇:代码:410621101,2006年,辖62个村委会:东善堂村、西善堂村、前村、后村、郭小寨村、史小寨村、齐小寨村、东褡裢村、西褡裢村、柴村、前赵庄村、徐家村、吴家村、下河里村、西白毛村、郭坊村、李坊村、邢坊村、大何村、南韩庄村、光明村、贾村、王礼村、乔礼村、康村、李洪庄村、湾子村、店上村、赵礼村、贾胡庄村、、陈村、曲河村、东葛庄村、郭家营村、东王庄村、田庄村、东海头村、西海头村、临河村、迎阳铺村、石佛铺村、九股路村、酸枣庙村、马村、李村、东什村、西什村、西郭庄村、下河村、了堤头村、杨梁村、打渔庄村、西韩庄村、军里庄村、程庄村、后寨村、东王楼村、西王楼村、东朱村、中朱村、西朱村、杨村;浚县农场6分场。 新镇镇:代码:410621104,2006年,辖50个村委会:新镇村、新码头村、赵摆村、兰庄村、耿湾村、东郭村、焦行村、马行村、杜行村、前胡岸村、后胡岸村、张庄村、董庄村、李海屯村、田堤村、南刘庄村、申店村、栗庄村、庄头村、长屯村、张堤村、西皮村、东高宋村、西高宋村、淇门南街村、淇门东街村、淇门西街村、东双鹅头村、西双鹅头村、孟庄村、前枋城村、后枋城村、东枋城村、和庄村、北刘庄村、于庄村、西郭村、李马湖村、王马湖村、崔马湖村、牛四马湖村、司庄村、邢固村、彭村、侯村、牛村、大蒋村、官庄村、任寺南村、张寺南村。 五、工业经济:2004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6.9亿元,增长16.5%;第二产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8亿元,增长11.5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00万元,一般预算支出2.68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6.0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8亿元。商品间接出口总额365万元。引进国外资金398万美元,市外资金58534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442元,人均消费性支出325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3057元,人均生活费支出1595元。城乡居民年末储蓄存款余额20.6亿元。经济社会发展支撑能力明显增强。全县实际到位市外资金4亿元,是上年的4倍。全县共有在建项目109个,总投资7.6亿元;签约项目5个,总投资1.2亿元;在谈项目19个,总投资9.1亿元,其中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8个。争取上级资金1亿元,增长58%。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成效显著。种植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优质小麦4.53万公顷、优质玉米1.73万公顷。8个品种、2.27万公顷的农产品基地通过了省级无公害认证。畜牧业产值达13亿元,增长21.4%,获省“畜牧强县”称号,居全省20强第八位。农副产品加工业取得新进展,支持和培育淇雪淀粉、富邦乳业、亨利面粉等龙头企业,新上同心制麦、俊忠面粉、华中食品等项目,提高了加工转化能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进一步加强,实现了“红旗渠精神杯”十连冠。劳务经济迅速发展,外出务工人员达9.5万人,比上年增加5.5万人。非公有制经济逐步壮大。全县30个应改制企业基本完成改制。积极推进“乡财县管”,继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政府调控资金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2406个、民营企业103个,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6.5%。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浚北线、东上线竣工通车,钜新线改建工程开工建设。城区供气、供水项目进入实施阶段。完成了卫水大道、云溪路和黄河路南段改造工程。深入开展小城镇集中整治活动,城关镇被确定为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镇。大伾山景区获首批全省“文明景区”称号。全年全县实现旅游直接收入889万元,增长40.5%。进一步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城镇就业人员3962人,其中安排下岗失业人员1573人。城市“低保”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养老保险金、城市“低保”金、失业金发放率均为100%。发放各类救助金258万元,借粮100吨,建房417间。46万农民参加合作医疗,占农民总数的77%,比上年提高8个百分点。3.9万名特困群众免费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3712名移民群众解决了生产生活困难问题。积极推进社会事业。国家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初验;升入高校学生949人,居全市第一;被评为全省文化先进县,“传统庙会文化”被列入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 浚州街道:代码:410621100,2006年,辖10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西街村、桥西村、顺河村、菜园村、南街村、南关村、南关外村、东关村、北街村、北关村、东沙地村、西沙地村。刘沙地村、周庙村、_东街居委会。 轻工业:弹指一挥间,浚县小河镇工业经济发生巨变。该镇生产总值完成3.2亿元,财政收入完成324万元,实现了由农业乡镇向工业乡镇的跨越。该镇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使镇工业经济展翅腾飞,得益于走出了一条以特色经济为支撑,搭好工业经济发展平台,大力实施工业兴镇战略的路子。小河镇前同山村韩秀岭近几年依靠发展制镜业走上了致富路,在她的带动下,目前该村已拥有制镜厂36家、制板厂4家、框条厂6家,不但解决了本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还吸纳了近千名外村劳动力就业,仅靠制镜一项该村人均就增收2500多元。小河镇制镜业在蓬勃发展。据小河镇党委书记吕有信介绍,全镇仅为制镜产品外运就购买货车1200辆,单车年收入达10余万元;全镇已有8000人从事制镜业,另有3000名销售人员活跃在全国20多个省市,日销售收入150万元,年产值2亿多元。前同山村靠特色产业致富的成功之路,使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意识到:小河镇这个农业大镇要变成工业强镇,工业化是必由之路,而发展特色经济就是发展壮大工业经济的有力支撑。为切实有效地发展特色经济,该镇立足特色优势,转变服务观念,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吸引外来资本在该镇落户扎根,重点对现有的工艺制境、水泥、新闻纸等特色经济产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市场竞争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将其做大做强。同时,按照面向市场、发挥优势、规模经营的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引进发展一批经营机制新、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培植民营经济新的增长亮点,形成新的经济支撑。目前,小河镇的特色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年可创产值2.5亿元,可实现利税1200万元,已形成了以制镜、棉纺、建材、水泥、铸造、新闻纸六大支柱产业为主导的特色经济发展体系。构建经济发展投资平台,是工业经济腾飞的翅膀;良好的环境,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的潜在动力。小河镇党委一班人深刻理解环境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效益这个道理。为了加强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该镇制定了“六个放”:即:政策上放宽、放活,思想上放心、放胆,工作上放手、放开。“六个放”放宽了市场准入领域,降低了准入门槛,允许各种资本进入经济领域。同时,为了解除企业的后顾之忧,除了为他们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良的机制环境、优越的人文环境之外,小河镇政府还不断完善强化服务功能,牢固树立“小政府、大服务”的服务理念,在对各项手续、证照的办理上,镇政府协同工商、税务、交通、金融等部门上村到厂进行服务,实行“一站式”办公,使他们足不出村就能办齐一切证照。在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镇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的保护制度,如检查许可证制度、25天安静生产日制度、挂牌保护制度等等,消除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干扰,维护企业的利益。此外,该镇还实行了镇领导包厂责任制,每位镇领导都要分包一家企业,每周都必须最少到企业调研一次,及时把握市场动态,捕捉市场信息,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今年春节前夕,河南的一家玻璃厂在给前同山村玻璃镀膜厂送玻璃时,让厂方交现钱,而该厂厂长寿文标因一时流动资金不够,急得四处求援。分包该厂的小河镇党委书记吕有信得知情况后,把自己的积蓄和向亲戚借来的5万元现金交到了寿文标的手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四、行政区划:概述:浚县辖5个镇、2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黎阳、浚州、卫溪、伾山四个街道办、善堂镇、王庄镇、屯子镇、白寺乡、新镇镇、小河镇、卫贤镇。县人民政府驻浚州街道办事处。 |
浚县_互动百科 浚县-浚县,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浚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卫河之畔。总面积1088平方千米。总人口68万人(2002年)。邮编:458250 代码:410621 区号... |
浚县二手车-浚县二手汽车|浚县二手车网|浚县二手车交易市场|... 浚县二手车,浚县二手车网是浚县地区最完善的二手车交易网站和二手车信息平台,提供:浚县二手汽车,浚县2手车交易市场信息,浚县二手车交易市场,浚县2手车市场价格,二手... |
浚县长途汽车查询-全国车次网 浚县 主要汽车站时刻表:1浚县汽车站 浚县长途汽车站 可通达下列城镇/景区(不包括途径城镇):... |
浚县一中-浚县第一高级中学-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 浚县一中是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示范性普通高中。浚县一中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显著的办学成果。今天的浚县一中也以她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 |
浚县仪器仪表-公司产品选购服务中心河南骏凯 河南骏凯支持浚县仪器仪表发展,为了方便浚县仪器仪表用户选购产品,中国骏凯浚县仪器仪表为您提供质量有保证的仪器仪表。... |
浚县旅游指南_2011年浚县旅游攻略_浚县自助游_51766旅游网 浚县旅游频道提供2011年浚县地区详细的旅游信息导航,包括浚县旅游景点的游记攻略,特价酒店,特价门票,全国到浚县旅游的参团旅游线路以及自助游游记。... |
浚县实验学校 浚县实验学校 浚县实验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浚县浚县旅游,浚县自助游、自驾游 米胖网浚县旅游频道提供了最新浚县旅游攻略、浚县旅游景点和浚县旅游线路等信息...浚县古称黎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人杰地灵。商代称黎。西周属邺、卫。... |
浚县人才网-浚县人才招聘信息 浚县人才网为企业和人才提供专业的浚县人才招聘服务,浚县人才网专注于浚县地区招聘求职事业,每天提供大量招聘求职信息,欢迎使用免费的浚县人才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