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重庆市地图 > 潼南县地图
=== 重庆市潼南县地图 ===
=== 潼南县资讯概况 ===
人口民族:1998年,总人口89.9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96万人。民族有汉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满族、侗族、瑶族等29个,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0.1%。1914年,潼南县进行了首次人口统计,全县计432260人,至1949年,全县总人口一直在40万上下波动,解放后进行过3次人口普查,1953年全县有478927人,1964年,全县有563609人,1981年,全县有778710人,2002年,全县有904348人。2002年,该县各级党委政府,继续坚持从严控制人口的原则,继续实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责任制,认真开展专项执法和专项治理,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人口质量不断提高。据统计:2002年全县计划生育率达到92.1%。其中:一孩出生率87.0%。育龄妇女总合生育率2.7%。据公安户籍人口年报统计:2002年末,全县总人口904348人,其中:农业人口809796人,比上年下降0.7%;非农业人口94552人,比上年增长6.7%。全县总户数250283户。在总人口中,人口性别比为52.97:47.03。全年人口出生率10.0‰,死亡率6.2‰,人口自然增长率3.8‰。
领导班子:县委书记:刘祖礼,县委副书记:罗建极,孟德华,县委常委:张辉、胡国强、邹云生、江志斌、陶少雄、贾如兴、沈蓉、陈代军、郑勇、万军图片介绍
清代民居建筑群:双江镇地处涪江下游的重庆潼南县,是重庆十大历史名镇之一。古镇建于明末清初,有400余年历史。镇外浮溪、猴溪环绕,镇内古街石板铺路。现存有中街、东街、上西街、下西街、南街、北街、兴隆街、水巷子、老猪巷9条街道。古镇有“禹王宫”、“清代民居”、“兴隆街大院”、“源泰和大院”、“邮政局大院”(即杨尚昆、杨闇公旧居)、“长滩四知堂”、“惠民宫”等规模大、颇具清代民居建筑风格的大型古民居20余座,被专家们誉为“难得的清代民居建筑群”。在长约700米的“清代一条街”上,楼台错落,庭院深深,古色古韵。尤其是重庆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杨氏民居”(即前国家主席杨尚昆出生地“长滩四知堂”和“禹王宫”),在众多古民居中独具特色。占地54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2060平方米的“杨氏民居”,布局灵活,不拘一格,建筑风格极具变化,层次丰富。外虚内实的建筑效果,无不显现出古镇特有的历史风貌和巴渝遗韵。院中有大小房厅51间共108门,由七间三进组成。每进均有天井、栏杆、回廊、花台,宅后还有花园。建筑虽有明显的中轴线,但并不受中轴线的束缚,而是根据地处的条件富于变化,空间组织灵活紧凑。院落中以抬梁式与穿逗式相结合的手法设计敞厅。宅外的风火砖墙逞驼峰形,线型优美简洁。宅内各进既独自成院,又能通过廊道与其余各进相通。建筑设计科学,规模宏大,工艺精湛,雕琢精美,栩栩如生。隔扇、漏窗形式多样,柱础、斜撑、运托、挂落、垂柱等图案精美,门窗、隔扇做工考究。尤以高浮雕,透雕手法雕刻的历史戏剧人物、花卉图案最为精致。更为独特的是前国家主席杨尚昆的出生地“四知堂”的建筑。虽距今有130多年的历史,仍保存完好。这座位于猴溪上游,依山临坝而建的四合院,为木结构悬山顶建筑,面积1146平方米,占地1290平方米。其建筑设计采用“步步递进,层层升高”的传统习俗,建筑布局更独具匠心。“四知堂”之名取于杨氏先祖东汉太守杨震“夜拒贿金”的典故。该室以“四知”的“四”字作为建筑布局的组合形式,前后厅面阔五间,长27米,深8.4米,之间于东西两侧建厢房,面阔四间,长17米,深5.3米,形成一个大四合院﹔东西厢房外侧,又各建一通外厢房,皆面阔八间,长32.5米,深7.4米,内外厢房之间建有天井和信道,甚为壮观。“四知堂”建筑用材十分考究,笔直圆木为柱,上下大小一致,雕梁画栋,脊檩点金,门簪以金形装饰,屋脊砖雕灰刻,皆为仙人、金童、花卉、琼阁,其颜色艳丽,灿烂夺目,门窗装饰尤为精致,檐下及柱间雕刻精细,均用多线雕或透雕雕刻出蝙蝠、牡丹、仙桃、喜鹊,表现出主人对福禄寿喜的祈望,其雕琢技艺精妙绝伦,堪称古民居建筑的奇葩。距今200多年的“禹王宫”内的古戏台,虽经历史沧桑而留下斑驳烙印,依然飞檐翘角,高大恢宏,古朴苍雄,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它与双江那溪流环绕,翠竹掩映下的古街石桥老榕树的小桥流水风光,构成了渝西北古镇自然与人文相辉映的独特文化景观。
历史沿革:县名由来:潼南县域在周秦之际属巴国和蜀国。周代,今四川地区分割为巴、蜀两国,潼南涪江一带属蜀国,琼江一带属巴国。秦统一中国后,实行郡、县制,潼南分隶巴、蜀二郡。西汉高帝时,今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广汉县。武帝时,今潼南琼江一带属犍为郡。三国蜀汉时,今潼南涪江一带属广汉郡德阳县,琼江一带仍属犍为郡。西晋时,李特据蜀,设德阳郡,领德阳一县。东晋安帝隆安二年(398年),新置遂宁郡(郡治在今县境大佛乡下县坝),领德阳县。东晋孝武帝(373~396年)在位时,分德阳县设晋兴县,县治在今玉溪乡青石坝,为潼南境内置县之始。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晋兴县更名始兴县,隶怀化郡。北周改西魏东遂宁郡为石山郡,始兴县隶石山郡,领今潼南涪江一带。北周另置安居郡,今潼南琼江一带隶安居郡柔刚县。隋初,废郡置州,始兴县隶遂州,柔刚县隶普州;另于今县境崇龛乡置隆龛镇。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年),改柔刚县名安居县。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始兴县名青石县,今潼南县境分隶安居、青石两县。炀帝大业三年(607年),遂州改称遂宁郡,青石县隶之。大业十二年(616年),升隆龛镇为隆龛县(县治在今光辉乡瓦子堡),辖今潼南琼江一带,隶资阳郡。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改遂宁郡复置遂州,仍领青石县。武德二年,复置普州,隆龛县隶普州。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分青石县置遂宁县(县治在今大佛乡下县坝)。玄宗先天元年(712年),改隆龛县名崇龛县(避玄宗李隆基讳)。玄宗开元十六年(728年)合州铜梁县,移县治于东流溪坝(今汇集乡戴场坝)。唐代,今潼南县境为青石、遂宁、崇龛、铜粱四县辖地,治所均在潼南境内。北宋太祖乾德五年(967年)降崇龛县为镇,并入安居县(县治在今遂宁市安居坝),隶普州安岳郡。神宗熙宁六年(1703年),青石县并入遂宁县,次年,复置青石县。宋代,今潼南境地为青石、遂宁、安居、铜梁等县辖地。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年),铜梁县治自戴场坝迁巴川镇(今铜梁县城),原铜梁所属戴场坝一带划归遂宁县。至元十九年(1882年),并遂宁、青石二县入小溪县(县治在今遂宁市中区),隶遂宁州。至此,县境不再设县治。明太祖洪武九年(1376年),降遂宁州为遂宁县,并小溪县入遂宁县,隶潼川州。潼南全境为遂宁辖地。洪武十年(1377年),并蓬溪县入遂宁县。十三年(1380年),复分置蓬溪县。遂、蓬分县,今潼南县境涪江左岸地域属蓬溪,涪江右岸地域留遂宁。清顺治十年(1653年),并遂宁县入蓬溪县,十七年(1660年),复分置遂宁县。蓬、遂再次分县,划界仍旧。雍正十二年(1734年),升潼川州为府,领三台、射洪、盐亭、中江、蓬溪、遂宁、安岳、乐至等八县,直至清末。民国元年,新建东安县,由省直辖。次年废省改道,东安县隶川北道潼川府。民国3年,川北道改名嘉陵道(道治阆中),东安县更名潼南县。民国18年,废道府建制,潼南县由省直辖。民国24年,实行行政督察区制,潼南县隶四川省第十二行政督察区(专署驻遂宁)。民国元年(1912年),由蓬溪县划出下东乡11个场镇,遂宁县划出上安里、中安里、下安里17个场镇,取东乡及上中下安里联合设县之义,成立东安县,治所梓潼镇。民国3年(1914年),东安县与广东、湖南县名重复,因定名未久,其地处潼川府(四川省三台县)之南,设置于梓潼镇,遂更名为潼南。
工业发展:近年来,潼南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基本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电力、化工、纸业、机械加工五大重点产业,工业产品主要以化肥、电熔砖、钛白粉、机制纸及纸板、鲜冷藏冻肉、丝绢、白酒、茶叶、农机配件为主。工业生产稳步增长,经济效益持续攀升,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到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3.55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6.16亿元、第二产业19.58亿元、第三产业27.8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为25.4:30.8:43.8。2006年累计完成工业现价总产值43.0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13.7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1.57%。实现销售收入40.71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7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64亿元,工业从业人员数达26171人。全县国有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0户,其中:中型企业5户,小型企业25户,企业总资产达12.97亿元,负债合计6.19亿元,资产负债率为47.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48.4%,工业从业人员数达到5555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0345元/人。工业经济对整个国民经济贡献率不断增大,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基本概况:潼南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地处重庆市西北部最前沿。东邻合川、武胜,南连铜梁、大足,西接安岳、遂宁,北环蓬溪、南充,是川渝握手区腹地东西南北交通自然便捷走向的交汇点及区域几何中心,是成渝经济区的腹地中心,是重庆西部凸入川中腹地最远、毗邻四川县市最多的对外开放最前沿最重要的门户,是重庆未来在川渝握手区的自然地理及交通要塞的中心城市。幅员面积1594平方公里,辖两个街道、20个镇乡,283个行政村19个居委会,人口95万。潼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既是第四任国家主席杨尚昆同志、原中共四川省委第一任书记杨闇公烈士的家乡,也是道教至尊陈抟老祖的故里。早在公元373年建制兴县,因地处潼川府之南而得名。幅员面积1583平方公里,属盆地浅丘地区,气候怡人,四季分明,海拔在300—450米之间,相对高度多数在50-100米之间,平坝较多。年均气温17.9℃,年均降雨量990毫米。涪江、琼江横贯县境,天然气储量在300亿立方米。行政区划,县人民政府驻桂林街道。现辖梓潼、桂林两个街道办事处,双江、花岩、柏梓、崇龛(原叫"光辉")、古溪、宝龙、玉溪、群力、米心、上和、龙形、塘坝、太安、新胜、小渡、卧佛、五桂、田家、别口、寿桥20个镇;19个居委会,282个村委会。
经济发展:经济概况:2003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l3.4亿元,同比增长4%。粮食总产量达到37.5万吨,同比增长4.1%;油料总产量达到2.85万吨,增长9.1%;水产品产量达到1.16万吨,增长2.9%。粮经结构比例达到6.95:3.05。实现了全县农民增收目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48元,同比增长7.2%。2004年,潼南农业将重点打好三张牌:一是打好"全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安全区"这一品牌,力争把潼南建设成为全市优质商品瘦肉猪生产大县;二是打好"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蔬菜)生产示范县"这张牌,大力实施"双十工程"(农业产业化七个"十万工程"、十个经济强镇工程),重点建设一批规模大、效益高、有特色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努力把潼南建设成为重庆近郊的现代化农业展示区和绿色产品基地县;三是打好农副产品牌,坚持按照"围绕农业办公业,办好工业促农业"的发展思路,把2004年确定为"农副产品加工年",以农业推动工业,以工业反哺农业,建设绿色生态农业百花园和蔬菜加工特色园区,加速渝西绿色产品大县的建设进程。推进渝西发展!
潼南党建七一网潼南频道
视频点播|党建资料|工作动态 更多>>工作动态 潼南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 一、领导小组工作职责(一)对全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大问题进行研...
潼南县教育委员会
168名片网,潼南县教育委员会,委员会,区县机关,市级机关,街道镇乡,宗教组织,工青妇,民主党派,公安局,司法局,检察院,法院...
潼南县明镜小学校
潼南县明镜小学校 潼南县明镜小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潼南县安兴小学校_网校首页
潼南县安兴小学校 潼南县安兴小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潼南县惠光小学校_网校首页
潼南县惠光小学校 潼南县惠光小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潼南县民生小学校
潼南县民生小学校 潼南县民生小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重庆潼南县游玩指南_51766旅游网
潼南县美食推荐 潼南县自驾查询 潼南县火车时刻表 潼南县汽车时刻表 潼南县公交车查询 潼南县旅游地图 潼南县出游线路 潼南县旅游资讯 潼南县天气预报 ...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公众信息网
彭水县棣棠乡排楼村3、4组2010-6彭水县县城防洪护岸综合.彭水县汉葭镇2010-6武隆仙女山国家级青少年.武隆县仙女山镇2010-6青山湖水库二期工程项目万盛区金桥镇...
潼南县新林小学校
潼南县新林小学校 潼南县新林小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