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安徽省地图 > 阜阳市地图 > 太和县地图
=== 阜阳市太和县地图 ===
=== 太和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属宋,为郪丘,又名邢丘。廪丘。战国属魏,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本地。后归秦。《史记·魏世家》:“(魏安釐王)十一年(前266),秦拔我郪丘。”楚考烈王十年(公元前253年),由陈迁都钜阳(今太和县宫集镇)。秦统一后,置郪丘县(今太和县倪邱镇),属陈郡。汉置细阳县、新郪县、乐昌侯国、宋公国,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公元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公元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公元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郪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郪。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晋废细阳。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隋改陈留为颍阳县。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河南省汝宁府颍州。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清雍正二年,改属亳州。十三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服务设施:太和县社会安定,政策稳定,法制日益健全,可为客商提供各种配套服务。生产资料、信息、技术和劳务市场逐步完善。银行和保险机构健全,服务网点遍布城乡。市内有三星级的镜湖宾馆等中高档宾馆10多家。
细阳广场:细阳广场位于太和县团结路细阳路和长征路交叉口,是新兴的休闲运动之处。
太和名人:吕范(?-228年),字子衡,汝南细阳人,是三国时期东吴势力的将领,官至前将军、扬州牧,追赠大司马。吕范字子衡,汝南细阳人也。少为县吏,有容观姿貌。邑人刘氏,家富女美,范求之。女母嫌,欲勿与,刘氏曰:「观吕子衡宁当久贫者邪?」遂与之婚。后避乱寿春,孙策见而异之,范遂自委昵,将私客百人归策。时太妃在江都,策遣范迎之。徐州牧陶谦谓范为袁氏觇候,讽县掠考范,范亲客健儿篡取以归。时唯范与孙河常从策,跋涉辛苦,危难不避,策亦亲戚待之,每与升堂,饮宴於太妃前。
县情概述:太和历史悠久。属古《禹贡》豫之域。春秋时为鹿上,战国时为新郪。自秦始为县,其后县治几移,县名几易,先后为新阳、细阳、颍阳、万寿、泰和等。元大德八年(公元1304年),县治移至今地,改"泰"为"太",取《易·乾·象辞》"保合太和,利乃贞"之义。这里人杰地灵,贤才辈出,东汉清沼使范滂,声播海内,名列八顾,清乾隆年间白莲教首刘之协,道光年间两广总督徐广缙等人,如群星璀璨,名留青史。名胜古迹,遍布境内,倪邱孤堆,七处故城遗址,元代建造的文庙建筑群,都记载着太和古老的文明。"沧桑何处问真情,一日重新订万年"。在这片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大地上,勤劳、智慧的太和人民正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凭着对家乡最真挚的感情,在新的世纪里,抒写太和更加绚丽的画卷。
太和一中:位于县中心路--人民路上、太和公园正对面、县委斜对面。校园布局合理、景色特别,自然与人文并重,师资力量雄厚,硬件齐全、老师实力很强--县里的两名特级教师均在一中。同时还是省重点中学。在教学方面突出,长期在省市的各种教学比赛中,在全市遥遥领先。因此,也是太和的著名的人文景点。
行政区划:民国初年实行区保制,全县分区(顺号取积名)、97保。民国27年(1938年),实行区、乡、保、甲制,全县设3个区。34乡(镇)。478堡。民国34年(1945年),调整区划,并34乡(镇)为30乡(镇),计有:细阳镇、赵寺乡、望高乡、关集乡、三塔乡、竹园湖乡、龙李乡、光芦乡、龙台乡、胡集乡、黑虎乡、齐桥乡、大黄乡、高庙乡、旧县乡、陈李乡、砖桥乡、亮集乡、税铺镇、界首镇。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改用区、乡、行政村制,设10区。139乡。10区是:城关、茨谷、李兴、税黄、板黄、赵庙、洪山、光武、大新、原墙。1950年3月增设双浮乡,5月增设关集区,8月31日由阜阳划入宫集区及长春区的赵李、王营、草李、长春4乡。1952年7月撤税黄区,增设税镇、大黄、长春、三塔、清浅、倪邱、旧县等区,至此全县设19区。1953年8月,将光武、芦村、大黄、亮集等区、乡划入界首县。1956年,全县并为9区1镇(城关镇)。64乡。1957年3月撤区并乡,将全县64乡并为45乡。1958年元月,被撤区全部恢复。1958年9月,改全县9区1镇45乡为11个人民公社。1960年12月增设洪山公社。全县设李兴、原墙、大新、倪邱、双浮、关集、宫集、坟台、赵庙、旧县、城关、洪山12个公社。1961年8月,缩小农村人民公社规模,将全县12个公社改为12区,成立71个公社。1969年3月撤区并社,全县成立20个公社。至此全县设33个公社。计为:关集、城郊、大新、肖口、旧县、双浮、清浅、赵庙、倪邱、洪山、原墙、三塔、宫集、三堂、苗集、阮桥、税镇、李兴、蔡庙、宋集、赵庙、坟台、水上、高庙、许寨、桑营、城关、马集、双庙、郭庙、长春、胡总、大庙。1979年8月,撤人民公社恢复区制,全县设13区(镇)。同年12月增设宫集区、蔡庙区。1983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人民政府,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1985年,全县为15区(镇)。75乡,5个乡级镇。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0年,太和县辖24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371482人,其中:城关镇131423、旧县镇59480、税镇镇37495、皮条孙镇21091、原墙镇49059、倪邱镇47127、李兴镇59572、大新镇47592、肖口镇48043、关集镇42972、三塔镇59177、双浮镇39625、蔡庙镇25648、三堂镇42806、苗老集镇40577、赵庙镇49877、宫集镇36689、坟台镇70732、洪山镇55673、清浅镇33741、五星镇36018、高庙镇20571、桑营镇35710、大庙集镇40375、胡总乡20574、赵集乡37951、郭庙乡39252、马集乡35962、二郎乡27543、阮桥乡38894、双庙乡40133。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人口普查),2004年底,太和县辖31个乡镇。
主要景点:太和公园:位于人民中路,公园风景秀丽,有亭台楼阁和娱乐设施。太和文庙,与公园相邻,文庙正门悬挂“太和元气”四个大字的牌匾,门前的广场就是文庙广场,有高大的牌坊。院内有庙宇设施。
太和县人民医院_互动百科
太和县人民医院-太和县人民医院简介 太和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50年,其前身是太和县人民政府门诊部,五十多年来,开拓进取,励精图治,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急救、康复...
太和县中医院_网站主页
欢迎光临云安徽的太和县中医院 太和县中医院是一家三级甲等医院,本院设特色专科:骨伤科、推拿、心脑血管科、针灸科、肝病科.本医院地址:太和县团结西路19号,...
太和县皮条孙中心小学_网校首页
太和县皮条孙中心小学 太和县皮条孙中心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安徽省太和县地图
-地图 安徽省太和县永兴旺马尾厂 地址 地址:中国安徽 太和县太和县马集开发区 邮编:详情:安徽省太和县永兴旺马尾厂 相关企业 Loading 地区导航:上海纺织....
太和县二郎乡中学_网校首页
太和县二郎乡中学 太和县二郎乡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太和人事人才网----太和县人事局下设网站
[男][大专][男][本科]·政务公开:太和县人事局、编办行政职权目录(2008-2-15)·政务公开:太和县人事局单位概况...
太和县旅游|太和县酒店预定|太和县天气|太和县图片|太和县地图|...
太和县.taihexian网友关注度:暂无介绍 我要点评该地区我要上传图片我要上传地图我有问题问发表功略游记 太和县酒店预定,太和县酒店预订...
太和县泰和曙光中学
太和县泰和曙光中学 太和县泰和曙光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太和县洪山小学
太和县洪山小学 太和县洪山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