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政区划:西汉时,县境秃尾河上游,置白土县,秃尾河下游置圁阴、圁阳、鸿门县,疆域无考。北周在今解家堡一带置归真郡、隋置银城县,疆界难稽。唐、宋两代在窟野河流域置麟州(今杨家城),领属新秦(在今杨家城)、连谷(在今黄羊城)、银城(在今解家堡一带)3县,疆域不详。元朝,在窟野河流域置神木县,大体上南至太和寨一带,北至黄羊城一带。明洪武年间,在窟野河流域仍置神木县,境域北止边墙(即明长城),南至黄河,东与府谷刘家大寨交界,西至佳州之高家堡水洞川。清朝,在边墙以南置神木县,据道光《神木县志》载:东至丘家寨与府谷刘家大寨连界,西至高家堡(原属佳州)以西双谋梁与榆林县水涨上村连界,南至黄河岸张家川,北至五卢口边墙与郡王旗伙盘地连界;东北至永兴堡暗门沟与府谷万家墩连界;东南至彩林与府谷锗壤连界;西南至屈家南沟与佳州(即今佳县)谢家沟连界,西北至高家堡暗门与蒙古五胜旗(即今内蒙古乌审旗)、扎萨克台吉旗(即内蒙古扎萨克旗,现并入伊金霍洛旗)伙盘地连接。东西距170里,南北距150里,面积约15000余平方里。上述伙盘地实际是神木县的边外属地,行政归本县管辖,地租归蒙古各有关旗收取。经过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乾隆八年(1743)两次初步定界,最后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确定蒙陕界线,“自活鸡兔沟南畔以南已垦之地归陕西各县分管”。此后本县北部境域,东至牛川东南之大榆树粱,与府谷边外属地交界;北至活鸡兔沟南畔,与内蒙东胜管辖地交界;东北至内蒙郡王旗双儿庙迤东偏北石圪台地,与内蒙东胜县境交界。以上划归神木县分管的边外属地东西距150里,南北距140里,面积为21000余平方里。到民国初年,蒙人南下到边墙附近各地设局收租,引起沿边之定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府谷6县人民的不满。于是联名呈请陕西省政府勿令绥远长官设局收租。陕西省长刘某委派贾永德、巫岚峰为划界委员,从民国八年(1919)九月二十二日到民国九年(1920)五月四日,历时227天,到沿边6县实地考查,后经陕西省政府呈报国民政府内务部,经国务会议研究,认为无详晰图册,不足以资参考,从缓施行。后陕西沿边6县将所需材料补报,未见国民政府答复。后来事实上神木县北界仍维持光绪二十九年(1903)确定的蒙陕界线。通岗浪原为蒙古乌审旗辖地,距神木县城西北240里。清光绪年间乌审旗蒙人群起排外,仇杀汉人,将神木籍商民驱逐回县,并将房屋烧毁,货物抢劫一空。经边商吕万有等人控诉于神木理事厅和榆林府道各官署,转报督抚派人查实,会同蒙人代表查办,结果将通岗浪南北长100余里,东西宽约10多里的地域,赔给边商抵偿损失,此后这1000多平方里的土地,便成为边商的“独立王国”。民国初,边商从长计议,呈请并准予归本县管辖。至1949年,通岗浪全部划归内蒙古伊克昭盟(参见附录)。1933年以后随着神府革命根据地的开辟,红色政权的建立,原神木县的石窑以南地区,府谷县的武家庄以南至沙峁头地区,与佳县界牌以上谢家沟以南地区连成一片,成为革命根据地与游击区域。抗日战争期间改为神府县(县政府设在温家川,贺家川。1949年初,迁至高家堡),与北部国民党统治区的神木县同时存在。解放战争时期,随着解放区的扩大,神木县管属境域随时势有所变易。1947年神木县城解放后,神府县与神木县仍同时存在。1948年将原属神府县马镇区的白云乡划归府谷民;1949年曾一度将榆林县的安崖底区和双山区,划归当时的神府县(县政府迁至高家堡)。1950年神府县并入神木县,在此前后,又将安崖底区与双山区划归榆林县。将榆林的大保当划归神木县。至此本县全境疆域:北至石圪台与内蒙伊旗交界;南至界牌与佳县交界;东至栏杆堡公社的新寨子与府谷县交界;西至大保当公社营盘壕与榆林县交界;东南以黄河与山西兴县、临县为界;西南以秃尾河与榆林县、佳县为界。1958年至1961年,神木县与府谷县合并,境域为神、府两县境域的全部。1961年又将两县分设,境域各依1950年旧界,至今未变,神木县辖15个镇、4个乡:神木镇、高家堡镇、店塔镇、孙家岔镇、大柳塔镇、花石崖镇、中鸡镇、贺家川镇、尔林兔镇、万镇镇、大保当镇、马镇镇、栏杆堡镇、沙峁镇、锦界镇、麻家塔乡、乔岔滩乡、太和寨乡、解家堡乡。 社会事业:教育事业:我县在狠抓经济建设的同时,牢固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认真实施“科教兴神”战略,全县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学前教育快速发展的格局。目前,全县共有高中4所,职业教育中心1所,初级中学26所,县直小学和乡镇中心小学27所,乡镇完全小学72所,农村初级小学215所。另有民办小学19所。全县在校学生9.5万人,其中高中1.7万人,初中3.3万人,小学4.5万人,教职工4910人。教学设施按普及实验教学标准配备,布点小学达到省颁二类标准,中心小学以上达到省颁一类标准,建成微机室65个,计算机3214台,语音室18个950座,4所学校安装了校长办公系统、8所学校装备了闭路电视双控系统,先后成立了教育电视台、教育中心。中小学入学率分别达100%和99.2%,高中入学率达到85%,高考本科升学人数突破1392人。1998年实现“两基”达标。1996年建成的职教中心,1999年达到国家级重点职业高中标准。目前拥有12个常设专业和7个骨干专业,在校生达到36班2460人,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和技术骨干。2003年,神木县被省教育厅命名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县和幼儿教育先进县。 六是住房安居工程。计划2009年内完成50000平方米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任务,廉租房货币补贴2000户,逐步解决城市无房户的住房困难,实现“居者有其屋”。七是扶贫济困工程。切实使真正贫困者享受到低保,并同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自然增长机制。 林业、红枣业近年来,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防风治沙和重点流域治理工程,严格实行封山禁牧,林业发展迅速。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2亿元,完成人工造林11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64.7万亩,形成了四条绿色林带(黄河沿岸红枣林带、中部大扁杏林带、古长城沿线常绿林带、陕蒙边界防护林带)、六条绿色通道(榆神公路、神盘公路、锦大公路、神马公路、五陈公路、神万公路)和县城东西两山(各宽2.5公里,长10公里)绿化工程。集中投入建设精品工程,建成了马场万亩常绿林、卧虎塞长城林、高仁里峁生态示范区等生态建设示范工程,形成了生态建设骨干体系。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32.8%,林草覆盖率达到46.3%。到2013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40%左右,林草覆盖率达到60%左右。我县黄河沿岸地区是全国几个红枣适生区之一,红枣栽植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通过放宽政策,激活机制,全县红枣规模迅速扩大,已成为黄河沿岸地区区域性主导产业。目前红枣经济林已达18万亩。红枣品种质量优,市场竞争力强,枣农收入明显增加,沿黄乡镇枣农的经营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福茂源公司投资500万元建设的红枣深加工项目已建成投产,每年可加工各类鲜枣1000吨,年产烘干枣、紫晶枣、多味枣、菊花枣系列产品600吨。
|
神木县 榆林市神木县 行业门户网站导航榆林市神木县 乡镇村门户网站导航 神木县... |
榆林市神木县创业就业网_中国最大的创业门户网站,创业网,创业... 中国创业就业网55178.cn作为中国最专业的创业与就业门户网站,为用户24小时提供全面及时的中文资讯,内容覆盖国内外创业就业新闻、政策、创业项目库、在线学习课程、... |
神木法院网 神木县人民法院于2011年6月24日14:·神木县人民法院于2011年6月24日08:... |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 邮政编码查询-邮编库 本站的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邮编页面提供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下属区域、地址的详细邮政编码信息。本页按照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包含的邮政编码来分组排列,每个邮政编码中... |
陕北神木县超豪华婚车_环球网 这是2009年6月20号榆林市神木县麟洲街上,一个结婚车队。法拉利黄色F360-345万(停产)碳黑F430-360万 黑色F430spider-404万 红色575M-320万(停产)。。。... |
神木县-区县--榆林日报网 神木县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神木巡警查获网上逃犯·十二五期间神木提升信息化水平·神木实施地膜良种能源信息四大工程·神木被国家六部局评为“平安畅通县区”... |
神木县-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神木县是中国榆林市所辖的一个县,位于陕西省北部。神木县总面积为7635平方公里,是陕西省面积最大的一个县[1]。2002年人口为36万人。... |
关于神木县刘侯有沙场采矿权转让公示 2011年06月07日...神木县矿产资源管理办公室 关于神木县刘侯有沙场采矿权转让公示依据国土资源部 建立健全矿业权有形市场的相关精神,现对神木县刘侯有沙场采矿权转让... |
神木县神漠煤焦运销有限公司 我公司成立于2008年十月二十日,本公司业务部位立于陕西省神木县城内。本公司主要经营:原煤,烟煤,兰碳,焦碳的运输与销售;为客户代理发货,为客户提供快捷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