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云南省地图 > 昆明市地图 > 石林县地图
=== 昆明市石林县地图 ===
=== 石林县资讯概况 ===
工业和建筑业:今年以来,由于工业能源、原材料等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劳动力成本的增加,拉动了工业品出厂价格的上涨。工业企业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稳步发展,主要产品产量较快增长。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232249万元,比上年增长25.04%。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80163万元,增长25.4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611万元,增长21.98%。在全县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宏观经济气候下,建筑业经济运行较好,建筑业实现总产值453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8.7%;实现增加值18500万元,比上年增长7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757622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5.5%。
旅游资源:石林彝族自治县有闻名世界的石林风景区,周围还有九乡、阿庐古洞、白龙洞等省级风景名胜区。加之气候四季如春,舒适宜人,是一个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的好地方。石林风景名胜区是一个以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为主体的风景名胜区,位于昆明市东,距昆明市86公里,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在石林广达40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遍布着上百个黑色大森林一般的巨石群。有的独立成景,有的纵横交错,连成一片,占地数十亩,上百亩不等。最典型的一片叫李子营石林,奇石拔地而起,参差峰峦,千姿百态,鬼斧神工,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在距今约三亿六千万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纪时期,石林一带还是滇黔古海的一部分。大约二亿八千万年前的石炭纪,石林才开始形成。大海中的石灰岩经过海水流动时不断冲刷,留下了无数的溶沟和溶柱。后来,这里的地壳不断上升和长时间的积淀,才逐渐变沧海为陆地。海水退去后,又历经了亿万年的烈日灼烤和雨水冲蚀、风化、地震,就留下了这一童话世界般的壮丽奇景。远远望去,那一支支、一座座、一丛丛巨大的灰黑色石峰石柱昂首苍穹,直指青天,犹如一片莽莽苍苍的黑森林,故名“石林”。石林的主要游览区李子营石林,面积约12平方公里,游览面积约1200亩。主要由石林湖、大石林、小石林和李子园几个部分组成,游路5000多米,是石林景区内单体最大,也是最集中、最美的一处。进入景区内,但见石柱、石壁、石峰千姿百态,争奇竞丽。有的石柱高达40—50米,乍一看,正如一首佚名的打油诗所云:“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果然大,果然大石头。”但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它是一幅绝妙的画,每天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游人前来驻足观赏;它是一首优美的诗,古往今来有无数骚人墨客为它咏叹吟哦;它又是有灵性和生命的;有双马渡食、孔雀梳翅、凤凰灵仪、象距石台、犀牛望月;有唐僧石、悟空石、八戒石、沙僧石、观音石、将军石、士兵俑、诗人行吟、母子偕游、阿诗玛等无数象生石,无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令人叹为观止。除了动物外,还有许多酷似植物,如雨后春笋、蘑菇、玉管花等。有一处“钟石”,能敲出许多种不同的音调。整个李子营石林就是一座巨大的自然石景艺术宝库,任凭游客去观察,去发现,去自由地想象。景区内峰回路转,曲径通幽,移步易景,使人如入迷宫仙境,游者莫不流连忘返,赞不绝口。景区内建有狮子亭、望峰亭、石台、石凳等供人小憩。彝族服饰、路南卤腐、宜良烤鸭、油炸蜂蛹是游览石林值得购买或品尝的特色产品。彝族的歌舞也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和文化内涵。早在明代,石林即已成为名胜,但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政府才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认真进行勘察、设计、施工、修筑游路和外面的公路、宾馆、饭店、商场等,给一些象生石取了名,石林才逐渐名扬五洲,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板桥镇:位于石林县城东南方,距县城9千米,东南与弥勒县西三镇接壤,南连大可乡,西与宜良县竹山乡,狗街镇相接,北与鹿阜镇接界。总面积150.5平方千米。2004年末,辖板桥、黄家庄、矣马伴、龙溪、叠水、大叠水、青山、冒水洞、小戈丈、者乌龙、新宅、小屯、龙潭13个村委会,66个自然村,84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人口为35259人,其中农业人口32779人。乡政府驻板桥村马街。
基本概况:石林名片,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石林彝族自治县,是云南省昆明市近郊县,距昆明78公里。全县国土面积1719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拨1679.8米,人口24万,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34%。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1.6℃,最低气温0.8℃,降水量954.2毫米,日照时数1616.6小时,总蒸发量1765.2毫米,无霜期263天。森林覆盖率37.02%,云淡风清,空气清新,是最佳的旅游目的地和最适宜人居的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独特:石林是世界喀斯特地貌的精华。拥有世界上喀斯特地貌演化历史最久远、分布面积最广、类型齐全、形态独特的古生代岩溶地貌群落石林,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人文资源丰富:石林是中国阿诗玛的故乡。以阿诗玛为代表的彝族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最有影响的是:“一诗”叙事长诗《阿诗玛》,“一影”中国第一部彩色音乐电影《阿诗玛》,“一歌”云南旅游代表歌曲《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一舞”彝族撒尼大三弦舞,“一节”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被誉为“东方狂欢节”,“一绣”阿诗玛刺绣品曾荣获“中国国际技术产品展览会金奖,石林交通区位得天独厚,是滇东北、滇东南及广西、贵州、广东等地区进入昆明的门户,也是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入境我国的重要通道,国道324线、326线,昆(明)石(林)高速公路,昆(明)河(口)、曲(靖)石(林)高等级公路,南(宁)昆(明)铁路,九(乡)石(林)阿(庐古洞)旅游专线过境石林。未来三年,将建成石(林)蒙(自)高速公路,形成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四通八达交通网络,成为区域性的交通中心。“33542”发展战略:充分发挥石林资源、阿诗玛文化、交通区位三个优势,实施对外开放、科教兴县、城镇化发展三个战略,加快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以阿诗玛文化为龙头的文化产业,以加工业为龙头的新型工业,以粮烟果菜为龙头的种植业,以羊产业为龙头的畜牧业五个重点产业发展,实现旅游立县、粮烟稳县、工业富县、生态美县四个目标,逐步形成两个经济带??石林路城市经济带和九石阿旅游专线阿诗玛文化经济带。“12345”旅游国际化战略:以创建世界一流景区,打造国际旅游胜地为目标;实现单一观光型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康体、生态、科考、会展综合型旅游转变,国内名牌向国际名牌转变;构建三个旅游圈??以石林景区和石林古城为中心的核心旅游圈,以石林景区为中心带动长湖、大叠水、圭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八个景点发展的石林大旅游圈,以石林风景名胜区为中心辐射宜良九乡、陆良彩色沙林、泸西阿庐古洞、邱北普者黑和弥勒白龙洞的滇东南喀斯特精品旅游圈;实施品牌化、特色化、产业化、多元化四个战略;实现五个突破??在展现彝族撒尼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上实现新突破,在创新体制、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在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上实现新突破,在生态保护、园林建设和景区提升上实现新突破,在宣传营销上实现新突破。“一路三区”、“一河三片”石林现代化城市发展战略:通过石林中路、石林旅游度假区、生态工业集中区、东(西)城区“一路三区”建设,加速形成石林路城市经济带,加快城市发展步伐,逐步形成以巴江为绿色主轴的县城至石林片、北大村片、板桥片“一河三片”块状城市新格局,争取在“十一五”期间撤县设市,建成旅游城市,2015年建成优秀旅游城市,2030年建成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化生态旅游城市。已设立旅游度假区、生态工业集中区、东(西)城区三个园区管理委员会,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五创”目标:2007年已创建成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平安县”、省级园林城市;到2010年,创建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文明县城。自然的石林风光无限文化的石林魅力无限发展的石林商机无限开放的石林活力无限
历史沿革:在石林县境,早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生产和生活。到春秋战国时期,路南与滇池地区的古滇人一道创造出了辉煌的青铜器文化,社会也随之步入了有阶段的部落奴隶制社会。秦代以后,汉文化被中原移民不断传到祖国西南边疆,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在路南设立谈稿县,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南昭、大理国时期,世代生活在路南的落蒙部得到发展壮大,成为三十七部中的强大力量。元初置为落蒙万户府,其辖地达弥勒、陆良、师宗等地。1276年(元至元十三年),元政府设立云南行省调整政区之机,将落蒙万户府消弱为州,并命名为路南州,下辖邑市、弥沙二县,隶属于澄江路。1287年(元至元二十四年),并弥沙入邑市县,路南州领邑市县。明因元制,仍设路南州,隶属于澄江府。1490年(明弘治三年)废县入州。清代仍袭明制。1913年(民国2年)废州设县,始称路南县。先隶滇中道,后废道隶于省,1948年(民国37年)又隶于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0年属宜良专区,1954年属曲靖专区。1956年成立路南彝族自治县,至1958年被裁并入宜良,1964年始恢复路南彝族自治县建制,仍隶属于曲靖专区。1984年路南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1998年10月8日,国务院批准,将路南彝族自治县更名为石林彝族自治县。2000年,石林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8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2397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鹿阜镇52574;石林镇9632;路美邑乡28612;板桥乡31553;大可乡15065;北大村乡28741;西街口乡14800;维则乡13145;圭山乡17217;亩竹箐乡12639。2003年末,石林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8个乡,4个社区居委会、88个村委会,459个村民小组、49个居民小组,377个自然村:鹿阜镇、石林镇、北大村乡、路美邑乡、西街口乡、维则乡、板桥乡、亩竹箐乡、圭山乡、大可乡。总人口22931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4125人;少数民族人口78642人。2006年,撤销北大村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石林镇,镇政府驻原北大村乡政府驻地;将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路美邑乡改设为路美邑镇,镇政府驻原路美邑乡政府驻地;将板桥乡新宅村委会划归鹿阜镇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板桥乡改设为板桥镇,镇政府驻原板桥乡政府驻地;行政区划调整后的鹿阜镇管辖原鹿阜镇管理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路美邑乡清水塘村委会,原板桥乡新宅村委会,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亩竹箐乡,其所辖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划归西街口乡管辖,所辖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划归圭山乡管辖,将圭山乡所辖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划归维则乡管辖,并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维则乡改设为长湖镇,新设立的长湖镇管辖原维则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圭山乡的海宜、乍龙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维则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圭山乡改设为圭山镇,新设立的圭山镇管辖原圭山乡额冲衣、糯黑、和合、小圭山、尾乍黑、普拉河、当甸、海邑8个村委会和原亩竹箐乡的亩竹箐、红路口、水补衣、小板田、矣维哨、法块6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圭山乡政府驻地;将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西街口乡改设为西街口镇,西街口镇管辖原西街口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和原亩竹箐乡的糯衣、格渣2个村委会,镇政府驻原西街口乡政府驻地。
固定资产投资与房地产开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7634万元,比上年增长33.92%。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5400万元,增长27.12%;农村及农村私人投资6309万元,下降30.23%;房地产开发投资45925万元,增长78.42%。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1725万元,同比增长速度110.2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34410万元,增长45.11%;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5190万元,增长32.54%。
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申报的“阿诗玛”,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28。
路美邑镇:位于石林县北部,距县城6千米,南与鹿阜镇接壤,西北与宜良县蓬莱乡相邻。镇人民政府驻路美邑村。面积132.5平方千米。1999年,辖辖10个村委会,38个自然村。2004年末,辖大哨、小河、卜所、阿怒山、路美邑、北山、麦地庄、堡子、清水塘、鱼龙坝10个村委会,42个自然村,7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数为3136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8人;少数民族人口6518人。
石林县志宏药店【图】_新浪生活_新浪网
特 色:这个商户现在还没有点评信息 快去写下你的点评,抢占沙发吧!  点评石林县志宏药店 到 公交线路 驾车路线 附近其它购物推荐...
2011年5月5日石林县中期天气预报
石 林 气 象 第二十五期 石林县气象局 2011年5月5日 中期天气形势分析及预报 一、前期气候概况 2011年4月30日至5月5日期间,中期前期受偏西气流影响,全县多云间晴;...
云南石林县建成5000余亩三七种植园_网易新闻中心
2011年04月06日...中广网昆明4月6日消息(记者贾宜超 通讯员李俊英 黄俊)记者从云南省石林县获悉,目前石 林县已建成5000余亩三七种植园,为当地群众开辟了一条增收...
石林县建成全市最大民办幼儿园(图)-搜狐滚动
2011年05月10日...53家市属、县(区)属已完成43家单位拆迁工作。林业 方面,滇池流域各级、各部门积极参与,按照“五采区”和石漠化植被修复任务,采用乔、灌、藤植物...
石林县 政务信息公开
石林县国土资源局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政务信息公开 石林彝族自治县国土资源局行政审批事项和管理服务事项05-17...
石林县发放全市首批小额贷款|搜房地产资讯
2011年06月09日...据介绍,去 年,石林县共组织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012万元,203人获得小额担保贷款。今年4月初,石林县 初步确定了贷款对象,第一批发放小额担保贷款73...
石林县建成全市最大民办幼儿园-搜狐滚动
2011年05月10日...石林县建成全市最大民办幼儿园-搜狐滚动...编辑\浦美玲 制作\李秋萍 昆明新闻 日本东海岸水域惊现巨大的水母群,最大的水母直 径可达两米...
石林县发改局
名 称:近期石林县发展和改革局审批(核准、备案)项目信息(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2010年12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
石林县游记攻略_石林县自驾游,自助游_51766旅游网
51766.com旅游社区汇总来自数百万网友的石林县游记攻略,石林县自驾路书。包括自助游行程安排、自驾游路书、各种花费流水和点评。...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