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湖南省地图 > 娄底市地图 > 冷水江市地图
=== 娄底市冷水江市地图 ===
=== 冷水江市资讯概况 ===
经济概况:综合: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增长。经济总量跨上新台阶。初步核算,2008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8.37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为1997年以来最高增幅。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60亿元,增长10.9%;第二产业增加值29.20亿元,增长17.1%;第三产业增加值16.57亿元,增长11.6%。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增长12.5%,房地产业增长6.0%,其他服务业增长11.8%。人均GDP在上年突破万元的基础上,达到13880元,比上年增长12.2%,增速是1997年以来最高水平。价格上涨的结构性特征明显。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102.2%。食品类涨价是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要因素,同比上涨107.2%,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2个百分点。就业工作取得新进展。就业再就业人数增加。年初全市累计下岗失业人员43298人,年底实现就业与再就业人数达29159人,再就业率为67.4%,其中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125人,安排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4589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加3565人。粮食生产出现重要转机。粮食总产量扭转了连续5年减产的局面。农民收入迈上3000元台阶,实现近7年来首次两位数增长。按照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支持符合国家政策、有市场有效益的重点项目,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稳步增长,达266%。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点钢铁行业,年初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控制。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取得成效,金融信贷保持平稳。国有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加快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经济布局继续调整。国有经济比重降低、活力增强。截止2004年底,市属纯国有工业企业个数由上年的12家减少到5家;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实现利润22626万元,比上年增长58.9%。财政、金融、投资、行政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平竞争的环境,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年新增民营企业86家,新增注册资金8550万元;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2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实缴税金11521万元,增长64.59%;。
市政设施:冷水江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城市面貌日新月异。进入城区,一座崭新的城市扑面而来,一桥飞架资江南北,车流如织,商贾如云,高楼鳞次栉比。宽敞的锑都中路—从北至南绵延数公里,被列为“湖南省最美一条街”之一。广电大厦、邮电大厦高耸入云,一东一西象两为守护城市的卫士;红日阁在翠绿环抱中,风铃铛铛;冷江宾馆清幽宜人,独具冷水江特色的美食使人垂涎欲滴。整座城市就像一位美丽的江南少女,玲珑剔透,令人心醉。随着城市“东扩战略”的实施,一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山水园林工业城市将昂首屹立在湘中大地。
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01亿元,比上年增长266.0%。其中城镇投资18.02亿元,增长218.0%;农村投资1亿元,增长54.2%。
金融:金融存贷款平稳增长。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634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10.4%;各项贷款余额225916万元,比上年增长26.3%。现金收支相抵净投放货币51696万元。
农业:农业实现丰产丰收。种植业出现新变化。粮食播种面积11.73万亩,比上年下降0.9%,总产量达4.62万吨,比上年增长12.7%;油料播种面积0.3万亩,下降4.8%,总产量0.035万吨,下降3.6%;蔬菜播种面积2.56万亩,增长5.6%,总产量3.94万吨,增长10.9%。畜牧业较快增长。肉类、禽蛋和牛奶产量分别达到1.86万吨、0.1万吨和0.035万吨,分别增长20.1%、9.9%和59.1%。林业、渔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全年完成造林面积2.0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面积2.0万亩;水产品产量0.278万吨,增长1.1%。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成效。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畜牧、蔬菜、果品三大支柱产业产值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7.1%。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产业化经营率比上年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5.36千公顷,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02千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2.13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0.9%;农村居民用电量892万千瓦时,增长5.3%。
风土人情:又名插秧,是农家的重大事情,湖南人对此非常重视。清朝、民国时期,农民择定吉日方插田。开始插秧(即开秧门)这一天,家家屋里飘散着米酒、糯米饭的芳香,人人穿着干净的衣服或者新衣,带上最好的酒、糯米饭和其他祭品,来到田边,先由户主或村中老人或者有名望的老农烧香敬神后,再下田先扯好第一把秧苗,预祝丰收,然后人们兴高采烈地下田扯秧插秧。扯第一手秧,谓之“开秧田门”,非常讲究,不能朝太白星方向,免发“秧风”,以避“邪气”。插田时,由有经验的插田能手下田按田地的直线方位,从此岸插到彼岸,横直相对,一溜标直,谓之“破城”。“城田”莳好后,插田者就下田跟着城田分插。莳田时讲究“五酒三饭搭糍粑”,即早晨起来先喝酒、吃糖果和糍粑,然后下田扯秧;早上,半上午要吃点心;早饭、中饭、晚饭都要吃酒,且菜肴丰盛;莳田全部结束后,主家还办宴席以示慰劳。一般要十道菜,主菜有五道,寓“五谷中登”。插田时,充满着欢乐,青年相互比赛,对唱山歌,有时泼水为戏或用泥巴打架为戏。因此,省内还流行“小孩盼过年,大人喜莳田”的俗语。插田将近尾声,如果农户有余秧,只要缺秧户跟余秧户讲一声,都能满口答应,且不收分文。但不能偷秧,俗语说:“偷谷生,偷秧死”。1956年,农业生产集体化,革除“开秧苗门”之俗;70年代后,推行密植,会“破域”的农民甚少,改用绳索划行插田。旧时结婚叫办红喜事,槽门、大门上常有“仪成六礼”之类的联语。六礼即周朝定制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婚姻礼节。长沙婚俗,在这些古礼的基础上,衍生出繁复的程序。一般先由男方家长托亲友或媒人提亲,即纳采古礼。也有以渔利为目的的媒婆,为凑合婚事,而掩盖真象的。故双方家长或亲属须到对方明察暗访“查根脉”,谓察亲。如双方认为对方根正苗好,门当户对,则男方将生庚(年、月、日、时),用干支八字表示,请媒人转交对方,叫“发八字”。女方经“算命”认为相合,亦将姑娘生庚回给男方,叫“回八字”。若男方认为双方八字相克或女方八字不好,须在7日内退还,所谓“男八字满天飞,女八字一七归”。此乃合庚,即“问名传庚”古礼。有的人家收下对方生庚后,先置于神宪上,若3天内有丢鸡失狗物损碗破现象,即以为八字相冲,必退庚。著3天内家事顺遂,则为上吉。合庚顺利,互赠信物,男方馈以服饰布料及少量财礼,外加一双未来新郎的鞋样,意为“谐”。女方则报以笔砚文具,并按鞋样做一双布鞋和袜底。双方将写有“天作之合”的庚书互换为据,这一过程叫定庚或订庚,即“纳吉行聘”古礼。定庚后,男方须给女方准备一定数量的聘金和其它财物作为聘礼,也叫大聘、彩礼、鸡鹅礼或过门礼(有的女方索要高额彩礼,实为买卖婚姻性质)。女方则备嫁妆,此即纳征(亦名纳币)古礼。接着由男方送期单,即选两个吉日催新娘过门(也叫上门)谓之报日,俗名看日子,即“请期预报”古礼。女方择定其中一个日子作为婚期。婚前一两天,男方将聘礼、喜看等送往女家,叫“过礼”。女方将嫁妆用条盒(条箱)拾至男家,陈设洞房,叫铺房。也有由男方接亲时抬嫁妆条盒的。新娘出嫁前一日,请已婚妇女用麻线将脸上汗毛绞掉,将鬓角之绒发和眉毛修整成形,鬓角整齐,眉毛细弯,叫开容也称开面。成婚之日,男方用4人或8人抬的花轿接亲,或称取亲,导以旌旗、铜锣,后有挑牲笼的,笼内鸡、鹅成双。鸡鹅成双源于“奠雁”古礼:先秦时新婿到岳家需献双雁作见面礼,取雁不失节,不失时,长幼行止有序之品性,意不再偶也。因雁飞行时成行成线不失群,若失偶则行单影只终身不聚,行路排在末尾。后来由于雁不易找到,渐用鸡鹅作为“奠雁”的象征。清《善化县志·嫁娶》则认为“盖古所谓雁即鹅也”。城内,多数还有“亲迎成婚”古礼。乡下则由媒人或家庭其他成员迎亲。新娘着风冠、霞披(俗称披纱)、盖红头巾。上轿前由年长妇女一手持浸有菜油、点燃的红纸捻子,一手拿镜子在轿内外照几遍,俗称“照轿”,意以驱除邪秽。花轿接进屋时,礼爆齐鸣。新娘下轿,地面铺红毡,由牵亲娘扶掖,使之脚不粘地,否则,认为踩了夫家,踩了家娘。长沙县还有抱新娘习俗,即由亲友将新娘背至堂屋。在厅屋拜堂毕,新娘入洞房,新婚夫妇择吉方并肩而坐,由牵亲娘劝饮交杯酒(茶),古称“合卺”,指一瓠分为二瓢,古时新婚夫妇各执一瓢饮合欢酒,有合二为一之意,故称合卺。牵亲娘进酒时,赞以喜辞,将红枣、花生、桂子、瓜子等物掷于床上,意“早生贵子”。然后掀开新娘盖头红巾(宁乡习俗,由家娘揭盖头),新婚夫妇至此才能见面。礼毕,引新娘至堂屋拜见舅姑等亲属尊长及其他家庭成员,叫“分大细”,即古之庙见礼。女方送嫁亲人称大亲、上亲、高亲,坐婚宴的主席,男家着老亲陪新亲。浏阳南乡的一些地方,婚宴后“高亲”要设法偷只碗带回,表示不断娘家粮。新婚当晚,闹新房不拘礼节,以逗笑新娘为乐事。有的将主家长辈男子拖至洞房,强迫其背灰扒子。比较文雅的节目是赞茶,由新郎新娘抢着茶盘送茶,贺客必答以押韵的赞词,如:“一进新房,灯烛辉煌,金银满地,儿孙满堂”。又如:“抬茶托盘四四方,抬茶新人比鸳鸯,今晚洞房花烛夜,来年生个状元郎”。婚礼次日或第三日,新娘偕新郎回娘家省亲,叫回门,古称归宁。娘家设午宴答谢贺窖,叫“办回门饭”陪新客,餐后招待旱茶。新郎此日要警惕被人捉弄,闹成笑柄。尤其是宁乡,有“害新客”传统,乘新郎不备,男女青年往往在其脸上涂红、黑颜料,叫“上彩”、“刷新”。民国初,特别是“五四”以后,城市青年开始自由恋爱,自觅介绍人。举办婚礼时,有主婚人、证婚人致辞,介绍人讲话,新婚夫妇互行鞠躬礼,交换戒指等,而废拜堂旧习。农村则由媒人引男青年到女家相亲,叫看亲。姑娘可向男客献茶,一改过去在揭盖头时才能见面的习俗。
历史沿革:冷水江辖地原属新化县,196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冷水江市,1962年在国民经济调整中撤销,1969年恢复市建制,1986年经省政府批准为湖南省计划单列市,现隶属娄底市。市区处冷水江畔,故名。原为新化县工矿区,1969年以区设县得名。冷江区的驻地有一条白锡矿山至资水的连溪,两岸多井,井水冰凉,汇入溪内,流入资水,冷水江由此得名。<!--?年,冷水江市辖4个街道、3个镇、9个乡:布溪街道、冷水江街道、沙塘湾街道、锡矿山街道、禾青镇、岩口镇、渣渡镇、三尖乡、中连乡、毛易乡、同兴乡、金竹山乡、矿山乡、铎山乡、梓龙乡、潘桥乡。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2000年,冷水江市辖4个街道、5个镇、7个乡。总人口339701人,其中:冷水江街道81038、锡矿山街道16370、沙塘湾街道14607、布溪街道15343、禾青镇28222、岩口镇17889、渣渡镇18818、铎山镇22041、毛易镇18217、潘桥乡14729、三尖乡17918、金竹山乡15421、梓龙乡9164、矿山乡14269、中连乡23520、同兴乡12135。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2004年,冷水江市辖4个街道、6个镇、6个乡。
娄底市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信息网
您好!欢迎访问本站您现在的位置:娄底市冷水江市财政统发工资信息网>>首页 政务动态...
冷水江市地图
暂无点评.相关地图 Ads下载地图 冷水江市地图...
湖南娄底市冷水江市到对网!www.daodui.com 本地分类信息门户...
到对客服客服电话:021-35300315客服QQ:33788410电子邮箱:daodui@126.com业务联系广告投放:QQ:33788410冷水江市行政区划...
冷水江市地图_冷水江市三维电子地图和邮编
冷水江市地图洪江市...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_互动百科
冷水江市人民医院-冷水江市人民医院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科研、教学于一体的最大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医院,创办于1969年。...
冷水江市儿童之家
冷水江市儿童之家,包括老师和家长交流平台,老师博客,宝宝博客,班级圈子-----无忧幼儿园网站(www.51yey.com)提供...
冷水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热点关注:冷水江市2011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 冷水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冷水江市岩口镇金莲村“牛”支书谁来管!!!_网易新闻论坛
湖南冷水江市金月二矿2011.3.11特大瓦斯事故矿矿主苏泉系冷水江市岩口镇金莲村人,同时也是将岭煤矿的最大股东。(但是名义上,他把两矿的法人代表资格都给别人做,...
冷水江市五中2011年上学期教务工作计划-旖旎庄园的日志-...
冷水江市五中2011年上学期教务工作计划,旖旎庄园的网易博客,感谢岁月给我的平淡,感谢平淡中自我的满足,感谢生活给了我承受寂寞与偏远的城府.,...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