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炉霍石棺文化:炉霍县地处远古民族迁徙古道要衢,以石棺为代表的远古文明遗存十分丰富,在川滇西部高原民族考古文化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县内仅上百座的巨大石棺遗址就有6处,沿达曲河、泥曲河、鲜水河西岸台地均有零星分布,是名符其实的石棺王国。1984年,省考古队在充古石棺墓葬群科学发掘275座春秋战国石棺墓,出土文物一千多件,其中鱼尾形戈为国家一级文物。县城及城西石棺墓葬群零星出土重要文物上百件,其中,彩绘黑陶、纯金羊头饰、饕餮纹形铜牌、人面铜牌、玉斧、海螺法器、石刻宗教像等,具有极高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炉霍石棺墓葬群具有历史跨度最长(从西周一直传承至现代),埋葬类形最多(有石棺坑葬、石棺崖葬、石棺坐葬,兼有岷江上游石棺系统与滇藏石棺系统共同特征),出土文物最多(仅现在能见到的即有千余件,陶器、骨器、石器、铜器、金器、玉器、木制器、纺织品一应俱全,襄括战争、狩猎、农耕、日常生活多方面),艺术水平最高(炉霍石棺墓葬群因没有断代,在秦汉时期石棺文化繁荣高峰期墓葬中出的文物精美程度和艺术水平几乎与中原水平媲美)。炉霍石棺文化集西部石棺文化之大观,对研究远古民族史,研究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民族之间的经济联系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行政区划:炉霍县辖1个镇、15个乡:新都镇、泥巴乡、雅德乡、洛秋乡、斯木乡、宜木乡、仁达乡、朱倭乡、旦都乡、充古乡、更知乡、卡娘乡、宗塔乡、宗麦乡、上罗柯马乡、下罗柯马乡。现在有彝族、藏族、羌族、苗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傈僳族、满族、瑶族、侗族、纳西族、布依族、白族、壮族、傣族等民族分布。 地方特产:川乌:川乌为常用川产道地中药材,草本植物乌头,干燥主根。又称川草乌、乌头等。性热,味辛、苦,有大毒,具有祛风、除湿、散寒等功效。四川为主要栽培产区,尤以江油产量著名。 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属青藏高原亚湿润气候区,夏季温暖,冬春寒冷,空气干燥,风沙较大。年均温度6.4℃,最高温度31.0℃,最低温度-24.0℃,1月均温-3.7°C,7月均温14.6°C年日照数2605小时,无霜期94天。炉霍县境内森林众多,河流纵横,气候和风景都非常宜人,藏民族英雄岭·格萨尔曾在这里征战。炉霍作为霍岭大战的主战场,留下了无数动人的传说和丰富的遗迹,让人怀想与留连。 历史贡献:炉霍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老根据地。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抵达炉霍,在此驻扎修整半年多时间,建立了县、乡博巴政府。张国焘在炉霍寿灵寺被迫宣布解散其所谓的“第二中央”。炉霍人民在人力、物力等方面为红军甘孜会师和继续北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区域现状:由于地处康北中心,县城交通便捷,城市清静整洁,民风敦厚淳朴。甘孜州北路康北中心医院、人行中心支行、康北职工培训中心、西南最大的苗木基地——炉霍县中心苗圃、甘孜州最大的肉食品联合加工厂等都建在炉霍。现在正在建设甘孜州三大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的炉霍畜产品交易市场。在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过去主要的经济支柱——木材采伐已不复存在,加之实行退耕还林政策,耕地面积减少,人民生活受到较大影响,县委、政府及时作出了“调整经济结构、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决策,确定了“农业稳县、林牧富县、科教兴县、文化扬县、依法治县”的方针,依照“稳定发展第一产业,调整提高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努力发掘后劲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同步发展”的思路,走“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路子,加大引进新项目、新技术、新品种的工作力度,努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同时促进畜牧业的稳步发展,加快“人、草、畜”三配套建设和家庭小牧场建设,以炉霍肉联厂为依托,推进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走产加销一条龙、牧工贸一体化的生产经营格局;加快和做好全州三大畜产品批发市场之一的炉霍畜产品批发市场的前期准备工作,立足本县的资源,发挥区域优势和集团作战优势,建立五大企业集团(绿色食品开发集团、林产品开发集团、电力集团、粮油集团、商贸集团),对农畜产品进行深、精加工,使产品上档次、上声誉,占领市场,从而增加新的经济支撑,减缓因森林停采后给财政带来的压力;开发旅游资源,搞好城市建设,搞好地质矿业的勘测工作,使炉霍的发展有坚实的基础和后劲产业。炉霍这片蕴藏着丰厚资源的热土,这片山川秀丽的处女地,正渴望着有识之士的光顾。我们相信,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不久的将来,炉霍一定会成为康北高原上一颗耀眼的康北明珠。 炉霍“望果”节:“望果”是藏语的音译,“望”的意思是土地,“果”的意思是转圈。“望果”就是绕田间地头转圈。它是炉霍等县农区藏族人民一年一度预祝农业丰收的传统节日,因此,又称为丰收节。“望果”节是藏族地区古老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吐蕃时期,为了祈祷农业丰收,以村寨为单位,人们手捧香炉,高举幡杆,手拿青稞、麦穗,跟在苯教教主后,绕田间地头转圈,祈祷神灵保佑,获得丰收。这种宗教仪轨结束后,开展角斗、斗刽、耍梭标等活动。当格鲁巴兴起,掌握藏区实权后望果节绕田间地头巡游时,要举佛像、背诵经文,文体活动也增加了赛马、射箭、马术、藏戏表演、民间歌舞等,内容更丰富了。望果节没有固定日期,各地根据农事而定。一般在秋收前八月选择吉日举行,为期1—3天。炉霍地区解放前年年都要过望果节,解放后中断了。1994年,炉霍县恢复了这一民间传统节日。免去了绕田间地头巡游的一些宗教仪轨,人们携带帐篷、帷幕、各种美味佳肴,在城东南鲜水河畔搭帐设灶,举办全县首届艺术节。八月,炉霍地区风和日丽,青稞飘香,麦浪翻滚,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四方百姓,扶老携幼,骑马赶车,欢歌笑语,前来参加望果节。新都河坝,鳞次栉比的各色帐篷像一朵朵绽开的鲜花,点缀着绿茵茵的草滩。人们或欣赏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或三五成群饮酒喝茶,谈古论今,憧憬美好的未来;或出售自己土特产品,选购所需要的百货。总之,人们尽情的嬉玩、休息,祈祷神灵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以便节日一结束,信心倍增地投入到繁忙的秋收中。2011年4月10日17时02分,炉霍县发生5.3级地震,全城停电,部分房屋有开裂现象。 |
二、炉霍县概况-来源:《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炉霍县地名录》 炉霍县概况<br/> 炉霍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甘孜藏族自治州中北面。东部与道孚县相邻;西与甘孜... |
甘孜-炉霍县概况 四川地图网为您提供炉霍县查询服务....它东与炉霍县、道孚县毗邻,南与理塘县、雅江县接壤,西与白玉县相接,西北与德格县为邻,.... |
从成都到炉霍县要好久,好多钱呀?_百度知道 从成都到炉霍县要好久,好多钱呀?悬赏分:0-解决时间:2008-1-9 10:47 有没有明确准确的答案 谢谢 学车驾校-学车找驾校就到关中驾校 学车驾校 练硬功,到关中.... |
四川炉霍县发生5.3级地震-播视网-中国第一城市连锁视频门户 4月10日17时02分,四川甘孜州炉霍县境内(北纬31.3度,东经100.9度)发生的5.3级地震,震区震感强烈,炉霍县城全城停电,部分房屋有开裂现象;甘孜、道孚、新龙、雅江、... |
鲜水河断裂带炉霍县卡扎村大探槽古地震研究-鲜水河断裂 炉霍县 ... 鲜水河断裂带炉霍县卡扎村大探槽古地震研究,本文测定分析了特殊地区的两种不同饱和状态的干压实土体在不同等级荷栽作用下产生的沉陷量,探讨了施荷时间对沉陷量的影响... |
炉霍县美女相册,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四川甘孜州炉霍县...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炉霍县美女相册,甘孜州炉霍县美女相册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
记四川消防总队炉霍县大队长却吉尼玛--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2011年05月26日...炉霍县昌达乡亚龙村村民松吉家突发大火。接到报警,却吉尼玛迅速带领 队员赶到火灾现场时,一个100多平方米的牛圈正熊熊燃烧,已经有数头牛和羊被烧死,... |
炉霍县概况 炉霍县隶属于甘孜藏族自治州,位于四川西部。总面积4601平方千米。总人口4万人(2006年)。全县辖1个镇、15个乡:新都镇、泥巴乡、雅德乡、洛秋乡、斯木乡、宜木乡、... |
炉霍县概况-- 炉霍县位于甘孜州中北部。北纬31°00′-31°51,东经100°10′-101°13′。东邻道孚县,南接新龙县,西连甘孜县,北界靠阿坝州壤塘、金川县。面积5796平方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