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旅游资源:除有内容丰富、格调古朴、风貌独特的民族风情和文物古迹外,自然风光主要有香炉山、金泉湖和一批景观独特的溶洞。还有各种大小民族节日集会点136个,有“百节之乡”之称。自1985年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旅客。凯里属典型的民族风情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古朴浓郁的民族风俗和悠久独特的民族文化成为世界级的民族风情旅游胜地之一。境内有雄伟的“黔阳第一山”香炉山,景色奇秀的镰刀湾,鬼斧神工的渔洞溶洞,如诗如画的清水江以及大阁公园、金泉湖公园等自然景观。民族民间文化蔚为大观。。名特产品凯里市地方名特产品可分为农产品和工业产品两类,农业名特产品主要有:香炉山雾茶、平良香米、凯里柿花、万潮蓝靛、龙场蚕茧、凯里酸汤鱼、凯里鲤鱼(田养)、龙场西瓜、旁海生姜、炉山葡萄等以及凯里市供销社三辣合作社生产的“三辣”系列产品。工业名特产品主要有:舟溪芦笙、凯里香醋、凯棠银饰、湾水镰刀、米薅马尾斗笠、旁海擂钵、挂丁刺绣围腰、龙场革家腊染、挂丁织锦背带、舟溪刺秀荷包等。经济收入相当可观,可供广大旅游者前来观看购买及投资商前来参加生产投资,促进了凯里市的经济发展。 民族人口:凯里市居住着苗、汉、侗、仫佬、畲、布依、水、彝、壮、瑶、满、回、蒙古、景颇、佤、黎、东乡、纳西、仡佬、京、朝鲜、土家、白、傣、藏、拉祜、维吾尔等民族和革家、西家等待定民族。这些民族中,仫佬族、苗族、汉族、畲族及革家、西家是世居民族。少数民族人口为33.9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5.78%,其中苗族人口28.35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3.3%。 民族风情:抢花炮:“抢花炮”是壮族、侗族广泛开展的传统体育项目,在贵州、湖南、广西一带比较流行。每年春节或者其他重大节庆,黎平、从江等地的侗族群众便会穿上节日的盛装,按照传统习惯,以村寨为单位进行抢花炮比赛。比赛场上,队员们你争我抢,用传递、掩护、假动作、奔跑等方法,力图把用红绿布缠绕的花炮放进对方花篮内。花炮分为头炮、二炮、三炮。据侗族老人传说,抢得头炮象征“吉祥如意”,抢得二炮象征“风调雨顺”,抢得三炮象征“五谷丰登”。“抢花炮”具有强烈的对抗性,攻防转换快,既要有个人突破,又要有整体的配合。因此被誉为“东方橄榄球”。 其他:凯里被誉为“苗岭明珠”、“芦笙的故乡”、“东方斗牛之乡”,民族传统节日多达135个有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异彩纷呈的苗族服饰,苗族飞歌、芦笙奔放悠扬,更有精彩的斗牛、斗鸟、斗鸡的民族民间竞技活动;美味的苗家酸汤鱼。 区域概况:凯里市是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首府,地处云贵高原向中部丘陵过渡地带的苗岭山麓,清水江畔,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贵州省第四大城市。湘黔铁路、株六复线铁路、沪昆高速G60(贵州段为凯麻高速公路、凯玉高速公路)和320国道贯穿全境。市内有苗、汉、侗等民族。辖2乡7镇和7个街道办事处,国土总面积为1306平方公里,其中城市规划面积248平方公里,凯里市是一个以苗、侗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的城市,现在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回族、傈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少数民族占74%,其中苗族占63%,是全国少数民族比重最大的城市之一。凯里是一片古老神奇,美丽富饶的绿色土地,自然资源丰富多样,主要矿藏有煤、铁、铅、锌、铝土矿、硅石岩等,其中硅石中二氧化硅含量高达98%,名列西南之冠。正在探明储量的有石油、天然气。凯里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民族风情让游人赞叹流连。曾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卫生城市”称号,同时被列为20座“公众心目中的中国和谐之城”之一。凯里市以综合评分84.01分的成绩和“苗岭明珠,侗寨风情”城市风貌特色获得了2011中国十佳风貌城市称号。市区位于中部,东距台江县城54公里(公路行程,下同);西距省城贵阳市197公里,距都匀市80公里;南距雷山县城45公里,丹寨县城70公里;北距黄平县城80公里,镇远县城152公里。区号:0855。拼音:KailiShi。苗语谐音,译为农田耕种而成的都城。 历史沿革:凯里历史悠久,春秋时期属牂牁(牂柯),战国、秦、汉、两晋、南北朝属且兰,隋、唐属宾化县,宋属合江州。明、清时期置清平堡、司、卫、县或凯里司、卫、县。民国三年改称炉山县,1958年复称凯里县,1983年设立凯里市。几百年来,生活在凯里这块土地上的各族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民族文化。凯里市原为炉山县。炉县汉为故且兰地,元朝时麻峡(今麻江县)县地。明洪武初年置清平堡,二十年〔1389〕置清平长官司,三十年〔1397〕改为清平卫。明弘治七年五月〔1494〕置清平县,隶都匀府。清康熙七年(1668)并入麻哈〔今麻江〕州,十一年〔1672年〕复置清平县,四十一年〔1702年〕凯里安抚司并入清平县。民国二年〔1914〕清平县改为炉山县。1949年11月炉山县获得解放,中共炉山县委、县人民政府同时宣告成立。同月,县委、县人民政府宣废除旧的乡、镇公所,建立新的乡、镇人民政府。1950年,废除保甲制度,建立村级人民政权。1951年1月27日,在中央慰问团的关怀下,凯里区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为贵州省第一个苗族自治区。1952年9月,炉山县苗族自治人民政府成立。1956年7月23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确定凯里为州府所在地。1959年1月,炉山县、麻江县、雷山县、丹寨县合并为凯里县,1961年8月4日县相继分置,炉山县仍为凯里县,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凯里县,设为凯里市。1984年1月,凯里市成立。 6路:凯里棉纺厂-大十字-小十字-二龙-三板桥(往返),(往):凯里棉纺厂-市环卫处-市地税局-供电大楼-万博(州烟草局)-州交通局-大十字(东方大厦对面)-小十字-州武警支队(营盘坡)-石油公司-凯里客车站-洗马河-九小-凯里床单厂-城东车站-州技校,(返):州技校-城东车站-床单厂-九小-洗马河-凯里客车站-州武警支队-小十字-大十字(纺织品公司)-市制药厂-万博(电视台大楼)-市运管大楼-市环卫处-凯里棉纺厂 |
凯里市榕江县寨蒿中学 凯里市榕江县寨蒿中学 凯里市榕江县寨蒿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黔东南凯里市二手房出售信息,黔东南凯里市二手房交易-城际分类 城际分类网黔东南凯里市房屋求租频道,为您提供最新最快的黔东南凯里市找房子、求租房信息,是黔东南凯里市房屋求租信息免费发布和查询的首选平台... |
凯里市图片,凯里市照片,凯里市风景 包括凯里市图片,凯里市照片和凯里市风景图片。...同程首页>中国旅游>贵州旅游>黔东南旅游>凯里市旅游>凯里市旅游图片... |
凯里市第七小学>>首页 凯里市第七小学,凯里七小,七小,凯里,第七小学...凯里七小生态文明建设知识讲座 凯里七小开展丰富多采的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凯里七小2008年少先队建队日活动... |
凯里市旅游行业总体发展势头强劲_新浪城市_新浪网 2011年02月11日...凯里市旅游行业总体发展势头强劲_城市频道_新浪网...“十一五”期间凯里市旅游行业总体发展势头强劲。一是旅游接待人数大幅度提升,总收入跨越提高。... |
贵州省凯里市舟溪小学 贵州省凯里市舟溪小学 贵州省凯里市舟溪小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
凯里市-行政区划网 www.xzqh.org 2010-12-30凯里市概况 2010-12-30凯里市历史沿革 2010-12-212009年凯里市行政区划 2010-12-211997年凯里市行政区划 凯里市-行政区划网 www.xzqh.org... |
安龙县凯里市名胜古迹简介 在贵州凯里市西15公里。四面石崖崭绝,迭垒三层,顶平腰束,形如香炉,故名。仅一线盘旋而上,海拔1.233.8米,方圆15公里。众山环列,若剑戟刺天。明清两代,苗族人民... |
凯里市黎平罗里中学 凯里市黎平罗里中学 黎平县罗里中学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