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峰乡:位于泾县城西北方向与南陵交界处,距离县城约14.6公里。交通便捷,紧靠两条国道(205国道和318国道)X067县道贯穿全乡,交通十分便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如毛竹,茶叶等给当地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原辖9个村(孤峰村,龙桥村,杨泊湖村,林业村,大园村,景山村,赵村,汪村,周冲村)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孤峰乡总人口为11762人。现与昌桥乡、童疃乡合并成昌桥镇。行政村也大多合并。镇政府位于昌桥。 黄村镇:黄村镇位于泾县西南,总面积为153.96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19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为6733户,总人口为24359人,其中集镇非农户1736人。耕地面积为31095亩,人均1.4亩,其中水田面积27245亩,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5.6°C,年降雨量1500mm左右。黄村镇是一个农业大镇,主要生产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蚕桑等,年产优质水稻13989吨,棉花109吨,油料1182吨,蔬菜5300吨,肉类990吨、水产品296吨,蚕茧252吨。大畈区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区、优质粮油示范基地、玉米基地、蚕桑基地,基本上形成了“涝能排、旱能灌、田成方、沟相连、路相通、树成行”的规范化农业示范区。镇内山场面积为105345亩,有林地80759亩,主要生产杉木、松树、毛竹、元竹及经果林等,木材蓄积量达172800立方米。2002年春季造林2310亩,其中退耕还林1425亩,有中小型木材加工厂17家。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从事建筑业的有223户;从事交通运输业的有104户;从事批发零售贸易的有132户;从事旅游饮食服务业的有15户。“江南第一漂”是闻名全国的旅游胜地,漂流经过的地段山清水秀、风光旖旎,有黄山脚下“小漓江”之美誉。土特产品拥有:1、酱菜:已有百年生产历史,其中“正兴隆”牌酱菜,有萝卜条、大蒜、椒片、生姜、豆角等几十大类,上百个品种,尤以香菜最为有名。2、笋干、笋片: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及人体所需的钙、磷、铁等元素,与肉混烧,口味鲜美,营养丰富。3、黑木耳、香菇:肉质嫩滑,香味独特,具有补心益气、清肺明目,散寒补虚之功效,是四季皆宜的滋补佳品。4、蕨菜:是一种天然野菜,具有解热利尿,益气益阴之功效。5、葛粉:是一种天然绿色有机保健品,含丰富的黄酮葛根素及人体必需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 革命老区:泾县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1928年,泾县就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1938至1941年,中共中央东南局和新四军军部驻扎泾县云岭,周恩来、陈毅、叶挺、项英、曾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铁军驰骋大江南北,抗日救国。泾县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七千余名新四军将士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长眠在东流山下。泾县厚岸还是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外交家王稼祥同志的诞生地。多年来,泾县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和新四军老战士及其子女的高度重视和深切关怀,2001年被确定为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世纪70年代以来,邓小平、杨尚昆、乔石、李瑞环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泾县,2001年5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亲临泾县视察,参观了泾县宣纸厂和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并欣然题词题字,勉励泾县人民要大力发扬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精神,“进一步努力将老区发展好”。泾县还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领导人、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王稼祥的故乡,王稼祥最先就是在这里受到爱国主义运动的影响,从而走上了革命救国的共产主义道路。 地震记录:泾县也是全国地震六度设防区。境内多山,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有三条较大断裂(江南深大断裂,木镇——孙家埠断裂,周王——汤口断裂)贯穿县境。历史上曾发生地震多次。自元、明起续有记载,震级一般5.5级。并存在可能发生中强地震的地质背景。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十一月宁国路地震。波及本县。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二月甲子地震。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三日地震。崇祯九年(1636年)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二日地震。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正月初一日未时地震。康熙八年(1669年)四月地震。康熙三十八年(1699)五月地震。康熙四十一年(1702)二月地震。乾隆三年(1738)六月初一日地震,有声。乾隆八年(1743)五月初八日地震,有声如雷,自西而东。城内鼓楼崩,街上行人有惊扑者,南城墙塌数丈。嘉庆二十五年(1820)二月十四日泾县地震。民国6年(1917)1月24日寅时32分5秒至35分5秒,泾县地震,烈度5度。2月22日己时12分6秒至13分4秒泾县地震,烈度3度。民国26年9月16日芜湖地震波及泾县。1972年10月25日,青阳——泾县间发生1.5级地震。1982年8月10日,泾县发生1.4级地震。同月21日,泾县东部发生1.7级地震。1982年9月19日,泾县发生2.4级地震。同月27日,发生1.4级地震。1983年12月2日,泾县潘村东南发生1.6级地震。1984年1月4日,发生1.8级地震;22日发生1.1级地震;24日发生1.9级地震。(建国后,均为地震仪器记录)。 茂林镇:茂林镇地处皖南山区,位居黄山、太平湖的中心点,是安徽省泾县西南之重镇,距县城35公里,322省道穿镇而过,总面积为233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6平方公里,全镇辖15个行政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1996年,茂林镇被建设部授予全国小城镇建设500家试点镇之一,1999年,茂林镇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195家中心镇之一,2000年又跻身为全省63家重点镇行例。茂林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史称“江南名镇”,素有“小小泾县城、大大茂林村”之说。境内青山环绕,东溪古溪两水相抱,魁峰挹秀,风光秀丽,游人流连。镇域平坦开阔,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建筑昌盛,鳞次栉比,展唐、宋、明、清风格各异,府第轩园、楼亭坊塔尚存300余处,极具价值。史上名人辈出,为官者,如清代吏部尚书吴芳培、江南河道总督潘锡恩、新中国曾任国家财政部长吴波等;为文者,有并称“茂林三吴”的近代书法家吴玉如、文学家吴组缃、画家吴作人等。茂林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地。位于赤坑山中的蜜蜂洞是新四军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遇难地。尚有保存完好的新四军前线作战指挥所旧址。茂林资源丰富。全镇有林山场面积16214公顷,毛竹蓄积量465.9万根,木材蓄积量76.8万立方米,年采伐毛竹59万根、木材5073立方米。林业苗圃有57亩。绿色无公害的农副土特产的盛多,主要有粮食、木竹、蚕茧、茶叶、中药材、食用菌、灵芝、板栗等;矿产资源主要有硫铁矿、铜矿、铁矿、煤矿、钼矿、铅锌矿、硅灰石矿等。镇内建有工业企业园区。有县重点骨干企业安徽卧龙泵阀有限责任公司、安徽太平湖药业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茂林旅游:一则她是新四军遇难地,可谓红色旅游,飞雄塔不可不看;二则她有十三牌坊(正在恢复中);三则吴氏大宗祠宏伟壮观;四则佛宝寺一期工程已完工:五则"活水穿村"已在镇人大会上通过.六则铜山管家洞等你来探密。 地方特产:【宣纸之乡】:宣纸的出现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息息相关。宣纸是由纸祖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展演变而来的。蔡伦字敬仲(?~公元121年),东汉桂阳(今湖南耒阳)人,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105年)造出“蔡候纸”而成为造纸术的发明人,开辟了世界文明史的新纪元。传统的造纸方法有选料、挫捣、洗漂、烘干等工序,宣纸就是继承这些过程的精华而产生的。植物纤维造纸术发祥于我国北方(以河南洛阳为中心地带)地区,但由于交通、建都及原材料的原因逐渐南移。古法造纸中手工抄造必须以纸帘(相当于现代化抄造中上浆用的造纸铜网)来完成抄造――纸浆转化为纸的关键工序过程。在当时的社会生产条件下,制造纸帘最理想的材料是毛竹,其他材料则因耐久性和适应性不足而受到局限。关键工序的材料匮乏使得造纸术发明后的几个世纪中几乎未得到长足的发展。公元四世纪,晋元帝司马睿建都南京,政治文化中心的偏移使得造纸业也由北向南转移。在长江以南造纸术因有了丰富便利的原材料供给,在长江流域迅速发展起来。当时的浙江、安徽、江西、福建等地相继开办了纸厂。充足的原辅材料促成了造纸术的迅速传播,继而各种材料的纸张也应运而生。根据史料记载:东晋时产生了藤纸,隋代又大批量制造了楮皮纸,唐代时有出现了宣纸。“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特定的地理条件,适宜的原、辅材料决定了宣纸选择安徽宣城泾县的必然性。宣纸就在造纸历史的演变中最终取材于泾县及周边的沙田稻草与青檀(榆科,落叶乔木)加上辅料杨桃藤(猕猴桃藤)汁。“宣纸”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著名学者张彦远在乾符年间(公元815年~公元875年)所著的《历代名画记》一书的《论画体工用榻写》一章节中的“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是最直接对宣纸定名的文章。事实上,在张彦远之前就已有将宣纸作为贡品了,只是没有明确定名而已。据《旧唐书》载:唐天宝二年(公元743年),陕西太守韦坚向朝廷进贡时,各郡贡品就有“宣城郡船载……纸、笔、黄连等物”的记载。《新唐书·地理志》和《唐六典》上记载着“宣州贡纸、笔”等文字,可见该地所产纸、笔在当时已甲于全国,因唐代的泾县、宣城、宁国、旌德和太平等均属于宣州管辖,而据《宣州府志》载,宣纸主要集中在泾县一带,由此推断,宣纸之名的产生与当时所管辖的州府息息相关,也即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极其密切。 云岭镇:云岭镇位于泾县城西城南23公里处,总面积43.62平方公里(其中山场面积40000亩,耕地面积14000亩),东邻丁家桥镇,南接章渡镇、中村乡,西依北贡乡,北界南陵县。境内属丘陵半山区,夹两脉青山之间,南北长30华里,东西宽5华里,土地肥沃,山川秀美,风光旖旎。“四顾”、“云岭”两山对峙,有“云中美人雾里山”之称。全镇辖9个行政村,84个村民组,现有人口11826人,农户3524户。云岭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新四军军部所在地,现境内有国家级文物保护旧址6处,省级文物保护旧址3处。 历朝历代宣纸的发展情况:泾县宣纸诞生之后,其生产由于时代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历经由少到多、由盛到衰、盛衰交替的过程。宋代,文化传播媒介的发展,宣纸需求大增,宣州各地所产宣纸供不应求。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六月朝廷“诏降宣纸式下杭州,岁选五万番”;但由于受自然条件等限制,未能持续发展。少量的泾县宣纸则更为文人所索求,如宋代诗人在《再寄权子满》诗中写到:“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而宋时的泾县已属江南东路的宁国府管辖了。宋末元初,曹姓人迁徙至泾县西乡小岭一带以制造宣纸为生。此史实见于清乾隆年间重修的《小岭曹氏族谱》序言“宋末争攘之际,烽烟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徙十三宅,见此系山陬(zōu山脚),田地稀少,无可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为生计”。自此,泾县小岭曹氏一族,逐渐发展成宣纸工业中的佼佼者。并且曾一度垄断了宣纸的生产经营。元代建立后,南北统一,经济文化有所发展,尤其是以倪元林、王蒙、吴镇、黄子文等山水画派冲破传统宫廷画法的桎梏,提倡山水写意和泼墨豪放的技法,宣纸为此画法提供了广阔发挥和相象的空间,因此宣纸作为画家们发挥的基本工具而被重视起来,大大地刺激了宣纸业的发展,加上宣纸制造工艺的日趋成熟,使宣纸生产有了长足的进步。 |
宣城泾县酒店预订_宣城泾县宾馆预订_入住就返现金_同程酒店网 前往宣城泾县2009-10-4至2009-10-7共3晚 代表星级酒店 表示同程推荐 提供宣城泾县酒店宾馆订房、宣城泾县经济型酒店预定等服务 和相关的酒店有:·宣城C012法寺附近... |
泾县政协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泾县委员会 泾县政协网--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泾县委员会...网站公告 请输入查询的关键字:请选择查找范围:标题 内容 文献汇编 便民查寻 重点链接 网上调查 政协动态 提案工作 ... |
Error.Page cannot be displayed.Please. Error.Page cannot be displayed.Please contact your service provider for more details.(2)Error.Page cannot be displayed.Please.... |
宣城市泾县邮政编码_宣城市电话区号_宣城市泾县邮编_宣城市泾县... 宣城市泾县邮政编码列表第1页,宣城市泾县邮政编码,宣城市电话区号,宣城市泾县...宣城市泾县邮编 省 分:城 市:邮 编:242500区 号:0563 行政区地址邮政编码... |
泾县2-视频-优酷视频-在线观看-泾县2 泾县2-...视频:泾县2 播放:10|评论:|收藏:0|引用:0 全部>>原创>>自拍作品>>倩倩yonini 发表于1个月前 标签:泾县2 该会员更多视频|相关视频... |
欢迎光临泾县青年网 欢迎光临泾县青年网...工作动态 领导讲话 调查研究 基层团讯 工作简报 通知公告 组织机构 团委知识... |
泾县档案信息网 泾县档案信息网,泾县档案信息网站,泾县档案信息,泾县档案局,泾县档案,泾县...泾县档案局(馆)是中共泾县县委、泾县人民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档案馆成立于1958年... |
北京紫名都装饰泾县分公司 泾县紫名都 北京紫名都装饰泾县分公司 泾县紫名都...... |
泾县天气_天气预报_新闻中心_新浪网 新浪首页|不支持Flash 定制天气>我的城市 泾县(Jingxian)[设为默认]最近关注 临近区县 周边城市 天气预报 泾县 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