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道初考:建瓯古水道初考,建瓯县城古水道有二:一是北岗水道;二是城内濠池。北岗水道,源出黄华山外橄榄坑,于城址凿洞,引入旧马窟,会于濠西出大溪。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韩元吉修北岗水道,宋熊克在《修北岗水道记》中记载就更详细。他说:“盖旧传是水发源于处之龙泉,其流至郡城北乌龙窠之口,官始与民分用,涧水缘路南注,经月城僧舍百余步,穿城入抵闽王无诸故祠,稍折东归,则架而绝濠,达于城下,复穿城以灌大地,其故沟悉在。绍兴丙子(1156)官冶停铸,自此水道弗修,沿涧细民或旋凿水沼,窃取官水渍之。又官之架水绝濠,第用竹筒,故租濠之户,亦穴筒漏水,溉其私植,于是池之所积殊少。淳熙初载,“故守吏部尚书韩公元吉始疏水纳诸池,旋于北岗栽松1.5万株”,涵养水源。城内濠池,水源导自黄华。至水街头分行,东由上濠栋至宁远门歧下,南绕仓桥至府前平政桥,历升华桥以溯恩波桥而上;西经下濠栋,折而西南与恩波桥水会总,由四平园水洞口而出。从宋熊克修北岗水道记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出:(一)橄榄坑水源,大旱不涸,故有“龙泉”之称。(二)水道走向记载比以前更详细,但所惜者,月城僧舍,闽王无诸故祠、旧城墙、官冶铸址等遗迹均已毁弃。无法考查。(三)在韩元吉未修北岗水道之前,北岗水道和城内濠池各自为流。公元1176年,韩元吉修北岗水道时,“始疏水纳诸池”,从此之后,二水合而为一,环城绕流,形成了现在的排水系统。据有关文史资料记载(注一),北岗水道,自入水闸、至出水闸经测量,全城河道分三段,总长3480公尺。第一段,自入水闸至钟楼前,有1550公尺;第二段,自钟楼前至上西河,有1200公尺;第三段,自上西河至出水闸,有730公尺。估计清理工程需6000工作日。建瓯县城排水系统,采取环绕分流制,分内河濠排水和干沟排水两种,分区排出,大部分污水由内河濠排入建溪。剩余则由道路边干沟汇集,注入松溪,崇阳溪和低地池塘。据建筑专家实地考察认为,建瓯县城排水系统布局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城区污水均能排出。根据建瓯县志记载:从晋建武二年(318)至民国15年(1926),全县共发生过入城大水灾25次,平均每64年发生一次,时间多在夏季农历四、五月间。由于每次水灾后都给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因此,历代执政者都很重视对城内河沟的疏浚工作。据县志记载,从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至民国4年(1915),前后进行过7次疏浚。解放后进行两次大规模的疏浚整修,共计9次。第一次,是在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故守吏部尚书韩元吉修北岗水道,始疏水纳诸池,旋于北岗栽松1.5万株,涵养水源,宋熊克写有修北岗水道记。第二次,是在明神宗万历二年(1574),知府许天增疏浚城内濠池,并复故道两岸为路,河流始通。第三次,是在明神宗万历四十年,建安县令仙克瑾,瓯宁县令易应昌,疏浚北岗水道。第四次,是在明思宗崇祯十二年(1639)四月,大水满至南门街头,郡人张调鼎倡众疏内河、干沟排水,大街小巷,到处响应,两月功成。第五次,是在清康熙元年(1662)知府高攀龙重修城内濠池水源,民称善。第六次,是在清康熙五十九年,知府张弘祢重修城濠,并立重修城濠记。第七次,民国4年(1915),驻军司令官徐镜清、县长左坊,募捐疏浚,水道始通畅。第八次,是在1979年,县人民政府重修城内河,从镇安桥至陛华桥这一段河沟,用水泥混凝土改建成街道为小商品市场,是一利。但未设置清河洞口,亦未在上游设栏污栅,又是一弊。第九次,是在1984年7月,县委书记诸葛良、县长梁书奎,发动群众疏浚城内河,成立治河指挥部,由芝城镇镇长朱德钧专责,采用“民办公助,民治为主”办法,发动全城240个机关单位、部队驻军、街道居民5万余人参加治河,并募款17.15万元,政府拨经费30万元,对城内河进行一次全面治理。从钟楼前鱼塘至出水闸全长2305米,先是清除污泥、脏物、石块。然后将河底统一砌成2米宽,用水泥长板铺平。两旁河岸用方石砌筑,拓宽道路,打平混凝土,并在边缘做一10×15厘米水泥边,防止杂物丢入河内。又从平政桥至镇安桥465米长居民密集行人较多沿河两岸围以钢管栏杆,还在巷口要道地方建造桥梁23座,维修古桥五座,增设栏杆,电灯,便于居民行走。又在镇安桥上游处做一沉积坑和一座拦污栅,防止污泥杂物流入暗洞。沿河两边增设公共厕所4处、小便所1处、垃圾池25处,防止粪便垃圾倒入河内。还从恩波桥西端起挖凿西大街街道,在底下砌筑涵洞,经西门城门直达万安桥下游,改变城内河下游水道,缩短水道1334米,加快流速,节约资金4万余元。又在东门外旧自来水塔处,安装抽水机,把松溪水引到钟楼前蓄水池、冲洗河床,排除污水。全城人民说是“忧乐与民共之”,是振兴建瓯之要举。 三、徐遹:字绍闻,瓯宁(今建瓯)人。北宋崇宁五年(1106年)考中特科状元。旧志载其事道:“特奏名,策擢第一,诏视正奏第一人恩例”。入直秘阁,任广德军。先是秋闱中式买舟抵都下,时同舟六人,陈李张黄苏周也,徐亦舆焉。陈曰:“舟中之人,凡七,请以七人同舟联一律。”周云:“陈李张黄周与苏。”张云:“更添徐子分相投。”陈云:“竹林风月连三郡。”李云:“北宿光芒聚一舟。”苏云:“作者应知同议论。”黄云:“诤臣须是合谋猷。”徐云:“胸中各有平津策,此去知谁作状头。”及次年春榜徐遹状元及第。详见民国18年版《建瓯县志》杂录。 项目开发: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6亿元,增长18%。全市新上当年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128个,其中投资2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30个。全年实施重点建设28项,完成投资8.65亿元,占年计划的102%。中国笋竹城建设进展顺利,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8100万元,平整土地1240亩,总投资8亿元的商贸中心动工建设;累计完成征地6859亩,建成平台3500亩,引进入园企业57家。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8996万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大力打造中国笋竹城品牌,被确定为“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建瓯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建瓯锥栗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福建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各5件。项目开发取得新成效。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旅游项目94个,增加11个,其中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5000万元以上15个,分别增加9个和3个。全市32个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经济概况: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3.67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增长26.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46亿元,增长18%。外贸出口1.1亿美元,增长57.4%。财政总收入5.86亿元,增长19.7%,其中地方级收入3.85亿元,增长22.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00元,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8032元,增长12.3%。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补助资金5250万元。农林牧渔业完成产值42.61亿元,增长5.5%。粮食总产量20.8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新增112个。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规模工业完成产值91亿元,增长26.4%,其中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和机械化工产业分别实现产值42亿元、25.2亿元和19.2亿元,增长17.4%、32.6%和19.2%。规模工业入库税收1.5亿元,纳税超百万元企业36家,新增7家。商贸、旅游、服务业持续发展。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8996万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工作扎实推进。大力打造中国笋竹城品牌,被确定为“中国竹炭产业基地”和“国家火炬计划——建瓯笋竹科技特色产业基地”,建瓯锥栗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新增福建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各5件。项目开发取得新成效。新上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旅游项目94个,增加11个,其中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5000万元以上15个,分别增加9个和3个。全市32个重点项目基本完成年度投资任务。万木林和归宗岩—北津湖旅游项目开工建设。 建瓯话:建瓯的通行语言,人们称建瓯话,曾有专门的建瓯语言书《建州八音》。建瓯话是闽语的一个重要分支。经20世纪60年代初全省语言普查确认,它是闽北语的代表点,主要通行于明清时期建宁府属的建瓯、松溪、政和、崇安(今武夷山市)、建阳等县市,以及浦城、南平、顺昌等县市中接近建瓯的乡镇,使用人口在200万上下。 建瓯板鸭,产于福建建瓯市,此鸭历史之悠久远超其他板鸭,有志载:后晋五代十国闽王延政称帝时即为贡品,宋孝宗赵昚时,建瓯盛记饭店的板鸭出名,并因宋孝宗赵昚曾被封建王,领地就在建安(今建瓯),他对建瓯板鸭情有独钟而将其带入宋庭,列为“汉席珍品”。至清朝建瓯板鸭更是早已久负盛名,深受南北消费者的青睐,为福建传统名优土特产品,素有“八闽佳肴”之美称。此菜在福建属颇有名气的风味食品,它形如龟体,色泽白嫩光润,肉质肥厚,味道香美。建瓯板鸭被农业部官方认定为“中国四大板鸭”之一。中国食品总公司的《家禽与传统禽制品》一书中对此做出了明确记载。建瓯板鸭选料考究,加工精细,每年农历九月开始制作,到翌年二月二收盘。其中尤以霜风天制作的板鸭最佳。建瓯板鸭烹饪简便,经清洗切块或油炸,或加入老酒清蒸、红烧,风味独特,香嫩可口,是宴客的佳肴,也是中外游客喜爱购买的物品之一。建瓯板鸭的制作极为考究,用来制作板鸭的鸭源必须是在田野溪流中放养的,以吃稻谷为主,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土鸭”。这类鸭子需喂养百日方能上市,因其肉质好,有韧性,在腌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制成后肉厚质嫩,肥而不腻。 纳底:纳底是福建建瓯的一种小吃,其做法是:每碗(大碗头)用瘦肉半斤,地瓜粉半斤,把肉切成小块(如黄豆一般大小),放入地瓜粉里搅拌均匀(每颗直径约1.5公分)。水烧开把肉拉搓碎放下,煮熟捞起放下冷水里浸泡。起油锅放下葱头熬出香味,加些白菜丝、冬笋、酱油、盐下锅炒一会,肉粒搓碎放下,再加适量水煮开,地瓜粉加适量水调匀拌下,煮成糊状,起锅前用个鸡蛋调匀渗入,另加些胡椒粉、黄酒、味精、麻油等调料即可,其味香甜鲜嫩。其口感鲜爽口,实为佳品 建瓯名人:建瓯名人辈出,人才荟萃。历史上出了1154名进士,6名状元,10名宰辅,1位侯王,为全国18个千名进士县之一,有“千名进士县,六大状元乡”之称。五代的练氏夫人被誉为“芝城之母”;宋代理学家朱熹少年成长于建瓯;宋代重臣郑钰、明代宰相杨荣、中国十大史学家袁枢、外交家徐兢、文学家吴激、音韵学家吴棫、吏部尚书李默……建瓯历史文化历经数千年的积攒,可谓源远流长,妍丽壮观。她见证了闽地的沧桑和变迁,她展示着作为融汇闽越文化大摇篮的风采。 |
建瓯市 南平建瓯市 行业信息导航南平建瓯市 街道社区(乡镇村)信息导航 建瓯市... |
南平市建瓯市邮政编码_南平市电话区号_南平市建瓯市邮编_南平市... 南平市建瓯市邮政编码列表第1页,南平市建瓯市邮政编码,南平市电话区号,南平市建瓯市邮编,南平市建瓯市邮政... |
建瓯市-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瓯市 概览 国家 省 市南平市 行政区类型县级市 行政区划代码350783 现任市长 现任市委书记 政府驻地 中心坐标27°02′N118°19′E总面积... |
福建省建瓯市竹乡灯笼厂 福建省建瓯市竹乡灯笼厂...本厂是一家集设计,开发,生产纸,绸布和竹,木等各式灯笼的专业厂,我厂拥有一支强有力的研发管理团队和完善的管理制度,并向每位客户... |
福建省建瓯市华宇竹业有限公司--中国网库 福建省建瓯市华宇竹业有限公司位于中国十大竹子之乡之首建瓯,离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武夷山仅一小时车程,有着丰富优质的竹材资源。公司创建于2003年11月,... |
建瓯市地税局 建瓯市地方税税局“十一五”期间货物运输业发展快.2011-01-07 建瓯地税举行2011年元旦游园活动 2010-12-28 建瓯地税积极开展12.4法制宣传日活动 2010-12-07 ... |
南平市建瓯市邮政编码|南平市电话区号|南平市建瓯市邮编|邮编... 南平市建瓯市邮编,南平市建瓯市邮政编码,...太平巷3531000599 福建省 南平市 建瓯市房道镇九堡村3531050599 福建省 南平市 建瓯市精工路3531000599 福建省 南平市 ... |
建瓯市钱宇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建瓯市钱宇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本公司主要从事农副产品生产销售为一体,有着丰富的资源,愿以优质的服务、低廉的价格服务于各企业。... |
福建省建瓯市地图 建瓯市博物馆 建瓯市博物馆交通指南 在建瓯市区搭公交或乘的士、面的可达建瓯市博物馆 点评 福建省分站导航:建瓯市锦江繁华地段店面周边二手房地图,建瓯市锦江繁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