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贵州省地图 > 黔南州地图 > 贵定县地图
=== 黔南州贵定县地图 ===
=== 贵定县资讯概况 ===
历史沿革:现今贵定辖地,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人类生息、繁衍和活动,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建置,明代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正式建立贵定县。辛亥革命后,推行新县制,编制保甲。1949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六军四十九师一三八团解放贵定。西周至隋,西周(11世纪一公元前771年)贵州出现了几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史称为“国”。如蜀、整、鳃、徉柯等,当时的牌柯有今贵州大部分,贵定属之。战国时期,贵定属且兰,且兰属夜郎辖,夜郎被楚大将庄矫征服后,便成为楚的属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并楚属地置象郡、桂林郡。原六县除鳖县划归巴郡东其余五县皆属象郡。秦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召龙川令赵陀往南海尉事,嚣死,陀击并桂械象郡,且兰恢复国名隶南越。南越王赵陀有地“东西万余里”(史记?南越列传)。汉武帝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撤南夷(今贵州、川南一带)地置二县一都尉,其中有且兰县,贵定属之。汉武帝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南越王反,上使弛义侯往击发南夷兵遗发,且兰君恐远行,旁围掳其老弱,乃与其众反,杀使者及键为大守”。跳发巴蜀罪人常击南越者八校尉郭昌、卫广等击破之,…。会越已破…,即引发兵琢行诛头(且)兰,遂平南夷为牂柯郡”。(《史记西南夷列传))拜昊霸为牂柯太守,唐蒙为都尉治。群柯郡领17县。且兰县隶之,贵定在且兰县内。东汉:仍称牂柯郡。郡辖且兰,贵定属且兰。晋成帝咸康六年(公元340年),成(汉)大将军李弈率军攻牂柯。牂柯大姓首领谢恕据城固守,保境水为晋之属地,李军久攻不克,粮尽撤军,行前尽收群柯所属各县,新设牂柯郡归成汉,于是出现二个政权统治的二个样柯郡,这一时期,贵定亦属后群柯郡。从西晋初泰始七年(公元271年)至东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肥水之战击败前秦符坚止的百余年间,牂柯郡先后隶益州、宁州、交州、安州、最后隶宁州。南北朝因袭晋制,牂柯郡建置无变动。隋代的州、郡为同一行政区,下辖县。全国实行二级行政区制,隋文帝开皇元年(公元581年)置牂柯州,场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牂柯郡,史称牂州牂柯郡,设宾化县,治所在今县境云雾区抱管乡大平司,辖地基本上是且兰县地。唐、宋,唐太宗贞观年间(约公元627年),将宾化县治移至平越(福泉),另置多乐县于今贵定昌明区都六乡,先后隶黔中道、江南道。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黔中都督府(道的派出机构)为黔中郡,多乐县改隶黔中郡。五代时中原诸侯混战,无暇顾及贵州,于是各州、县无会自废、多乐县亦在此列。宋初(公元961年),贵定地区为土著豪族(宋时后称贵州少数民族为苗蛮)所据,筑土城守之,号曰“麦新城”,此为贵定建城之始。南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宁远军节度使宋景阳为了扩充地盘与实力,命子宋永高率兵攻克麦新城,改号新添城,向宋朝廷告捷,朝廷授宋永高为贵州经略安抚使,设新添遏蛮军,又称新添军,永高命子宋胜驻守。元代,新添葛蛮安抚司治所在今贵定,距贵州宣慰司仅百余里,其所领的数百个小土司在贵定地区内就有十几个,隶属关系时有更变。1.新添葛蛮安抚司:元初,改大万谷落总管为新添葛蛮安抚使,治新添城。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7年、+一月,改为新添葛蛮安抚司,十二月,升为新添葛蛮军民安抚司,以宋朝美为安抚使,土官世袭,隶湖广行省,领八州一县一百二十二蛮夷长官司,司治新添(今贵定)。辖地甚广,西抵八番顺元等处宣抚司;北界思州、播州宣慰司;东至保靖州(今湖南保靖),上桑植,下桑植(今湖南桑植);南至都云洞(今都匀市)、独山州(今独山县),地多插花,且常与思、播、顺元管番民总管互有争夺。至元二十九年(公元1292年)裁新添葛蛮军民安抚司,改设新添葛蛮长官司,辖地不变。同时在旧宾化县地置必化州,隶定远府(今广西宜山)。又于城西五十里处置瓮篷县(今沿山瓮篷)和新安县(今龙里新安街)。到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新添葛蛮长官司才降为新添长官司。2.平伐长官司:平伐长官司庭氏,元朝初年,原平伐等处部落尚属檄外。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五月,平伐九寨部落内附,隶亦溪不薛(水西)千户所,寻改隶新添葛蛮安抚司,但尚有部份部落未归顺。武宗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平伐苗僚(布依)首领不老丁派其侄与甥进京观见。升为平伐等处蛮夷军民安抚司,设流官,派贵州宣慰同知陈思诚为安抚使直接管理。司治在今巩固乡司头村,不再隶新添葛蛮安抚司,直接归湖广省臣答刺罕管辖,辖地有今云雾,沿山两区之一部份以及龙里、惠水、平塘、都匀和贵定接壤地区。顺帝至元元年(公元1337年)三月,认为平伐地区不易治理,于是撤流官,起用当地首领为安抚使,赐以达鲁花赤暗都刺虎符。明太祖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平伐庭保郎(至此以庭姓至今)归顺,降安抚司为平伐长官司,以庭保郎为长官,隶龙里卫,后改隶贵定县,清承明制,仍设长官司,传到光绪中期,拨钱粮归县始废。3.小平伐长官司:元大德初年,以雍真等处蛮夷长官司改平伐等处兼雍真蛮夷长官司,宋景阳之裔宋阿里以功别授长官,管理小平伐罗海诸寨。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七月,小平伐土官入朝进贡,长官司改为小平伐长官司,任的那〔宋斌保)为长官,累传至光绪中年,钱粮拨归县而废。4.瓮城都桑等处蛮夷长官司:元世祖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十二月,在今盘江镇之音寨,瓮城桥,狮扑阳等地置瓮城都桑等处蛮夷长官司,明初废。5.雍真等处蛮夷长官司:元世祖二十年(公元1283年)在罗雍(今沿山区的和平乡)一带设雍真等处蛮夷长官司,隶新添葛蛮安抚司,大德初(公元1297年)改称平伐等处兼雍真蛮夷长官司,隶顺元路,寻废。6.落暮土司:该土司设置年代及何氏不详,明初废,地点在今县城南七里之乐茫、虎场一带。7.昔不梁密约骆纳等处:该处设置年代及何氏不详,地点在今落北河·密纳司一带,明初废。8.独禄寨:该处设置年代不详,即唐之多乐县地,今昌明区都六乡。9.谷霞寨:设置年代不详,地点在今昌明镇谷虾寨。明代,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对贵州所采取的政策除推行卫所屯田制度外,仍保留元代的土司制度,但时有增废以强化中央集权。与今贵定县所辖地区有关的设置如下: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大平伐宣抚使宋臣从傅友德征服黑羊箐(贵阳)、云南有功,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改设大平伐长官司,以宋臣为长官,先隶贵州卫,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继隶龙里卫。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改隶贵阳府。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建贵定县后,始归贵定县,司治在今云雾区抱管乡大平司村,辖今平伐、铁厂、窑上、谷撒等地区,清以后沿袭,传至光绪中年,钱粮归县始废。洪武三年(公芫1370年)。宋雷因从征黑羊箐有功授虎坠长官司,隶贵州卫,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裁撤,司治在今新场区新巴乡虎坠村,辖虎坠一带。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新添葛蛮抚使宋亦怜真派子宋仁贵归顺,撤安抚司改设新添长官司,宋亦怜真为长官,治今贵定县城,隶于贵州卫。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于新添长官司置新添千户所,镇抚王壁。二十三年,改所置新添卫,隶贵州都司。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置把平长官司,以肖仕诚为长官,地点即今昌明区黄土乡,隶贵州卫,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属龙里卫。后改隶新添卫。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改置丹平长官司,隶新添卫,不久废。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复置。洪武二十九年四月十九日(公元1396年5月26日)升新添卫为军民指挥使司。同时拨龙里卫属小平伐,把平二长官司来属。并在卫城附近设左、中、前、后、右五千户所。于是新添卫军民指挥使领新添、小平伐、把平、丹平、丹行、羊场六长官司及五千户所。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析新贵县之平伐司、定番州之丹平司、龙里卫之把平司及大平伐司地置县,取新贵之贵、定番之定合称贵定县。为贵阳府附廓,治所今昌明区旧治乡。清代,清初,新添卫和贵定县二行政区并存,辖地各有所属。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新添卫,移贵定县治于卫城(今县城),领新添、大平伐、小平伐、平伐、把平五长官司,(丹行、丹平二司拨归平塘),为贵阳府附廓县。并在原县地置且兰汛,在平伐置平伐汛,驻千总一员。在新安街置新安汛,在谷撒、甘溪、岩头铺等地设塘,分别驻兵控制各乡寨。清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开始大规模的改土归流。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在贵定县增设新添营以扼黔桂咽喉。将全县划分为东、西、南、北、山后五牌,这种划分直到宣统元年改设区乡为止。东牌范围包括今定东、定南、虎场一带;南牌范围包括今昌明和云雾二区;西牌范围包括今马场河、盘江、沿山、和平、巩固、石板一带;北牌范围包括今德新、新铺、光明;山后排范围包括今宝山、落北河一带。这时,全县共有大小村寨754个。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贵定县隶黔中道,撤东、南、西、北、山后五牌,设八个区,将原五牌分属八个区。一区即县城,东至谷蒙关,南至把关,西至王大冲,北至绿豆坪,团防局设贵定县城。二区指西大路之马桑冲至瓮城桥,冒沙井、马场河、乐邦、滥冲、龙潭湾等地,团防局设瓮城桥。三区即沿山龙场至罗雍坝、仙山、尤溪等附近村寨,团防局设沿山场坝两湖会馆(今沿山小学)。四区由罗雍坝至新司、巩固、旧司、中场坝等各寨,团防局设新司场。五区由平伐场坝至与定番(今惠水)都匀邻近各寨,纵横五、六十里,村寨颇多,设团防局于平伐场三元宫。六区由都六至旧县抵麻哈(麻江)界,设团防局于旧县城内忠烈宫。七区由小场至尖山营、打铁、岩下、瓮水、摆龙至江肘摆洒等处,团防局设小场,为都匀、独山进省必经之地。八区由马关坝至新添司、新铺、光比、喇哑、山后牌各寨,团防局设新添司。民国时期,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暴发,推翻满清统治。十一月贵州省成立了军政府,贵定县建置仍袭清制不变。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撤销府、厅、州、县一律称县,县官称县知事,贵定仍属黔中道。同时继续调整各县插花地,(此项工作从光绪三十二年起,直到民国三年才完成。)计调整的有:甲压、摆梭、小苗等寨划归大塘今平塘),原属贵定之巴香(今老巴乡)划归龙里,谷油、扁街二寨划归定番(今惠水);将原属龙里之腊尾掌、罗壤、罗雍、马鞍山、大堡、小堡、王把冲、猴场寨、小龙场、安乐乡、瓜栗堡等划归贵定。又将杨家庄、铁磅山、硝厂、大乌乍、白头寨、下西边、马牙冲、攘辣、谢齐山等处由贵定划归龙里县。是年,拨贵阳府辖之巴香三十余寨归贵定县。即小坪寨、笔架山、落水滩、沙包寨、浸水坳、者高、粘把寨、弓口坝、重阳坝、躲火寨、虎坠、花金寨、平安、尖坡、大土、水塘寨、谷兵、石头寨、龙井、甲底、木姜寨、老冒沟、干塘、新民井、水冲、黄土寨、甲马首、红岩、张码头、箭竹坪、小门楼、瓦窑寨、岩脚寨等并以此设第九区、团防局设于巴香场坝。同年,又将县属之新安街、高坪堡划归龙里县。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一月二十七日,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贵州宣告独立。撤道建置,改称东、中、西三路刺史,贵定县属中路刺史,不久又恢复道的建置,贵定隶黔中道。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废黔中道,贵定县直属于省,县知事改称县长.全县九个区建置不变。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九月,设立贵州省自治筹备处,督促各县组织完成自治,贵定县于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三月,重划区、镇、乡。第一区:驻县城,区公所设武阳镇(今南街)。下辖:南民乡、南平乡、龙吟乡、东红乡、棂星乡、南生乡、东安乡、东明乡、东岳乡、同德乡等十乡及熙春镇(东街)、武阳镇(南街)、庆丰镇(大同路)、肃远镇(北街)四镇。第二区:区公所驻瓮城桥。下辖:太平乡、落海乡、朝阳乡、平定乡、卜阳乡、堡红乡、密纳乡、乐邦乡、卧龙乡、马图乡等子乡。第三区:区公所驻沿山镇场坝。下辖:沿平乡、毓秀乡、文教乡、过化乡、仙山乡、福泽乡、高石乡、明德乡、雍晓乡等十乡。第四区:区公所驻贵德镇(新司新场)。下辖:西寿乡、光明乡、三民乡、永隆乡、玉林乡、龙泉乡、河西乡、青云乡、降才乡、前书乡等十乡。第五区:区公所驻平伐镇。下辖:烈士乡、苦竹乡、仰望乡、沙冲乡、九鼎乡、云龙乡、犀月乡、石匣乡、定平乡、新庄乡、高平乡、水纹乡、摆城乡、别墅乡、棠榜乡等十五乡;外辖平伐镇、福山镇(窑上场)、太平镇(抱管)三镇,相当于原区地界。第六区:区公所驻旧治城内。下辖:文明乡、东安乡、百备乡、丰登乡、永逸乡、怡乐乡、维新乡等七乡,另辖旧治镇、都六镇、隐光镇三镇。第七区:区公所驻昌明镇(小场),下辖:文教乡、敦厚乡、安隆乡、另辖昌明镇、福兴镇、莲香镇、凌云镇四镇。第八区:区公所驻新添镇(新添司),下辖:绿豆乡、四寨乡、喇哑乡、后排乡、柏杨乡、光明乡、腊尾乡、后坪乡等八乡,另辖新添镇、新堡镇,即原八区各寨。第九区:区公所驻平安镇(巴香),下辖:文华乡、三益乡、演武乡、智乐乡、得寿乡、盘石乡、龙吟乡、虎啸乡、金魁乡等九乡,外辖平安镇。各区、乡、镇以下设闾邻,5户为邻,25邻为一闾。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贵州省建立11个行政督察区,贵定属第一行政督察区,次年又缩减为8个行政督察区,贵定属第七行政督察区。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将8个行政督察区,缩减为5个行政督察区,贵定直属于省,为二等县。贵定县将原来的九个区缩减为六个区。着手整顿户口,重新编制保甲,在区和保之间设联保,以下设保甲。一区:区公所驻县城,2897户,16822人,设4个联保,下辖22个保,265甲。二区:区公所驻旧治,2746户,14145人,设4个联保,下辖22个保,236甲。三区:区公所驻小场,2945户,16263人,设3个联保,下辖18个保,232甲。四区:区公所驻平伐场,2862户,18966人,设4个联保,下辖24个保,231甲。五区:区公所驻沿山,2566户,13791人,设4个联保,下辖24个保,222甲。六区:区公所驻巴香(新巴场),2685户,18811人,设4个联保,下辖24个保,248甲。全县共计23个联保,134个保,1434个甲,98798人。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元月,又将原第六区改为第一区;其他第二、三、四、五各区次序不变更,裁撤原第一区公所。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根据《贵州省县各级组织纲要实施计划》规定,贵定实施新县制,在此期间,将瓯脱之摆忙等地与都匀富西等处互换管辖。实施新县制后,贵定县辖一区(即平伐区署)、十三乡、四镇。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下半年将平伐镇改为平伐乡。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四月,裁撤平伐区署,改平伐区为平伐镇。同月,裁撤庆熙镇公所,原辖各保甲隶属警察所,旋即于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元月恢复城区镇公所。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至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八月期间,贵定与龙里、都匀相互划拨地名,贵定拨归龙里有巴金、地坝、猴子场;龙里拨隶贵定有江比、老鸦寨、沙寨、小乐寨。贵定拨归都匀有摆井、石板寨、摆笋、杨家寨、纲寨、沙龙、罗雍寨、界牌、谷广、小地方、上寨;都匀拨隶贵定有富西、岩寨、小坝、谷笼奇、斗山坪、拉江寨、花坡、新寨、甲壤、石头寨、中坝寨、尖坡寨。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将贵定县由省辖县划出设贵定专区驻贵定。陈化淳、字泰远(贵定旧治人)任专员公署专员,未到任,贵定即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公元1949年11月12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五兵团十六军一三八团解放贵定,并实行军事管制,设立贵定县军事管制委员会,地址在今公安局。11月18日成立贵定县人民政府,地址仍在今公安局,隶贵阳专区。1950年,仍维持民国时期的四镇十三乡,县境设四个区,一区(今新场区),先驻新添司,后迁鲍家庄;二区(今沿山、云雾),驻沿山场;三区(今昌明区)驻旧治;四区(今城关区)驻城关镇。1952年11月,贵阳专区改为贵定专区,专员公署设贵定。同年,在原四个区的基础上,将全县划为六个区。一区:区政府先驻鲍家庄后迁沙坝蟠龙地。辖德新、马图、平安三个乡。二区:区政府驻沿山场坝。辖沿山、化民、盘江三个乡镇。三区:区政府驻旧治。辖旧治、都六、小场三个乡镇。四区:区政府驻县城天后宫(今防疫站,后迁大同路两湖会馆)。辖庆熙、定东、定南、虎场四个乡镇。五区:区政府驻平伐场天主教堂。辖龙高、平伐、沙冲三个乡镇。六区:区政府驻江肘场。辖永和、凌云、九鼎三个乡。1954年区政府迁猴场堡。1955年6月,县人民政府称县人民委员会,驻地不变。各区政府,更名为区公所,各区以驻地称谓,一区称新场区,二区称沿山区,三区称旧治区(1956年更名为昌明区),四区称乐芒区,五区称平伐区,六区称江肘区。1956年,将第六区所属之江肘、下浦、富溪、界牌,摆桑等地划归都匀县。5月,撤贵定专区,贵定县划归安顺专区。1958年12月划归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12月,龙里并入贵定县,县政府驻贵定城关镇。同时撤销区、镇建置,设城关、新场、沿山、昌明、云雾(这时已改平伐为云雾)、龙山、谷脚、洗马等八个人民公社。城关公社驻城关。下辖高山、定南、城关、城郊、定东等五个管理区。新场公社驻蟠龙地。下辖马场河、德新、乐邦、宝山、凤兰、新巴、新铺、新场等八个管理区。昌明公社驻小场。下辖打铁、永和、旧治、昌明、岩下、良田、黄土、平寨、新安等九个管理区。沿山公社驻沿山场坝。下辖盘江、沿山、和平、石板、巩固(原名化民)等五个管理区。云雾公社驻平伐场坝。下辖平伐、江比(原名龙高)、铁厂(原名沙冲)、抱管、窑上、谷撒、摆哈等七个管理区。龙里部分因不久又分县故不录。1961年8月,恢复龙里县,贵定县仍维持并县前的行政区域。1962年1月,贵定县撤销城关等5个人民公社和35个管理区。改设4区1镇,35个公社。新场区:区公所驻沙坝蟠龙地。辖德新公社驻新添司后迁柏杨坪;宝山公社驻草苗后迁干坝;乐邦公社驻乐邦场坝;马场河公社驻马场河;改凤兰管理区为落北河公社驻木老寨;新巴公社驻新巴场;新铺管理区分为新铺公社驻新铺街和光明公社驻大寨。沿山区:区公所驻沿山狗场。辖盘江公社驻平堡;石板公社驻石板寨;和平公社驻平寨;沿山公社与区同驻地;巩固公社驻新司场。云雾区:驻平伐场。辖江比公社驻江比场;窑上公社驻窑上场;谷撒公社驻石头院;摆哈公社驻苗院;铁厂公社驻铁厂;抱管公社驻田坝寨;仰望公社驻中坝;小普公社驻大院;云雾公社与区同驻地。昌明区:区公所驻小场。辖旧治公社驻旧治;小场公社与区同驻地;黄土公社驻黄土寨;新安公社驻新寨;岩下公社驻岩下;良田公社驻良田;改永和管理区为摆龙公社,后改为猴场堡公社驻猴场堡。城关镇:区公所驻县城。辖定东公社驻龙庄;定南公社驻杉木寨;城郊公社与镇同驻地;改高山管理区为虎场公社驻岩脚场。1960年城关镇设庆熙公社专管城内手工业者,即居民公社。1967年3月20日.具人民委员会,1980年12月.县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决定恢复贵定县人民政府称谓,各区、镇设区公所,各公社称公社管理委员会。1983年12月经省批准恢复城关区,设立城关镇。1984年遵照上级决定,撤消公社、大队、生产队称谓,一律改为乡、村、村民组,新建盘江镇(区级);改小场公社、云雾公社、沿山公社为小场镇、平伐镇、沿山镇(乡级)。至此,全县辖5个区、2个区级镇、3个乡级镇、31个乡、188个村,1224个村民组。1990年,全县辖7个区(镇),34个乡镇),206个村。
地理概况:气候条件:贵定县自然条件优越,地处东亚季风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5℃,年平均降雨量为1143毫米,年平均无霜期为289天,年日照时数1068小时。
云贵两省第一位翰林院检讨丘禾实:在《明史》上有一定地位的人物丘禾实,是今贵定县洛北河乡人。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8月,丘禾实出生在贵定县洛北河乡一个书香门第人家。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中进士,入读翰林院①。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学习期满,被授翰林院检讨之职,为云贵学子得授翰林院职务的第一人。次年神宗皇帝发布诏书:“蠲四川、贵州、湖广、云南加派田租逋赋,除官民挂误罪”。丘禾实奉令到四川传达圣诏后,回到贵定家乡省亲,游览了牟珠洞、阳宝山,诗兴大发,遂作了《凭虚洞十绝》和《冬日登阳宝山假宿僧舍二律》。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丘禾实任起居注职,负责在皇帝身边记录皇帝言行。第二年任会试②同考官。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5年)奉令出使代王府(今山西大同一带)后,又回贵定省亲,并修建了“循陔园”。园内名花翠竹,清池掩映。因父病逝,丘禾实在家守孝。在这期间,为贵州巡抚郭子章的《黔记》作序,为贵定县城(今旧治)建成作《建设贵定县碑记》。他登阳宝山时,亲笔书写“千岩万壑”四个大字,笔力雄健,潇洒自如。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任会试考官。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2月),授武科会试主考官。万历四十二年(公无1614年3月),丘禾实在京病逝,年仅45岁,由家人扶柩归里,埋葬在今贵定县城关镇城北宣家坪。丘禾实一生喜好诗词,堪称贵州一文豪。《贵阳府志》载“登之以文章炫耀于黔南,遂得侧身著作之林”。《黔诗记略》说他文思颖赡;《贵州通志》说他“才高学博”。《明史·艺文志》录有《丘禾实文集》八卷,诗集四卷。丘禾实是贵定人的骄傲,也是贵州人的骄傲。[注]:①翰林院:明制,清沿用。翰林院,设掌院学士为最高职,次为侍读学士、侍讲学士,再次即修撰、编修、检讨、庶吉士,统称翰林官。初制,进士花甲和,修撰、编修、检讨,不分升降。进士入院,作为储才之所。清代翰林院掌管编修国忠志,记载皇帝言行的起居注,进讲经史,草拟有关典礼文件等。②会试:明代科举考试分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由两直隶和布政司主持的地方考试,又称“乡闱”,每三年一次,中者皆称为举人,又称孝廉。会试,是中央一级科举考试。每3年一次。考三场,中者皆称贡士。殿试是由皇帝主持的考试,贡生经殿试后,及第者皆赐出身,称进士。且分为三甲:一甲3人,头名为状元,第2名为榜眼,第3名为探花;二三甲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1、洛北河漂游景区,2003年,我县洛北河景区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旅游资源丰富,类型也较多,有峡谷类、河谷类、植物景观类、古建筑类、古塔墓类、民俗风情类等。景区辖洛北河漂流、红子岛、杨家寨、穿心洞、音寨、阳宝山、晓寨、城隍庙等景区景点。共有景物景观17个,面积25平方公里,洛北河流经的峡谷、河谷及保存较好的森林植被构成景区内极为和谐的自然生态美景。终漂点红子岛景区距县城5公里,漂流景区全长18公里,水势缓激相间,惊浪、险滩、激流、幽谷分布均衡,动中藏静,静中蕴动,浪遏飞舟,有惊无险,扣人心弦。时而悬崖绝壁,巨礁突兀;时而飞瀑奔漩,峡谷幽深;时而水平如镜,水秀山奇。浪漫与潇洒同享,刺激并奇幻共领。一位加拿大游客把这18公里的景区称作“镶嵌在贵州高原上的巨型生态画廊”。景区自1998年5月以来,共接待国内外游客30万人次,被誉为“黔中第一漂”,跻为身贵州省四大漂流之一。
自然资源:贵定县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主要矿产有电石石灰石矿、煤矿、铁矿、粉石英矿、铅矿、锌矿、高岭土、重晶石等。高钙石灰石矿储量5000多万吨,占贵州省已探明总储量的51%,品质优异;原煤地质储量为1.8亿吨;粉石英矿储量2000多万吨,含二氧化硅99%以上;铅锌矿储量500万吨;重晶石储量500万吨,硫铁矿储量1000万吨。
联络情感的苗族“跳月”:苗族“跳月”有悠久的历史,是花苗较大型节日文娱活动,时间占了整个正月一个月,其它节日不进行跳月活动。随着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各民族的交往,各地苗族的“跳月”已各有不同的特点,形式也不完全一样。贵定花苗“跳月”仅保留月场,吹芦笙起舞,晚上唱歌,交换信物仅是男女青年进行社交活动的最后程式。花苗跳月是由4个男青年(过去也有老年和中年的)或两个男青年在前吹芦笙起舞,姑娘们则跟在背后踏着芦笙节奏跳舞,参加人数可多可少,可以中途参加,也可以中途退出,芦笙吹得越好,舞跳得越好,后面跟着跳舞的姑娘就越多。一个月场可以有几组舞蹈,互相之间展开竞赛,这时那优美的芦笙曲调在苗寨上空盘旋,加上姑娘的笑声,观赏者的喝彩声,还有摆小吃摊的叫卖声,组成了一曲苗寨交响乐,叫人久久不能忘怀。在“跳月”过程中,小伙子一边吹一边跳,不时把目光投在靓丽的姑娘身上,或舞姿示意,或暗送秋波,挑选心爱的女郎。“跳月”场上相互有所暗示,互有爱慕之心的青年男女,一散场后,或成双成对,或三五成群,这里一堆,那里一伙,屈膝谈心,互通情况,倾心交谈,如情投意合,互换信物,日后彼此经常往来,感情加深,终成眷属。
谈情说爱的苗族“坐花场”:“坐花场”是贵定县云雾山区的苗族世代相传的习俗。花场分为青年花场和中老年花场。中老年花场是已生育子女的青年妇女和中老年妇女的花场,一般主要是在花场里缝制衣服、背牌等,从正月初一坐到十五左右。青年花场是未婚女青年挑花制背牌的场地,亦是青年小伙子与姑娘选择终身伴侣的一种场所,一般从正月初一开始坐到月底。每个苗族寨子都有传统固定的花场。在“坐花场”期间,每天姑娘们都穿着盛装,带着小凳子、糯米耙、绣花针线等来到花场,围着火塘,一边挑花刺绣,一边摆谈说笑,等待男青年来“玩花场”。从正月初四、五开始,各地的男青年不约而同,先后串到花场。不管是什么地方的男青年走进花场,女青年中便有人暗中评论某男青年与某女青年相配。物色好后,以劝说口气去索取某女青年的项圈、头帕或手帕,拿给男青年作为相识的信物。男青年们得到姑娘的信物后,借故回家,便离开花场。姑娘们也走出花场分别送行,此时姑娘若向男青年索回自己的信物,男青年则去别的花场,寻求中意的姑娘,索回信物的姑娘则回到花场继续等待意中人。当男女双方都中意,经过长期的交往恋爱,互定终身后,男方便告知父母,由父母请媒人上女方家说亲,若女方家同意,就择吉日办酒结婚。如不中意,则三言两语,姑娘要回自已的信物,各自分道扬镳。
欢迎来到贵定
·贵定县化肥厂·德新镇 更多·贵定开展法律援助公益活动 更多·都匀毛尖和贵定云雾摘取“贵州十大名茶”称号·贵定“金海雪山”旅游文化节成效显著 ...
贵定县第一中学_互动百科
贵定县第一中学-贵定一中办学历史悠久,位于贵定县城北面偏东的一个风景秀丽、环境静谥的小山上,自古以来就是历史文化底蕴浓厚的三教并争之地,佛教的兴福寺、道教的...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地图-地图小镇
|长顺县地图|都匀市地图|独山县地图|福泉市地图|贵定县地图|惠水县地图|荔波县地图|龙里县地图|罗甸县地图|平塘县地图|三都水族自治县地图|瓮安县地图...
贵定县地图查询_贵定县旅游地图_一起游_同程网旗下网站
一起游旅游地图频道为旅游者提供最新最全的贵定县旅游地图,贵定县交通地图,贵定县导游自助游地图及贵定县地形示意图,是您去到贵定县旅游的好帮手。...
供应福泉市全自动孵化设备,贵定县鸽子孵化机,惠水县蛋盘-...
供应福泉市全自动孵化设备,贵定县鸽子孵化机,惠水县蛋盘-深圳其他-深圳 ...联系人:孟经理联系电话:15153491819 0534-2730216 传 真:0534-2730216 qq:...
贵定县人才网 贵定县招聘网 贵定县人事网 贵定县人才市场 ...
贵定县人才网和贵定县招聘网、是贵定县的人才市场,提供贵定县和全国的招聘信息,人才信息,招聘会信息,企业招聘,校园招聘,暑期工求职招聘和人才求职,实现贵定县人才的...
贵定县定南九年制学校
贵定县定南九年制学校 贵定县定南九年制学校 校园官方网站,这里有学校介绍,教师网上办公,校友论坛,公文管理,招生信息,欢迎全校师生前来访问...
贵定县大鲵人工养殖及产品加工场建设_项目撮合_中国国际投资...
项目资料 项目名称:贵定县大鲵人工养殖及产品加工场建设 类别:所有制结构:国有 项目类型:新项目 拟合作方式:独资和 合资和 合作 项目所属地区:...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地图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贵定县地图是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最权威的网络地图,能详细提供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图,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市地图,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电子...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