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内蒙古自治区地图 > 呼伦贝尔市地图 > 鄂伦春旗地图
=== 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地图 ===
=== 鄂伦春旗资讯概况 ===
(4)礼仪:鄂伦春人以尊老好客为荣。青年人遇见长者,必须口称“阿亚”(平安),施曲膝请安礼。对远来的客人,以好酒、好肉、奶茶招待并安排住宿。互助友爱是鄂伦春人世代相传的美德。猎人狩猎归来,无论相识与否都可讨取,拿多少由其自便,主人不问,分文不取。狩猎时一人获猎物而另一个空手,则二人共同剥兽皮平分兽肉。对其他兄弟民族同样友爱无私,路遇相求,解囊相助,不问还期。
资源丰富:鄂伦春自治旗水资源丰富,地表水资源总量96.5亿立方米,占全市的35.5%。河流总流域面积5.1万平方公里,占全市的20%;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达16.38亿千瓦时,优秀电站坝址20余处,总库容32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5万千瓦、静态投资22.96亿万元的毕拉河口水利枢纽工程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地下水埋藏浅、易成井、水质好、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储量约2亿立方米(指矿化度小于2克/升的浅层淡水),有多处天然的饮用矿泉水开采点。地下矿产资源丰富,探明有开采价值的有煤、金、石灰石、铅锌等10余种。
组成:鄂伦春的民族公社叫“穆昆”,是同一父系血统人民的共同体。“穆昆”是鄂伦春语,即“兄弟们”或“同姓人”的意思。“穆昆”有各个“乌力楞”组成,“乌力楞”是鄂伦春语,即“子孙们”的意思,指同一父系所传的子孙。一个“乌力楞”就是一个父系家族,由几个或几十个“斜仁柱”组成。“斜仁柱”,类似美洲印地安人的庐帐住所,是非常适合游猎生活的居住之所。它用松木或桦木做支架,盖上桦树皮,冬季用兽皮围盖,底部直径约七八米,高五六米,地中间生篝火,可做饭,取暖和照明。
宗教信仰:一、宗教的形式:(1)自然崇拜,处在原始社会形态的鄂伦春族,对于自然界巾无穷无尽、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当然是无法理解的,认为自然界的万物一定是有灵的,因而对自然界产生一种畏惧心埋,于是就祈求,就崇拜。在鄂伦春人看来,太阳能给人以温暖相光明,是太阳神所赏予的。因此,每逢正月初一的清晨,都要向太阳升起的地方磕头,以敬拜太阳神。在所供奉神像的画面上,也多画有放光的太阳图象。如果两人发生了口角是非难分,或遇有委屈苦难之情时,便对太阳起誓或向太阳诉冤、祷告,以求澄清是非和解除苦难。当发生日蚀时,人们认为是天上的黑狗在吃太阳,便一边敲盆一边火声呼叫“卡日阿么克!卡日阿么克!”(呼叫黑狗)以驱黑狗救太阳。月亮,鄂伦春语叫“别亚”。人们认为月亮是夜里照明的值班神,负责注视地面百兽活动的情况,因此,许多地方都有向月亮磕头、以祈求月亮神能多赏予猎物的习俗。每到正月十五或八月十五,都要供奉月亮,叩拜月亮神。当人们遇到苦难时,也要向月亮神祈求,以解除苦难。如果发生月蚀,也同样敲盆呼叫驱狗救月亮。鄂伦春族称北斗星为“得劳恩”。他们认为北斗星是指明方向的神,猎人夜间所以能辨明方向不迷路,是北斗星指路的缘故。因而有的人还在一块黄布上画卜北斗星的图象供奉起来。还有人认为北斗星是管仓库的神,或者是长寿星等,每逢年节还要给北斗星烧香磕头,以求多赏财富或延年益寿。鄂伦春人对打雷、闪电现象十分恐惧,因而有着许多传说。有的说打雷打闪是“恩都力”(天神)发怒的结果,如果打雷打闪历害就要磕头祷告,祈求“恩都”息怒。还有的认为打雷打闪是雷公雷母在惩恶除害,雷公拿着凿子和锤子,雷母拿着一面铜镜,当雷母用铜镜照射到恶魔时,雷公就照准用锤子敲打凿子,将恶魔击死。铜镜照射发出的光就是闪电,锤子敲打凿子的声音就是打雷。因而对恶人往往用遭雷击死来诅咒,当有人收到冤屈,为了澄清事实时,也用遭雷劈死来起誓。火神,鄂伦春语叫“托奥博日坎”。因为火对人们的生活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对火是既亲近又很崇敬。每年农历除夕晚上每户都要点上一堆篝火,并供上酒肉,初一早晨还要对灶火磕头祈求保佑。平时每当吃饭时老人们都要首先向火里投点食物或撒几滴酒,表示供奉。禁止往火里泼水,或用刀子、木棍往火堆里乱捅,也不准往火堆里吐痰等,怕触怒了火神,不再给人以温暖。猛烈的野火扑向村落或房舍时,人们往往要跪地向大火磕头,以求火神免灾。“白那查”,是鄂伦春族猎人最崇拜的山神。他们认为山里所有的飞禽走兽及其它财富都是由白那查掌握着,所有的猎物也都是他赐予人们的。因此对“白那查”的供奉也极为虔诚。猎民每当要打红围前,都要向“白那查”供祭磕头。在山上狩猎期间,每逢饮酒吃饭,也都要先用手指蘸酒向上弹三下,或将酒碗高攀过顶绕几圈,口中还念念有词,祷告“白那查”多赏猎物等,之后才能饮酒吃饭。若遇高山深洞或怪石奇树时,便认为是“白那查”住的地方,在经过此地时都要下马磕头,并不敢大声喧哗或胡言乱语。以防惊扰惹(112)怒了“白那查”。鄂伦春人供祭“白那查”一般都到野外去,在山上找一棵粗大的树,在根部用刀斧砍出一个人外形,便是“白那查”,然后在其前而摆酒敬烟,下跪磕头祷告,以后凡从这棵树旁经过者都要下马敬烟磕头。(2)祖先崇拜,由于鄂伦春对氏族或本家族先人的崇敬,以及人死后灵魂永存观念的产生,便出现了祖先崇拜,鄂伦春语对祖先神叫“阿娇儒博日坎”,“阿娇儒”是根子的意思。起初,人们把母亲家族的祖先叫“阿娇儒”,后来逐渐把父亲家族的祖先也叫做“阿娇儒”了。鄂伦春族的每家每户几乎都曾供奉过“阿娇儒博日坎”,神像是用松木刻制成的偶像,或在一块黄布上绘制的一个半身人像,装在神龛内,由老人精心保管,搬迁时也随身携带。人们相信,人死后灵魂是永存的,因此,祖先不仅能够保佑子孙后代不断生息繁衍,而且还能为子孙后代祛病除灾,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每到年节都给祖先神烧香磕头、化纸祷告。过去在每三年召开的氏族会议上,也要首先举行祭祖仪式。不仅全氏族的成员都要参加,而且还要请来各路的萨满跳神。对这种仪式鄂伦春语叫“乌门那特恩”,要在氏族长——“穆昆达”的亲自主持下进行。每个氏族成员都要带来许多酒、肉等祭品,摆放在祭坛上,然后焚香烧纸磕头。这种祭典仪式要进行几天,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几天。(3)偶像崇拜,随着鄂伦春氏族制度的逐渐瓦解,以上几种崇拜也开始逐渐消失,但又出现了偶像崇拜。他们把各种神根据自己的想象用木头刻制成千奇百怪、神态各异的偶像,也有画在布和纸上的。其形有大的也有小的,有穿衣服的,也有不穿衣服的,有和颜悦色的,也有凶神恶煞的等等。就是同一个神因各地及每一个猎户的想象不同而不同。偶像,鄂伦春语叫“毛木铁”,其形状大致有三种:一种是只有头和上半身,头上也只刻有眼睛和嘴,约有五、六公分高,其下部为尖形。这样的偶像一般要做许多个,供祭时就将其一个个插在一尺多长的板条上,使它们站立成一排,一排约有六个到十个。第二种是稍大些的,约有十公分高,眼、耳、口及手、脚俱全,供祭时用线绳串在一起吊起来。一组有四个到六个。第三种是单个较大的偶像,约有二十多公分高,这样的偶像不仅眼、耳、鼻、口四肢俱全,而且四肢还能活动,雕刻也比较精细,有的还给穿上皮衣服或布衣服等,这种偶像不多。画像鄂伦春语叫“阿尼罕”,大致也有三种:一种是画有人像的,人数多少不等,有的只画有一两个人,也有的多达十几个的。第二种是在一张画面上,即画有人像,也画有各种兽类及鸟、鹰的的图案。第三种是没有人像,只画有一对龙或一对蛇的。三种画面虽各不相同,但多数画面的一角都画有太阳或月亮,平时都装在用桦皮做成的神龛里,放在“玛路”的位置上,奉时时才拿出来。给偶像和画像上供,多是因家里有人得病,祈求神灵保佑早日康复,或猎人远出打猎,祈求神灵多上次猎物等。供奉的祭品多为天鹅、狍子、鹿,野猪等。不准用带利爪的野兽做品,认为用这样的野兽祭神,神灵会生气,不仅不会赐予,出猎后还可能被这种野兽抓伤。上供时要到野外先把偶像、画像摆好或挂好,将祭品煮熟后摆放在神像前,再供上酒和烟,然后凡参加上供的人都跪下磕头,要由一位长着祈祷,讲清这次上的目的,祈求各路神灵多多保佑等,同时还将祭品中的血抹在每个偶像的嘴上,表示神灵们已吃到了祭品。祭品不再带回家去,参加的人们磕完头之后就要坐上一圈边吃祭品,边说些吉利的话,直到吃完为止。上供是男人们的事情,除了老年妇女和女童之外其他妇女不准参加。除了对以上这些神的崇拜之外,随着与其他民族的往来,还吸取了其他民族的一些神灵为己所用,以求族人免遭灾难、大吉大利。如:“吉雅其博日坎”(财神爷),“玛罗博日坎”(保安神)、“昭路博日坎”(管牲畜繁殖和安全的神)、“卡达博日坎”(石砬子山神)、“居拉西柯依博日坎”(灶神)、“敖律博日坎”(狐仙神)、“库屯博日坎”(城市神)、“衙门博日坎”(官差神)、“土伦玛路”(管神的神)、“额得娘”(管天花的神)、“尼其昆娘娘”(管麻疹的神)等,并对其崇拜。
居所: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关心鄂伦春人的生活,在依山傍河的地方为他们建造新居,把他们从散居的山里请下来。1953年,鄂伦春人实现了定居,一步跨越千年,结束了原始社会生活。鄂伦春族是我国11个从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少数民族之一。黑河市瑷珲区新生乡坐落在美丽的剌尔滨河畔,这里是鄂伦春族聚居地。特有的民族习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人,到这里来参观、考察、探秘、采风的人络绎不绝。近年来,乡、区、市各级政府都非常重视发展鄂伦春民族旅游,省市旅游部门也将新生鄂伦春民族乡确定为民俗风情游的重点线路。
二、萨满及其活动:过去,鄂伦春人普遍流行萨满教。据考,萨满教在我国东北地区已有近万年历史,作为精神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发展是与人类早期幼稚的认识能力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分不开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萨满教自然被人们所弃,如今只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萨满是鄂伦春族专门从事宗教活动的巫师,也被认为是勾通人与神之间交际的特使,因而特别受到人们的尊敬。萨满一词来源于通古斯——满语,含义是“激动不安”或“狂怒之人”的意思。据说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萨满的,根据神的旨意和人们的传统观念,有这样三种人可以成为萨满:第一种是小孩出生时胎胞不破,需割开取出的孩子,长大后一定是萨满。第二种是得最病或怪病久治不愈,而请了萨满跳神之后就好了的人,很可能成为萨满。第三种是一个原来很好的人,突然得了癫痫病,咬牙切齿,乱蹦乱跳,这样的人好了之后也可能成为萨满。萨满分为“阿娇儒”萨满和“德勒库”萨满两种,“阿娇儒”萨满,即氏族萨满。最初一个氏族基本只有一个萨满,随着氏族组织的逐渐解体,分居各地的氏族成员因宗教活动的需要,又出现了各自的萨满。同时,由于氏族的女萨满也有出嫁到别的氏族去的情况,并继续从事宗教活动。这样在一个氏族就可能出现几个或许多个萨满,对这种脱离了原来氏族的或到外氏族之后才出现的萨满,一般叫“德勒库”萨满,意思是流浪者萨满;他(她)不属哪个氏族,可以到任阿一个氏族中去跳神,也可以搬到某一个氏族去居住。据说他(她)死后还可以随意到任何一个氏族中去附体,所以也不必有新萨满来继承。“阿娇儒”萨满,人们一般都认为是正神,是氏族自己的萨满,所以比较信任,其权威也要高于“德勒库”萨满。但是“德勒库”萨满则不服,往往因在某些法术上可能高于“阿娇儒”萨满而出现两个萨满对跳的情景,以图用自己的法术来压服对方,求得群众的信任。萨满,男女都可以充当,男萨满叫“尼饶”萨满,女萨满叫“阿西”萨满。男女萨满的地位是平等的。由于萨满不能自己给自己跳神看病,所以他(她)们可以互相给对方跳神,也可以互相结婚,但男女萨满结为夫凄的很少。(1)法具,鄂伦春萨满的法具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主要法具由神帽、神衣和手鼓三部分。神帽,鄂伦春语叫“萨满阿乌文”,其外形犹如唐僧帽,其骨架是用约十公分宽的厚皮子做成的,呈圆形,外面套有绣着各种花纹的黄布,里面有帽衬,上边一圈固定有用铁丝弯成并用各色布套着的九个三角帽顶,在每个角的尖端还系有小铜铃和各色的飘带,帽沿一圈缝有约一寸长的穗子,前脸垂有串珠,遮住眼睛及半个面孔。神衣,叫“萨玛黑”,是用犴皮或鹿皮缝制而成的,长约四尺左右,过膝,领口、袖口及前襟等部位都有各色云字花纹,并缀有各色贝壳纽扣等。腰上系有较宽的皮带,在腰带的下面缝有一圈各色的宽飘带,一直垂到脚面,前襟后背挂满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铜镜盘。整个神衣约有五、六十斤重,这种神衣从外表看酷似戏台古代武士的盔甲,花花绿绿、闪闪发光很是威风,稍一碰动就会发出叮叮当当的响声。手鼓,叫“乌托文”,是扁平的单面鼓,呈椭园形。其架子是用宽约五、六公分的木板弯制而成,鼓面是用退了毛的狍皮或小鹿皮做成的,做时要用狍头胶或骨胶粘合。鼓的背面钉有用皮绳做的十字形把手,上面装有三个铜或铁环,手指仲进就可将手鼓拿起。为使手鼓悦耳动听,还在手鼓背面的鼓架上钉两根穿铜钱的铁丝,当手鼓敲响铜钱就会发出哗哗的声响。用手鼓之前要用火烤一烤,便鼓面绷紧,敲击时便能发出更清脆宏亮的响声。鼓槌,长约一尺,是用狍腿皮包裹鹿筋或铁丝制成的。手柄处要系上一个皮绳套,用时可套在手指上以防脱落。一个萨满一般都有两面鼓,一是防击破备用,二是二神(萨满的徒弟)也能用。此外,还有一种法具叫“档”,是用术头刻制而成的四楞棒,长约有五十公分,上端系有各种花色的布条。萨满每当跳神完了之后,请来几个神就在“档上”的楞角用刀刻下几个豁口,是作,如对讲神降临次数的登记凭证。萨满死后,要将法具传给氏族内部新生的萨满继续使用。由于这些法具的保管都非常精心,(2)跳神,萨满跳神多为有人来请,或为病人治病,或为氏族祭祀,也有富裕人家为使神灵保佑自己的家业,或能打到更多的猎物而请萨满跳神的。每当跳神,主人家事先都要通知亲威朋友们来帮忙,听到的人们也都要扶老携幼前来看热闹。跳神都是在晚上进行,太阳一落山主家就在自己的家门前生起一堆篝火,看热闹的人们围着火坐上一圈。当夜幕降临,萨满便穿上神衣,戴上神帽,手拿手鼓和鼓槌走到篝火旁,坐在早巳准备好的“塔绕兰”(萨满坐的板凳或坐垫)上,闭上眼睛开始慢慢击鼓请神。这时有人要拿一团撒有“阿查”(能放出香味的爬山松叶子)的火炭,放在萨满面前,据说用火引路神才会附体。不久,萨满全身逐渐抖动起来,鼓声也开始加紧,这时的萨满似乎表现得精神恍惚,失去了知觉,表明神即将要附体了。突然,鼓声大作,萨满的全身开始抖动不已神衣上的各种铜器发出激烈地撞击声,这说明神已经完全附体。继而萨满开始抑扬顿挫地唱着讲起话来,这便是神通过萨满之口讲的话。开始要问主人家因何事请他来,坐在萨满后面的“扎日也”(即二神),就要替请跳神者答复是因何原因请贵神来的。如果是为了看病,就要请教该神是什么原因因得罪了哪位神,并如何赎罪等。这时神就会告诉因什么事触犯了什么神才得的病,并指出如何赎罪的办法,如烧香磕头杀牲上供等。也有的请的正着,正是被触犯的那个神,病人自己也承认触犯了那个神灵时,萨满便会狂怒起来,边说唱,边围篝火疯狂的跳起来,这时候跳神便达到了高潮。脚步随着歌声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有节奏的跳动,手鼓也随着歌声和舞步时紧时缓,时高时低的敲击起来,神衣上各种铜器随着舞步发出“哗哗”的撞击声。在萨满说唱时,“扎日也”也要随声附和,配合甚为默契,不仅要随和其音调,而且还要非常流利的应答萨满提出的问题。围坐篝火旁观看的人们,有时也要随声伴和,不时发出“者!者!”,“哎嘎!哎嗄”的声音。也有的萨满在说到病因是什么魔鬼在作崇之后,为表示要制服魔鬼或与魔鬼去进行搏斗,便当场作法,如吞针、吃火炭、用刀砍手臂、赤脚蹚篝火等。最后,萨满要回到原地急速的旋转,并发出“嘿嘿”的声音,这时要迅速上来七、八名彪形大汉,手拉手的把萨满围住,当萨满转到十几圈后,便会突然向后仰倒在大汉们的怀里,并瘫软得一动不动,说明神灵已离去,跳神仪式也就到此结束。鄂伦春人还有一重大的祭祖仪式“乌门那特恩”,其规模更大,也更隆重,这个仪式是在氏族长的亲自主持下进行的,全氏族的成员在几个月前就开始筹备,如布置场地、修理神具,准备祭品等。祭奠的那天,从各地请来的萨满,带着自己的神具,氏族成员们带来许多祭品,将其摆放在挂有祖先画像或神偶前的祭坛上。当太阳一落山,便点燃起几堆篝火。篝火的堆数,要根据请来的萨满数而定,即请来几位就点几堆篝火。夜幕降临萨满们便戴戴上自已的神衣神帽,各自坐在篝火旁开始击鼓请神。在各位萨满中,氏族的“土如恩”萨满一般是年岁较大,有威望,并且技艺高超者,所以一般都由他来带头,其他萨满也听从他的指挥。如当击鼓时,“土如恩”先敲,其他萨满随和,就是“神灵”附体之后的说、唱,舞等动作,也是互相配合协调的。如某一位萨满在说、唱的时候,其他几位则听着,或随声附和,并随着他的节奏轻轻地敲打神鼓。当舞动的时候,开始都是围着自己的火堆转,舞到高潮时,几位萨满就变换着各种队形和动作,边跳边在各火堆间来回穿行,这时是最精彩的时候。在以后的几天里,几位萨满则分别单独表演,这对每个萨满来说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其技艺如何,能否赢得群众的信任,都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们都要使出浑身的解数认真表演。一般说每个萨满各有长短,有的能唱、有的能跳,有的以魔术见长,有的是功夫过硬。祭典仪式一般要在春、秋两季举行,活动的天数要根据萨满的人数和活动的内容而定,如果请来的萨满多,活动内容也丰富,有时多达十几天甚至半个多月。在这期间人们不仅看萨满们的精彩表演,而且还要举行赛马,射击、摔跤等体育活动。鄂伦春族的萨满带有一定的专业性,一旦成为萨满就要终身从事宗教活动。据说最初萨满为他人跳神是不要任何报酬的,他们认为跳神是神授意的,是自己应尽的义务。他们和大家一样靠参加生产劳动来维持生活,没有任何特权,因而很受人们的尊敬。人们为了感谢为其跳神治病,只是自愿地送些礼物,如酒、肉、衣物等。随着私有制的生产和发展,萨满们虽然也参加生产劳动,但是为人跳神时也逐渐开始收取报酬,并且越来越重,有的甚至在跳神前就讲好价钱。(3)占卜,占卜,鄂伦春语叫“阿嘎坦”,当病人久治不愈,猎人外出不归,猎马丢失或久猎不得时,为知吉凶便进行占卜,并祈求神灵保佑。占卜者多为老年人,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用猎枪或大斧占卜。占卜者首先将枪或大斧用烟火熏一熏,驱邪净污,然后放在枕头上,用一只手握住枪托或斧柄,低头祷告问卜,然后向上举。据说问对了就能把枪或斧子轻轻举起来,如当问到病人是否由某一位神灵作祟时能将枪或斧头举起,说明问对了,于是占卜者就给那位神灵上供磕头,祈求病人早日康复,如果没有举起来,还要继续问,再举,直至能够举起来为止。占卜猎人外出不归也是如此,当问到猎人能否于某日回来时将枪或斧头举起,就说明猎人还健在,家里人也就放心了,其他依然。二是用烧野兽肩胛骨(哈拉巴)的方法占卜,如占卜外出打猎或办某件事是否顺利,就将已啃光肉的肩胛骨(多用狍子的)放到火里去烧,烧一会儿就拿出来看被火烧裂了的骨缝儿,如果骨缝是顺茬并且很清晰,就认为一定很顺利,否则就不顺利。第三种是水盆占卜法,当猎人几日打不着猎物时,就将一干净的水盆放在月光下,并向月亮磕头祷告,祈求月亮神多赏猎物。第二天如果看到盆内有野兽毛,就认为以后一定能打到野兽,盆内有什么野兽的毛,就可以打到什么野兽。第四种是用立筷子的方法占卜。作法是将一支平头的筷子边祷告边轻轻地立在盛满水的碗内,据说祷告对了就能立住,立不住就说明祷告错了,就再祷告,这种占卜方法是妇女们所常用的,如今占卜之俗已基本不存。
交通:鄂伦春自治旗交通相对落后,除了周边的小镇能够坐火车直达外,如果要去北京、沈阳、等地,需要坐汽车到33km以外的加格达奇,公共汽车需要40分钟左右(夏天35分钟左右,冬天由于积雪需要45到50分钟)火车需要一个小时左右。除交通外,电力、通讯、餐饮、医疗、娱乐等基础设施日臻完备。
鄂伦春自治旗:璀璨明珠:鄂伦春自治旗---兴安岭上的璀璨明珠,成立于1951年,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总面积59880平方公里,是全市面积最大的旗(市)。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蒙古、汉等21个民族的30万人口的这片热土上生息繁衍、相濡以沫。旗辖8镇2乡,猎区乡镇4个,猎民村7个。全旗鄂伦春族2050人,其中猎民830人。境内驻有内蒙古大兴安岭森工集团所属6个县处级林业局、大兴安岭农管局及所属6个国营农场、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农工商联合公司及大兴安岭面粉厂,设有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林管局和加格达奇、松岭两区。鄂伦春自治旗辖6个镇、1个乡:阿里河镇、大杨树镇、甘河镇、托扎敏镇、诺敏镇、乌鲁布铁镇、古里乡。境内有: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诺敏河农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宜里农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扎赉河农场、大兴安岭农场管理局古里农场、加格达奇区、松岭地区、大杨树林业局、甘河林业局、克一河林业局、吉文林业局、阿里河林业局。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国土资源局组织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右部嵌套
2011年05月31日...鄂伦春自治旗国土资源局地籍室于5月6日结合《物权法》、《土 地管理法》、《土地登记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与鄂伦春旗下辖10个乡、镇、办事处国土...
鄂伦春旗酒吧,鄂伦春旗美食,鄂伦春旗娱乐休闲--51766.com
51766.com娱乐休闲频道提供鄂伦春旗当地的酒吧、美食、娱乐休闲、购物场所的信息、电话、传真、地址、特点介绍一览表。...
鄂伦春旗花店\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鲜花店\内蒙古鄂伦春旗预订...
鄂伦春旗花店为您提供专业的鄂伦春旗鲜花、蛋糕速递服务,网上送花,鄂伦春旗,.鄂伦春旗城区1-3小时免费送到,提供先送花后付款...
鄂伦春旗旅游业“十二五”开篇立志谋发展-中国日报网
2011年02月22日...等特色旅游资源,倾力打造“鄂伦春”县域品牌。“十二五”期间,鄂伦春 旗将依据该旗总体旅游发展规划,...
鄂伦春旗婚姻,首选2000年创建的爱在中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市...
依托庞大而优秀的会员群体资源优势,专门并且免费为会员提供最便捷的网络服务!需要鄂伦春旗婚姻,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婚姻网为您提供最好的服务!...
鄂伦春旗旅游业“十二五”开篇立志谋发展--千龙旅游--千龙网
2011年02月22日...等特 色旅游资源,倾力打造“鄂伦春”县域品牌。“十二五”期间,鄂伦春旗将依据该旗总体旅游 发展规划,...
鄂伦春自治旗人才招聘网|鄂伦春自治旗最新招聘信息|鄂伦春自治...
鄂伦春自治旗招聘网:为鄂伦春自治旗人才提供最新、最全的鄂伦春自治旗招聘信息、鄂伦春自治旗招聘会信息、鄂伦春自治旗招工信息等鄂伦春自治旗招聘相关信息。鄂伦春...
内蒙古鄂伦春旗旅游业“十二五”开篇立志谋发展__商都旅游
2011年02月22日...“十二五”期间,鄂伦春旗将依据该旗总体旅游发展规划,以嘎仙洞历史文化中心旅游区为龙头,以111国道及其延线为旅游发展轴,以达尔滨湖自然生态...
天气在线-内蒙古鄂伦春旗天气预报-t7online.com
内蒙古鄂伦春旗天气预报,2011年06月04日 星期六,内蒙古鄂伦春旗今日天气,内蒙古鄂伦春旗天气实况报告,天气预报查询...
关于网站 | XmlA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Copyright © 2019 中国卫星地图 inc. all rights reserved.